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歷史專題 (獲評典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航天專題 (獲評典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航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航天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災害管理專題 (獲評典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災害管理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災害管理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美國專題 (獲評典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典範條目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7年5月2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7年6月5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3年10月27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21年11月28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22年5月23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2年6月6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7年5月23日及2021年11月29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尋找1個partner~[編輯]

有沒有有興趣和我一起翻譯航天飛機挑戰者號災難條目的維基人?因為最近實在有點忙哦,而且wikstress似乎有點高……呵呵。--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12日 (六) 14:22 (UTC)[回覆]

您可以找user:凌雲,他是天文方面的專家,他的代表作有行星狀星雲哈伯太空望遠鏡等。(我還蠻希望他翻譯看太陽系這個基礎條目)—出木杉 2007年5月12日 (六) 14:27 (UTC)[回覆]
我可以幫忙擴充理查費曼的部分(不過最近好像也有點忙....)。—bstleetalk 2007年5月12日 (六) 17:27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太空梭挑戰者號解體
太空梭挑戰者號解體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5月23日 (三) 07:52 (UTC)[回覆]

編輯者注意[編輯]

本文中使用了一些單字轉換,因此如果您的編輯涉及以下文字但又不必轉換時,請在該文字外側添加-{}-符號以避免被轉換。

zh-hans:着;zh-hant:著 (當使用「著作」「著名」等詞時,請添加-{著}-符號)

--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13日 (日) 15:20 (UTC)[回覆]

關於條目命名的一點困惑[編輯]

不知道是否是各地的用語習慣不同,但是一般來說在中文裡航空器、船艦之類事物的名字,通常會放在它的種類前面來敘述不是嗎?例如『雄貓式戰鬥機』『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或『挑戰者式戰車』,因此,雖然我大概能理解『太空梭挑戰者號』這樣的命名方式可能是直接直翻自英文『Space Shuttle Challenger』,但如果考究一點,其實在中文中應該前後倒過來稱為『挑戰者號太空梭』才符合中文命名習慣吧?因此,我是建議應該把此條目的命名稍微更動一下變成『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但在實際更動之前,還是想徵求一下條目作者跟其他維基朋友們的意見。謝謝!—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5月23日 (三) 14:43 (UTC)[回覆]

我自己在後來也這麼想過,我最開始是看了Wikipedia:專題/模仿/英文維基特色條目中的翻譯,於是就直接用過來了。如果要改名,我沒意見。--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23日 (三) 15:27 (UTC)[回覆]
那就根據中文的習慣來改一下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5月23日 (三) 15:37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以下內容從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搬至

↑該用戶不符合資格,投票者必須在本討論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所以投票無效,但意見仍可供參考。

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航天飛機挑戰者號災難[編輯]

我與凌雲合作翻譯(同時感謝Bstlee幫忙翻譯了一段)的英文維基特色條目,目前校對與專有名詞的統一亦已完成,故提交申特。--阿菲利菇維基食用菌協會SVG矢量圖?找我就對了 2007年5月22日 (二) 13:59 (UTC)[回覆]

支持[編輯]

(+)支持:很豐富,參考資料充分,文筆流暢,圖片都很精采。我亦同時加入了《今日美國》的「首二十五位感動我們的人物」的人物誌事宜,希望有用了吧。 -- 謝利孟 2007年6月2日 (六) 05:37 (UTC)[回覆]

中立[編輯]

反對[編輯]

意見[編輯]

  • (!)意見,內容其實已經很棒了。但是以我這種程度比較低的人來看,還是有些許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紅字多確實不是理由,但是紅字多代表有許多資料該完善而卻還沒有完善的內容,那些連結都是請看倌一起參考的資料,既然沒其他資料其實大可不必。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建議能儘量去除一些沒必要的超連結,讓條目內容儘量降低紅字,還有首段中完全沒有來源與資料,不知道這些是否能夠再完善一點?→又開始囉唆的阿佳 2007年6月4日 (一) 03:49 (UTC)[回覆]

引文翻譯[編輯]

  • (!)意見您好,關於費曼先生部分的總結:「作為成功的技術,現實必須優先於公共關係,因為自然界是不能被唬弄的。」

最近看了天下文化出版的"你管別人怎麼想中"的翻譯為:『想要在技術上成功,實情要凌駕於公關之上,因為大自然是不可欺騙的。」 這感覺較通順,且比較好理解,提供參考。—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Yajenhina對話貢獻)於2008年11月8日 (六) 11:39 (UTC)加入。[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1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3日 (一) 07:04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航天,提名人:7留言2021年11月21日 (日) 14:20 (UTC)[回覆]
投票期:2021年11月21日 (日) 14:20 (UTC) 至 2021年11月28日 (日) 14:2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1年12月28日 (二) 14:21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風切與強烈氣動力很可能導致代替腐蝕O形環起密封作用的氧化鋁破損,火焰穿過接頭:這句的語法看得很痛苦。
羽流形狀變化表明外燃料箱液氫罐開始泄露。
推進器耗盡燃料後與軌道器分享 ?
太空總署工程人員建議重新設計安裝接頭,在O形環周圍增加墊片,但淪為空谷回音,是有回音還是沒回音?

--問題解決的話視作撤回反對。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7日 (六) 09:51 (UTC)[回覆]

XX和XX很可能導致XX破損,覺得沒問題。第二句不明白有什麼問題,分享是分離打錯字,「淪為空谷回音」是很常見的說法,意思是沒有實際行動。--7留言2021年11月27日 (六) 10:05 (UTC)[回覆]
[1]我所查只有空谷足音的成語。第一句火焰穿過接頭的結果是破損引起的?還是風切引起的?這句的句法不甚明瞭。第二句我忘了是什麼問題,現在看來又好像沒有 囧rz……--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7日 (六) 14:27 (UTC)[回覆]
XX與YY可能導致ZZ,ABC,XX和YY是並列關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理解成「XX導致ABC」把YY放在一邊。--7留言2021年11月28日 (日) 12:46 (UTC)[回覆]

優良條目:7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票,1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票,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1年11月28日 (日) 14:49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同行評審[編輯]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2年4月22日 (五) 13:48 (UTC) 至 2022年5月22日 (日) 13:48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2年5月29日 (日) 13:49 (UTC)起

譯自英語典範條目,提前感謝User:Mys 721tx7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13:48 (UTC)[回覆]

  1. in the event of joint rotation.
    接頭旋轉
  2. caused by joint rotation in the aft field joint
    接頭旋轉
  3. a tracking film camera captured the beginnings
    跟蹤攝像機
    斷詞應為tracking (film camera)
  4. booster burn-through, which was creating an unexpected thrust on the vehicle.
    燒穿後泄露的氣體產生了推力。
  5. aft dome of the LH2 tank
    圓底
    圓頂是上面的那一半。
  6. Investigators found their remaining unused air supp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cted consumption during the post-breakup trajectory.
    餘量與預計消耗量相符,說明宇航員呼吸了PEAP中的氧氣。
  7. and then the remaining payload, orbiter pieces, and ET.
    餘下的載荷、軌道器碎片、外儲箱
    remaining在此指上文中沒有包括的
  8. linear shaped charges.
    線性成型裝藥
    切割SRB結構的自毀炸藥
  9.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美軍病理學研究所
  10. missile silos at LC-31 and LC-32.
    31號及32號發射陣地的發射井中
    LC-31和LC-32除發射井外還有其他設施。
@Jarodalien校對到了發射與事故。-Mys_721tx留言2022年4月23日 (六) 20:43 (UTC)[回覆]
別的改了,但最後一句埋入31和32號發射井並沒有31和32號就只有發射井的意思啊。--7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14:48 (UTC)[回覆]
LC-31是發射陣地的編號,不是發射井本身的編號。現在的措辭會造成誤會。另外還有兩點:「後面的圓底」是冗詞。成型裝藥是術語,不應該省略。--Mys_721tx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16:08 (UTC)[回覆]
需要標註的話,兩個發射井的編號分別是LC-31B和LC-32B。--Mys_721tx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16:13 (UTC)[回覆]
我沒有帶上「LC-」,現有語句是「31和32號導彈發射井」。--7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3:52 (UTC)[回覆]
  1. Press interest in the disaster in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days;
    媒體對於事故的興趣遞增
  2. blowing past the O-rings in the field joint on the right SRB
    field joint應與factory joint相區別,翻譯為現場安裝接頭。上文中的field joint也應改動
    factory joint因為密封更好不需要O型環。
  3. U.S. House Committee report
    眾議院委員會報告
  4. steering and handling abilities while the Space Shuttle was landing
    handling是駕駛性能
  5. Boy Scout Troop 514
    514大隊
@Jarodalien校對完畢。這一個月非常忙,實在不好意思。-Mys_721tx留言2022年5月22日 (日) 22:11 (UTC)[回覆]
OK,多提名幾次又不會少什麼,不用客氣。--7留言2022年5月23日 (一) 15:15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 (第二次)[編輯]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災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工程與技術,提名人:7留言2022年5月23日 (一) 15:20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5月23日 (一) 15:20 (UTC)至2022年6月6日 (一) 15:2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7月6日 (三) 15:21 (UTC)起

9符合標準,當選典範條目。CBNWGBB留言2022年6月7日 (二) 03:5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