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蔭棠 (奉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国之精华》中的王蔭棠照片

王蔭棠(1872年?—?)[1]澤南奉天省海龍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2]

生平[编辑]

王蔭棠自幼好學。及長,對新學與舊學皆有素養。王蔭棠是清朝廩生,保用直隸州知州。曾在家鄉興辦山城子小學,籌款甚多。嗣而充海龍府勸學總董,任內除舊弊,興學務。不久,王蔭棠充東平縣統計長兼收捐總董。宣統元年(1909年),舉充奉天諮議局議員,任內提議積毂備荒,並倡議修建奉海鐵路,編練堡防。[2]

民國二年(1913年),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2]1913年5月2日的《盛京时报》“东三省新闻”中,有《王荫棠在京遇刺之详情》称:“廿六日北京发现一种极可恐怖事,即羊肉胡同华宾旅馆之案是也。”当时,国会众议员王荫棠居住在华宾旅馆,感觉情况不对。廿六日,有人到华宾旅馆想对王荫棠不利,但王荫棠因较为机警而未受伤。警察将人犯逮捕后进行审问,得知该人犯姓宋。据王荫棠自称,此番招忌是因“众议员投票见忌于人,故有今日之结果。”[3]

1914年國會解散後,王蔭棠回到家鄉。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稱帝,王蔭棠在家鄉極力發表反對言論。民國五年(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同年,國會重開,王蔭棠回到北京,繼續擔任國會眾議院議員。[2]

參考文献[编辑]

  1. ^ 《民國之精華》作四十四歲,案1916年44歲,則生於約1872年。
  2. ^ 2.0 2.1 2.2 2.3 佐藤三郎. 民國之精華·中華民國議員列傳. 北京寫真通信社. 1916年: 第15頁. 
  3. ^ 王荫棠在京遇刺之详情,盛京时报191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