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P-7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的 KSP-76

KSP-76是一种苏联轮式突击炮,于 1943 年开始开发。 它在轻型轮式底盘上安装了一门76 毫米 M1942 (ZiS-3)炮,意在为侦察和空降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但是轻型底盘被证明无法承受这门主炮的反复射击,所以这个项目也就只停留在原型阶段。 [1]

描述[编辑]

KSP-76 有 3 名车组,分别是车长/炮手、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 车体大致分为三部分。 主炮安装在前部,战斗室位于中间,发动机后置。 容量为 140 升的油箱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主炮备弹共 54 发。 [2]

历史[编辑]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战役结束后不久,高尔基汽车厂的设计者提议开发一种新型的自行火炮。该项目的设计者设想的这种装备有着比现役SU-76更好的机动性,并且可以全面取代它。为了确保高速和机动性,有人提议在轮式底盘上而不是履带上建造这种自行火炮。 1943 年 8 月,GAZ(高尔基汽车厂) 的主要设计师VA Grachev(Грачёв Вита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提出了用 76 毫米火炮制造轮式自行火炮的倡议。他得到了设计局和工厂管理层的支持。拟议的概念引起了军方的兴趣,并且批准中型机械工业部和红军主要装甲司令部开始开发该项目。

同年的10 月 43 日这个项目便开始了,并获得了“изделие 68-SU”(意为:产品68号自行火炮)的称号。不久之后,该项目更名为 GAZ-68。因为这个项目的各项技术都较为成熟,所以工作进展得非常快。早在 1943 年 12 月,GAZ就组装了一个轮式底盘自行火炮的木制模型。 43 年 12 月中旬,GAZ 设计师将设计文档发送给 GBTU(坦克兵总局)。在执行了总局提出的一些改进后,该项目获得了批准。 并于1944 年 2 月 7 日获得了建造 GAZ-68 原型车的许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文件中出现了另一种自行火炮的名称——KSP-76(意为:带76毫米炮的轮式自行火炮)。

不等设计工作完成,设计局就开始将新项目的文件移交到工厂车间。正因如此,第一辆KSP-76的车体生产在4月初完成,大约一个月后,原型机离开了总装车间。

为了缩短KSP-76的开发时间,所以他们选择了 GAZ-63 卡车的全轮驱动底盘,该底盘在战前创建,但从未投入批量生产。这辆 4x4 卡车的设计始于 1938 年春天,并于39 年 3 月制造了两辆原型车。随后,GAZ开始对卡车进行测试和改进,但战争的爆发导致大部分的项目都放缓或暂停。

GAZ-63 项目一直到 1943 年才被人们想起了。具体要把这个项目挖出来主要是与新的轮式自行火炮有关,并且也因为军队和国民经济需要新型全轮驱动卡车。在 43 年的秋天,甚至制造了该机器的新原型,修改了驾驶室和一些设计方面的细节,底盘保持不变。

正如 VA Grachev 和他的员工所设想的那样,使用现有技术确实可以加速 KSP-76 的开发,并方便了量产与维护。

由于KSP-76的底盘是卡车,GAZ 的 Yu.N. Sorochkin 和 AN Kirillov 不得不新设计车辆的装甲防护,旨在保护车组和机器零部件免受子弹和炮弹碎片的伤害。车体形状复杂,由不同厚度的装甲板焊接而成。车体正面最初是 10 毫米厚,后来这个参数增加到 16 毫米。侧面和底部的厚度分别为 7 和 4 毫米,顶部的发动机舱覆盖有 5 毫米的薄板。在车体前面的轮拱之间,空出了安装主炮的地方。主炮后面便是是没封顶的战斗室。车体的尾部有个小斜面。由于采用了几种有趣的布局方案,所以KSP-76自行火炮的装甲具有可接受的防护水平,但重量没有超过1140公斤。

一门 76 毫米 ZiS-3 主炮位于车体的前部。最初将主炮放置在轮拱之间,旨在降低整车辆的投影面积,以提高行进过程中的生存能力和主炮稳定性。主炮的最大射界只有车体前方扇形 37° ,高低机为 -3° 至 +15°。

安装在轮式车辆上后,ZiS-3 炮的特性几乎保持不变。垂直射界的限制导致最大射程有一定的减少,并且射速被限制在每分钟8发。在战斗室中储备有 58 枚 76 毫米的定装式炮弹。 41发放置在车体的后部,17发待发弹就存放在主炮的右侧。

在战斗室内,主炮的右侧是驾驶舱。主炮的左侧是观瞄和炮手的位置。由于是三人车族,所以炮手还担任车长和无线电操作员。炮手身后还有一个折叠式座椅。为了观测战场环境,机组人员都配备了观瞄。作为车组自卫的附加武器,还提供了两挺带 12 个弹匣(852 发)的 PPSh 冲锋枪。

发动机传动系统位于车体后部。 整辆车由一台 GAZ-202 发动机驱动,功率为 85 马力。 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左侧,放置了一个 140 升的绝缘油箱,同时还能储存弹药。为了冷却发动机,在后板中提供了一个散热器格栅。驾驶员操控的五速手动变速箱与发动机配对。扭矩从变速箱通过一个分动箱和三个驱动轴传输到两个驱动桥。轴和变速箱位于沿着车身延伸的传动驱动前轴。原型车的车轮都具有防弹能力,为了改善越野地形,轮胎上还附有凸耳。

1944 年春天, GAZ-68 / KSP-76 的原型车出厂,展示了应用布局解决方案的优势。该自行火炮全长(带炮)6.35 米,宽2.05 米,高度仅为1.55 米,战斗全重5430公斤。对比火力相近的SU-76要低70厘米,虽然降低了车体正面投影面积,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斗能力。

1944 年春末,工厂开始对新型自行火炮进行测试。在高速公路上,车辆最高加速到77公里/小时。由于使用了轮式底盘,KSP-76 与履带式 SU-76 及其同时开发的简化版本 OSU-76 相比具有多项优势。轮式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速度更快,更安静。当然,在在崎岖地形上行驶时还是比不过履带的。

测试的第一阶段伴随着许多故障和问题。未完成的前轴、变速箱和传动轴都经常出现故障。此外,有人指出,自行火炮的战斗室太小,不太方便乘员操作。中秋时分,在GAZ完成了工厂测试之后,GAZ-68/KSP-76便转移到库宾卡的试验场。值得注意的是,从高尔基到库宾卡的一路,包括高速公路结冰路段,这辆车都能开到60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

1944 年 12 月 17 日至 24 日进行的测试报告指出了 KSP-76 自行火炮的车体设计与相关的优势。然而,正如在测试中发现的那样,车辆只能在完全停下时射击,在运动中射击时,精度会急剧下降。

测试委员会建议纠正其余的小设计缺陷,此后,如果炮兵总局做出决定,GAZ-68 / KSP-76 自行火炮则可以进行军事测试。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采用轮式自行火炮。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944年,与KSP-76同时研制的OSU-76在战斗全重和越野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 KSP-76 的实战价值也遭到了怀疑。最后一点就是,这辆自行火炮的前景受到 GAZ-63 卡车的影响。这辆卡车虽然在战前进行了测试,但并未批量生产,也就是说在其开始量产时可能会遇到严重困难。

在没有前景的情况下,GAZ-68 / KSP-76 项目在测试完成后立即被喊停。这辆自行火炮的唯一一辆原型车现在还留在库宾卡。现在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展品。 

参考[编辑]

  1. ^ Zaloga, Steven J; Grandsen, James. Soviet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of World War Two.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84: 193. ISBN 0-85368-606-8. 
  2. ^ Kinnear, James. Russian Armored Cars 1930-2000. Darlington Productions. 2000: 186. ISBN 1-89284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