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翠喜,清末民初伶人歌妓,後捲入清末民初多宗政治事件。

原名陳二妞,家境貧寒,被賣給楊姓樂戶,從師習藝。在天津協盛園、大觀園等戲院登台,聲名大噪。她曾與李叔同相戀,李叔同為她講解戲曲歷史背景、指導她唱腔、身段。後來慶親王奕劻之子載振看上她,袁世凱黨人、天津巡警总办段芝貴就以10萬大洋[1]將楊翠喜買下,並獻給載振。引發後來的楊翠喜案

後來載振把楊翠喜送回天津交給鹽商王益孫,成為王益孫之妾。清亡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楊翠喜離開王家,投奔段芝貴,並重返梨園,大受歡迎。後來袁世凱復辟帝制,楊翠喜舉行義演,為袁世凱歌功頌德。袁世凱下台後,楊翠喜不知所終。

生平[编辑]

早年生活[编辑]

关于杨翠喜的籍贯,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北京通县人、天津西青区人、江苏人、杨柳青人。杨翠喜大概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本的姓名也不详。[2]

据说,杨翠喜原名春囡,父亲姓金,是江苏人。因为家境贫寒,7岁被卖给了一个孙姓的大户人家,她在孙家和教书先生学了一手非常好的蝇头小楷。12岁时,孙家败落,孙母带着她到天津投奔亲戚,几年后孙母病故,她被卖到津门伶人杨慕林家中学戏。由于聪慧,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能够登台,杨慕林为她取名杨翠喜。也有说法是,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原籍直隶北通州,幼年家贫被卖给杨姓乐户从师习艺,取名杨翠喜。[3]

一般的说法是,杨翠喜是直隶通州人,家中贫穷,12岁时随父母到天津,当时正闹义和团,杨父不得已将翠喜卖给陈某。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后,陈某携她住在天津城内的白家胡同,与杨茂尊为邻居。陈某把她卖给杨茂尊,杨茂尊之妻即翠喜的养母杨李氏。当时天津的声伎称一时之盛,陈国璧培养的女伶翠凤和翠红在天津上天仙演出,特别叫座,收入颇丰。杨茂尊也让杨翠喜跟着翠凤等人学戏,专演花旦。[4]

演艺生涯[编辑]

杨翠喜14岁时,在侯家后协盛茶园初次登台,之后在天津协盛茶园、大观园等戏园唱花旦戏。16岁时,杨茂尊带她到哈尔滨演出。18岁时回到天津,得到大观园戏院的聘请,声名鹊起,一时为女伶之冠。杨翠喜又受聘天仙园唱戏,一月可获包银八百元。杨翠喜曾是天仙茶园最红的河北梆子女演员,她敢于做戏,表情细腻真切,所以备受青睐。杨翠喜也表演京剧,她是中国最早的京剧女演员之一。杨翠喜曾教过一位学生,她的学生是中国京剧女演员杨菊秋,杨菊秋原习河北梆子,当时拜过杨翠喜为师。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