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萬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文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Note icon
根據標記,本條目需要資訊框模板

關於萬戶[編輯]

注意到中文和英文的圖片上的說明有些差異:

中文:「來自美國市民防空協會的圖片,圖中人正是萬戶/萬虎,注意的是,圖上的文字並不是真正的漢字。」

英文:「Illustration courtesy of Civil Air Patrol showing characters from ancient Chinese Taoism; the person standing is in Song Dynasty official suit」

中文說不是漢字,英文說是「古代道教文字」。那麼到底是什麼?

此外,萬戶一說只出現在赫伯特·齊姆的一部作品中,應該是說這本書中說「傳說記載」,而不是真的傳說中的人物吧?開頭應該要改一下。 ——58.251.146.129留言2012年5月1日 (二) 09:36 (UTC)[回覆]

看了百度百科的萬戶,上面有列出幾個火箭專家的引文和錢學森的故事,但是這些具體是從哪些來源來的?--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05:44 (UTC)[回覆]

再問:國內有沒有關於萬戶的資料?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05:53 (UTC)[回覆]

英文版上明明白白寫着,According to legend,說白了就是沒有證據證實的(legend罷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10:55 (UTC)[回覆]
對中文字的表述我已經修正英文條目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11:01 (UTC)[回覆]
那些「文字」確實很像道教畫符的符文,但具體是不是只能問畫作者了吧。—Snorri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11:15 (UTC)[回覆]
但是那個底部的標誌不像符文。而且,這幅畫是現代的.....反正我寫like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5月2日 (三) 12:14 (UTC)[回覆]
萬戶是那本書的作者從一個中國手抄本上看到的,之後手抄本遺失。--達師218372 2012年5月3日 (四) 07:44 (UTC)[回覆]
這個說法可以查到來源嗎?有的話可以加到條目里。—Snorri留言2012年5月3日 (四) 16:44 (UTC)[回覆]

道教符文和宋代官服在這張圖的出處沒有說明。再說有字畫或者書裡面的插圖題字不用漢字用符文的嗎?反正我沒見過。我把這兩條刪除了。--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4日 (五) 05:49 (UTC)[回覆]

又糾結了。。那到底要不要說「圖上的文字並不是真正的漢字」呢,雖然原文也沒有這麼說。不過對於外國的讀者也有必要。另外這個圖和文中版本很不對應,沒有47個火箭和47個僕人--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03:17 (UTC)[回覆]
前幾天倉促地對這個條目改了一下,關於萬戶定性的問題還是覺得有些不妥。到底應該說是中國原有的傳說、西方各國的都市傳奇、美國一個火箭學家書中的傳說、還是籠統的說「傳說」?我個人不太贊同第一種說法:假如是中國原有的傳說的話,應該不會有這種分不清是「萬戶」還是「萬虎」的情況,有的話也應該有這兩種說法各自的資料。我猜想萬戶本來只是西方部分書籍裡面出現的一個來路不明的傳說人物,直到萬戶撞擊坑命名(1970年)才引起了國內的關注。如果國內的大部分資料都是在萬戶撞擊坑命名之後,那麼基本可以推斷萬戶的傳說是源自西方,而且萬戶撞擊坑的命名引起了國內關注。不管怎麼說,還是等待更進一步的資源,比如達師說的手抄本什麼。--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4日 (五) 05:58 (UTC)[回覆]
發現萬戶第一次出現並不是在Herbert S. Zim的作品中,而是1944年的一本書[1]。故事還被其他幾位作者引用,有些細節非常相似(如47個僕人)。這個網站下面還有一段摘錄的文字,說萬戶可能是17到19世紀西方人編出來的傳說。還有一個1909年的資料,和1944年那個非常相近。--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4日 (五) 06:08 (UTC)[回覆]
2007年4-7月之間的某一本中國國家地理,現在手上沒有,下周末查一下。--達師218372 2012年5月5日 (六) 06:50 (UTC)[回覆]
關於萬戶還有其他的什麼圖片?在網上找到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的圖片,比如這個圖--Noname67097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03:17 (UTC)[回覆]

錢學森說他老師王士倬講的萬戶的故事的具體來源?[編輯]

在百度百科和其他很多網站上看到類似的內容:

錢學森給年輕人講了他的導師王士倬曾經給他講過的「萬戶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公元十五世紀的中國。

那是明朝憲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萬戶。他熟讀詩書,但不去投考。因為他不愛官位,愛科學。他最感興趣的,是中國古人發明的火藥和火箭。想利用這兩種具有巨大推力的東西,將人送上藍天,去親眼觀察高空的景象。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

請問是哪一本書或者是關於錢學森的什麼報道說的?--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18日 (二) 05:18 (UTC)[回覆]

見維基萬戶的下面段落,但千萬不要參考百度百科的同樣條目。--Outlookxp留言2012年9月18日 (二) 05:30 (UTC)[回覆]
這邊的條目裡面沒有說什麼錢學森的事。另外不只是百度,還有其他一些網站也有這樣的資料,但沒有第一手來源,這讓我很疑惑。--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18日 (二) 06:45 (UTC)[回覆]
[2]《走近錢學森》,據2009年10月11日採訪章傑所得。大概是這個。--YFdyh000 2012年9月18日 (二) 08:39 (UTC)[回覆]
那麼那些具體的故事內容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會是《錢學森》這部電影吧--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19日 (三) 03:15 (UTC)[回覆]
不是說了嗎,寫這本書的人採訪章傑所得。至於是不是真有這事就不知道了--YFdyh000 2012年9月19日 (三) 04:11 (UTC)[回覆]
前面還有一大堆文章,又沒有標註,搞得我不清楚這個註解是否就是指王士倬這個事。--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19日 (三) 08:16 (UTC)[回覆]
總算是找到了。內容出自97年祁淑英寫的傳記《錢學森》。我還想請教一下這文章是否足夠可信,以放到條目中作為說明?--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19日 (三) 08:15 (UTC)[回覆]
以在百度百科中為這個故事補充了2個資料來源。其中祁淑英和魏根發合寫的,原文使用的是萬虎。--維基百科觀光團小F留言 2012年9月26日 (三) 02:08 (UTC)[回覆]
發現這些來源都有47個火箭這個特徵。是獨立來源還是互相傳播就很蛋疼了。關於萬戶的年代,有明憲宗(《錢學森》)、明成祖(google時發現的常見句子「據傳入美國的一部中國手抄本記載,明初永樂年間(15世紀初),軍事技術家萬虎在飛行器上安裝了47支火箭筒,以總引火線串聯,再在兩側裝上大風箏,以助空中滑翔。」)等說法。
  • 而赫伯特·齊姆的資料來源有說法是中國手抄本(《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200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P.271-272:「...... Zim的史料可能來自中文手抄本,未註明史料出處。」[3])又蛋疼。--124.172.170.233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07:27 (UTC)[回覆]
目前資料來看,美國科學家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中最早提到了「Wan Hoo」。其的版本應該都是建立這個的基礎上的。維基觀光團※小F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23:03 (UTC)[回覆]
齊姆繪Wan-Hoo乘火箭飛行圖,可以在(戴念祖著. 中國力學史. 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8.09.pp.328-330)和德國1961年發行萬戶飛天實驗郵資與貝寧1999年發行萬戶載人飛天實驗紀念郵票查看[4]維基觀光團※小F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23:35 (UTC)[回覆]

萬戶本名[編輯]

有多本中文書籍提到他本名陶成道,後被明朝封為「萬戶」。所以萬戶並非他本名,只是官職或封號而已。這些內容顯然應該在條目中進行敘述。相關原文如:

  • "六百多年前,中國明朝有一位被封為萬戶的功臣--陶成道,這是一位不愛官位、偏愛科學的探索者。在他晚年時,曾把四十七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又各舉一個大風箏,然後叫僕人點燃火箭,試圖利用火箭的推力實現「上天」的願望。"
  • 「據記載,萬戶是明朝初年人,原名為陶成道,是一位木匠。他喜愛鑽研,尤其是對技術發明方面特別痴迷,所以從軍後改進過不少當時軍隊所用的刀槍車船。萬戶對軍隊武器的改造對明朝有軍隊的戰鬥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 「萬戶,本名陶成道,字東寧伯,明朝士大夫,元末出生於婺州(今浙江金華),明洪武二十三年(西元1390年)去世。主要著作:《火器神技藝》。主要成就:歷史上首位嘗試用火箭升天的人。」

等等。--Wengier留言2024年1月13日 (六) 22:2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