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2019年雅加达示威及骚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东南亚专题 (获评未评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东南亚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东南亚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主观性[编辑]

本人怀疑这里是一言堂,只许开编者编写,不许其它人添加其他内容。哪怕开编者极度注视本次骚乱,也因该与其他人讨论,删完别人内存后又重写相似事情有点使人不爽(另外,本人的假新闻最初是马来西亚报张引用香港南华早报内容报导,台湾相似新闻较多才拿来引用,救护车新闻真的没看到) Bagida520留言2019年5月24日 (五) 15:27 (UTC)[回复]

我删除有关内容,是因为本来用大量篇幅讲述示威者意图挑起反华情绪的说法并不合理。这次示威/骚乱的重灾区并不是“华人区”(骚乱的范围可以参考5月23日《雅加达邮报》的头版,华人区的定义可以参考SCTV新闻的报导),华人社群在这次事件丝毫无损。恐惧不是没有,但是这种事情放在条目意义不大。这里说5月22日那天华社的店子没有做生意,不过难道其他族群就很高兴了吗?其实不开门做生意的还包括其他族群的商户,冲击最大的地方条目说了,也不在“华人区”。我们不是华社的报纸,不代表华社的利益,自然不需要放大华社的声音。放大量篇幅来叙述子虚乌有的排华威胁,然后对其他假新闻轻描淡写甚至闭口不谈,在我看来并不是持平报导,而是激发种族仇恨——在印尼,种族、族群、宗教、阶层矛盾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至于Gerindra救护车的新闻,雅加达邮报海峡时报都有报导。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轻描淡写所有假新闻(现在的做法),甚至完全不提(我们不需要散布谣言),这才叫持平。我可以说,站内而言,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观点。
我极力反对使用台湾传媒报导国际新闻,是因为台湾不少传媒都有归边/扭曲事实的坏习惯(所谓台湾媒体乱象,或者台湾记者智商平均30)。也不是没有可信的传媒,不过客观而言东森新闻的公信度低于平均水平,主观而言我觉得这传媒过份亲中、亲国民党,并不信任。而且以前已经有人说过,台湾传媒二次转述,然后编者不加考证就直接信任,并不是适当的行为(这里更糟,三次转述)。相反,本地来源至少不是二次转述,至少我引用的来源,包括ICIJ的成员(巴拿马文件和Paradise Papers就是他们的发现)、IFCN的成员(美联社、法新社、华盛顿邮报都有加入,试问这个组织不可信的话,它怎么会加入呢?),以及部分国际知名新闻机构在印尼的分支,其他引用的传媒印象中也得到过英文维基百科和《联合早报》的引用。--春卷柯南编辑数突破二万 ( ·刻石留名 ) 2019年5月25日 (六) 09:44 (UTC)[回复]

本人问题较简单:

1.阁下以“个人感受”未得本人同意删除本人字句。还一口咬定此内容不必要,之后又写了和本人相似的内容,行为上形同无懒的自说自夸。我也可以说,站内而言,所有编写者都不能接受这行为。(阁下一句否定就浪费本人查资料的时间和流量)。

2.每个人查资料习惯不同。你试下查“印尼骚乱”会出多少Gerindra救护车的新闻(这还是很冷门的新闻),你查到是你本事,不代表其他人一定要写。

3.本人也知道持平报导,假新闻事件的后半段全都是官方否决的事,本人也没改反对者的否决的声音。为什么要被故意说是挑起种族歧视。(假新闻事件涉及排华最初条目内容未写,本人补加事件就中枪了)。

4.只要是事实,和台湾新闻中不中立不关事。印尼假新闻的报道各中、英文、包括印尼当地也有报导,本人查证过,你也编写进了。但又以“个人感觉”强烈否定台湾报导的新闻(是不是代表台湾现在所有媒体都专做假新闻)。本人认为这违反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

(另外话,观看编写记录,条目上所有内容皆是同一人所写,本人认为这“主观性”太强烈,失去了多元化)。 Bagida520留言2019年5月26日 (日) 04:35 (UTC)[回复]

  • (!)意见没有可靠来源的内容移除没有错,重新加入且没有提供可靠来源可以算是破坏。至于来源是否可靠,可以移步去此处讨论。如果没有讨论持续加入,可以算破坏。--Cohaf(talk) 2019年5月26日 (日) 08:03 (UTC)[回复]
  • 我的看法是:
    1. “未得本人同意删除本人字句”很明显是宣示条目主权的行为,指控我霸占条目就是错,说自己霸占条目就是对,好一个只许百姓放火,不许州官点灯(我故意倒转的)。任何人都可以反对条目的内容,大不了就讨论页、VIPEWIP见。我可没有说过反对加入有关内容,只是反对上面放大排华谣言,忽视其他争议而已,而且有给理由。上面说不出保留不合理比重的必要性,还说出这么样的理由,在我看来非常牵强。试试叫别的编辑,例如另一个中立的管理员评评理,看看他会不会同意“删除本人字句必须经过本人同意,删除了之后不容许他人按照其他来源重新加入类似内容”这个说法吧。
    2. 华语圈不知道Gerindra是甚么的人很多,自然直接搜寻"Gerindra救护车",就只能找到这里。但是换一下说法,例如“雅加达 骚乱 救护车”,结果就很不一样。虽然相比起“雅加达 骚乱 排华”还是少了一大截,不过一来分流了去1998年的黑色五月暴动,二来中国民族主义对很多华语圈媒体都有影响。身为一个微信公众号/内容农场,甚至华语圈部分新闻机构的编采人员,要是想增加点击率,那么渲染排华谣言,当Gerindra救护车新闻没有发生过,就不是甚么怪事了。就因为华语圈媒体这样做,然后我们要跟着做,这并不是撰写百科全书的适当做法。
    3. 那是因为之前的版本使用不适当的比重放大排华争议,比政府/反对派对骚乱的反应详细得多。相反我的出发点是骚乱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不限于华人社群。我都说了,这并不是反华骚乱,放大谣言之后,读者会怎样想?华语圈好些网民对于黑色五月暴动,以及2017年锺万学输掉雅加达省长选举之后被判监的事情,仍然难以忘怀。网民们不总是理性的,也不总是拥有考证能力。到头来如何表述,球在我们脚下,而且我们不需要考虑收视问题。
    4. 报导事实没有错,问题是不可以饥不择食。我都说了台湾并不是没有可靠传媒,不过既然有更优质、更可靠的来源,为甚么要采用取向有争议、公信力较低的传媒呢?我引用的来源质素如何,上面说过不再提,大不了如上所述,放上去这地方请大家评评理。维基百科对于可靠来源的执着,可不是甚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不是的话,我们为甚么要封杀内容农场。
    5. 最后我要指出,一人编写并没有问题(例如,英文维基百科部分有关印尼族群、宗教、阶层矛盾的条目主要都是一人编写的作品,例如这个这个,按照上面的逻辑,这两篇条目都应该撤销优良/特色条目资格了,因为“优良/特色条目要保持中立,就必须容许别人加入摘抄资料”),问题是如何表述。或者用违反方针的恶心口吻说一句,按照DYK规则,除非他人明确放弃主编权,否则任何人不得从多人主编条目取得维基编辑奖的积分。一人主编作品没有这问题。--春卷柯南编辑数突破二万 ( ·刻石留名 ) 2019年5月26日 (日) 10:34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File:2019 Indonesian general election demonstration MH Thamri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