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雷切
假名らいきり
平文式罗马字Raikiri

雷切是一把传说中曾把雷神所降之切开的刀,故得此名。

名称由来[编辑]

  • 千鸟

此刀因为在刀柄有鸟的装饰因而得名“千鸟”。传说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传闻立花道雪年轻时(35岁,推算大约为西元1548年),在盛夏炎热之际的6月5日[a],于树下乘凉午睡时遭遇雷雨,并且有一道雷打向道雪,道雪下意识的拔起爱刀“千鸟”挥斩将闪电劈成两半,脚也因此而受了伤。后人将道雪斩雷之事,延伸为将雷神切开,并且道雪于战场上的勇猛加上此大难不死之事,逐渐被美名为雷神的化身。而就算脚受了伤,腿力也不比健全者差,往后的战役仍有配鞍骑马奋战的纪录[1],晚年才由六名士兵负责抬舆,坐在舆上每为先阵激励士兵作战。爱刀千鸟则因此改名为雷切

道雪死后此刀成为其养子立花宗茂的所有物,刻有“立花飞驒守所持”的金象嵌字样[b]

雷切现藏于立花家史料馆,馆内说明此刀原本是刀身很长的大太刀,后经过研磨成为胁差,连作刀者的铭打部分也磨切掉了,延磨过后长为1尺9寸3分。刀尖有部分变色的痕迹,因此被推测实际有与雷击接触到[2]。于宝历九年(1759年)被鉴定为很有可能是相州(相模国,现日本神奈川县)刀工的作品。


  • 竹俣兼光

长船兼光作的刀,长二尺八寸分半,有三钴柄之剑的浮雕,周围添有梵文字。传说原为越后百姓的刀,曾用此刀架在头上避过雷击,发现刀有血痕而将此刀视作灵刀并改名雷切,后竹俣庆纲听闻此事向百姓购入此刀并于战场奋战,之后又贡献给其主君上杉谦信(当时称长尾景虎)并将之称呼为“竹俣兼光”,后谦信用此刀于川中岛之战突入武田军的阵营中将一名武士手中持有的一两筒的火縄枪(铁炮)枪身一刀两断(无记载斩断枪身那个部位),又改称为“铁炮切兼光”或“一两筒”。

脚注[编辑]

  1. ^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戸次军谈’・‘九州诸将军记’・‘浅川闻书’・‘筑前国続风土记’
  2. ^ 本郷和人‘戦国武将の明暗’(新潮社、2015年)109-111页

注释[编辑]

  1. ^ 依据‘柳川史话’,是在天文6年(1537年)6月5日、27歳的时后。
  2. ^ 立花家史料馆所藏、胁差・雷切丸之介绍。

名字被使用的例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