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彰化南瑶宫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rmer good article彰化南瑶宫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7年5月8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6年11月30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07年5月3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建筑专题 (获评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建筑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建筑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历史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条目推荐[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7年5月3日 (四) 08:00 (UTC)[回复]

    “磘”字[编辑]

    (移自页面)
    林文龙是何人也阿我住南瑶里土生土长那么多年从没看过听过此人请问是从那来的请问你住那里阿请介绍一下自己吧,因为那份历史记录很多错误我有问过当地庙地 地主陈氏的长者说时土地公庙是南瑶里的而且当时土地公庙在现今麦当老那里,而且当时是烧田里的土为墙砖因为熎才对不是这个磘那是用石头作砖才用石磘。了说 那么多也没用石头就是石头改也改不过好好去调查一下,不然我会每次改您的文章,我有能力当解说言但我不想当那没钱途那就点到这里,有绿的话在南瑶宫见得到 我那时在说吧,不要乱写乱说里面的史对一羊而其他还有错要改在说吧。—以上未签名的意见是由163.17.64.66 (对话贡献) 在(22:45 2007年4月10日)所加入的。

    关于“磘”字,我曾查对过文化局出版的彰化相关地名辞书,记得里面是用“磘”字,确定未见过用“熎”字的,最近这本书被外借了,等还回来我会再填上这本书的页目资料。再则,有异议请不要在条目页面留言,请用讨论页。我也是南瑶里土生土长的,南瑶宫离我不到一百公尺,因为口述资料无法查证,并且人口一言可能有误,所以百科内容必须有出版品作依据,我写的内容大部份是依据南瑶宫自编的《南瑶宫志》,且每一句皆有附上出版品的参考来源,不知您说的“对一半”所据何来。最后,我住在南瑶宫几十年(也被进香团吵了几十年),只看过有庙公(或漂亮的庙婆)没见过有解说员。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3:08 2007年4月10日 (UTC)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以下内容从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搬至

    • 南瑶宫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宗教场所—出木杉 2007年5月1日 (二) 10:06 (UTC)[回复]
      • (!)意见:我想注释24就不必用了,直接明言农历日期就好。如果懒了不看注释会有误会。—Ray1118x 有什么建议吗? 2007年5月1日 (二) 11:22 (UTC)[回复]
      • (!)意见——“昔日南瑶宫为感戴杨氏分香之劳,笨港进香时,会先往拜杨氏祖屋及其子孙”一句是什么意思?—Quarty 2007年5月1日 (二) 11:52 (UTC)[回复]
        • (:)回应,文中有言,南瑶宫是杨谦从笨港分香才成立的,笨港进香是一“吃果子拜树头”的活动,是以先到杨氏祖屋拜访(详细仪式不明,毕竟是清代的事了),再到笨港进香。但我不清楚Quarty兄何处不明。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1日 (二) 12:12 (UTC)[回复]
      • WiDE说起话来的确满有文气的。这条目素质很高,文笔亦佳,不过对于“咸认为”还是稍有保留。虽则认同少用字增添美丽,却亦需衡量阅读百科大众之需要。在下自认为文笔虽劣,中文程度在香港尚算中上(其他地方就不知了),以前看见“咸认为”还以为是错字。在下也GOOGLE了一下,发现香港网站用“皆认为”比“咸认为”多四倍,且后者还有一半包括“碧咸认为”、“格拉咸认为”等无关字眼,可见“咸认为”的用法实在罕见。好的文笔可以提高素质,然而也不能取代“人人皆懂”的百科全书原则。所以这票只好投(=)中立,请见谅。Ray1118x 有什么建议吗? 2007年5月1日 (二) 12:01 (UTC)[回复]
        • (:)回应,我自认为用字没错的地方,就不会动手修改,算是一种坚持,但是并不反对别人协助修词,您如果觉得用“皆认为”好过“咸认为”,迳自修改便是,毕竟维基百科也是“人人可修改”的百科。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1日 (二) 12:21 (UTC)[回复]
      • (+)支持Quarty 2007年5月1日 (二) 12:38 (UTC)[回复]
      • (+)支持,难得有个建筑条目能把建筑描述的这么仔细。bstleetalk 2007年5月1日 (二) 12:46 (UTC)[回复]
      • (+)支持,好帅的文笔!不过有些地方能再白话一些可能更好。(当然,这是为了像我一般中文程度半调子的人设想^_^)→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1日 (二) 13:21 (UTC)[回复]
        • 跑题一下:百科全书不是语文教本,文词流畅优美胜于强求老妪能解。如果真有降低用词难度以增加理解人数的需求,不妨仿英文版成立Simple English版本的前立,另立简明版中文维基百科。不要硬要求单一条目得‘让我看得懂’。67.103.245.50 2007年5月1日 (二) 23:58 (UTC)[回复]
          • (:)回应:老实说,对于阁下的取向某不太能认同。“希望增加理解人数”也许还应该为基本的文句通顺而让步,但是我不认为让文笔更优美可以取代人人皆懂的重要性。而且让步与否,还要看两者是否有冲突而言。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有常用字可用,另一个则应该是白话取代一些文言,也不影响文句的通顺。影响的不过文章的优美程度,难道为了一些文气而放弃可以让更多人明了是不可取的?难道为了让更多人明了而放弃一些文气是不可取的?我只谈可不可取,现实还须看众人意愿。再则,我相信上述的都没有去到硬要求的程度,不过是提议一下,主编的反对便罢;不反对的,主动一点也许是自行修改,或者是维持原状。至于另设简明维基百科还须看需求,即使真有此需要,也必定大费周章,而且吃力不讨好。在假设能够成立之前,这段时间便置别人不明白于不顾了?—Ray1118x 有什么建议吗? 2007年5月2日 (三) 07:28 (UTC)[回复]
          • (:)回应那位IP用户:是吗?我想废话不多说,请您仔细看看Wikipedia:甚么是优良条目,头几行字就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以这个条目的咸为例,老少咸宜是大众通用语,但是咸认为这种用法在台湾香港或大陆都不常见,有人不懂提出质疑本来就是应该的。请理解维基百科不是在写小说,更加不是在写散文的地方。我给赞成票是因为我懂,但是如果有人不懂一样可以给反对票。→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2日 (三) 07:52 (UTC)[回复]
            • (:)回应,“咸认为”在香港大陆常不常见我不清楚,但是在台湾则常见诸于各式正式的文章报告中。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2日 (三) 12:23 (UTC)[回复]
              • 我懂这句话,也在台湾确实看过。不过您不能否认台湾现有的报纸、新闻或是一般杂志等几乎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用法,所以个人认为这样来说并不能就代表是台湾常用的语句。最常见的就是都认为,再来就是全认为或皆认为。很简单,以一般搜寻只搜寻繁体字来比较,我相信“都认为”绝对超过七百万以上,但是“咸认为”会出现两三万个就很偷笑了。而且我绝对相信,同样字义的成语“老少咸宜”一起来搜寻,肯定也会比“咸认为”多上十倍吧。→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2日 (三) 14:35 (UTC)[回复]
              • “少用字是否该禁用(或接受消灭)”,应该会是一道很激烈的辩论(例如可能会出现‘太难的字就去写文言维基’或是‘要简易就去创简明维基’的声音),我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事情的看法都有两面,小时候看书,遇到不懂的字,总是翻开厚厚的字典吸收新知,“咸”这个字在我的认知范围内,还不到现代人屏弃不用的地步,经此一例,我今天一直在想,自己的脑子里还有多少“不该用”的中国字呢?(苦笑)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5月2日 (三) 15:06 (UTC)[回复]
                • (:)回应:至少在这里并没有人说少用字所以要禁用吧?再者,咸这个字并非难字,绝对是去查一下字典就能懂的字,但是这样一来我反而不懂百科是要如何来使用的了?不否认当我在新条目推荐第一次看见您这篇之后,我非常喜欢您这篇内容,文采绝妙是少见的佳作。基本上我上面那个回应,是请该位IP用户先了解一下优良特色本来就需要让门外汉懂。另外,此文通篇皆是白话文,您想放到文言维基似乎还会被大批特批。您一再说明台湾很多文章皆很平常的使用,可是我前后在台湾住了二十一年,至今也只是在少数某些书籍上似乎看过而已,甚至我并没印象每天看的报纸或是常看的新闻曾经有如此的用法,所以才认为这并非如您所说是很一般的平常用词。我也相信,以此句拿去问问现在的台湾学生,如果不翻字典会懂的人我想应该也是有限。您有较高学识且能懂得不知道即追根究底,但是您并不能认为所有人皆是如此。要说看百科资料还请自备字典,这或许也会是一场激辩。我认为每件事情看法绝对不只两面,而是要更多方面去推敲才会更好。没有什么中国字“不该用”在维基百科,只是要看是如何的应用以求能让更多人去理解,应该才是更重要的吧?→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2日 (三) 15:53 (UTC)[回复]
      • 在下在自己的网志做了一个小统计,三个回复的同学全不知道“咸认为”的意思,当中一个女孩还是班中中文程度最高的几个之一。另外也看见新条目推荐也有一个人不懂,几可肯定此字在香港之罕有。既然主编者也不反对,本人就把“咸认为”改为“皆认为”了。同时因为问题解决,现在投(+)支持。—Ray1118x 有什么建议吗? 2007年5月2日 (三) 06:58 (UTC)[回复]
      • (+)支持叙述流畅,词藻优美,难得!—今古庸龙 2007年5月2日 (三) 09:59 (UTC)[回复]
      •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5月2日 (三) 13:32 (UTC)[回复]
      • (+)支持,期待有一日能成为特色条目。--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5月3日 (四) 03:24 (UTC)[回复]
      • (+)支持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2007年5月3日 (四) 17:12 (UTC)[回复]
      • (+)支持,回应Ray1118x兄,“当中一个女孩还是班中中文程度最高的几个之一”这个标准好像有点问题……不过算了,不要为此而争论。-费儿(费儿的留言簿) 2007年5月8日 (二) 15:33 (UTC)[回复]

    刚刚删除某人所添加与条目无关的内容[编辑]

    本条目被选为当日首页的优良条目后,有编辑者添加与条目无关的内容,如下一行: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15768036
    请尊重维基百科条目编写原则,若想发布相关新闻请至维基新闻编写,也会有机会上当日首页。 --Lauw14 (留言) 2011年11月17日 (四) 09:08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编辑]

    南瑶宫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提名人:AT 2016年11月23日 (三) 15:04 (UTC)[回复]
    投票期:2016年11月23日 (三) 15:04 (UTC) 至 2016年11月30日 (三) 15:04 (UTC)

    2反对:未达标准--Z7504留言2016年11月30日 (三) 15:0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