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Kenchen945/新型救難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武級救難艦
Da wu-class rescue and salvage ship
概觀
艦種救難艦英语Rescue and salvage ship
擁有國 中華民國
代號安海計畫
製造廠台灣國際造船
計劃數5艘
建造數1艘
技术数据
滿載排水量3,250噸[1]
全長87公尺[1]
全寬15公尺[1]
吃水4.9公尺[2]
燃料柴油
最高速度18節[1]
續航距離10,000浬(12節)[2]
乘員95人[2]
武器裝備T-75 20毫米機砲

大武級救難艦中華民國海軍的救難艦,用以替換老舊的大湖級救難艦大同級遠洋拖船。本級艦隸屬於海軍一九二艦隊,駐地為左營港

發展[编辑]

中華民國海軍自二戰後陸續接收大湖級救難艦與大同級遠洋拖船,然而這兩種救難艦因非作戰艦艇與預算排擠等因素而無法更新,導致其服役時間皆超過70年。2016年6月20日,海軍司令部發布「海軍未來12項建軍規劃」報告書,其中包含建造多種新型作戰艦艇的計畫,救難艦也必須同步更新以支援這些新型艦艇。[3]為此,海軍對新型救難艦提出了以下技術需求:[4]

  • 雙俥、雙舵及可變螺距螺槳推進器,具艏、艉輔助推進系統,可原地360度旋轉與側向移動。
  • 具動態穩定系統(可於海象4級下執行救難及水下打撈任務,並於海象5級(含)、海流2.5節以下具定位能力執行救難作業)。
  • 可拖帶3萬噸(含)以上之船隻,最大負荷可滿足至10萬噸。
  • 具海上消防噴灑作業能力及海洋污染基本處理能力。
  • 可視任務搭載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作業深度200公尺以上)及水下救援裝備等救難系統(潛水鐘)。
  • 具直升機救援平台及人員救難艇。

中華民國國防部於2018年8月28日以「安海計畫」為名編列新台幣36億5,800萬2千元的預算建造首艘新型救難艦。[5]該艦的建造標案於2020年12月2日由台灣國際造船以新台幣29億7,516萬元得標[6],並於翌年8月4日開始建造。[3]

0[7]

國防部另規劃為自製防禦潛艦建造專門的潛艦救難艦。[8]

設計[编辑]

艦體[编辑]

海上整補系統(垂直整補 乾貨補給 油水補給)

動態定位系統[编辑]

大武級救難艦上裝有動態定位系統,可在海象4級以下、流速1.5節以下的環境中調控俥、舵、艏側推進器、艉側推進器與伸縮式全向推進器以保持艦體的絕對位置與方向,進而使水下打撈及救難任務得以進行。此套系統也可讓艦體在原地旋轉360度或側巷移動,方便艦上人員在狹小的港內操艦。[2]

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编辑]

大武級救難艦裝有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9]該系統採用商业现货軟硬體,可控制艦體的推進模組、電力模組、艙面系統模組、輔機模組、壓載模組、損害管制模組、安全監視模組等子系統,並以三階式雙環光纖骨幹網路與艦內外通訊整合系統(ICS)與整合艦橋管理系統(IBS)連結,使艦上官兵可透過此套系統掌握全艦的狀態。此系統另附有艦上訓練模式模組,可供人員熟悉系統的操作訓練。[10]

救難系統[编辑]

為拖帶難船,大武級救難艦的艦體後部裝有一座拖纜絞機系統,可在船速六節、四級海象的狀況下拖帶十萬噸級的船隻。除此之外,本級艦上備有4座射程達120公尺的消防水槍,可澆滅難船上的火勢;全艦灑水系統則能讓救難艦免受火勢波及,或在核生化環境中進行艦體的清洗。[2]

無人水下載具系統[编辑]

0

同級艦[编辑]

舷號 艦名 承造船廠 起造日期 安放龍骨日期 下水日期 交船日期 成軍日期 備註
ARS-571 大武 台灣國際造船 2021年8月4日[3] 2022年3月15日[1] 原型艦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洪臣宏. 國艦國造指標「新型救難艦」安放龍骨 預計2023年交船. 自由時報. 2022-03-15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2. ^ 2.0 2.1 2.2 2.3 2.4 朱明. 海軍「安海」救難新艦規格曝光 潛水鐘可達水深100公尺. 上報. 2019-1224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3. ^ 3.0 3.1 3.2 蘇仲泓. 「承平偵巡、戰時制海!」海軍新型救難艦今動工 國艦國造邁入高峰期. 風傳媒. 2021-08-04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4. ^ 國艦國造願景與商機 (PDF).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2016-06-20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04). 
  5. ^ 108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法定預算書表 (PDF). 中華民國國防部: 291. 2018-09 [2022-04-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8-06). 
  6. ^ 羅添斌. 國防MIT》新型救難艦由台船29.7億得標 112年8月前交付海軍. 自由時報. 2020-12-02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7. ^ 洪臣宏. 海軍造新型救難艦 拖帶10萬噸級商船也難不倒. 自由時報. 2020-12-03 [2023-08-10]. 
  8. ^ 洪哲政. 新型救難艦將開工 國防部允年底完成潛艦救難規劃 . 聯合新聞網. 2021-07-14 [202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5). 
  9. ^ 吳秉鍇. 國艦國造再傳佳音 海軍新型救難艦開工. 經濟日報. 2021-08-04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10. ^ 錢逸. 新一代船艦資通網路系統規劃與建置. 新新季刊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18, 46 (4):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