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2021年新疆棉花爭議事件/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M抵制及相關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感覺是不是開一個專門的條目統一記錄吧,省的各條目弄的一團亂,現在是否已有相關條目?--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3月26日 (五) 08:51 (UTC)

@Red16: 目前已有2021年新疆棉花爭議事件條目,歡迎根據可靠來源進行編輯。--Joker Twins留言2021年3月26日 (五) 08:57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編輯請求 2021-03-31

請求已處理

簡繁轉換錯誤,机采(機器採集)的繁體是機採。--1.168.217.202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49 (UTC)

由於原文是簡體,我是能直接把它們改掉,同意嗎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2:12 (UTC)
這肯定不行啊,直接動源碼了。如果確定是系統錯誤了,那就應該去提報簡繁轉換錯誤。--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4月1日 (四) 03:43 (UTC)
已改, 並已測試簡體版, 採 和 采 二字, 能自動互換成功, 但若全只用 采, 無法轉為 採 2021年4月1日 (四) 04:18 (UTC)----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4月1日 (四) 04:18 (UTC)
果然, 還是得用手工的(改字), 用機器(自動), 選得不乾淨, 會漏掉 , 似乎跟這事件有點像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4月1日 (四) 05:15 (UTC)
@Pole6464Red16WP:繁簡破壞:「為了修正系統轉換錯誤或繁簡混雜造成的連結錯誤而將相應內容替換成繁(簡)體的行為不是破壞」,因此此編輯請求是合規的。Pole6464如仍有條目頁的編輯權限,請逕行為之。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2日 (五) 09:28 (UTC)

幾點

(※)注意

  1. H&M是發新的聲明被扒,請勿混淆
  2. 不論是哪個品牌,聲明都會更新,請及時更新
  3. 抖音、快手儘量不使用,嗶哩嗶哩可以使用。規則如微博、推特。
  4. 不要「乆」。有些不是中國大陸網友幹的事,請不要「這一切攏是阿共仔的陰謀啦」。另請遵守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MINQI留言2021年3月28日 (日) 09:08 (UTC)
  • 8. "各界政府人士、名人和企業" 中華民國的部分太雜亂了。黃智賢還出現了兩次。建議類似的還是選個有代表性的留下就好。比如中時集團的幾個。Mewtttt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3:45 (UTC)
還有號稱「戰狼畫手」的烏合麒麟「同樣」的反應分別在「其他抵制」和「中國民間反應」出現兩次。還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聯合會和新疆棉花協會的聲明在「對新疆棉花的支持」又出現兩次;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聯合會和新疆棉花協會「各自的聲明」來源皆出自「新疆日報」同一個來源。這讓人不禁想問,既然三方機構不是「聯合聲明」,那新疆日報何時授權了維基百科可以原文抄襲Bagida520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4:48 (UTC)
新聞報道、政府聲明公告只要不是惡意轉載、沒有盈利問題,無特別說明不侵權。--MINQI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2:41 (UTC)

公司表態

  • 非常重要的一點。周末和立場大體相近的朋友(港人或有香港工作經歷、有海歸經歷等,去年支持拜登)討論了一下,某些品牌在類似微博上的聲明被笑稱為橫跳(友人語),比如 HUGO BOSS,最終結果是中國區把闢謠聲明給徹底刪了(宣稱繼續採購新疆棉)。因為中國區的聲明與總部聲明內容完全自相矛盾。所以,一切應該以總部的最終版本聲明為準。包括BCI,我對上海辦事處有沒有最終話事權嚴重存疑--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07:25 (UTC)
    • 在條目里都列出來就好了。其實可以看聲明是否有蓋公司的公章,或者使用公司的信紙,來判斷聲明的效力。--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1年3月29日 (一) 08:33 (UTC)
      (:)回應 困難,有幾個藝人工作室倒是有用自己的公章,大企業的都是在微博的圖片聲明(中國分部)根本看不出來的。所以,只能希望大家努力收集總部的聲明了(本意所在)。BCI的問題,一如條目中說的CGTN的報道那樣,剛南早的一名記者回我了,一樣的答覆(基本可以認定BCI迴避了問題)--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1:42 (UTC)

你知道嗎?

是否把此條目放到「你知道嗎?」Felix.tsai留言2021年3月27日 (六) 15:18 (UTC)

目前還不能提名,爭議模板太多。不過條目才創建2天,爭取在一周內改好就行。--Ken418Talk CHANGE 2021年3月28日 (日) 00:51 (UTC)
同上--▌│█║▌║▌║ ♥ ☮ 𝑷𝒚𝒆𝒐𝒏𝒈 ║▌║▌║█│▌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2:37 (UTC)

為何這個條目完全沒有圖片?

網上有很多人拍,但是維基卻是一張照片也沒有。是不是維基人不喜歡拍攝社會事件?--Wpcpey留言2021年3月28日 (日) 01:06 (UTC)

段落3、4是否該合併?

如題,第三第四段落均為各方反應。有必要如此分開嗎?較大影響事件可以以分段落形式。--MINQI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0:17 (UTC)

此文章非中立立場 太多維護新疆棉的表面行為,和比較少根據有利的指出關於為什麼別的國家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E68:5429:A84D:9552:CAA8:A812:7325討論)於2021年3月29日 (一) 14:05 (UTC)加入。

完全不明白你說的和我說的有何聯繫。--MINQI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4:15 (UTC)

YouTube上的來源

Youtube頻道「無修飾的中國」走訪多個省會城市,出現阿迪、耐克等商店賣場一片人山人海,根本不像被抵制,而在網上備受力挺的李寧安踏國產服裝賣場則被冷落,也有一名買了28份保險的女性氣得肚子疼感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1]

由於發布者身份無法確認,我認為此信息可信度存疑,應刪去。

Youtube上,新疆維吾爾族博主安妮古麗2、3年前發布的「新疆棉花怎麼收割」、「新疆撿棉花能掙多少錢」等影片再次爆紅,內容包括介紹了用機器及人手採棉花的方法及區別等[2],從影片內可見農民使用機械採摘棉花,和H&MNike和其他BCI成員的說法有明顯出入[3]Youtube上其他新疆少數民族博主也引起關注,如哈薩克族博主阿伊達依[4]維吾爾族博主阿依圖娜[5]等等,影片內容多為介紹日常生活、以及新疆美食等[6]

這些博主的身份和關注度也需要注意。--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1年3月29日 (一) 15:51 (UTC)

  1. 當閣下完全沒有理由就刪除這段句子時,請問有沒有看見上方該段寫有 不少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甚至印度網民留言支持新疆棉花,有網民稱讚博主「有前瞻性」,也有網民嘲諷稱「原來被強逼勞動的是這台機器」,「這個視頻真的是狠狠打美國政府的臉」等,這種完全沒有來源可以證明,但已被本人打上來源請求的段落?為什閣下會先將這段沒有理由就刪除,卻對上方明顯原創和夾帶私貨的字句選擇留下?另外,兩個YouTube來源,為何閣下會認為「無修飾的中國」發布者因為身份無法確認,可信度存疑應刪去,卻對一個明顯是中國大外宣政策的博主影片,選擇尋問來源是否可以保留?難道因為那些博主的大外宣的身份,所以明顯具有宣傳性質的內容可以保留,但普通老百姓走訪的影片就不可信!?
  2. 這個要問下User:Sharontse121,閣下竟然會選擇將有來源的網民言論刪除,但為什麼又會加入沒有來源的網民言論呢?,請問閣下又是以怎樣的標準來衡量的呢?Bagida520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8:06 (UTC)
  • @Johnson.Xia(:)回應 人山人海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可以找到其他來源作為替代ref。(你去方舟子推上找好了,推認證藍V的可靠性要比youtube好不少的。另外那邊也有引用官方說法的截圖,新疆機械化採棉目前可能是60%,還有40%。用截圖是因為官方報道也有可能被刪掉。昨天剛聽說有人因為轉載了南方系有關浙江桐鄉的積分制報道被喝茶強制銷號)--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03:44 (UTC)
@Red16(※)注意1.微博也不是完全可靠來源,需要個別對待。(推認證藍V也為儘量不使用,參見此討論);2.新疆機械化採棉率有報道及討論,參見於此;3.聽說內容為原創研究及無可查證。--MINQI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08:04 (UTC)
(:)回應 首先考慮選用的,肯定都是有完整新聞截圖的(標題 作者 時間 而且往往一眼能看出是出自哪一家的,比如nyt wsj或者是新華社的),至於為什麼不直接用新聞本身,上面說了,有可能被刪掉。而且是當你看到這條再去查原始鏈接的時候,已經被刪掉了,返回是404,根本來不及也不可能做網頁存檔的時光機。
所謂聽說,只是聽第三者完整轉述,因為當事人我是完全不認識的,但是友人知道這個人的(之前因為反送中立場相左吵翻了),那我肯定要聽人轉述是不是?聽完了再去找當事人的原始聲明啊(最近有人來問,你怎麼完全沒消息了?啊,其實我被xxx云云,就是類似這樣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4月1日 (四) 03:41 (UTC)

Template:Reftlist-talk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下同)

@Pole6464指控我把「若無特別說明以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置頂模板{{China means}})一句刪掉。惟對比你回退我的版本(diff/64984427),我的版本的條目首段第一句已註明「2021年新疆棉花事件是2021年3月24日瑞典時裝公司H&M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下同)被指......」, 這已滿足維基的兩岸四地用語標準。閣下兩次wp:回退,似乎均沒有留意到我在上述引言寫的第一句。你覺得這樣寫不足夠嗎? 能否解釋為甚麼不足夠? --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3月30日 (二) 08:17 (UTC)

您的的確確連 如無特別說明,此條目中的「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句也一同刪除掉,別稱您若認為不好,可討論,但請別連這說明也不小心或沒留意的刪掉。--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8:53 (UTC)
此兩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下同)」、「如無特別說明,此條目中的'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置頂模板{{China means}})有何區別?兩者為同一物,還是你讀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3月30日 (二) 09:03 (UTC)
既然是相同, 那還有必要刪嗎? 而就"別稱"要刪或留, 您也得和原創文者討論, 這不是本人創的, 您得和原創文者說明刪除原因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9:16 (UTC)
那請你解釋為何必須使用{{China means}}模板, 而不能在引言正文說明. 另外, 我改寫別稱呈現的方式符合維基一向慣例. --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3月30日 (二) 09:22 (UTC)
所以請您去問原創者, 追溯源頭一下唄, 我可不想再變成公親變事主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0:39 (UTC)
1) 條目每刪節/變更一句話,就要先諮詢「原創者」才能改,這是哪條維基方針的指示? 如果是你的個人準則, 不必加於別人身上. 2) 另外, "公親變事主" 是指"仲裁者變當事人"對吧? 這爭議是由你挑起的,未見原創者異議,你不用跳出來仲裁; 原作者如有意見, 自然會表達, 就不用勞煩你轉達了。--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3月30日 (二) 14:31 (UTC)
我不便再回您, 因為恐怕又會被說跟這"無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有趣, 請勿再把這裡的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模板移走, 謝謝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09 (UTC)

關於本條目的版面/內容布局

因為這次風波並不是單一的事件,民眾、各種涉事公司/組織的回應,以及政府的早期反應也構成抵制/支持活動的一部分。條目最後「各方反應」部分,我認為應當記載一些第三方,也就是非直接涉事方的反應。然後相關涉事企業和BCI組織的反應放在上一部分(事件發展/抵制活動)較好。@Pole6464因為亞瑟士是直接涉事方/相關方,所以我認為亞瑟士回應的內容放置在「事件發展/抵制活動」部分較好。Jhstriver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09:22 (UTC)

一開始放旗的也不是本人耶, 這您也得問先放的那位了 , 盡量找第三方就是了, 但若沒有也就先用--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0:34 (UTC)
目前來看,「日本」部分已有您添加的日本前防衛大臣中谷元的觀點。若您不反對,我就將亞瑟士回應的內容移到「相關企業和BCI的回應」部分了。--Jhstriver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1:21 (UTC)
我覺得不佳, 為何不放在企業處, 因為那是在 抵制行動 下, 而該公司 亞瑟士 並無此意, 所以我才保留在日本下 請理解 , 以做區分, 否則, 必須另創, 不支持抵制一欄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1:24 (UTC)
而且, 縱觀而言, 抵制的算是以全球來看, 算少數, 僅需要例出有抵制的人物, 企業, 等等即可, 其它可以說是不表態, 或不參與佔多數, 不必例出, 也能知道是不抵制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5:19 (UTC)

多此一舉 (關於中國得全面改成中國大陸)

原本註明若無特別說明, 以下中國指的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用於區分事件發生地, 也免於中華民國受殃, 因不應也原本就與中華民國沒有任何干係, 責任也不在中華民國, 北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是此事件的發起抵制者, 特以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離, 否則, 所有中國二字皆得換成中國大陸, 畫蛇添足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4月1日 (四) 12:04 (UTC)

請自行注意, 內地一詞只用在港澳, 不適用在這些包括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等華人的用語時並存, 若可以, 請別再用 或去除內地二字, 改用中國, 或中國大陸, 或大陸, 我們不會在意, 台灣內地二字只有藝人界會用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4月2日 (五) 14:40 (UTC)
來源標題不能篡改,必須完全保持原樣,更動「(中國)內地」的地方只有內文。另:條目內文有提及台灣,依規不得以「中國」與之相對或將之包含,這是WP:PBWP:CS4D的規定,請嚴格遵守(指政權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有名詞保留,其他情況用「中國大陸」)。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3日 (六) 00:23 (UTC)

回退

@Bagida520閣下認為我三個編輯「不中立、曲解來源、地方主義」,同時回退了9000餘字節。我看了一下,發現裡面包含不少其他用戶的編輯,不知道具體更改了當時是誰寫的,還有一堆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沒必要算入我的名下。--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5月15日 (六) 01:46 (UTC)

  • @ClayM300,觀看最近的頁面歷史,較活躍的編輯大概是從5月12日起。但在13日的編輯中,閣下有3筆關於荷蘭土耳其瑞典反應的編輯引起了注意。特別是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的反應一段;當中無視了已存檔的來源內容,還在後段更改和添加了「被中國大陸傳媒指沒有任何的悔意和道歉」的來源反應,而理由居然還是維基化 中立語氣(雖然本人看不出何來「中立語氣」)。至於 「一堆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的問題,本人也只是回退至12日的版本,Poontele在13日所作的「維護清理」,只好說聲不好意思🙏。另外翻看一下二筆被回退的字節中,好像以閣下編寫的居多。若認為本人回退錯誤,請閣下重新添加。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5日 (六) 06:27 (UTC)
    @Bagida520 瑞典的部分,鄙人看不懂瑞典語,因無法驗證是否有來源換成了中文報道,「被指」的部分是引文即如此不是我自己說的 中文報道,閣下有時間可以看一下,如果閣下知曉瑞典語可以協助翻譯此文更好不過 瑞典語報道。荷蘭與土耳其的部分,完全是引自原有的參考資料,原有新聞消息自帶概括的部分,沒必要再直接粘貼成為語錄。特別是荷蘭編輯前原有的引文找不到「We Fashion由於沒有在中國設分店,而不必承受中國壓力」這句話,屬於原創研究。我不認為這三個編輯不算維基化或者不中立,至於地方主義我沒有看懂是指哪裡,眾人的編輯夾在一塊,鄙人分不清產生變化的編輯是誰做的,要添加恐怕也要費些時間,只能暫時擱置。--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5月15日 (六) 07:16 (UTC)
    @ClayM300, 荷蘭反應一欄的編輯是有來源證明,不算是原創研究,只能說原作者引用來源不當。關於土耳其籍吳鳳的描述,原句確實是出自他本人所表達。就好像某人演講,外人所引用的內容是出自當事人的演講一樣,沒有什麼問題。反倒是閣下在別人演講內容中添加「吳鳳的帖子底下有一網民留言提及土耳其軍在1937至1938年間暴動中17天內殲滅8千多位庫爾德人,此留言被刪除」,這點就很有問題了,也就是「不中立」和「曲解來源」。這問題在瑞典反應也一樣,添加「被中國大陸傳媒指沒有任何的悔意和道歉」這種外來反應,顯然也是「不中立」、「曲解來源」和「地方主義」。另外,瑞典這編文就是當初由本人所翻譯,在來源方面沒有問題,也已經通過了其他編者的驗證。
提醒下,在編寫個人反應時,維基大多數的編輯者都會以當事人的個人觀點來編寫,因為這樣才能儘量貼近原意,但並不會特地用外來觀點來加持或貶低的。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5日 (六) 09:38 (UTC)
感謝提醒。不過「不必承受中國壓力」只有太報(似乎是個網媒)有此表述而其他更可靠的媒體沒有,可以從其它來源相互印證的事實只有「這個品牌做了聲明」。至於直接引述,不見得沒有問題:考慮到講話往往帶有主觀強烈的語氣,就比如但不僅限於吳鳳的發言,直接引用有替某一方宣傳的可能以至有違中立,因此我不建議長篇複製原話或者本人表達,除非引用了難以概括的成語或者俗語。這個問題同時出現在此條目的不同傾向觀點內,因此我嘗試轉述或者直接複製了報道的概括內容,其概括往往比原話更中立或者維基化,如果原報道的概括仍不中立,改為更中立的用詞。不過在編輯摘要你也能看到,本條目的這個問題太嚴重了,根本改不完。
吳鳳一段的部分,鄙人並沒有把新聞中的內容插入他的演講內容,更不存在篡改他人演講的可能,因為這兩部分是分開的而且有句號隔開,算不上「不中立」,且對報道內容的引述,算不上「曲解來源」。至於中國大陸傳媒反應當歸於中國大陸的反應,但是算不上地方主義。瑞典語部分為避免翻譯失誤則建議直接引述中文媒體,不同於中文報道,此部分如果出錯則難以查證,報道較少,而且在討論頁沒有見到其他編者對翻譯的驗證。--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5月15日 (六) 10:28 (UTC)
(~)補充:語調的問題太嚴重,誰想改誰去改吧。「這個巨型剪貼板誰想整理誰整理」--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5月15日 (六) 10:40 (UTC)

2021年新疆棉花爭議事件的反應內容

剛好@User:DavidHuai19992021年新疆棉花爭議事件的編輯行為給了本人一個契機來討論以下這個問題。本人也請各位廣大的編者細心思考下,像這類內容適不適合在維基百科中保留:

《泰國頭條新聞》報道指出,很多泰國網民都對中國大陸人民的做法表示稱讚和支持;有的網民還評論表示西方的這種做法,就如同此前某西方組織稱泰國使用猴子摘椰子屬於虐待行為,由此呼籲各國抵制泰國椰子製品事件一樣。

相信在座的各位編者應該知曉,互聯網的世界,是一個只要有心要找,就可以找出任何想要的留言的地方。所以,維基百科才會設下不是什麼留言都可以隨意添加的規則,因為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信息收集處,否則每個人都可以隨便在網絡上找流言來當新聞內容引用。第2點,維基百科內容是依賴於可靠的參考來源,但對於這種依賴隨時會消失的網民留言,這要如何參考?另外,維基百科不是提供部落格、網站空間提供者、社交網絡的網站,所以就算該留言是出自一名由手持北京護照,擔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背景的主編所發布的紅色新聞,也不代表符合WP:5P2

本人雖然當時傾向於支持刪除這類內容,但也在嘗試與原作者進行交流後,在獲得對方的同意下才對該內容添加了註明。但奈何總有些人傾向於「把不可靠來源當聖經,把網民的留言當真理」,在事隔兩個月後,才以不要WP:POINT為由刪除本人的註明,難道當時數十個編者的眼睛看着本人編寫時都不會查詢,要到今時今日才被人挑毛病?因此本人在此建議,要不,把註明留下,要不,把這個不符合上述維基規則的內容刪除。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20:17 (UTC)

哎呀,如果說到喜歡引用些不知名的人士的意見,目前在英維已被禁用,但在中維還可以繼續引用的《環球時報》也用過不少。不過可惜這種因新聞的政治立場不同所引起的爭議不是現在主要的討論要點,所以本人不予置評。但記得以前曾經也有人對某些新聞引用「消息人士」或「不願居名者」的可靠性進行過討論,但結果如何就不清楚,就看下有沒有路過的編者來回答閣下的問題。只是現在居然會有人會對引用「消息人士」與「網絡留言」來作為新聞可靠性的對比,這看來又是對維基收納內容的一個新底線。就看下之後社群對於「使用網絡留言作為佐證一個國家或一個名人的立場是否合適」,或者將「難以考證的網絡留言,對維基內容素質具不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如何評價。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8日 (二) 04:39 (UTC)
「目前在英維已被禁用」?別和我說英維的同名條目沒用,既往不咎?「消息人士」與「網絡留言」有清晰界定?「一名自述為新聞系大學生的網民發微博稱記錄了其與兩名同學在當天現場的遭遇:一名同學在用手機拍照期間被警察勒令他們立即全部刪除,後來越來越多的警察圍着他們三人,說要把他們帶走調查、要求他們離開不要圍觀。據稱該名拍攝的學生稱那些對話的內容都已經保留了錄音,但是沒能發出來,其微博賬號在12日零點左右已被封禁;另有一名當天在現場的學生的賬號也被封鎖」請問這是「消息人士」還是「網絡留言」?(※)注意:閣下別避重就輕啊,閣下做的編輯是刪除疑似「不可靠的內容」?[1][2]這兩筆編輯可看不出吧。本人意見贊同Sakamotosan閣下所說的:「對於新聞對於其引述『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是否滿足WP:可靠來源或者滿足某些編者主觀認為的『可靠』,是來源新聞組織的問題,而不是本維基的問題。」--MINQI留言2021年5月18日 (二) 07:29 (UTC)
還不如將「泰國頭條新聞」寫成條目,然後回鏈過去,這樣既滿足了對其背景性質的暗示,又能行文過於累贅,何樂而不為?隨便撿幾條方針片面理解就能借「為百科好」的來宣示你的主觀想法,我反而覺得這樣的行為才是最有問題的。——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18日 (二) 01:01 (UTC)
WP:NOTBLOG是避免維基百科被當成發Blog的地方,而引述報道(報道中包含特定人群的言論)並不屬於NOTBLOG的問題,而是WP:可靠來源的問題;而WP:可靠來源有關於「新聞組織」可靠性的范用判斷,也包括個例性的討論考慮,如果認為存在個例性問題,請走布告板,至少現有情況來看仍滿足可靠來源的標準;至於其報道組織的背景問題,似乎屬於WP:原創研究的問題,而且似乎帶有編者的主觀想法(通過其所謂的背景來揣摩特定報道來源的性質,而不是單從來源質量來考慮)。——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18日 (二) 01:13 (UTC)
看來至少還有人清楚新聞組織若引用「網絡留言」,就會有WP:可靠來源的問題。這下好說了,本人實際上不是堅持想要加入註明該新聞組織性質的主張,親中媒體所報導的新聞不一定沒有參考價值,但對於有編者使用「網絡留言」的范用判斷是否被維基接受,想聽下其它編者會有什麼意見。因為若這類引用「網絡留言」的判斷可以被接受,那是否可以在編輯「反應內容」時,直接拿FacebookYouTube, 或者不看新聞網站內容,只看網民在新聞留言區的留言就可以加以引用?雖然這可能會使一個條目素質下降,但這總比需要新聞轉述的「網絡留言」的要可靠多了。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8日 (二) 04:39 (UTC)
可靠來源是對來源第一層的判斷,而非來源來引述內容的判斷。如果在條目行文中直接引述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一般不會認為是符合可靠來源的要求,但如果是新聞報道來引述「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 對於新聞報道本身是可以認定為可靠來源,而「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是其報道的事件,這些「發言」是否符合編者所主觀認為的「可靠」並不相關,而且也不是WP:可靠來源所考究的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18日 (二) 05:42 (UTC)
或者對於新聞對於其引述「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是否滿足WP:可靠來源或者滿足某些編者主觀認為的「可靠」,是來源新聞組織的問題,而不是本維基的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18日 (二) 05:55 (UTC)
還好閣下不是以管理員的身份回答「什麼問題都不是本維基百科的問題」,但這明顯是掛著「管理維基百科名牌」的人的立場有問題。維基百科不允許編者從不是WP:RS的論壇網站採用來源與內容編輯,卻對新聞組織在網絡留言區這種不但無法查證,也沒有參考價值,還一身酸臭味內容的垃圾桶打撈的留言報導表示認同,還表示「新聞報道本身是可以認定為可靠來源,而「社交媒體用戶的發言」是其報道的事件,這不是WP:可靠來源所考究的問題」,這種三觀完全不同的辯論真是無法再說下去。本人的立場很簡單,這種「網絡留言」的報導內容應該刪除,就看下其它編者認不認同「只要是經認定為是可靠來源新聞組織所發布網絡留言,就可以隨意收編」這個標準。順便提醒某些「把網民所發表的留言當真理」的人,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信息收集處,更加不是不經篩選就從互聯網留言區這種收集垃圾的地方再轉載的垃圾堆。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18日 (二) 07:34 (UTC)
(※)注意:當新聞媒體收集報道的時候那就是已經篩選的信息,閣下所謂「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信息收集處,更加不是不經篩選就從互聯網留言區這種收集垃圾的地方再轉載的垃圾堆。」根本不成立。「維基百科不允許編者從不是WP:RS的論壇網站採用來源與內容編輯,卻對新聞組織在網絡留言區這種不但無法查證,也沒有參考價值,還一身酸臭味內容的垃圾桶打撈的留言報導表示認同,還表示「新聞報道本身是可以認定為可靠來源。」由來已久,要刪除可想好,眾多爭議條目中RFA、DW、RFI、VOA、BBC、新頭殼、01新聞、蘋果、最新的《端傳媒》類似內容可多的是,要刪一起刪別學英維搞既往不咎、法不溯及既往,刪除了別又在那叫。--MINQI留言2021年5月18日 (二) 07:50 (UTC)
請看清楚「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對應的內容是說什麼,而不是挑選規則的片言斷語自行解釋。對於新聞機構的可靠來源判斷,在可靠來源寫着。對於其報道的內容,同「由報道組織自行去篩選」的說法。如果只就「泰國頭條新聞」是否符合可靠來源,請走布告板。——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18日 (二) 09:05 (UTC)
如果最後的共識是不能寫這種內容的話能不能提醒我一下?好讓我將香港政治條目裏引用網民的內容悉數刪除。--【和平至上】💬 2021年5月21日 (五) 15:52 (UTC)
@User:和平至上,本人是支持不應像這樣過度引用網民言論的內容。可問題是現在有人認為,只要是經可靠媒體報導的內容,就算網絡留言也可以引用,導致問題先被引導去WP:RSN討論後才決定。結果在來源討論中一直有人亂開地圖炮,對其它媒體和個人提出亂槍打鳥論證和扣帽子,導致本人都不想去回應這種既定觀點問題,只好請其它人來評論。若閣下有時間,希望也能前往WP:RSN參與《泰國頭條新聞網》的來源討論。Bagida520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8:38 (UTC)
  1. ^ 多個省會城市出現搶購洋衣服風潮,阿迪.耐克賣場人山人海實力打臉|李寧安踏國產服裝賣場被冷落,超級尷尬|洋品牌賣場水洩不通|身體行為最誠實|#新疆棉花#H&M#耐克#紡織品#尷尬打臉, [2021-03-28] (中文(中國大陸)) 
  2. ^ 林芷瑩. 新疆網紅進駐YouTube介紹當地生活文化 3年前棉花收割片惹關注. 香港01. 大地傳媒. 2021-03-29 [2021-03-29]. 
  3. ^ 【安妮古丽】 新疆棉花怎么收割?维吾尔美女看完惊呆了,原來秘密武器竟是它!. Youtube. 安妮古麗. [2021-03-29]. 
  4. ^ 阿伊達依.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yrXNGP2B1YsbWa4k-wWrA. [2021-03-29].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5. ^ 阿依圖娜.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cYppniuizXL_Tg2LYHbkQ/videos. [2021-03-29].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 ^ 林芷瑩. 新疆網紅進駐YouTube介紹當地生活文化 3年前棉花收割片惹關注. 香港01. 大地傳媒. 2021-03-29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