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Vinama3171/2004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欢迎您加入维基百科大家庭!在动手之前,请先抽出时间阅读Wikipedia:版权信息Wikipedia:如何编辑页面守则与指导中性的观点Wikipedia:帮助。维基百科是自由百科全书,请不要加入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您可以到Wikipedia:沙盒中实验一下,有什么问题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提出,或者直接与我联系。您也可以在右上方的参数设置“您的昵称(签名时用):”旁边放下你喜欢的署名,在讨论后便请签名。希望您会喜欢这里。


有關熱那亞的歷史[编辑]

如果要譯得好的話,首先一定要對當地附近的地理熟悉。我學校有些愛看足球的小朋友,對意大利法國的地名可以啷啷上口,就是因為平時觀看意甲的時候留心。^__^; 科西嘉島撒丁島西西里島這三個島要謹記,特別是科西嘉,因為那是拿破侖的出生地。

有時,要找的內容未必完全可以在英語條目找得到。就好像熱那亞被法國吞併了的一部份,我是先到法國的條目,找到原來那一段時間是法國第一帝國的時代,再到那條目印證才寫下的。始終,外國人也像我們中國人一樣,對於這些喪權辱國的事會有所保留地寫。所以你發現,英文條目完全沒有提過被拿破侖打敗。

又,香港的世界歷史課程中,有些學校會選教意大利的統一,但大多數學校只會教德國的統一。所以,要知道熱那亞甚麼時候成為意大利的一部份,並不容易。但,意大利的統一過程中,撒丁尼亞一直都在主導。你可以從這方面找找資料。

--石添小草 06:14 2004年4月28日 (UTC)


多谢指教。离开学校太久,已经完全忘记怎么查资料。下次翻译可以改进了。 --Vina 06:51 2004年4月28日 (UTC)

Sysop[编辑]

Hello Vinama3171, I have just suggested you in 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 as a sysop for the chinese wikipedia. If you don't want to be a sysop, you can claim that there, we will respect your wish. Otherwise the other will vote if they agree with my suggestion. I think you are a good candidate. --Wing 05:55 2004年6月17日 (UTC)

  • I'd love to be a sysop. Just curious, is there any other Chinese sysops who's in the US (I'm on the West Coast)? We should have a good full day coverage as soon as China unblocks everyone on the Mainland. Vina 21:27 2004年6月17日 (UTC)
    • I'm in Chicago, 2 hours ahead of you. :) I think there are some people from Europe. We're indeed covered around the clock. -- Munford 03:10 2004年6月18日 (UTC)
恭喜!已经将您设为管理员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2:51 2004年6月25日 (UTC)

我明白了[编辑]

这也是对对话页的编辑,是吧。我明白什么意思了。谢谢。

这还是测试。--monkey 15:04 2004年6月30日 (UTC)

新问题:我刚刚知道如何给文章加上签名,但是那个(talk)怎么加上去呢?--monkey 15:04 2004年6月30日 (UTC)

检查侵权作品[编辑]

Hello Vina,

I also used google. But usually I don't use the first few sentence, but some sente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article. As for the actual example, the first section was not in the copyrighted article. --Wing 07:34 2004年7月8日 (UTC)

年代[编辑]

不知道年份条目从哪一年起重定向到年代条目比较合适?--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5:46 2004年7月16日 (UTC)

The first yea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ich can be exactly dated, is 841 BC, so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o use this year as the first exactly used year here. --Wing 06:00 2004年7月16日 (UTC)
同意。我去把WikiProject:年那里改了。前500年只是英文版翻译过来的。--Vina 03:31 2004年7月17日 (UTC)

皇帝名称[编辑]

唐朝以前的君主请用谥号。请参考Wikipedia:投票/中国君主条目命名中国君主列表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05:09 2004年8月19日 (UTC)

不用多谢。:-D 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06:43 2004年8月19日 (UTC)

关于欢迎信息[编辑]

我注意到你最近在给一些IP地址页添加欢迎信息,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必要,因为一个IP地址并不能代表唯一的一个用户。你觉得呢?--Xyb 07:27 2004年8月21日 (UTC)

你的想法也很有趣,就怕等你给这些IP页留言之后他们已经离去了。--Xyb 09:28 2004年8月21日 (UTC)
應該是大多都走了。反正歡迎信息很好加﹐浪費的時間並不多。--Vina 02:04 2004年8月22日 (UTC)


关于月饼的[编辑]

关于图片的版权声明我不太懂怎么加上去。希望指导谢谢。 》》》 谢谢你的帮助。

机器不是能添加跨语言连接吗[编辑]

你好!我是新来的,很希望和大家多交流!请问,为什么你要手动增加跨语言连接,而不让机器干呢?

机器只能在有了至少一个连接之后才能连到别的,所以至少要手工加上第一个。我一般加英文,然后在英文版加上中文连接,以后别的语言机器就能加了。机器并没有在翻译,它的工作方法是在您连上的条目中查它别的语言的连接,然后加到原文。这样不需要经常去搜索新的连接。详细操作方法请见Interwiki bot(英文)。这里的机器人用户是User:sz-iwbot。--Vina 18:50 2004年8月22日 (UTC)

谢谢你!!那我以后就只管加英文啦Mickey 01:10 2004年8月23日 (UTC)mickeymousechen

偷懒带来的后果[编辑]

太搞笑了Mickey 05:29 2004年8月25日 (UTC)mickeymousechen

关于分类[编辑]

应该是那样子的,当看到Category:中国的时候,想当然的要看Category:中国皇帝,而不是到Category:中国人,再去找Category:中国皇帝。如果把Category:中国皇帝放到Category:亚洲是不正确的,所以不会出现“这样到顶类,所有的子类都列在上面了”的顾虑。参见Category: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它从属于Category:History of BritainCategory:United KingdomCategory:United Kingdom又从属于Category:History of Britain。分类不应该是纯粹的树状结构,应该允许有限度的交叉。--[[User:Zy26|zy26 (Talk)]] 11:10 2004年8月29日 (UTC)

日期category[编辑]

一個人要做好久喔.......可以一起幫忙嗎??咱們分著做。我已做完10月的。--虎兒 05:52 2004年9月11日 (UTC)

我的想法是,把它分類之後,首頁上按主題閱讀裡頭的參考資料可以放這個category的連結。另外英文版也有這分類,我才想到要做的。--虎兒 06:03 2004年9月11日 (UTC)

謝謝!我看到了。但是現在十月變成兩個分類。而在Category:公曆日裡面則沒有全部的日期條目。--虎兒 06:11 2004年9月11日 (UTC)

喔......了解。--虎兒 06:40 2004年9月11日 (UTC)

現在這樣比較快。--虎兒 07:04 2004年9月11日 (UTC)

bot[编辑]

您可以另外设置一个bot用户,然后在机器人上提出申请,大家同意后,向开发者提出要求将这个用户设置为bot,就可以了。快的话10天左右--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6:10 2004年9月16日 (UTC)

我已经在m:Requests for permissions上提出bot申请了。你也可以去说一下--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15:39 2004年9月23日 (UTC)

恭喜您的botVina-iwbot已经正式可以使用了。但是user:Anthere设置他为bot状态时,不知道为什么,他同时把Vina-iwbot设置成了管理员。呵呵,我们的第一位机器人管理员...

如果您觉得这样不妥,可以去Requests for permissions处提出。因为bot的编辑在最近更改里默认是看不到的,如果bot同时拥有管理员权限....

--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3:56 2004年9月24日 (UTC)

真奇怪,Vina-iwbot似乎没有被设置成bot,但是管理员权限确有了,看来是Anthere设置的时候搞错了。你最好去说明一下。

另外,在中文版使用interwikibot有个小问题,就是不能识别繁简体对于zh-tw, zh-cn的处理不好,经常会在同一篇文章中加入繁简两个跨语言链接。我的办法是修改软件中的wikipedia.py文件,将1095-1108行的代码改成:

 if incode in ['zh','zh-cn','zh-tw']:
       m=re.search(u'\\[\\[([^\\]\\|]*)\\|\u7b80\\]\\]', text)
       #if m:
           #print "DBG> found link to traditional Chinese", repr(m.group(0))
        #   result['zh-cn'] = m.group(1)
       #m=re.search(u'\\[\\[([^\\]\\|]*)\\|\u7c21\\]\\]', text)
      # if m:
           #print "DBG> found link to traditional Chinese", repr(m.group(0))
       #    result['zh-cn'] = m.group(1)
       #m=re.search(u'\\[\\[([^\\]\\|]*)\\|\u7e41\\]\\]', text)
   #if m:
           #print "DBG> found link to simplified Chinese", repr(m.group(0))
    #       result['zh-tw'] = m.group(1)
 return result

也就是将这段代码的第3行到倒数第2行全部用#注释掉就行了。这样就不会检测繁简体连接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8:28 2004年9月24日 (UTC)


'氢氧化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出处[编辑]

氢氧化钠页面中你加了这句话,请问有出处,我很怀疑这个陈述的正确性 我记得只是肥皂制作过程中用到NaOH而已--LiDaobing 04:16 2004年9月26日 (UTC)

讲得对,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冷玉 05:11 2004年9月26日 (UTC)
请改正条目。我不大懂化学,从英文版翻译过来,不知道您们两位到底是哪一个对。--Vina 05:16 2004年9月26日 (UTC)

收到Wikipedia:没有跨语言连接的文章了[编辑]

好多呀,慢慢来--LiDaobing 14:13 2004年9月30日 (UTC)

等下一次刷新吧--LiDaobing 21:37 2004年10月12日 (UTC)
OK,多谢--LiDaobing 21:46 2004年10月12日 (UTC)

有部分条目的跨语言链接有错误,不知道可以查出这些条目吗?--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3:05 2004年10月13日 (UTC)

辛苦你了,也许我在大批生成页面前应该先跟大家讨论一下[编辑]

辛苦你了,也许我在大批生成页面前应该先跟大家讨论一下--LiDaobing 20:00 2004年10月15日 (UTC)

Bgbot - interwiki bot[编辑]

Hello, Vina! No, I'm not using the standard interwiki bot, but if your operators run regularly their bots and update interwiki links there is no need for me to run Bgbot. I'll exlude the chinese wiki from my list :-). --Borislav 19:28 2004年10月16日 (UTC)


请问建广东城市这个分类的目的是什么?[编辑]

既然已经有了“中国城市”这个分类,而且广东所有的城市名单都可以从广东省这个条目中查到,那为什么还要单独建一个广东城市的分类?为什么要给与广东特殊的待遇?

你把大批量条目加入广东城市的同时,却把它们从中国城市分类中去除,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把广东的条目从中国的条目中割裂出去?为什么要把广东和中国其他三十多个省份的整体去并列?为什么要搞特殊化,自行一套,而不是按照现行的系统做?--hunry 03:51 2004年10月19日 (UTC)

目前每个省的条目中都有本省的城市列表,而再每个省都建一个分类的话,就会造成功能(诉求)重复。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列出所有中国城市的条目,而中国城市分类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省条目中的城市列表和中国城市的这个分类原本是互补的,而你现在却造成了它们同质化。请你三思! 我现在也正在写中国城市系列,所以你说的缺很多,将来也不是问题。 --hunry 04:16 2004年10月19日 (UTC)

Syracuse[编辑]

不是譯作敘拉古嗎?那不是亞基米德的家鄉嗎?--石添小草 22:41 2004年10月19日 (UTC)

Wikipedia:没有跨语言连接的文章--LiDaobing 07:47 2004年10月27日 (UTC)

是不是其他名字空间的文章也应该列出来?--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8:57 2004年10月27日 (UTC)
可以加入Category, Help 和 Wikipedia,还有别的吗?--Vina 09:02 2004年10月27日 (UTC)

关于机器人操作?[编辑]

我想自己弄一个机器人现在我机子上试试,要下载哪些东西?请到我的对话页回复。 --VipUser 08:30 2004年10月31日 (UTC)

我的bot不能在维基词典中添加跨语言链接,但是以前可以的。你能试一下吗?使用-family:wiktionary参数,但是好像失效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9:03 2004年10月31日 (UTC)

不好意思,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参数-hint:all是不是就是检查所有语言中同名的条目,并在本语言中添加跨语言链接?但是这个参数似乎没有产生作用。我觉得可以专门针对维基词典修改以下程序,因为每个条目在各个语言版本都是同名的,所以可以用bot直接查找所有语言版本中同名的条目,这样比现在方便--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12:01 2004年10月31日 (UTC)

關於Category:台灣,是在建立了之後 才發現很多都在簡字台湾之中。若能以機器人直接轉碼就方便了...謝謝 阿牛 09:43 2004年11月9日 (UTC) (Talk)

機械人增加分類的問題[编辑]

機械人增加分類時,將一些用Template內有分類的條目也增加了,造成一個條目出現兩個相同的分類的情況,如隋炀帝金太宗等,不知可否避免一下?

请教古代书画实物图片的使用问题[编辑]

古代人物绘像以及古书实物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在维基使用吗?比如这条新闻里的玄奘像。谢谢!--Alexcn 09:16 2004年11月14日 (UTC) 这是英文wiki牛顿像的页面。可否参照这种方法使用古代人物的肖像和古本书籍的图片?--Alexcn 09:27 2004年11月14日 (UTC)

真正古代人物的图片,现在可以用,但是要在图像叶面加上{{PD-art}}。这里只包括二维图画的照片,不包括三维作品,如雕塑。英文维基现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虽然图片是古代,但是把图像扫描的人(大多时博物馆)拥有一些权利。美国法官在1999年曾判定版权过期的二位图画的照片没有自己的版权,因为照片并没有任何新的创作,但是英国法官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所有维基如使用这种图像,必须标明。如果以后这种图像算为侵权,剔除比较方便。

但是我觉得那张玄奘像不能用,除非在介绍那本书的时候可以标明{{logo}},算是合理使用。因为那里不止有古代图像,还有书名。书名的题字是一种艺术,而且作者没有去世70年,现有版权。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我们可以继续讨论。--Vina 08:00 2004年11月15日 (UTC)

我指的就是那个页面的第三张图片,这里。--Alexcn 10:13 2004年11月19日 (UTC)

Wikipedia:没有跨语言连接的文章该更新了--LiDaobing 10:22 2004年11月23日 (UTC)

SQL download更新了,那裏是11月26日的資料了。-- 01:17 2004年11月27日 (UTC)
Download 没法用,只有14byte,应该是10+meg。--Vina 08:40 2004年11月27日 (UTC)

邀请参与|跨语言链接[编辑]

您好!我们发现您在有关跨语言链接的页面做了很多贡献,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到这个项目的交流页面来看看,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分工合作,共同规范这个项目下的页面格式。 --LiDaobing 14:50 2004年11月23日 (UTC)

Wikipedia portuguese[编辑]

Hi,

It's nice to have someone to correct our chinese links!

Cheers, Marcelo Schlindwein, from Brazil

Bot[编辑]

hey, this rob seems to spoil the style of the table. check this out: 1 and [1], pay attention to the table of "Portuguese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 --Yacht (talk) 18:19 2004年12月1日 (UTC)

请参与讨论[编辑]

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是大家的,而不只是专家的”那里讨论。--Mountain(Talk) 16:51 2004年12月5日 (UTC)

歡迎模板需要您的投票[编辑]

程式臭蟲?[编辑]

可能那個軟体程式還有一點問題,發行一個修正版本吧 ^^ --Yacht (talk) 10:27 2004年12月15日 (UTC)

關於美國州別的template,[编辑]

Hello, Vinama, 不好意思, 又是阿福我啦! 關於美國州別的template, 改成州縮寫排列好嗎? 已經做好sketch了,請來看看,如果可以就換了,謝謝! Template talk:United States--阿福 11:56 2004年12月20日 (UTC)

缺少反连做完了[编辑]

在放300个吧--LiDaobing 12:44 2004年12月24日 (UTC)

頁面分類的討論[编辑]

  • Hi, Vinama, 您好,我是阿福,可夫現在正在討論一些頁面目錄的issue,歡迎您加入 : ) Help_talk, 又, 要怎樣才能找到還沒有category的條目清單? 是要請您跑一下機器人嗎? 對啦! 我看了一下您之前的talk, 加分類似乎可用機器人? 是怎麼操作呢? 謝謝! --[[User:Prattflora|阿福07:19 2004年12月25日 (UTC)
謝謝您的回覆, peace!--阿福 09:50 2004年12月26日 (UTC)

缺少反连又做完了[编辑]

再在放300个吧--LiDaobing 22:09 2005年1月1日 (UTC)

機器人來救命[编辑]

Dear Vina, 我是阿福,您好,新年快樂! 現在有兩個categories需要機器人來救命,主要是Category:因特网的條目要搬到category:互联网中,您的機器人可以做這個事嗎? 謝謝!謝謝!

解釋[编辑]

我是category:因特網的創建者,當初是因特網條目定名為因特網,就創建了category,用心閣接著創建category:互聯網,並搬了不少條目進去, Hello World幾天前看到,他認為重複需合併,於是我將互聯網的東西都手工fix到因特網去,結果他認為中港同用互聯網為名稱較多,又開始搬一些條目回去互聯網,所以形成鬼打牆,目前我在category:互聯網放了inuse code,並請Hello World先不要搬動條目,我仔細想想,又問了google,果然是互聯網用法較多, 因此我同意Hello World和用心閣, category只留category互聯網就好,網友們也比較找得到--阿福 08:54 2005年1月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