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屈原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屈原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屈原」已被列為人物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文學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文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File:Qy1.jpg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7月24日 (二) 08:38 (UTC)[回覆]
  • 曾聽過屈原是同性戀者(或同性戀傾向),因為我找不出任何典故,所以沒有寫進去。--61.10.7.119 23:18 2004年10月31日 (UTC)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靈修「是古代女子對戀人的稱呼。……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在《中央日報》 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125.71.3.123 (留言) 2010年6月16日 (三) 04:30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08年5月15日 (四) 12:38 (UTC)[回覆]

要是有人模仿屈原去跳汨羅江,怎麼辦?[編輯]

屈原[編輯]

去年就想說了,屈原條目中畫像是反的,為什麼一直不改? 如圖:File:屈原.jpg--玖巧仔留言 2011年7月5日 (二) 01:37 (UTC)[回覆]

正反影響不大吧。-魔法少女饅頭卡★無力(饅頭卡住喉嚨.......) (留言) 2011年7月5日 (二) 09:48 (UTC)[回覆]
漢服#交領右衽--玖巧仔留言 2011年7月5日 (二) 23:00 (UTC)[回覆]
配劍應在左邊, 除非是左撇子--Nivekin請留言 2011年7月6日 (三) 02:23 (UTC)[回覆]
哦,原來漢服還有這種要求啊。-魔法少女饅頭卡★無力(饅頭卡住喉嚨.......) (留言) 2011年7月6日 (三) 04:32 (UTC)[回覆]
已修改。—魔法少女饅頭卡★無力(饅頭卡住喉嚨.......) (留言) 2011年7月6日 (三) 04:53 (UTC)[回覆]

湖北秭歸已經被國家文化部公認為屈原出生地,為什麼會出現西峽說?[編輯]

這個我們湖北的秭歸縣已經在2011年聯合國家文化部以及湖北省政府聯合舉辦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可能屈原的祖宗是來源於丹西有爭議片區,可是屈原出生於秭歸,是千真萬確的啊

國家領導人以及台灣同胞屈姓家族都曾來訪湖北秭歸,我不會怎麼編輯,大家能否說說看?這個怎麼就變成了爭議條目呢? 因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以來,考古發現,楚國發源地在河南西峽一代(包括淅川縣),即楚國早期都城丹陽在河南淅川縣,不是在湖北秭歸。而湖北秭歸1997年以來出土文物證實,戰國時期秭歸屬於巴國領地,而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因此,屈原是河南西峽人被現在大多數學者認可。 屈原出生於河南西峽說可參考中國屈原學會專家學者以下論文或書籍: 中國屈原學會黃震雲、姚小鷗《屈原的故里與藉家》《西峽、楚史與屈原》,《光明日報》2013年2月18日15版; 黃崇浩《屈原出生於南陽說》,《中州學刊》1998年第5期; 黃崇浩《屈原出生於南陽說新證》,《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張俊偉《屈原:南陽誦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首先,在戰國時期秭歸從來不屬於巴國領土,秭歸在春秋時期為「夔國」,又稱隗國或者歸國。早在公元前634年就已經為楚國所滅。所以從春秋晚期以後秭歸就是楚國的領土了。秭歸地區1997年以來發掘的出土文物只能證明當地受到了濃郁的巴文化影響(地理上秭歸正好處在巴國與楚國的交界處),但並不能證明秭歸屬於巴國領土。另外,關於「楚國丹陽」到底在哪裡,目前雖存在諸多爭議,但一般公認最早丹陽的確是指河南淅川一帶。不過早在唐代,杜佑就在《通典》裡提出觀點認為楚國遷都習慣沿用舊名。「楚熊繹初都丹陽,今縣東南故城是也。後移枝江,亦曰丹陽。」其後各代學者,雖在地點上存在爭議,但都有類似的看法。例如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一文認為,楚都丹陽先在淅川後遷秭歸、枝江。另外,近年來從出土的戰國楚簡「清華簡」中整理出來的《楚居》一文中,也證明了楚國遷都的確有這種沿用舊名的習慣。所以以證明」淅川就是丹陽;淅川,西峽一帶保留大量屈原的傳說「等等方式來證明屈原是西峽人,是非常不嚴謹的。 所以「屈原是河南西峽人被現在大多數學者認可」也不盡然。只能說目前仍有較大爭議。

關於屈原出生地,目前學界仍有較大分歧,目前主要流行的是「湖北秭歸說」與「河南西峽說」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屈原与时代的连接点》(光明日报2013年2月18日15版)写到:“今天我们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湖南岳阳市汨罗县,湖南常德市汉寿县,湖南怀化市溆浦县,河南南阳市西峡,安徽池州市青阳县等地方,都能看到大量镌刻着屈原生活痕迹的古代遗迹。”“屈原生活的战国正值剧烈动荡的时代,楚国由于受到秦国的压迫,疆土不断东移,导致楚国的都城和楚国贵族的食邑也一再变化,而屈原一生,更是处于不断的颠沛流离中。由于资料的匮乏,我们无法准确判定屈原的出生地,从现存文献和物质遗存中去探究屈原的生平事迹和活动轨迹,就成了我们还原屈原生活本来面貌的主要依据。”

支持「秭歸說」一派: 王峰《屈原出生地考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5卷第6期 鄭之問 譚家斌《屈原後裔探考》2009年10月13日 譚家斌《屈原生於秭歸樂平里新證》2011年12月27日 ^ 支持「西峽說」一派: 黃震雲《屈原的故里與藉家》光明日報2013年2月18日15版 姚小鷗《西峽、楚史與屈原》光明日報2013年2月18日15版 黃崇浩《屈原出生於南陽說》中州學刊1998年第5期 黃崇浩《屈原出生於南陽說新證》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張俊偉《屈原:南陽誦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17個國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聯合發起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編輯]

我想知道分別是哪17個國家和哪75人,或75人中的代表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屈原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15日 (二) 19:33 (UTC)[回覆]

希望將屈原的出生地爭議列入主條目[編輯]

屈原出生地一直有爭議,希望維基百科能秉持中立的原則,將 秭歸說、紀南說、陝西說 都列入主條目。而不要成一家之言。──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霜晨旻雪討論貢獻)於2021年2月23日 (二) 18:14 (UTC)加入。[回覆]

如2022年以新北市教育網IP捏造「屈水仙王」[1]等。--Outlookxp留言2024年4月16日 (二) 01: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