雷蒙德·弗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雷蒙德·弗思
出生(1901-03-25)1901年3月25日
 紐西蘭奧克蘭
逝世2002年2月22日(2002歲—02—22)(100歲)
 英格蘭倫敦
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民族學
學術指導者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
博士生埃德蒙·利奇
伊莎白·柯魯克
費孝通

雷蒙德·弗思(英語:Raymond Firth,1901年—2002年)是紐西蘭出身的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英國功能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編輯]

1901年出生於紐西蘭奧克蘭。先後在奧克蘭文法學校奧克蘭大學學習,1921年經濟學本科畢業[1],之後留校深造,1922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923年修完社會科學課程[2]。1924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開始了博士階段的學習。他最初只打算研究經濟學,但在遇到馬林諾夫斯基導師後,決定將經濟學人類學的理論相互結合,來研究太平洋的原始族群[1]。在讀博期間,他還是詹姆斯·弗雷澤爵士的研究助理[3]

1927年,他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獲得學位後回到南半球,在雪梨大學任教[1]。期間,他以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蒂蔻皮亞島田野點,寫作了十餘本著作以及大量論文[4]

1944年,他接替馬林諾夫斯基,成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人類學教授[1]。1968年辭任後,在夏威夷大學等地擔任客座教授,2002年在倫敦去世。

中文譯本[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Huntsman, Judith. Raymond Firth (1901–2002).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2003, 105 (2): 487–490. ISSN 0002-7294 (英語). 
  2. ^ Watson-Gegeo, Karen. Raymond Firth. asao.org. 1988 [200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3) (英語). 
  3. ^ Kessler, Clive S. Obituary: Raymond W. Firth, 1901-2002. Australi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002, 13 (2): 224–229. ISSN 1035-8811 (英語). 
  4. ^ 李修建. 《刻舟集》.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7年8月: 第101頁. ISBN 978756991717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