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緣起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緣起属于维基百科哲學與宗教主题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from:220.132.66.173[编辑]

緣起法很多人把他解釋成因果論或因緣論,其實是不正確的,緣起就是緣起,不是因果,果是決定了不會再變化了才叫做果,緣起是集起變化,沒有[單一的誰]或[組成的誰]是果或是因。 因果論,因緣論,常常會導致人們以為有個[我]有個[常]在受報。[因]這個意思會讓人們誤以為有個單一的或組合的主體,或認為有個主因。這樣又變成變形的常論。 還有人討論到[第一因],這也是變形的常論。還有討論到[佛性論],這也是變形的常論。還有[種子論],[種子不滅論],都是變形的常論。

緣起是集起變化,沒有誰是因(不變的因),沒有誰是果(不變的果),就只是各種組成變化,變化組成,
非主體(我們認為的主體其實一直在變化,變了也就不是原來的主體了),
非客體(我們認為的客體其實一直在變化,變了也就不是原來的客體了),
非因(我們認為的因其實一直在變化,變了也就不是原來的因了),
非果(我們認為的果其實一直在變化,變了也就不是原來的果了),
非因緣(一般稱為主因加條件,我們認為的主因與條件其實一直在變化,變了也就不是原來的條件了,也不是主因了),
非常,非斷,非有作者,非無作者,非有受者,非空,非有,非和合,非不合和,非一,非異,非因,非果,非因果,非非因果。

望大家深思..我們常常思想內有參雜常論、斷滅論、宿命論、神論、我論、空論、有論、性論、佛性論、因論、果論、因果論、靈魂論,等等不正確的想法,而不自知。誤認自己已經了解無常,無我。

另外,緣起也不是性空,因為緣起不是性也不是空,性是常論,空是斷滅論,又常又斷,自相矛盾,[緣起性空]這四個字的名詞是不是自相矛盾?

空是人們的妄想,以為有個虛空有個空,但是又不能不做個比喻,顧名為虛空,或空
虛空也是妄想,妄想有世界有虛空,有個空間,但是又不能不用言說比喻.
因也是妄想,妄想有個主因(不變的主因),有個主控的條件(不變的條件)或物體。
果也是妄想,妄想會形成某種主體,或形成主要的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沒有把三法印,四聖諦,緣起,十二緣起搞清楚,然後去解說了一大堆經典,作註解,都是錯上加錯。望大德們深思。

苦,集,滅,道 四聖諦的集 就是在講十二緣起,(十二因緣或十二因果的名詞是不太好的用法會讓人誤會成 常論,因果論)


常論的變化體如下,有、種子、因、果、因果、因緣、性、佛性、主體、客體、作者、受者、主條件、不滅、不變、空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等等
斷滅論的變化體如下,空、性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