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桂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雲桂橋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
分類古、近代建築
時代
認定時間1993年

雲桂橋俗稱小港橋、又稱尚書橋,是廣州市的一座古橋梁,其位於海珠區前進路146號的曉港公園內,始建於明朝。造型簡樸典雅,為廣州留存最古老、保護最完好的石橋之一,1993年8月9日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編輯]

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1]禮部尚書何維柏改木橋成石橋 ,為跨越小港涌的南北通道。何時在橋附近的廣州河南天山草堂講學,從學者半數中舉人,10餘人中進士。鄉人為紀念何功,特定在小港橋頭建一座石牌坊,上刻雲桂發祥

清中葉,此處及以西一帶遍植梅樹、桃樹、柳樹,有瑤溪二十四景,成為文人逸士懷古尋幽的首選地。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河南士紳又集資重建,因橋在雲桂牌坊附近,所以把該橋稱為雲桂橋[2]

樣貌[編輯]

現時為伸臂式三跨花崗岩石橋,屬條石簡支結構。其長34.86,寬3.38米,共38級台階,橋分3段,橋兩旁0.86米高的石護欄上有潛浮花紋裝飾,兩邊各有8根造型美觀的石柱,橋頂兩側中央各刻有「雲桂」二字的繁體楷書。有4個條石壘砌的橋墩,其中兩個砌在河中,橋墩底部呈船型,以減少橋墩對河水的阻力,利潮水泄流[2]

外部連結[編輯]

  1. ^ 冼玉清. 何維柏與天山草堂. 嶺南學報 第十一卷第一期. 
  2. ^ 2.0 2.1 小橋流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廣州圖書館 200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