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之屏(1909年—1968年),是民国第一批公费留日学生,在日本明治大学冶金科毕业,学成返国获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接见,不久就任东北生产局副局长。

抗日战争爆发,杨氏协助政府将东北重工业物资运往南方,由于其中有许多重工业先进设备,当局不希望被日军截获,乃派遣一连军队护送,撤退时卡车队伍延绵数里颇为壮观,途中多次遭遇敌军,杨之屏本人且遭日军抓捕并予刑求殴打。

身为东北藉国大代表的杨之屏因痛恨陈诚将军丢失东北,故在南京第一届国民大会时发起“杀陈诚以谢国人”而得罪国民党当道。1949年中国大陆易帜,杨之屏不愿随国民党政府迁台,于是带着家人迁往香港,既避了国民党又躲了共产党

杨之屏在香港洪水桥乡间买了一块地作为农场,养鸡养鱼之外还种植了许多果树,过着俭朴的农家生活。1956年(民国四十五年)由于在台湾的一些东北藉国大代表联名向蒋介石担保,并邀请他赴台参与国民大会,于是终于得以去到台湾,见到了许多好友和部属。

杨之屏育有六男六女,随他赴港迁台者计三男三女。分别为惜时、爱时、在时和新昆、新川、新瑜。杨之屏在台湾一直定居于士林,政途上并不得志。于1968年(民国五十七年)因心肌梗塞逝于荣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