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鮑勃·迪倫歌曲
收錄於專輯《John Wesley Harding英語John Wesley Harding (album)
B面I'll Be Your Baby Tonight
發行日期1968年11月22日
錄製時間1967年11月6日
類型民謠搖滾
時長2:31
唱片公司哥倫比亞唱片
詞曲鮑勃·迪倫
製作人鮑勃·約翰斯頓英語Bob Johnston
鮑勃·迪倫單曲年表
Drifter's Escape
(1968年)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1968年)
I Threw It All Away
(1969年)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譯名:《沿着瞭望塔》[注釋 1])是美國唱作人鮑勃·迪倫的一首歌曲,在1967年被收錄於專輯《John Wesley Harding英語John Wesley Harding (album)》中首次發行。它也被收錄進迪倫的大部分精選輯里,不同的現場版出現在他的四張現場專輯中。

這首歌有無數翻唱版本,跨越許多音樂類型。其中最知名的是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版本,收錄於吉米·亨德里克斯體驗樂隊1968年的專輯《Electric Ladyland英語Electric Ladyland》中[3]。該版本甚至比迪倫原版更加著名,被公認為亨德里克斯最好的作品之一[4] 。它在《滾石》雜誌的「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榜單中排名第47位。

鮑勃·迪倫版[編輯]

在經歷了1966年7月的一起摩托車事故後,迪倫在接下來的18個月中留在家中養病,創作歌曲[5]。專輯《John Wesley Harding英語John Wesley Harding (album)》中的所有歌曲是在1967年末的六周內完成錄音的[6]。1967年11月6日,迪倫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哥倫比亞A號錄音室(Columbia Studio A)錄了《All Along the Watchtower[7]。製作人鮑勃·約翰斯頓英語Bob Johnston也為迪倫製作了他的前兩張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英語Highway 61 Revisited》和《Blonde on Blonde英語Blonde on Blonde[8]。最終出現在專輯中的歌曲是由兩次錄音接合在一起完成的,分別是第二個錄音期的第三次和第五次嘗試[7]

專輯《John Wesley Harding》在1967年12月27日發行[9]。這首歌於1968年11月22日以單曲形式發行,沒有進入排行榜。1974年1月3日,迪倫在芝加哥第一次現場演唱了該曲[10]。從第一次起,迪倫一直在現場按亨德里克斯的版本演唱,而不是自己錄的原版[10]。據流行樂寫手邁克爾·格雷英語Michael_Gray_(author)統計,這首歌是迪倫歌曲中被現場演唱次數最多的[10]。據迪倫自己的網站上統計,截至2012年,他已唱了2034次[11]

有幾個樂評人指出,該曲的歌詞照應了《以賽亞書》21章的5-9節[12][13]。英語文學教授克里斯托弗·瑞克斯英語Christopher_Ricks注意到該曲不同尋常的敘事結構,認為它體現了迪倫操縱時間線的大膽:「在歌詞的最後一句結束後,整首歌似乎才剛開始。[14]

吉米·亨德里克斯版[編輯]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歐洲版單曲唱片封面
吉米·亨德里克斯體驗樂隊歌曲
收錄於專輯《Electric Ladyland英語Electric Ladyland
B面美國:《Burning of the Midnight Lamp
英國:《Long Hot Summer Night
歐洲和日本:《Can You See Me
發行日期1968年9月21日(美國)
1968年10月18日(英國)
1968年10月(歐洲和日本)
錄製時間1968年1月
倫敦奧林匹克錄音室英語Olympic Studios
1968年6月至8月
紐約市唱片工廠錄音室英語Record Plant Studios
類型迷幻搖滾硬搖滾藍調搖滾
時長4:00
唱片公司瑞普里斯唱片英語Reprise Records崔克唱片英語Track Records寶麗多唱片
詞曲鮑勃·迪倫
製作人吉米·亨德里克斯
吉米·亨德里克斯體驗樂隊單曲年表
Up from the Skies
(1968年)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1968年)
Crosstown Traffic
(1968年)

1968年1月21日,吉米·亨德里克斯體驗樂隊在倫敦奧林匹克錄音室英語Olympic Studios開始翻唱版的錄音[15]。據工程師安迪·約翰斯英語Andy Johns說,宣傳人員邁克爾·戈德斯坦(Michael Goldstein)給了亨德里克斯迪倫的錄音帶。他回憶道:「(亨德里克斯)拿着那些迪倫錄音帶走進來,我們都在錄音室第一次聽了它們。[16]」亨德里克斯的朋友滾石樂隊成員布萊恩·瓊斯在錄音中貢獻了部分打擊樂。瓊斯原本錄了一段鋼琴,但後來這部分在混音中被打擊樂聲部取代。工程師艾迪·克雷默英語Eddie Kramer和經理人查斯·錢德勒在1月26日完成了《All Along the Watchtower》的第一版混音。但亨德里克斯很快對此成果感到不滿,於6月至8月在紐約唱片工廠錄音室英語Record Plant Studios重新錄音,並把吉他部分配到原帶上[17]。工程師托尼·邦吉奧維(Tony Bongiovi)說,在歌曲錄製過程中,亨德里克斯越來越不滿,加入越來越多的吉他部分。

最終完成的歌曲於1968年9月收錄在專輯《Electric Ladyland英語Electric Ladyland》中發行。該單曲在英國單曲排行榜上達到第5位[18],在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上達到第20位,成為亨德里克斯唯一一首進入前20位的單曲[19]。他的翻唱版收穫了很多讚譽,包括迪倫的肯定。在迪倫套裝盒《Biograph英語Biograph (album)》附帶的小冊子上,他評價道:「我喜歡吉米·亨德里克斯的錄音,自從他去世後,我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演繹這首歌……我唱的時候總覺得這是某種意義上對他的致敬,真是奇妙。[20]」《滾石》雜誌把這一版本列為「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第47位[21]。《吉他世界英語Guitar World》雜誌把該曲中亨德里克斯的獨奏列為「史上最偉大的100段吉他獨奏」第5位[22]。《完全吉他英語Total Guitar》雜誌將該曲列為史上最偉大的翻唱[23]

其他翻唱版本[編輯]

第一個翻唱這首歌的是英國流行組合納什維爾少年英語The_Nashville_Teens,他們的版本於1968年3月在英國和歐洲發行,比亨德里克斯版早了六個月。它收穫了《NME》雜誌和《Record Mirror英語Record Mirror》報紙的正面評價,但沒有取得商業成功[24][25]。美國搖滾樂隊大衛·馬修樂團自組建之初就開始演奏這首歌[26],他們的演繹風格與原版很不同。該曲出現在他們的9張現場專輯中,但從未發行過錄音室版。

其他翻唱這首歌的藝人及團體有尼爾·楊U2樂團[27]感恩至死樂隊[28]艾迪·維達珍珠果醬樂隊[29]埃里克·克萊普頓[30]范·莫里森等。

2016年《 Tom Ellis》在主演的影集《路西法》第2季第1集 "Everything's Coming Up Lucifer"中,Lucifer以鋼琴自彈自唱的方式翻唱這首歌作為該集的片尾曲,此版本在youtub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獲得380萬人次觀看及好評。(2017-10-10)

流行文化中的指涉[編輯]

獲得5項奧斯卡獎的1999年電影《美國心玫瑰情》用了迪倫版的本曲。亨德里克斯版被許多影視作品用作配樂,包括《阿甘正傳》、《守望者》、電視劇《辛普森一家》等等。

參考資料[編輯]

注釋[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新浪網[1],部分出版物翻譯成《都沿着了望塔》[2]

出處[編輯]

  1. ^ 劉穎. 鲍勃-迪伦演唱会精神十足 众多音乐人现场朝圣. 新浪網. 2011-04-07 [2014-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2) (中文(中國大陸)). 
  2. ^ 《搖滾樂的歷史與風格》(1998年),第126頁
  3. ^ Bush, John.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AllMusic. [201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9). 
  4. ^ Thomas Ward. Hendrix Version Review. allmusic.com.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2). 
  5. ^ Sounes p. 215-8
  6. ^ Heylin, 2009, Revolution In The Air, The Songs of Bob Dylan: Volume One, pp. 364–369.
  7. ^ 7.0 7.1 Bjorner, Olof. Still on the Road: Bob Dylan Recording Sessions. Olof Bjorner. May 7, 2000 [200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3). 
  8. ^ Gray p. 356-7
  9. ^ Gray p. 350
  10. ^ 10.0 10.1 10.2 Gray, Michael (2006),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p. 7.
  11. ^ Bob Dylan's songs. bobdylan.com. May 21, 2012 [May 2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12. ^ Heylin p. 285
  13. ^ Gill p. 130–1
  14. ^ Ricks p. 359
  15. ^ Eddie Kramer, 'Hendrix: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p. 135
  16. ^ Eddie Kramer, 'Hendrix: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p. 136
  17. ^ Eddie Kramer, 'Hendrix: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p. 174
  18. ^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in the UK Charts. The Official Charts. [2015-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5). 
  19. ^ Eddie Kramer, 'Hendrix: 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p. 198
  20. ^ Bob Dylan on Hendrix's Version of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2015-02-10 [2015-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21. ^ #47,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rollingstone.com. April 7, 2011 [May 2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22. ^ 100 Greatest Guitar Solos: No. 5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Jimi Hendrix). Guitar World. 2008-10-14 [2015-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8). 
  23. ^ The Best Cover Versions Ever. Total Guitar (Future Publishing). August 2000. 
  24. ^ The Nashville Teens Discography. Nashville-Teens.com. [201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8). 
  25. ^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Flower Bomb Songs. The Nashville Teens. 2012-08-21 [201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26. ^ DMBAlmanac.com.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27. ^ U2 Live: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 Setlists. U2tour.de.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4). 
  28. ^ Searchable Grateful Dead Setlists. DeadBase. [2011-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29. ^ NME.com: Pearl Jam and Rolling Stones star unite onstage at intimate gig. NME.com. [2009-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4). 
  30. ^ Eric Clapton and Lenny Kravitz. [2013-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書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