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元順帝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更條日名為「元惠宗」[编辑]

依照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人名),唐朝至元朝之君主的命名應當為「國號+廟號」,加上惠宗的廟號是有記載的(王世貞《北虜始末志》(載於《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十):「元主開門北遁,至應昌,二年殂,其國人謚曰惠宗⋯⋯。」),應不會有爭議,所以應當以「元惠宗」作為條目名稱,「元順帝」因為重定向條目。吳伯陽留言) 2018年4月30日 (一) 11:47 (UTC) 吳伯陽留言2018年4月30日 (一) 11:47 (UTC)[回复]

建議更名:“元順帝”→“元惠宗”[编辑]

元順帝” → “元惠宗”:見上討論。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5日 (三) 12:28 (UTC)[回复]

傾向(-)反对:然而元順帝是常用名稱,應該考慮反過來修訂命名常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15日 (三) 14:12 (UTC)[回复]
@Ericliu1912我認為「元順帝是常用名稱」與「元順帝是唯一常用名稱」這兩點需要額外論證。Sanmosa 全方貧工之聯合 2024年5月16日 (四) 05:31 (UTC)[回复]
(!)意見:根据Google Scholar的搜索结果(均加引号),“元惠宗”有223项结果[1],而“元顺帝”则有1160项结果[2]。供参考。--Wengier留言2024年5月17日 (五) 00:40 (UTC)[回复]
那就牽涉到“常用名稱”的門檻要如何界定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18日 (六) 23:23 (UTC)[回复]
依照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人名),唐朝以前各朝代的继任君主的规则之一就是,“个别君主依据其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命名,如秦二世、更始帝、孺子婴、晋废帝、陈后主等”,里面显然提及到“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命名”。虽然该规则原本适应于唐朝之前的君主,但对于唐朝之后的某些君主同样适用。特别是其中界定“常用名稱”的門檻,完全亦可适用于元顺帝的例子。毕竟元顺帝是元朝末代皇帝,显然与前面提到的秦二世、孺子婴、晋废帝、陈后主等类似,有其特殊性和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命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22 (UTC)[回复]
可以考慮順便修訂。另外感覺末代皇帝稱呼都與眾不同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21:46 (UTC)[回复]
完全同意。而且既然是末代皇帝,一般整个王朝就要灭亡了,或者变成割据一方的政权(元廷则是退居大漠),以至不再有被普遍承认的庙号(毕竟庙号通常是王朝本身的继任皇帝给的),确实比较特殊,需要加以考虑。我已经对命名常规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修订,将相应规则修改为“无庙号或个别有更为常用的固定专称的君主,则依照其历史上形成的常用帝号命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22:02 (UTC)[回复]
讨论原本仍在进行中,Iokseng之突然改名是不是太快了?(Iokseng已将页面移回)如果发现命名常規存在问题,其实亦可以进行相应修正,而非一成不变。--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22 (UTC)[回复]
(-)反对,元顺帝是常用名称,不要为了所谓庙号而改变常用名称。----老衲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32 (UTC)[回复]
(-)反对:如上面@Ericliu1912和老衲所述,元顺帝是常用名称,不建议改名。--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1:56 (UTC)[回复]
(!)意見,若把元順帝視為末代皇帝,以歷史上形成的常用帝號命名,我建議元順帝之後的北元君主可以比照西遼君主,採用人名命名不用廟號命名,就無需執著「有廟號的元朝皇帝從元世祖到昭宗應格式一致」。--D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5:59 (UTC)[回复]
实际上北元君主脱古思帖木儿就是这样命名的,唯一的例外其实就是元昭宗(刚看到阁下已将其更名,故不再有例外)。--Wengier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6: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