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沖天鳳
男演员
本名溫盛軒
罗马拼音cung1 tin1 fung6
籍贯廣東省順德縣
出生1916年 (1916)
逝世1954年10月5日(1954歲—10—05)(37—38歲)
 英屬香港
职业粵劇演員
语言粵語
配偶陳艷儂
儿女溫棨霖(子)溫惠賢(女)

沖天鳳(英語:Cung Tin Fung,1916年—1954年10月5日),原名溫盛軒香港粵劇文武生,妻子是粵劇艷旦陳艷儂 ,兩人[1]育有一子(溫棨霖)一女(溫惠賢)。

沖天鳳不幸在1954年10月5日中午12時於九龍旺角西洋菜街的住宅午膳時,因醉酒導致爆血管英年早逝,享齡38歲[2]

粵劇演出[编辑]

長時間專注於走埠,1930年代在南洋[3]:36而抗戰後在美國演出。[4]:224-2251952年12月6日至12⽇拍英麗明演出的戲橋。

年份 劇團/團體 劇目 備註/來源
1953 新宇宙 女霸王三伏脂粉盜(同台,薛覺先嘗試踩一個沙煲,
但陳艷儂疊高五、六個。)
薛覺先、陳艷儂、白龍珠、歐陽儉等,全劇輕鬆諧趣[5][6]
1945 大榮華
大光華
棄官尋母、落葉哀蟬、[7]地獄孝子、雙人頭賣武、
封神榜、夜半歌聲、鄭成功、煙精掃長堤[8]
顧天吾余麗珍鄭孟霞李海泉[8]
1944 大東亞 鐵臂小哪吒、地獄孝子、情淚種情花、水淹七軍、
武俠金錢鏢、七星騎六霸、齊侯嫁妹、少林會武當[9]
韋劍芳、白雲龍、紅衣女、芳艷芬(第三花旦)、小金剛、蘇文俠[10]
大東亞 再折長亭柳[7] 芳艷芬(第二花旦)、蘇文俠在香港高陞戲院[11]
1943 樂同春 ⼥鏢師、賊女武西施、新捨子奉姑[12] 與陳艷儂在澳門清平戲院領軍[12]
1942 復興 月底西厢(何非凡飾演紅娘、任劍輝飾演張君瑞)、⻁嘯麒麟殿、何非凡賣報紙 李醒帆、任劍輝、何非凡、陳艷儂、陳燕儂、鳳凰女在澳門清平戲院[13]
人壽年
(重組)
七擒孟獲、竊符救趙、羅卜救母、⻁嘯麒麟殿[13] 羅家權、陳艷儂、陳燕棠、黎孟威、蔡桂清、
蔡桂萍在澳門南京戲院、清平戲院等。
樂同春
義擎天
海上女霸王、孟麗君、賊中緣、陳宮罵曹 澳門清平戲院領軍[14]
樂同春由陳艷儂演出《海上女霸王》等。
與陳艷儂在廣州戲院[15]
1941 興中華 雷電出孤兒、岳家軍 白玉堂、陳艷儂在廣州[13]
1941 樂同春
男⼥
⼥鏢師、⼥泰山、新捨子奉姑 陳非儂、陳艷儂、金擎山在省港澳[13]
1933 新馬[16] 方世玉打死雷老虎[17] 與小非非、小英英、梁天保、細杞、新馬師曾[16]廣西南寧

參考[编辑]

  1. ^ 訃聞. 華僑日報. 第二張.第二頁. 1954-10-06 [2024-05-12] (中文(香港)). 
  2. ^ 1954年10月7日,香港大公報》,第一張,第四版
  3. ^ 伍榮仲; 陳澤蕾 (编). 《粤劇六十年.陳非儂》. 仰光時的「非儂劇團」班牌在當地一共演出了四個月的文武生是沖天鳳。.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粤劇研究計劃. 2007年. ISBN 9789628104147. 
  4. ^ 陳小梨 (编). VI 1950s:留美伶人撐起半邊天. 《粵劇百年在金山》.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 2023年: 190–273. ISBN 9789620448935. 
  5. ^ 1953年7月31日(星期五),香港《娛樂之音》,第一版。兩班,《新封神榜》「八本」,《女霸王三伏脂粉盜》全劇輕鬆諧趣。
  6. ^ 楚竹,2013年3月9日,澳門日報.「何為“踩沙煲”?」。
  7. ^ 7.0 7.1 1954年10月6日,香港《華僑日報》第二張.第三頁.報導演出劇目《再折長亭柳》、《地獄孝子》。
  8. ^ 8.0 8.1 岳清.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1930s-1970s).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 2019年: 133,188. ISBN 9789620445125. 
  9. ^ 岳清.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1930s-1970s).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 2019年: 132. ISBN 9789620445125. 
  10. ^ 何建靑. 《紅船舊話》. 澳門: 澳門出版社. 1993年. 
  11. ^ 羅澧銘. 勝利後返廣州義演(六四). 朱少璋 (编). 薛覺先評傳. 芳艷芬第二花旦. 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20年: 287. ISBN 9789620773860. 
  12. ^ 12.0 12.1 傳記. 中國戲曲志. 澳門卷.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11月1日. 澳門: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20154307. 
  13. ^ 13.0 13.1 13.2 13.3 機構.職業戲班、劇團. 中國戲曲志. 澳門卷.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11月1日. 澳門: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20154307. 
  14. ^ 岳清. 《大龍鳳時代——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2年: 33. ISBN 9789888808281. 
  15. ^ 原載《廣東迅報》民卅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第四版。
  16. ^ 16.0 16.1 新馬仔與他的師傅細杞. 中港電視。電影刊物資料庫. 1952-01-01. 
  17. ^ 《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九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研究委員會. 1980年.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