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阿爾巴尼亞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阿爾巴尼亞語
重建自阿爾巴尼亞語阿爾巴尼亞語方言
區域巴爾幹半島
時代約 公元前1000[1] – 公元600[2]
重建之祖語

原始阿爾巴尼亞語是假定的阿爾巴尼亞語祖語,是一種古巴爾幹語族語言,之前較多人認為可能是伊利里亞語[3]或一種完全沒有記載的、接近伊利里亞語和梅薩比語印歐語[4],有時也稱為阿爾班語[5]

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可從托斯克方言蓋格方言,以及一些借詞通過比較法構擬出來,最重要的借詞來自拉丁語(De Vaan推定借入時間在167 BCE至400 CE)和斯拉夫語族(公元600年之後)。[6]來自借詞的證據使得語言學家可以非常詳細地構建出從有據語言大量借入的詞彙的形態。[7]

原始阿爾巴尼亞語有不同演化階段,通常以開始與不同的有據可查的語言接觸為界限。[6]最早階段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早期,即與拉丁語的激烈接觸時期之前,而在晚期則經歷了與斯拉夫語的接觸。[8][9][10]托斯克方言和蓋格方言的分化早於斯拉夫語接觸(約公元600年):拉丁語和古希臘語借詞經歷了整個方言的音變,而斯拉夫語借詞則沒有。[11][12][13]

原始阿爾巴尼亞語(PA)的分期[編輯]

Vladimir Orel將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 早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EPA):公元1世紀,阿爾巴尼亞語尚未與拉丁語/原始羅曼語發生語言接觸
  • 晚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LPA):在與拉丁語的激烈接觸後,在6、7世紀末,與仍和原始斯拉夫語相似的古斯拉夫語之間發生接觸。這一時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結構因重大變化而「支離破碎」。[8]

還有另一種分期方式,如Ranko Matasović方案:

  • 前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基本上等於Vladimir Orel的EPA,不過將與拉丁語接觸的時間提前了一個世紀,因此結束於公元前1世紀。[14]這之後,拉丁語開始接觸並改變這種語言。
  • 早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EPA):相當於Orel的LPA的早期。Matasović方案中,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6世紀,止於接觸斯拉夫語之前。[14]
  • 晚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LPA):包括Orl的LPA最後兩個世紀,以及大部分無證據的古阿爾巴尼亞語,止於突厥語影響之前。[14]注意在這一範例中,蓋格方言和托斯克方言分化自EP,即發生在與斯拉夫語接觸之前。
  • 早期阿爾巴尼亞語(EA):對應傳統分期的晚期古阿爾巴尼亞語,在奧斯曼治下,結束於1800年並過渡到現代阿爾巴尼亞語。[14]

Demiraj與Matasović類似,將5/6世紀視為兩個階段的分界,但將「阿爾巴尼亞語的出現」放在這之後,而非14世紀。[10]

在Klein、Joseph和Fritz主編的《比較與歷史印歐語言學手冊》(2018)中,Michiel de Vaan負責的阿爾巴尼亞語部分[6]遵循了Demiraj分期。Orel的LPA也明確置於與斯拉夫語接觸之前,簡稱為「原始阿爾巴尼亞語」(PAlb)。[15][16][17]Orel認為的「早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EPA)指與拉丁語接觸之前,而這對應De Vaan的「前原始阿爾巴尼亞語」(PPAlb)。[6]De Vaan還討論了將PPAlb接着細分的可能:在晚期與希臘語接觸,早期還在這之前。[6]

本文採用Orel分期。

研究史[編輯]

Vladimir Orel是研究叢原始印歐語代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再到現代阿爾巴尼亞語的主要現代國際學者之一。據他說,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句法研究仍在起步階段,存在局限性。不過,對音系詞彙歷史發展的理解也有了新的發展。[18] Eqrem Çabej、Shaban Demiraj等羅馬尼亞語、巴爾幹歷史語言學家也完成了很多重要工作。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眾多研究成果均以德語發表。

音系[編輯]

來自Thomas Olander編《印歐語系》(2022)中Adam Hyllested、Brian D. Joseph所寫關於阿爾巴尼亞語的章節,其屬於古巴爾幹語族

近來有大量關於原始阿爾巴尼亞語音系的研究:Huld (1984)、Beekes (1995)、Shaban Demiraj (1996)、Bardhyl Demiraj (1997)、Orel (2000)、Hock (2005)、Matzinger (2006)、Vermeer (2008)、Schumacher (2013)、De Vaan (2018)。[6]

本文遵循Orel的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分期法,介紹了EPA與LPA的共時音系關係,以及它們間、與原始印歐語、與現代阿爾巴尼亞語之間的不同步關係。

重音[編輯]

EPA的重音模式根據詞法類別而不同,[19]基於第一個音節。[9]重音模式有不同的雙音、單音與移動模式。[19]非重音元音失去1音拍——長元音縮短,短元音往往刪去。而在LPA中,出現一種新的非重音元音刪略系統:*a變為*ë,而所有其他元音則被簡單地刪略(重音後的詞中元音變為*ë)。[19]Orel給出以下例子:

  • EPA *dáusas「公羊」(單數)> *dauš > ... > 現代dash
  • EPA *dáusai「公羊」(複數)> *dauši > ... > 現代desh
  • EPA *dwáigā「樹枝」(單數)> *déga > ... > 現代degë
  • EPA *dwáigāi「樹枝」(複數)> *dégai > ... > 現代degë

元音[編輯]

EPA表示的單元音[20]
*i • *iː *u • *uː
*e • *eː • *oː
*a • *aː
EPA表示的雙元音[20]
-i -u
*e *ei *eu
*a *ai *au

早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有4個短元音:*a、*e、*i、*u。原始印歐語*o、*ə合流為*a。有5個長元:*aː、*eː、*iː,、*oː、*uː。EPA有4個雙元音:*ei、*ai、*eu、*au。

早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元音受到拉丁語接觸影響,發生了變化。起初,阿爾巴尼亞語對獨立的短*o呈現排斥,拉丁語非重讀*o變為*a,重讀的*o則變為*u。但在稍晚的借詞中,拉丁語*o仍借為*o。另外,部分短*u變為*o,在響音前的非重讀位置也變為*ə。在兩個特例中,Orel認為拉丁語短/u/在阿爾巴尼亞語中延長為/u:/,最終變成/y/;古希臘語借詞在借入時發生了什麼尚不清楚,但從非同步的角度看,元音總與阿爾巴尼亞語內部的常規演變一致。

LPA單元音
*i *u •
(*e)[Note 1] (*o)[Note 2]
*a • *å[21]
(早期)LPA雙元音
-u -i -e
u- *ui *ue
i- *ie
e- *eu *ei
a- *au *ai

晚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

晚期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演變中,一直有短元音*a、*i、*u。由於借詞,*o重新出現並保留得越來越多。*e裂化為*ie(產生je、ja),但又因為/ai/>/e/、/a/與/ie/與/ue/>/e/之類的現象而保留。唯一保留原形的長元音是*iː。*o:>*ue,*eː合流入*aː,都變圓並高化為*o,而*uː與*ui合流,最終變為*y。到LPA時,原始的印歐語雙元音都單化了,而借詞和裂化(*ie、*ue、*ui)則產生新的雙元音。拉丁語中的*ai(AE)與EPA的*ai表現相同,都變為*e,而拉丁語AU與EPA的*au表現相同,也變為*a。

LPA出現了鼻化元音。[22]所有鼻音前的元音都鼻化,鼻音則在部分情形中消失,於是出現了以表示的LPA音素。[22]除蓋格方言外,>[22]Orel[22]和Desnickaja[23]提出的傳統觀點認為,托斯克方言失去了鼻化,而蓋格方言保留了鼻化,這是兩者的分類學之別。[22]不過這現在受到了質疑,[23]Sheper、Gjinari發現Kurvelesh地區的Lab方言(托斯克的子方言)仍有鼻化元音,[23]Totoni同樣發現Borsh的Lab方言仍有鼻化元音。[24]那麼與傳統觀點不同,大多數托斯克防疫可能只是在與蓋格方言分化後才發生去鼻化。[23]

斯拉夫語*uː在借入阿爾巴尼亞語時似乎仍是後圓唇元音,但這時阿爾巴尼亞語已經裂化、EPA的*uː>*y已經發生,不再有新的*uː,因為除了3個例外,它們都反映為*u。在與阿爾巴尼亞語接觸的斯拉夫語中,*o在接觸時已經變為 *a,大多數時候徑直當做*a借來,這也見於吸收了這些詞的其他語言中。/va/在兩個例子中又變回/vo/:kos (「酸奶」<原始斯拉夫語*kvasъ)、vorbë(「陶罐」)。

在LPA末期,元音長度不再是音位,[25]不過許多蓋格方言和部分Lab方言保留了長度且/並重新產生了長度。另外,到古阿爾巴尼亞語時,所有雙元音都消失了:-i的都平化,-u都消失,-e都變為介音+元音序列;進一步的變化如,原先的第一個音素消失,或硬化為阻礙音(u->/v/,i->gj /ɟ/),使古雙元音變得不明顯。

晚期LPA轉寫的古阿爾巴尼亞語元音
*i • *y *u
*e *o
*a

非同步演變[編輯]

注意此表區分長短元音,長元音用IPA符號<ː>表示。

括號內為具體的演變結果。

原始印歐語 PA之前的變化 早期PA(EPA) 晚期PA 托斯克方言 蓋格方言 例子
拉丁語短/a/與EPA /a/合流 /a/[18] /a/ /a/[18] /a/[18] PIE *kap-「抓」> EPA *kapa > kap「握」

拉丁語APTUM > Alb aftë「能」;

PIE *n̩bʰ(u)lo- > EPA *abula > Alb avull「蒸汽」;[26]

PIE *septm̩ > EPA *septati > Alb shtatë「7」[26]

*a 原始印歐語*、*與*a的結果合流[26]
*a 變格與隨後的類推中> /e/[27] /e/ /e/ EPA *albr̩ > elb「大麥」;

拉丁語GALBINUS「黃」> Alb gjelbër「綠」;

PIE *u̯īḱm̩tī > EPA *wīdžatī > Alb zet「20」;[26]

PIE *n̩- > EPA *a- > Alb e-(否定前綴)[26]

>/ɑ̃/ _N /ə/ <ë> /ɑ̃/ <â, an> EPA *ksanda > Alb hënë(「月」,蓋格方言:hanë);

拉丁語CANTICUM > Alb këngë「歌」

/ə/ 在重讀音節後消失[28] IE *bʰolətom > EPA *baltaː > Alb baltë「沼澤」
吸收喉音H_e後> /e/ /e/ /ie/
(在*ts、*dz、*nd、*nt、*mb前>/e/)
/ie/
/je/
/ja/
/ie/
/je/
/ja/
IE *dheHi「吮」> dheːi > EPA dela > Alb djalë「男孩」
其他地方> /o/ /a/[29] /a/ /a/ /a/ IE *apo「離、去」> EPA *apa > Alb pa「除了」
_N >/ɑ̃/ /ə/ <ë> /ɑ̃/ <â, an> IE *sont-s「存在」 > EPA *san(s) > Alb gjë「東西」(蓋格:gjâ sen/send 「東西」(單數)或sene/sende「東西」(複數))
/o/ /o/
(變格與隨後的類推中>/e/ [27] /e/ /e/ IE *ǵʰorios > EPA *darja > Alb derr「豬」;

IE *kʷəp-「煙」(?)> EPA *kapna > Alb kem 「薰香」(蓋格:kall「燒」)

_N > /ɑ̃/ /ə/ /ɑ̃/ IE *sont-s「存在」> EPA *san(s) > Alb gjë
/e/ /e/ /e/[30] IE *lent- > EPA *lenta: > Alb lëndë 「木材」(蓋格:landë
/ie/
/ie/ /ie/ IE *bʰer-「帶、扛」 > EPA *berja > Alb bie 「帶來」
/je/ /je/ IE *smeḱu > EPA smekraː > Alb mjekër「鬍鬚」
塞擦音、硬齶音和流音後je > e 塞擦音、硬齶音和流音後je > e Alb fle「睡」
/ja/ /ja/ IE *esmi > EPA *esmi > Alb jam;


塞擦音、硬齶音和流音後ja > a 塞擦音、硬齶音和流音後ja > a IE *seḱs + ti > EPA *seksti > Alb gjashtë「6」
/ie/ *ts、*dz、*nd、*nt、*mb前> /e/ /e/ /e/ IE *en per en tod > EPA *(en) per en ta > Alb brenda
/ie/ + /i/ /i/ /i/ IP *gʷedijos > EPA d͡ʒedija > Alb zi「黑」
/e/ 在*m前、噝音或塞擦音後 /i/ /i/ /i/ IE *sem-ǵʰo > EPA *semdza > Alb gjithë「全」
古典拉丁語/e/ > EPA /ie/(主要層次) > EPA /ie/(主要層次)(與古/e/的演變不盡相同,後者也經歷了/ie/) /je/ /je/ 拉丁語VERSUM > Alb vjershë 「經文」
>/e/ 在sh後、在ng/nd等之前的眾多環境 /e/ 拉丁語CONVENTUS > Alb kuvend
/ja/ /ja/ 拉丁語HEBDOMAS > Alb javë「一周」
硬齶音後/ja/ > /a/ /a/ 拉丁語SELLA > Alb shalë「鞍」
拉丁語借詞中非重讀的/ei/ /e/ /e/ 拉丁語DEBITU꞉RA > Alb detyrë「稅」
拉丁語/e/,經未知中介 /e/ /e/ 拉丁語INFERNUM > Alb ferr「地獄」;拉丁語COMMERCIUM > Alb kumerq 「通行費、稅」
拉丁語/e/借入沒有短/e/的LPA /i/ /i/ IE *ambʰi > EPA *ambi > Alb mbi「在……上」;拉丁語PARENTEM > Alb prind 「家長」;PIE t(e)r-m- > Alb trim「勇敢」
*r̥與C之間 /i/ /i/ /i/
/i/
_N > /ĩ/ /i/ /ĩ/ <î> EPA *rinja > Alb rij「使潮濕」(蓋格:
/u/ /u/ /u/ /u/ /u/ /u/ IE *bʰugʰ > EPA *bugta > Alb butë「光滑」
_N > /ũ/ /u/ /ũ/ <û> IE *ǵenu "knee" > EPA *ganuna > LPA glûna > Alb gju「膝」(蓋格:gjû)
拉丁語/o/在鼻音前高化[31] 拉丁語MONACHVS > murg「僧侶」;CONTRĀ > kundër'「反對」[31]
拉丁語重讀的[32]/o/最終與其他地方的PIE *ā合流 /o/ /o/ 拉丁語COXA > kofshë「臀」,[31] ROTA > rrotë「輪子」[32]
/aː/ /aː/ /aː/ /ɒː/ /o/ /o/ IE maːter 「母」> EPA maːter > Alb motër「姐妹」
/eː/ /e:/ /e:/ 與/ɒː/複合時變為滑音/j/,此外處處發生 /o/ /o/ IE *meː-kwe > LPA mɒːts > Alb mos「並不」
/o:/ /o:/ /o:/ /we/ /e/ /e/ IE *bʰloːros > EPA bloːra > Alb blertë 「綠色」
/i:/ /i:/ /i:/ /i:/ /i/ /i/ IE *piː-「喝」> EPA *pi꞉ja > Alb pi「喝」
/u:/ /u:/ /u:/ /ui/ /y/ 特定環境下/y/、/i/ EPA *suːsa > Alb gjysh「祖父」
名詞後綴s消失後,詞尾/wi/ > /i:/ /i/ /i/ IE *suːs 「豬」> EPA *tsu꞉s > LPA tθui > Alb thi「豬」
P_ /wi/ > /i:/ /i/ /i/ IE *bʰuː- 「生長」 > EPA enbuːnja > Alb mbij「繁榮」
_P >/wi/ > /i/ /i/ /i/ IE *kreup > EPA kruːpaː > LPA krwipa > Alb kripë'』'「鹽」
j、i與硬齶音前/wi/ > /i/ /i/ /i/ IE *dreu「樹」 > EPA druːnjaː > drinjë「灌木」
/ai/ /ai/ /ai/ _N > /ẽ/ > /ɑ̃/ /ə/ <ë> /ɑ̃/ <â, an> EPA *laidna > Alb 「讓」(蓋格:
/e/ /e/ /e/ IE *aidʰos > EPA *aida > Alb ethe「發熱」
/oi/ /oi/ IE *ḱloitos > EPA *klaita: > Alb qetë「怪石」
/ei/ /ei/ /ei/ /i/ /i/ /i/ IE *ǵʰeimen-「冬」 > EPA *deimena > Alb dimër「冬」(蓋格dimën
長元音 + j形式的雙元音 j消失,長元音正常演變
/au/ /au/ /au/ _N >/ɑ̃/ /ə/ <ë> /ɑ̃/ <â, an> IE *dreu-「樹」 > EPA *draunja: > Alb drënjë
/a/ /a/ /a/ *IE aug- > EPA *auga > Alb ag「黃昏」
/a/ > /e/ /e/ /e/ EPA *ausra > Alb err「暗」
/ou/ /ou/ /a/ /a/ /a/ IE *poujo- > EPA *pauja > Alb pah「痂;塵」
/a/ > /e/ /e/ /e/ EPA *gaura > Alb ger
/eu/ /eu/ /eu/ _N > /ẽ/ > /ɑ̃/ /ə/ <ë> /ɑ̃/ <â, an> IE *newn̩「9」> EPA *neunti > Alb nëntë(「9」,蓋格:nand
/e/ /e/ /e/ IE *skeud- 「擲」 > EPA *skeuda > Alb hedh

印歐語響音的演變[編輯]

鼻響音*n̩、*m̩合流為EPA*a,現代阿爾巴尼亞語也保留為*a(PIE *g'hn̩taː「鵝」> EPA *gataː > 現代阿爾巴尼亞語gatë「鷺」)。 與其他地方的EPA *a相似,有時會高化為*e,如PIE *ln̩gwh- > EPA *laga > 阿爾巴尼亞語lehtë(加後綴-të)。[33]

響音的不同步演變[34][35]
PIE 中間演變 EPA LPA 古阿爾巴尼亞語 托斯克方言 蓋格方言 詞例
*m̩ *a 從元音表中的EPA開始,*a繼續規律演變 shtatë 「7」< PIE *septm ̥-
*n̩ *a (i) gjatë 「長」< PIE *dln ̥gʰ-t-
*l̩ 複輔音前*il;*i、*j il, li
其他地方*ul ul, lu
*r̩ 複輔音前*ir;*i or *j ir, ri
其他地方*ur ur, ru
*l *l *l *l l l SA lagje 「4分之1」< PIE *logʰ-
*l *λ (ly/-li)? j

l (Cham/Arbresh/

Arvanitika)

j SA gjuhë vs A/A gljuhë, SA mijë vs Cham milë
*ɫ (V_V) ll

/γ/ (部分Arbresh)

/ð/ (部分Lab)

ll

/ð/ (部分方言)

SA hell 「刺;吐」< PIE *skōl-
*r *r *r (V_V) *r r r SA (i) mirë 「好」< PIE *miHr-
*r (V_V) *λ (-ri)? j j SA bij '「兒子(複數)」< PA *bir-i
*r: (#_) *r: rr rr SA rrjedh 「流」< PIE *h₃reǵ-
*m *m *m m m SA motër 「姐妹」< PIE *meh₂-tr-
*n *n *n n

r (-n-)

n

ng /ŋ/ (</ng/)

SA natë 「夜」<PIE *nokʷt-
*n: (*-sn-, *-Cn-, *-nC-) n

n (-n-)

n

ng /ŋ/ (</ng/)

方言有anë < PIE *h₂ewk(ʷ)- ~ *h₂uk(ʷ)-.
*ɲ (*gn-,前元音前) nj nj

ni~n (北部)

SA njeri 「人」<PIE *h₂nḗr

輔音[編輯]

EPA輔音[36]
唇音 齒音 齒齦音 硬齶音 軟齶音
鼻音 *m *n
塞音 *p • *b *t • *d *ts • *dz *t͡ʃ • *d͡ʒ *k • *g
擦音 *s • *z *x
滑音 *w *j
邊音 *l
Trill *r
LPA輔音
唇音 齒音 齒齦音 硬齶音 軟齶音
鼻音 *m *n
塞音 *p • *b *t • *d *ts *c *k • *g
塞擦音 *t͡ʃ
擦音 *f *θ • *ð *s • *z *x
滑音 *w *j
邊音 *l
顫音 *r
非同步演變[35]
PIE 前PA EPA LPA 現代阿爾巴尼亞語 例子
*s *s *z > *j ɟ ~ d͡ʒ <gj> IE *serp- 「爬」> EPA *serpena > Alb gjarpër「蛇」
*s > *iː、*uː或-i、-u雙元音後*ʃ ʃ <sh> IE *dʰouso- > EPA *dausa > Alb dash「猛擊」
詞首*ʃ(偶見) ʃ <sh> SA shi 「雨」< PIE *suH-
> t͡s (若下一個輔音是*s) > *θ θ <th> IE *suːs「豬」> EPA *t͡suːs > Alb thi「豬」
元音間或EPA響音和元音間>*x h IE *golso- 「聲」> EPA *gulxa > SA gjuhë
Ø IE *nosom > EPA *naxa > Alb na 「我們」
*sK *sK *sK *x h SA hedh「扔」< PIE *skewd-
*sp- *sp- *sp- f- f- SA farë < PIE *spor-
*st *st *st ʃt ʃt SA shteg 「路」< PIE *stoygʰ-
*sd *[zd] *zd *zd ð dh SA pidh 「女陰」< PIE *peysd(ʰ)-
來自希臘語、拉丁語借詞的*s ʃ <sh> Lat summus > Alb shumë「多」
*p *p *p *p p IE *eːp「取」> EPA *eːpa > Alb jap「給」(蓋格jep ep)
*b, *bʰ *b *b *b b IE *serbʰ-「吸入」> EPA *serba > Alb gjerb「吞咽」
元音和*u之間*w v EPA *abula > Alb avull「蒸汽」
*t *t *t *t t IE *trejes 「3」> EPA *treje > Alb tre「3」
*d, *dʰ *d *d *d d IE *dʰegʷʰ-「燒」> EPA *dega > Alb djeg「燒」
元音間或r與元音之間> *ð

5或6世紀[37]

ð <dh> IE *skeudV- 「擲、射」> Alb hedh「擲、射」
*ḱ (*c?) *ḱ (*c?) >*t͡s > *θ θ <th> IE *ḱi-ḱer- (「豆」?參拉丁語cicer)> EPA *tsera > Alb thjerrë「小扁豆」
i、j、u、w前> *t͡ʃ > *s s IE *ḱupo- 「肩」 > Alb sup「肩」;

IE *ḱiā dīti > EPA tsja(i) diti > Alb sot「今天」

*t͡s retained, conditions unclear t͡s <c> IE *h₂eḱ- 「銳」 > EPA *atsara > Alb acar 「冷」

(參> athët 「酸」)

> *t͡ʃ,條件不明 t͡ʃ <ç> IE *ḱentro-「粘貼」 > Alb çandër「支撐」
響音前> *k *k k IE *smeḱr-「下巴」> Alb mjekër「下巴;鬍子」
*ǵ, *ǵʰ (*ɟ?) *ǵ (*ɟ?) *dz dh SA dhëmb, Gheg dhãmb「齒」< PIE *ǵombʰ-
*dz~d? *ð~d? d SA dorë < PIE *ǵʰesr-
w前*d͡ʒ *z z SA zë;Gheg. zã (< zãn) < PIE *ǵʰweno-
*k *k *k *k k SA kam「有」< PIE *keh₂p-
*c(顎化) q SA qaj 「泣」< PIE *kluH-i̯o-
*g, *gʰ *g *g *g g SA gardh「柵欄」< PIE *gʰordʰ-
*j(顎化) gj SA gjej「找」< PIE *gʰédni̯e/o-
*kʷ *kʷ? 前元音前*t͡ʃ *s s SA sjell「帶」< PIE *kʷelh₁-
其他地方*k *k k SA pjek「烤」< PIE *pekʷ-
*c(顎化) q SA që「那」< PIE *kʷṓd
*gʷ, *gʷʰ *gʷ? 前元音前*d͡ʒ(w) *z z SA zorrë「腸」< PIE *gʷʰērn-
其他地方*g *g g SA djeg「燒」< PIE *dʰegʷʰ-
*j(顎化) gj SA gjeth「葉」< PIE *gʷos(d)-「木」
*y *j *z (#_V) *j gj SA gjem「韁繩」< PIE *yom-
Ø (V_V) Ø Ø SA tre 「3」< PIE *treyes
*w *w *w (#_V) *w v SA vesh 「穿(衣服)」< PIE *wes-
Ø (V_V) Ø Ø SA ve「寡婦」< PIE *widʰewh₂

系屬分類及與其他印歐語的同源詞[編輯]

與阿爾巴尼亞語最接近的語言是梅薩比語,在Hyllested & Joseph (2022)中,兩者形成了伊利里亞語族。[38]與最近的文獻都認為,希臘-弗里吉亞語是最接近阿爾巴尼亞-梅薩比語的印歐語分支,這兩個分支與亞美尼亞語形成了所謂「巴爾幹印歐語」。希臘語、亞美尼亞語和阿爾巴尼亞語再分化後不久無疑也有一段較長的接觸期(例如,從不規則對應中可以看出:希臘語σκόρ(ο)δον、亞美尼亞語sxtor, xstor和阿爾巴尼亞語hudhër, hurdhë 「蒜」)。此外,希臘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在此後肯定會發生密切接觸,[39]之間的聯繫從古至今一直存在。[40]

Hyllested & Joseph (2022)確定了(原始)阿爾巴尼亞語和(原始)希臘語之間共享最多的創新。[41]巴爾幹印歐語詞根*aiğ(i)-「山羊」可見於阿爾巴尼亞語edh「山羊」< PAlb *aidzadhi「母山羊」< PAlb *aidzijɑ̄、希臘語αἴξ(「山羊」,屬格αἰγός)、亞美尼亞語ayc「(母)山羊」。有人指出,巴爾幹印歐語詞根及所有據稱有「山羊」義的波羅的-斯拉夫、印度-伊朗語詞根都不來自PIE,可能都是相互獨立的後PIE借詞,源自印歐移民遇到的農民語言。其他印歐語中表示「山羊」的區域詞,如哥特語gaits拉丁語 haedus 都反映出*gʰaid̯(-o)-,通常認為是來自閃米特語族的底層詞(參阿卡德語 gadû阿拉米語 gaδiā ̄),可能是以某個未知底層為中介借來的。於是,它可視為一個古老的文化詞,流傳到不同的歐洲語言中,並為印歐語者採用。應注意到阿爾巴尼亞語、希臘語和亞美尼亞語共享相同的原始形式,可能是在它們的共祖階段。[42]具體來說,印度-伊朗/希臘/阿爾巴尼亞語和希臘/亞美尼亞/阿爾巴尼亞語的同源詞都比較罕見,例子有ndaj(印度-希臘-阿爾巴尼亞,「分割」)和ëndërr(希臘-亞美尼亞-阿爾巴尼亞,「夢」)。亞美尼亞/阿爾巴尼亞語的同源詞「無足輕重」,而印度-伊朗/阿爾巴尼亞語同源詞數量卻相當可觀,尤其它們常和馬、養馬與奶製品有關。[43]

直指*ḱjā-見於PPAlb *ḱjā-dīti > 阿爾巴尼亞語sot 「今天」,與原始希臘語*kjā-wētes(參邁錫尼希臘語 za-we-te阿提卡希臘語 τῆτες;愛奧尼亞希臘語 σῆτες「今年」)的*kjā- 同源,它們是由直指詞和阿爾巴尼亞語表示「一天」的詞(PPAlb *dīti-)、希臘語表示「年」的詞(PGk *wētes-)組合成的。直指詞是對「今天」*kjāmer-重分析的結果,包含指「一天」的詞*āmer-(參希臘語ἡμέρα、多利亞希臘語ἁμέρα、亞美尼亞語awr)。PPalb中,āmer-後來才被*dīti-取代,成為該語言中表示「一天」的常用詞。[44]另一個顯著的希臘/阿爾巴尼亞語同源詞是「手」的一種古老形式:*mər-,參阿爾巴尼亞語動詞marr「拿」和希臘語márē「手」、márptō「取」。[45]

在較老的文獻中,Orel (2000)認為阿爾巴尼亞語有大量同源詞,是和日耳曼、波羅的和斯拉夫語族的共有詞,是「東北」詞組的一部分,其中大量的詞都與木材和木製品有關。[46] Orel (1998)指出波羅的-斯拉夫語和阿爾巴尼亞語間有24個同源詞,波羅的語和阿爾巴尼亞語間有48個,阿爾巴尼亞語和斯拉夫語間有24個。Hyllested & Joseph (2022)回顧了Orel的常見詞條,認為相當一部分沒有令人信服的詞源,或不構成波羅的-斯拉夫語和阿爾巴尼亞語間的同源詞。例如阿爾巴尼亞語murg(暗)和立陶宛語margas (多彩),Orel認為它們是同源詞,但都與原始日耳曼語中的*murkaz、古希臘語ἀμορβός amorbos和原始斯拉夫語*mergъ有關。[47]

Orel僅識別出一個阿爾巴尼亞/意大利/凱爾特語同源詞blertë「綠」,與拉丁語flōrus「亮」、愛爾蘭語 blár「灰」同源。[48]具體到凱爾特/阿爾巴尼亞語同源詞,以前認為雖然至少包括一個核心詞('hënë「月」,與威爾斯語cann「白」、布列塔尼亞語cann「滿月」)同源,[49]但最近的Trumper(2018)提出了更多詞彙,增加了dritë「光」。[50]

目前對吐火羅語族的了解還很有限,但已知的一個阿爾巴尼亞/吐火羅語同源詞卻非常重要:kush(「誰」,與吐火羅語Akus同源同義)。[51]

參考文獻[編輯]

註釋[編輯]

  1. ^ 早期不存在
  2. ^ 早期不存在

引用[編輯]

  1. ^ Matzinger 2016,第6頁: "除此之外,以下音變是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特徵,從而使其作為一種「獨立」的原住民語言,與其他的區分開來…由於赫梯語和邁錫尼希臘語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2千紀,原始阿爾巴尼亞語作為被記錄為完全發展的獨立語言的前身也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
  2. ^ De Vaan 2018,第1732頁: "通過對Tosk、Geg方言進行內部比較,可以重建出一個原始阿爾巴尼亞語(PAlb.,見Hock 2005; Klingenschmitt 1994: 221; Matzinger 2006: 23; B. Demiraj 1997: 41–67; Hamp 1992: 885–902)。不同層次的借詞為語音變化提供了額外的外部信息。來自斯拉夫語(約公元600年之後)、拉丁語(167 BCE−400 CE)的借詞最為重要。由於Tosk、Geg之間存在語音上的不同(n的R化)主要見於Tosk的少數斯拉夫借詞中(Ylli 1997: 317; Svane 1992: 292 f.),我認為原始阿爾巴尼亞語的出現早於大多數斯拉夫語借詞的出現。;
    Matzinger 2006,第41頁: "這個時期從遠古到公元600年左右,史學上稱為前阿爾巴尼亞時期。"
  3. ^ Matasović 2019,第5頁: "阿爾巴尼亞語最有可能的前身是伊利里亞語,因為伊利里亞人在古代曾居住在今天阿爾巴尼亞大部,但並沒有辦法比較這兩種語言,因為對伊利里亞語幾乎一無所知,儘管已經出版了兩本關於這種語言的手冊(Hans Krahe and Anton Mayer)... 對來自Illyricum專名的研究表示,可以分出幾個區域,可能對應Illyricum的不同語言。如果伊利里亞人實際上使用幾種不同的語言,那麼問題就變成了:阿爾巴尼亞語來自哪種伊利里亞語,而這個問題在發現新數據之前是無法回答的。希臘語中保留的「伊利里亞語」詞彙(rhínon「霧」)可能也見於阿爾巴尼亞語(Gheg方言)re͂「雲」(Tosk re)< PAlb. *ren-."
  4. ^ Matzinger 2018,第1790頁; Friedman 2020,第388頁
  5. ^ Trumper 2018,第385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De Vaan 2018
  7. ^ Matasović 2019,第6頁
  8. ^ 8.0 8.1 Orel 2000,第XII頁
  9. ^ 9.0 9.1 Matasović 2019,第7頁
  10. ^ 10.0 10.1 Demiraj 2006,第483頁
  11. ^ Fortson 2010,第392頁: "4世紀該地區基督化後,方言分裂為蓋格方言和托斯克方言;基督教拉丁語借詞顯示出托斯克方言的R化,如murgu「僧侶」(蓋格mungu)來自拉丁語fmonachus。"
  12. ^ Mallory & Adams 1997,第9頁: "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借詞經歷了大部分影響深遠的語音變化,這些變化改變了繼承詞的形態,而斯拉夫、突厥語借詞則沒有這些變化。因此,5、6世紀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時,阿爾巴尼亞語就已經有了現代的大多數形式。"
  13. ^ Brown & Ogilvie 2008,第23頁: "托斯克方言鼻音前的/a/弱化為中央元音(schwa),元音間的/n/變成/r/。它們只影響到阿爾巴尼亞語的前斯拉夫語層,即本地詞和來自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借詞"
  14. ^ 14.0 14.1 14.2 14.3 Matasović 2019,第39頁
  15. ^ Demiraj 1997,第41–67頁
  16. ^ Matzinger 2006,第23頁
  17. ^ Klingenschmitt 1994,第221頁
  18. ^ 18.0 18.1 18.2 18.3 Orel 2000,第1頁
  19. ^ 19.0 19.1 19.2 Orel 2000,第20–21頁
  20. ^ 20.0 20.1 Orel 2000,第270頁
  21. ^ Orel 2000,第8–12頁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Orel 2000,第15–16頁
  23. ^ 23.0 23.1 23.2 23.3 Paçarizi 2008,第101–102頁
  24. ^ Totoni 1964,第136頁
  25. ^ Orel 2000,第15頁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Orel 2000,第42頁
  27. ^ 27.0 27.1 Orel 2000,第143–144頁
  28. ^ Orel 2000,第3頁
  29. ^ Orel 2000,第2–3頁
  30. ^ Orel 2000,第3–4頁
  31. ^ 31.0 31.1 31.2 de Vaan, Michiel. The phonology of Albanian. Klein, Jared; Joseph, Brian; Fritz, Matthias (編).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3. Walter de Gruyter. 2018: 1735 (英語). 
  32. ^ 32.0 32.1 Orel 2000,第27頁
  33. ^ Orel 2000,第42頁
  34. ^ Orel 2000,第271–272頁
  35. ^ 35.0 35.1 Rusakov 2017,第566–571頁
  36. ^ Orel 2000,第273–274頁
  37. ^ Orel 2000,第65頁
  38. ^ Joseph & Hyllested 2022,第235頁.
  39. ^ Thorsø 2019,第258頁.
  40. ^ Joseph 2013,第7頁.
  41. ^ Joseph & Hyllested 2022,第226頁.
  42. ^ Thorsø 2019,第255頁.
  43. ^ Orel 2000,第259–260頁
  44. ^ Joseph 2013,第15–16頁.
  45. ^ Bubenik 1997,第104頁.
  46. ^ Orel 2000,第250–251頁
  47. ^ Joseph & Hyllested 2022,第223頁.
  48. ^ Orel 2000,第257頁
  49. ^ Orel 2000,第256–257頁
  50. ^ Trumper 2018,第379頁.
  51. ^ Orel 2000,第260頁

書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