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tarryseason/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魚寮遺址
魚寮遺址地標
位置612嘉義縣太保市高鐵大道與64縣道交叉口
建成时间距今4500-1600年
官方名称魚寮遺址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
登錄種類:遺址

魚寮遺址位於臺灣嘉義縣太保市,出土遺物豐富,具有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研究的價值,目前被指定為縣定遺址[1]

魚寮遺址於1940年前後被發現後,同時在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命名為魚寮型遺址[1]。但此遺址自發現後未受到政府重視,直到民國九十二年,高鐵大道開挖,且太保市公所有意建造納骨塔,才引起居民關注,並開始一連串保護遺址行動,遺址才獲得保留[2]。遺址目前種植甘蔗,大部分區域保存良好。

魚寮遺址包含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上層的史前文化為大湖文化魚寮類型,尤其上層魚寮類型的出土遺物最為豐富,具有區域性代表的文化意義。魚寮遺址是嘉義平原地區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能夠代表嘉義平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樣貌[1]

魚寮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種類有石器陶器兩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魚寮遺址出土高腹圜底罐與魚寮遺址出土球形豆,目前收藏在國立科學博物館[1]。高腹圜底罐功能可能為儲存,此類陶罐在其他考古遺址極少發現[3]。球形豆為特殊罕見的陶器,其功能可能為祭祀用品,目前只在此遺址發現過[4]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1.2 1.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魚寮遺址. 2009-06-03 [2017-01-24]. 
  2. ^ 吳, 世聰. 〈中部〉出土古物意象 魚寮遺址地標亮相. 自由時報. 2013-12-04 [2017-01-24]. 
  3.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魚寮遺址出土高腹圜底罐. 2013-10-30 [2017-01-24]. 
  4.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魚寮遺址出土球形豆. 2013-10-30 [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