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大跃进/档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标题

与“大跃进”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同意。将主要责任归于自然灾害。Cyc 07:04 2005年1月29日 (UTC)
中国政府都承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由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导致了很多人饿死,难道你们比中国政府还更了解情况?

苏联的技术援助是被迫的吗?英文里没这么说。我不清楚。

新條目推薦

處理時在候選頁的最後結果

處理人:—天上的雲彩 พูดคุย 2009年6月24日 (三) 08:06 (UTC)


一定要英文翻译过来吗?

这么大一件事情要从英文翻译过来啊?唉,真是失败。那个表格的底色怎么是黑的,什么意思?--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6:13 2005年8月26日 (UTC)

说得对,这样重要的事件,从英文翻译过来,是很不合适、很不恰当的。--维基书虫 00:56 2005年9月5日 (UTC)

大跃进的另类观点一节

看了这一节我怀疑起维基的中立性。这一节完全将毛泽东描写成一个杀人恶魔。这样的描写我认为不可信。这是对毛泽东人格的污辱。从这里我看不出一点中立性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还没有其它的证椐,证明毛说过这样的话。诚然毛是有错误,但不能说毛就没有正确的地方。人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如果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坏,没有一点好处。说这样话的人必然没安什么好心。我是这样认为的。—roc 2007年8月4日 (六) 07:17 (UTC)

我同意,當年你爺爺奶奶沒有被他餓死,所以你會有今天啊!可憐的大陸人因為這個人的瘋狂,中國大陸死了多少人!你還說他不是惡魔?!—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loserrefer對話貢獻)加入。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妙詩人(留言)於2007年8月6日 (一) 09:3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這是人身攻擊,請自重—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8月6日 (一) 09:33 (UTC)

另类观点没有引用证据,而且带有严重偏见,所以删掉。




刘少奇在江苏常熟县视 察时,一个乡的党委书记告诉他稻谷亩产1万斤,刘少奇反问道,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人民日报》1958.9.3 日)

1958年9月19日—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时,在具体阐述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个条件时,同在 河南讲的一样,他是这样说的:“第四,改善社会劳动组织。例如,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转变成规模较大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 化’,农村劳动组织大进一步的改进,这种改进,大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调配,大大有利于农村生产的发展。又例如,实行郑州提出的‘男女换班,老少换班’, 即:女人能做的事不再由男人去做,老人能做的事不再由青年和壮年去做,以使男女老少能够各自担任自己力能胜任的工作。”刘少奇所说的“男女老少换班”,是 刘少奇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家庭革命”的一个举措。(以上所引,见《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刘少奇同志视察江苏城乡》)

毛主席很生气地说,那种搞法不是给国民党对我们的诬蔑帮了忙吗?凡是这样胡搞的地方,我都支持群众起来造反。这些 干部头脑发昏了,怎么共产党不要家庭了呢?要禁止拆散家庭,还是一家人大、中、小结合的好。

  1958年7月14日—18日,刘少奇到山东省寿张县视察,有报导说:少奇同志参观了台前社,社干部向他汇报说:玉米、谷子,亩产3万斤至5万斤,地 瓜30万斤;宏伟社汇报说:籽棉亩产1.5万斤。少奇同志听了赞扬说:你们打倒了科学家,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一个革命。刘少奇讲话《人民日 报》报导后,全国各地的实验田纷纷地把原来几千斤的牌子,换上了几万斤。大田亩产几千斤的报导,也跟着改变了腔调,变成了亩产数万斤。(1958年8月4 日《人民日报》)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 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

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 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139页)

关于兴修水利问题,1958年11月初毛泽东说:现在要减轻一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 了三倍还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万人,……你搞多了也可以,以不 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 139页)

“纲 要”,是1955年11月间,毛泽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区党委书记共同商定的农业十七条。同年12月,发各省征询意见,1956年1月形成农业 四十条草案。经过两年实践,1957年下半年作了第一次修改,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基本通过。毛泽东说:“农业发 展纲要四十条比较适合中国情况的,不是主观主义的。原来有些主观主义的东西,现在我们把它改掉了。”1958年作了第二次修改,1958年5月5日一23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1960年4月,提交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纲要》要求从1956年起12年内,粮食亩产量黄河以北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800斤,棉花 (皮棉)亩产量按各地情况分别提高到40斤、60斤、80斤和100斤;要求各地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农业劳动生产率、交通 运输和商业及邮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在12年,得到一个大发展。   这个《纲要》在党内正式通过的时间是1958年5月下旬。这时,正是大跃进发动初始。毛泽东亲手制定,经过4年准备,与14个省区负责人商讨,两次中 央会议讨论适才形成。

以上,由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的张宏志先生整理 --邓钧 (留言) 2009年2月21日 (六) 10:23 (UTC)邓钧

张戎的书

其因为毛泽东的话没有来源,我不知道一个旅居国外的人怎么获得这些毛泽东的言论的。尤其是这些没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言论。—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8月6日 (一) 10:50 (UTC)

可是张戎也号称研究毛泽东数十载,我相信她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可信度。况且从理性上来说,毛也不可能愚蠢到相信大跃进时虚报的各种产量数字。—longzrei 07年8月13日

我一直觉得有些好笑,一些人站在地球的那一端,依靠着自己有限的渠道,去揣测和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然后还写出来,奉为真理,去讽刺批评另一些人,不是很可笑么。中国人常说,眼见为实,现在连眼见都尚且难以证明是真的,更何况道听途说呼?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绝对是闭塞的,别说是高层的言论,即使是底层的一些小的言论,恐怕也难涨翅膀飞出去吧。这张戎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至于说理性上讲,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瞒上不瞒下。现在很多电视里说要微服私访,为什么要访呢,就是因为上面的决策层看不到下面的实情,这个是中国政治体系几千年的问题了。

●這個人的書充滿了巨大的爭議,就連西方歷史學傢都不認爲它是歷史著作。只能作爲“秘聞”一類的娛樂作品來看待。將它作爲研究毛的材料引用,是十分不合適的~!-eric1222 08年7月12日

shizhao为什么删除如下内容?都是有来源的

shizhao,百无一用是书生同志,好像对我特别有意见,我花了很长时间修改的大跃进条目,这些都不是抄袭,都是我改写的内容,而且还有网站来源,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要全部删除? 有什么地方违法了吗?如果我有犯了什么革命性的错误,欢迎大家提出来,干革命哪能不犯错呢,改了,还是好同志吗,你们说对不对呢?我又不是反革命,我到这个网站来修改条目,没有要反党和反人民啊,你们要讲个道理,是不是呢?

大跃进的条目,都是改写过,然后加了原来网站的出处,为什么shizhao全部删除?而且我要在该讨论页讨厌,居然被人删除,我们没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吗?我有什么地方违法了?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指教,我到底是辛辛苦苦花了很长时间修改的条目。而且农业卫星已经被采纳了,名称的来源是我改写的,“内容”以前就存在,所以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地方有问题?谢谢合作—Chaoshichao 2007年8月20日 (一) 06:45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妙詩人(留言)於2007年8月20日 (一) 19:53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首先,不要將條目的內容一次過都抄過來,這些都可以在條目的編輯歷史中找到。另外,你所加的網站連結並非可靠來源,而且你大量將相同的資料未經分析放進多個條目內,因此才予欲回退。希望你可以多留意。—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8月20日 (一) 19:53 (UTC)

~我对这个词条还没看~没意见~~只是~~你说五毛党上不上这个?

建议条目合并,繁体简体“大跃进”

Natasha2006 (留言) 2007年11月24日 (六) 20:42 (UTC)

1958年末的武昌会议, 原文由张宏志先生整理,经由国际炎黄出版社出版

武昌会议(1958.11.21—27日)   1958年11月21日至27日,毛泽东在武昌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反复地讲纠正“左”倾错误的意见。其要点:   批评抢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空想   毛泽东说:现在有的人吹得太大了(编者按:指刘少奇),我看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没有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搞了41年,我们 才搞了9年。现在一吹,吹得那么厉害,想当先锋,这不是头脑发昏?人有老中青,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量,有相对的规律性,从量变到质变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随意说过渡就过渡。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不但要具备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且还要有国际条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指出人民公社,要么亡,要么不亡 毛泽东在21日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公社还是要议一下,总得有那么个决议,或者搞个指示。杜勒斯、蒋介石他们都说,我们不搞人民公社还不会亡,一搞这个东西,就一定会亡。你不要说他没有道理。总有两个可能性,要么亡,要么不亡。毛泽东说,我脑子里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人民公社究竟怎么办才好?经过这次讨论,如果是多数人,比如十个人里头有六、七个人,都说那个办法比较好,那么办法就比较可靠了。      11月21日,毛泽东就压缩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问题说:我再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空气变成低调空气,先搞少一点,如果行,有余力,情况 顺利,再加一点。这有点泼冷水的味道,右倾机会主义了。他说: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要减轻点任务,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国搞500亿土石方,而今冬 明春要搞1900亿土石方,多了三倍。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炭、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这样一来,我看,中国非 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5000万人。死5000万人,你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要不要搞那么多,你 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为原则。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有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明年3000万吨钢(按:北戴河会议决定1959年钢产量为2700— 3000万吨——笔者注)。究竟要不要定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阵,会不会死人?这次会议要唱个低调,把空气压缩一下,胡琴的弦不能拉得太紧,有断弦的危险。   11月23日,毛泽东在会上第二次讲话强调说:我们的脑筋正在这里压缩空气。物质不灭,空气还是那么多。但是,压缩成液态或者固态,使它凝一点。关于 生产指标问题,他说: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究竟什么指标为好?北戴河会议后两个半月的经验,对我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想到恐怕明年2700到3000万吨 难于办到,我们是不是可以的,你打我通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打我才能通,你得说我才能服。你们现在说的那些根据我还不能服,我不仅要做机会主义,我已经是机会主义,我就是站在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为此而奋斗,不牵累别人,将来算起账来的时候,不打你们,打我。因为我在这里反冒进,以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

--邓钧 (留言) 2009年2月22日 (日) 02:44 (UTC)邓钧,在此呈诸君阅。

1959年初的第二次郑州会议, 原文由张宏志先生整理,经由国际炎黄出版社出版

第二次郑州会议(1959.2.27—3.5日)      在会议中,毛泽东对“共产风”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他说:从去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主要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 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公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筷等无偿归公社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地归公社。这样一来,“共产风”刮遍全国。他批评说: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都还采用赎买政策,怎么可以无偿剥夺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这样下去,一定垮台!   他又说:我代表1000万队长干部,五亿农民说话,坚持右倾机会主义(按:当时如果谁反对刘少奇推行的“共产风”就被他们批判为右倾,所以毛泽东这样说——笔者注),贯彻到底,你们不跟我贯彻,我一个人贯彻,直到开除党籍,要到马克思那里告状!   为了引起大家重视,在3月5日的发言中,毛泽东严厉的批评说:共产主义没有饭吃,天天搞共产,实际上是抢产,向富队共产。旧社会谓之贼,红帮谓之抢, 青帮叫偷,抢和偷的科学名词是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毛泽东把“共产风”上纲为“左”的修正主义,冒险主义。他批评说: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误认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想快反而慢。武昌会议时,价值法则、等价交换己弄清,但根本不执行,等于放屁。

--邓钧 (留言) 2009年2月22日 (日) 03:05 (UTC)邓钧,仅呈诸君议。

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毛泽东 1959年4月29日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 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 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年青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植,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年人怀疑,中年人也 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的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 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不当作命令下达,只供下面参考。此外,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 累经验,根据因气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 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 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 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少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内,只能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进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内, 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收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 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实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提高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 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 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 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目的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邓钧 (留言) 2009年2月22日 (日) 03:13 (UTC)邓钧,拟呈,供诸君视听。

我删去的一小节文字贴在此处

中国大陆《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2期上发表的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中称:“三年大跃进,饿死了三千七百五十万人,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暴政。”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跃进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13日 (日) 04: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