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宇文弼(546年—607年8月27日),一作宇文㢸,字公輔南北朝末期至隋朝初年人物,河南郡洛陽人,北魏巨鹿太守直力勤之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

宇文弼博學多通,初为北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三十余部。北周時奉詔修定《五禮》,转任小吏部、内史都上士。建德五年(576年),从周武帝攻克北齐晋州,以功封武威县公,拜司州总管司录。宣政元年(578年),转任左守庙大夫。征突厥,攻克寿阳,改封安乐县公,授浍州刺史、历任南司州刺史、黄州刺史、南定州刺史。

隋朝開皇年間,封平昌县公,入朝为尚书右丞。奉命安集内附西羌,置盐泽、蒲昌二郡而还,转任尚书左丞。开皇三年(583年),为行军司马,跟随元帅窦荣定在甘州击破突厥。授太仆少卿,转吏部侍郎。开皇九年(589年),为信州道诸军节度,随军平陈,以功拜刑部尚書,领太子虞候率,后出为并州长史。開皇十八年(598年),为元帅汉王府司马,领行军总管,从征辽东高句丽。后歷任朔州、代州[1]、吳州總管[2]。后来改任刑部尚书、泉州刺史。

大業三年(607年)转禮部尚書。以才能著称,声望甚重,为隋炀帝所猜忌。七月,隋煬帝至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楊廣命人制一可容納三千人的大帳蓬,招待突厥啟民可汗。宇文弼对炀帝好声色、勤远征之举颇为不满,私下跟高熲說:“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說:“長城之役,幸非急務。”被人告發,以“誹謗朝政罪”與賀若弼、高熲同時被處死[3],享年六十二歲。。所著辞赋二十余万言,有尚书、孝经注。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書·卷56》,出自魏徵隋书

參考來源[编辑]

  1. ^ 《隋書·高祖紀下》:〔十九年春正月〕辛丑,以并州總管長史宇文㢸為朔州總管。……〔冬十月〕庚子,以朔州總管宇文㢸為代州總管
  2. ^ 《隋書·高祖紀下》:〔二十年春正月〕癸亥,以代州總管宇文㢸為吳州總管。
  3. ^ 《隋書·煬帝紀上》:丙子,殺光祿大夫賀若弼、禮部尚書宇文㢸、太常卿高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