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三塊厝(學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塊厝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慈濟宮選舉區則屬下角區,對中洲居民來說一般說的三塊厝,是指將軍區苓仔寮跨將軍溪對岸的一個小聚落,目前行政畫分為學甲區仁得里[1] [2] 然而向西約三公里位於將軍溪的溪畔高地二重港北邊,也有一個小聚落因早期僅有三五戶人家,二重港居民也將此地稱做三塊厝的小聚落,早期曾是舊時學甲十三庄二重港庄頭中的聚落之一,知名企業家侯雨利便曾是居此地。[3]

地理位置  [编辑]

三塊厝聚落位在學甲市區的西南郊,聚落在信義路以西,[4] 北邊有臺南市174線經過聚落外圍,南邊至寶發路,而將軍溪溪道則由西向東南延伸,至下角往南,其西南方向隔著將軍溪,便是將軍區的苓仔寮聚落。[5]

至於二重港的三塊厝,則是位於174線市道二重港內的南北兩側一帶。[4]

建庄脈絡  [编辑]

三塊厝(Sann-tè-tshù)雖地處於離學甲市區不遠的西南郊,然此地因靠近將軍溪畔恐有水犯之虞,所以早期乏人前往進行開墾,也因此聚落原為荒埔地。直到約日治初期時(20世紀初期前後),方才有莊、陳、王姓等3戶遷聚於此進行開墾,而因開墾之初此地僅有搭建三五間草寮,久而久之鄰近的居民便稱呼此地之為「三塊厝」或者「三塊厝仔」。[4]

至於二重港的三塊厝,位在174線市道南北兩側一帶,其是來自福建泉州南安縣18都侯安鄉后頭的侯啟流,攜眷來臺後先是居二重港庄頭路北邊的三塊厝角,因三塊厝族系開臺祖侯啟流居此最早僅有3棟草厝而得名,現今是二重港人口最多者,並傳有得勝、再興、萬家3房。清乾隆15年(1750年),三塊厝族系侯啟流的親兄弟侯雷攜眷來臺後,世居二重港庄南「七房角」,傳有侯雙、光糞、光民、四犁、光當、光㒴、光東等7房。[4][6][7][8]

宗教  [编辑]

早期三塊厝雖僅是一個戶數不多的小聚落,然也有屬於自己聚落的公廟即南天宮,主祀為神農開天炎帝(五穀先帝),陪祀則有 : 太白金星、獅爺、虎爺中壇元帥等。該廟於1981年先行安臨時壇,並於1988年第一次工程完工並慶祝落成及入火安座。[9][10][11]

名人  [编辑]

二重港的三塊厝出了幾個政商界的名人,尤其是在174線上。「二重港侯」是這一條線上最為突出者,在政治上,曾經極其不易的任職過北門鄉長一段時間,在政治上以原北門鄉老鄉長侯吉定,以及曾任臺南市議員侯澄財為代表,另外在經濟上,則以「臺南幫」奠基者之一的侯雨利及其家族最為可觀。


侯吉定(1910 – 卒年不詳),為北門鄉第二與第三屆民選鄉長,任期為1953 – 1960年,四度越海到祖籍侯安鄉尋根謁祖,曾於1988年到南安尋根謁祖,同時並回羅東維新村尋根謁祖,且捐資二百萬元臺幣修建祖祠並為鄉里祖地興建幼稚園。[12]    後又於1993年,與該庄侯澄財、侯當民、侯止、侯瑞彬、侯武田、侯世惠等人,成立二重港侯氏宗祠籌備會,推動宗祠籌建工作,並且1993年至2004年間五次修訂族譜。[13] [14][15] 

侯澄財(1944 -),出身於三塊厝族系大房侯得勝派下,曾任原臺南縣議會第12屆(1990 - 1994)、15-16屆(2002 - 2010)縣議員,臺南縣市合併後,又當選首屆(2010 - 2014)臺南市直轄市市議員[4] [16]

侯雨利(1900 - 1989),生於臺南北門區二重港,「三塊厝族系」的侯基,並未受過正式教育,他4歲喪父,全憑母親代父職,自幼家境三分清苦,三餐吃的是地瓜簽,偶爾家裡買只咸魚頭,反復煮湯可吃上半個月。他的母親和他說:「連魚頭都吃不起的人,以後有能力,一定要幫助窮苦人。[17]  從小就到叔叔侯基的布行習藝,後來侯基的姪子侯調、侯排、侯雨利先後進到布行當學徒,眾人學成創業之後,3人之中尤以侯雨利最為發達,在當時便號稱臺南首富,與王永慶有「南侯北王」之稱。其後來遷居臺南市獨資創立新復興布行,吳修齊及高清愿都曾是布行的學徒,吳修齊到侯雨利布行當學徒後又提拔高清愿,如此師徒相傳,成就今日「臺南幫」的企業版圖。[6][18]

軼事 [编辑]

二重港曾依各族系現有人口數的多寡而分成10股,以便能達到分工處理全庄及庄廟的公共事務,股份的名額分配,其中三塊厝便佔了4股為最大股份,其餘為:塭仔內(大房)1股、竹圍仔(2房)1股、七房2股(東七房、西七房各 1股)、後厝1股、什姓1股,而什姓多與侯姓有親戚關係者。[4]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黃 , 文博 .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 臺南 : 臺南縣政府 . 1998 :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2. ^ 戴, 文鋒 (主編) .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0 :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3.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13. 
  4. ^ 4.0 4.1 4.2 4.3 4.4 4.5 黃 , 文博 .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5.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gissrv4.sinica.edu.tw. [2024-05-20]. 
  6. ^ 6.0 6.1 周 , 宗楊 . 海風牽引臺17 從北馬仔到灣裡 . 臺南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 105–110. ISBN 978-986-04-3025-7. 
  7. ^ 二重港侯氏宗祠_上谷堂_北門區志文稿. www.2port.com.tw. [2024-05-20]. 
  8. ^ 陳 , 桂蘭 .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014 :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9. ^ 黃 , 文博 . 南瀛刈香誌 .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1994 : 25–29. ISBN 957-00-2651-0. 
  10. ^ 南天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5-20] (中文(臺灣)). 
  11. ^ 學甲三塊厝南天宮官網. www.taconet.com.tw. [2024-05-20]. 
  12. ^ 南陳宗親網. www.nanchens.com. [2024-05-20]. 
  13. ^ 二重港侯氏宗祠_上谷堂_侯氏沿革. www.2port.com.tw. [2024-05-20]. 
  14. ^ 嘉義 侯氏族譜上谷侯氏與盧川侯氏淵源. 嘉義北圳侯家莊. [2024-05-20] (中文). 
  15. ^ 二重港侯氏宗祠_上谷堂_北門區志文稿. www.2port.com.tw. [2024-05-20]. 
  16. ^ 臺南市議會. 臺南市議會. 臺南市議會. 2024-05-20 [2024-05-20]. 
  17. ^ gracefalimyoffice.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家族啓動第四代接班. 永傳家族辦公室 Grace Falimy Office. 2020-08-27 [2024-05-20] (中文(臺灣)). 
  18.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代富豪侯雨利 子女爭產近20年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05-12-20 [2024-05-2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