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Yyk/2007年存檔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緊急處分令或緊急命令問題[编辑]

八七水災”緊急命令”一詞來自維基文庫。查維基文庫:

  1.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稱緊急命令。
  2.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歷次條文稱緊急處分,沒有提到緊急處分令或緊急命令。

當時用詞應該以當時文獻爲準,至少維基文庫刊登的是八七水災緊急命令。要說總統緊急處分令的正確性,就有待進一部查證,但不會刻意與您爭這一小事,因為不是大錯。--Jusjih 17:21 2007年3月11日 (UTC)

RE:複製[编辑]

你可以自行刪除,或用{{main}}指到正確的位置。--Jnlin討論) 10:33 2007年3月25日 (UTC)

同意Jnlin的方法 :) --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08:57 2007年3月26日 (UTC)

您好[编辑]

您好,我所創建的{{台灣電視主播列表}}目前正在進行刪除投票中,如您覺得該模版有保留必要,歡迎伸出援手救援,謝謝!(刪除投票討論在此)Talk to ► Kevin 07:13 2007年4月18日 (UTC)

要不要另成一個 wiki來寫?在wikia的圍紀實驗室中,一直在實驗這樣的可能。在那邊寫,不用受限於維基百科的限制,可以把每個事件獨立寫成,而且可以加上youtubed影片。--KJ(悄悄話) 2007年5月17日 (四) 10:24 (UTC)[回复]

你好。我連上去看過你在此條目中加的一個外部連結,覺得內容與條目本文無太大差異;此外,該篇只是自由時報上的一篇讀者投書,如此的外部連結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存在的。不知你有何看法?— Marcus Hsu  talk  2007年6月22日 (五) 02:42 (UTC)[回复]

2007年台灣維基人夏聚[编辑]

Yyk,您好:

2007年台灣維基人夏聚即將於6月30日在台北市舉辦。這次的聚會將聚焦於8月將在台北舉辦的第三屆維基媒體國際會議(Wikimania)。另外,關係大家深遠的離線版維基百科、自由圖像等議題,也已邀請其他的維基人分享。

誠擎歡迎您立刻報名參加

  • 日期:2007年6月30日(星期六)
  • 時間:下午一點到下午五點
  • 地點:青輔會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室
    (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2樓,近捷運善導寺站)

(本訊息由User:笨笨的小B的機器人User:LittleBot2007年6月23日 (六) 14:55 (UTC)透過AutoWikiBrowser發送。)[回复]

馬英九[编辑]

在下已在討論頁提出質疑,倘無其論文為據,此報並非可靠來源,君不作討論,已為破壞,亦有違Wikipedia:生者傳記方針,且君在在下討論頁人身攻擊,已違反封禁方針,請三思。—孔明居士 2007年7月3日 (二) 18:03 (UTC)[回复]

請不要人身攻擊[编辑]

Yyk,你好。請你不要作人身政擊。— 2007年7月4日 (三) 18:12 (UTC)[回复]

對於馬英九一文,即使你極不滿意,亦不該作出人身攻擊及錯誤重定向等的行為,即使是誰對是誰錯,人身攻擊將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一點點的破壞亦增加了其他維基人的麻煩,請閣下小心言行,你將會先被封禁三天。—王者之王 來喝茶吧!西出日頭 2007年7月5日 (四) 00:00 (UTC)[回复]

  • 請注意:我不會「重定向」的功能,你認為錯誤的話,請找始作俑者,謝謝。Yyk留


看了兩者的編輯,誠然三天的封禁是嚴重了一點,但封禁不是一種懲罰,只是保護條目的一種措施而已。冷靜一下,其實你和孔明兄都難免有點意氣用事,個人覺得維基就如社會縮影,不同的人也有,看開一點,上來是大家開心努力的改善條目,對吧? 何況用 IP 也可編輯,其實沒有大影響丫。互勉之(原諒我中文表達不大好^^")--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7月6日 (五) 16:32 (UTC)[回复]

任何原因都不能使人身攻擊擁有正當性,請注意你的發言,不要引起社群紛爭。以政黨來做某種比喻,很可能引起對岸朋友的抗議,請留意,我們是來寫百科的,不要陷入政治的爭論。—Jasonzhuocn 2007年7月8日 (日) 03:44 (UTC)[回复]

請不要在管理員通告版吵架[编辑]

Yyk,你好。請在討論時文明用語,尊重自己與他人,恪守維基禮儀。—Jasonzhuocn 2007年7月8日 (日) 18:09 (UTC)[回复]

封存討論頁[编辑]

要另做討論頁存檔,其實就是新開一個像是User Talk:XXX/存檔1的東東,將討論頁的東西全都複製過去,再把原來討論頁清空就成,不用想得太複雜^^(可參考一下我討論頁的編輯歷史看看)。另歡迎你回來,其實有時說話不妨避免用詞過於攻擊性,溫和的說話,加上有力的客觀理據才是辯論中最有效的武器呢^^--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7年7月8日 (日) 18:19 (UTC)[回复]

已恢復馬小九這篇條目[编辑]

Shizhao將我最近創建的條目光環 (光象)重定向到我為了消歧義所創建的頁面光環。在我恢復移動之後,查看他本人的頁面與討論了解動機時發現你的這篇條目也被他莫名其妙給重定向了,於是就順手移動回來了。看了一下條目內容發現可能需要更新,但由於不是我關注的範圍,手上沒有相關資料,建議你有空時再更新以符合現況。—Muma 2007年7月18日 (三) 20:17 (UTC)[回复]

經暸解,馬小九這篇條目曾在2007年6月24日曾提請刪除,討論結果為合併至馬英九條目(詳見: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7年6月24日)。而您未曾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管理者亦未在討論頁留下適當訊息,加上未知會曾付出心血撰寫本條目的您,故產生編輯誤會。我查了一下條目內容發現相關事件資料均有適切合併,仍舊可以透過搜尋得到相關內容。若您要找回原撰寫資料可於馬小九頁面的歷史標籤項下尋得。我因為還不能接受犬連結至人,所以已將頁面刪除,也將相關可能連結去除並簡單註解。望請原諒!—Muma 2007年7月19日 (四) 12:24 (UTC)[回复]

抱怨[编辑]

蔣中正遭到中國民族主義分子的破壞、如果把一些更為真實的說法寫進去會遭破壞。218.166.74.53 2007年7月22日 (日) 07:38 (UTC)匿名者[回复]

不要随意给出外部链接[编辑]

[1][2] [3][4][5][6]

这种直接在文字后面放个(而且是几个)网址就完事的编辑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外部链接若是你资料的来源,你应该依Wikipedia:列明来源里的指导,写明详细信息。再看[7]——这也是你的编辑,这样好不好,常识应该可以判断——如果判断不了,可以参考Wikipedia:外部链接。--Hawyih 2007年8月9日 (四) 00:44 (UTC)[回复]

這份資料如果能中立性的整理、夠你寫了[编辑]

http://www.idaiwan.com/cms/content/view/14/1/ 很綠很綠的整理,但來源還是源自於各大報,重點是能不能中立的編輯,然後不會保馬派的干擾。

維基研究協助[编辑]

Yyk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0月31日 (三) 11:04 (UTC)[回复]

感謝你!![编辑]

謝謝你在百忙之中抽空幫我填寫問卷!這份資料我會好好保存的!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能否請你幫我轉寄給認識的維基用戶呢?

感謝感謝!—櫻花猴 2007年11月6日 (二) 07:11 (UTC)[回复]

台灣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請求閣下前往關注,並進行投票或提供意見。—今古庸龍 (留言) 2007年12月20日 (四) 08:3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