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印度尼西亞佔領東帝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印度尼西亞佔領東帝汶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歷史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東南亞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東南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東南亞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工作組圖標
本條目由印度尼西亞任務組提供支援。

提一下[編輯]

啊啊 那個在下會之後(隔幾天)會重回來修飾一下語句(語言表達能力上欠缺),先那段是倉促進行的 外界希望在東帝汶建立國際法庭一段不應忽略 另外 閣下14歲 英文水平為何這麼高 有用翻譯機器嗎 --蘇你妹~留言2014年8月4日 (一) 09:08 (UTC)[回覆]

@蘇你妹~快十年過去了!感覺英語水準比十四歲沒漲多少。又開始修編本詞條,希望弄個優良。蘇老兄最近安否?—— 我華生氏也,侃侃諤諤、孜孜矻矻。 2024年3月26日 (二) 15:18 (UTC)[回覆]

關於條目中美國支持印尼的資料[編輯]

http://www2.gwu.edu/~nsarchiv/indonesia/index.html
http://www2.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52/ (蘇你妹 留言)

翻譯幫助:聯合國在東帝汶設立的機構中文名稱與英文縮略語對照表[編輯]

  • 聯合國東帝汶特派團 UNAMET
  • 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 UNTAET
  • 聯合國東帝汶支助團 UNMISET
  • 聯合國東帝汶辦事處 UNOTIL
  • 聯合國東帝汶綜合特派團 UNIMIT

(參見:聯合國東帝汶綜合特派團SpringEast•東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16:32 (UTC)[回覆]

多起印尼排華事件可能是中國支持東帝汶的原因之一[編輯]

有云:「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多起印尼排華事件可能是中國支持東帝汶的原因之一 。然而編者尚未找到可靠的文獻支持這一觀點,此處僅在討論頁中列出。

  • 1965年9月30日,時任印尼陸軍戰略後備部隊司令蘇哈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蘇加諾政權,策動反共大清洗,並大肆處決華人,史稱九卅事件。這起事件中,約有20萬華人遭到殘忍屠殺。1967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斷交。
  • 蘇哈托統治時期,曾發生過多起排華事件。事件發生的頻率也從1985年前的每年約一起上升為1994年5起,1995年16起,1996年27起,可謂是愈演愈烈。
  • 1998年,主要目標為印尼華人的黑色五月暴動致使在印度尼西亞的華人遇難和蒙受損失,僅僅是印尼首都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5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

(參見:印尼九·三〇事件黑色五月暴動SpringEast•東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17:05 (UTC)[回覆]

本條目的後續編輯計劃[編輯]

本條目自2014年8月之創建以來,逐漸發展,現已達八萬餘字節。不過尚未完工,茲提出後續編輯計劃。

完成內容[編輯]

  • 完成「國際迴響」一節美國、菲律賓與葡萄牙部分。
  • 完成「國際迴響」一節中國部分。(因未在俄文或英文維基百科中出現,但為體現中文維基百科服務華人之特點,又有中外文獻可查,故創建之。)
  • 完成「文獻目錄」一節。
  • 完成「事實"。
  • 完成「印尼行政官」一節。

修繕工作[編輯]

  • 修善參考文獻與註釋。
  • 修繕內鏈。(根據維基百科方針指引,不應使用直接連結至其他語言頁面的內鏈方式。修繕方式:將紅鏈一律改為綠鏈,無綠鏈者保留紅鏈。)
  • 改善括號使用情況。(一律改為全形括號)

審核[編輯]

  • 對錯誤、重複內容刪去。
  • 對不通語句重寫,拆分較長的語句。
  • 最後審校一次。


此過程仍需一定時日。SpringEast•東留言2015年2月13日 (五) 06:07 (UTC)[回覆]

關於數字格式[編輯]

@王桁霽您好,目前條目數字格式不太統一。根據MOS:NUMBER,我打算全部統一為不帶空格,請問您是否有不同意見?--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4年4月2日 (二) 07:19 (UTC)[回覆]

感謝您對本條目的垂注。數字問題確實我亦糾結許久,既然維基百科有相關方針,那麼我沒有其他意見,感謝編輯。我認為根本解決還是需要 Wikipedia 開發能讓阿拉伯數字、英文等非中日韓統一字符在居於漢字之間時自動產生空隙(而非空格)的手段,似乎部分版本的微信已經能做到。—— 桁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無言奮勉2024年4月2日 (二) 07:28 (UTC)[回覆]
@王桁霽:悉。此外可以考慮使用|trans-title替代[]在引用模板中的使用(中維沒有實裝|trans-quote,所以引文還是需要加入)。--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4年4月2日 (二) 07:34 (UTC)[回覆]
@Tokisaki Kurumi 感謝告知。我已在一個沙盒中測試了。—— 桁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無言奮勉2024年4月2日 (二) 07:50 (UTC)[回覆]

編修工作[編輯]

粗體為中文條目獨立增補部分,斜體為在英文條目基礎上稍加增訂部分,下劃線為尚未翻譯完成部分,刪除線為已修訂部分,其餘部分為2014-17年完成的舊版本。

    • 總言Infobox
    • 背景(序言革陣、民盟、民協三足鼎立政變、內戰和獨立宣言
    • 全面入侵東帝汶(序言蓮花行動中印尼軍隊的暴行聯合國的反應和國際法
    • 印尼的霸權統治(鎮壓東帝汶反抗力量・蓄意製造饑荒・對女性實施性奴役與系統性暴力擄拐兒童Operasi Keamanan: 1981–82・'Operation Clean-Sweep': 1983・革陣的暴行・人口與經濟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移世異間不斷演化的抵抗與整合・聖克魯斯靈園大屠殺・古斯芒被捕・1996年諾貝爾和平獎)
    • 在動盪中結束的佔領統治(序言・蘇哈托倒台:印尼國內的過渡期・1999年東帝汶獨立公投・印尼撤軍與國際維持和平部隊)
    • 國際反應(序言・ 澳洲菲律賓遷至其他國家 葡萄牙 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國家【 英國 加拿大 日本 印度・東盟{ 東南亞國家聯盟整體 菲律賓 泰國}・ 蘇聯前葡殖民地{ 莫桑比克 安哥拉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結果(死亡人數・司法・印尼統治對今日東帝汶的影響

—— 桁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無言奮勉2024年4月4日 (四) 09:34 (UTC)[回覆]

注意使用 harvnb 解決 sfn 無法加註的問題。桁霽留言2024年4月7日 (日) 11:52 (UTC)[回覆]

英維一處腳注(Marks, p. 176.)無對應書目[編輯]

在英維「聯合國反應與國際法」一章,原作者 Scartol 先生於2008年寫道:

As legal scholar Susan Marks points out, if East Timor was considered a Portuguese colony, then although "there may be some doubt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ovision [of UN Charter Chapter I] in the context of an armed conflict between a colonial power and its own colony, there can hardly be doubt that it applies to force by one sovereign state against another state's colony".
我譯為:「蘇珊·馬爾克斯則指出,若將東帝汶視為葡萄牙殖民地,那麼儘管「在宗主國與其殖民地在發生武裝衝突的情形下,這一規定(《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的適用性或存爭議,但毫無疑問,它適用於一個主權國家對另一國殖民地動用武力的情況。」

這句話雖然有腳注——Marks, p. 176.,但卻沒有對應書目。我找遍 Susan Marks 女士 2008 年前的所有著作,它們的第176頁(有的書,例如 The Riddle of All Constitutions : International Law, Democracy,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甚至沒有第176頁)都與 Scartol 撰寫的這句話無關。因此在編譯時,暫且刪掉 Scartol 的這段話。—— 桁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無言奮勉2024年4月5日 (五) 16:07 (UTC)[回覆]

疑似出自於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question of East Timor 一書。這本書是各位法學家的相關文章彙編冊,Ebay 上的圖片顯示該書收錄了 Susan Marks 的文章。 —— 桁霽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無言奮勉2024年4月5日 (五) 16:54 (UTC)[回覆]

修訂記乙:「Liem Seoi Liong」是「林紹良」麼?[編輯]

十年前小夥伴在看到「Liem Seoi Liong」時,把他當成林紹良。在粗看林紹良乃印尼華人後,我也大致以為如此。今天細看林紹良資料,發現林與蘇哈托過從甚密,怎會站在東帝汶獨立運動的立場上,和 Tapol英語TAPOL 共著異見書籍 The War Against East Timor ?於互聯網檔案館索得此書影印本後,查此 Liem 與林紹良的姓名拼寫存在差異,前者是「SEOI」,後者是「SIEO」。德文維基百科有一篇 Liem Soei Liong 介紹其人,他也是華裔,成書時住在荷蘭。
另,既然 Liem Soei Liong 也是華裔,那麼其姓應是 Liem,而非 Liong。之前隨英維的「Budiardjo Liong 1984」須改為「Budiardjo Liem 1984」。 ——  桁霽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苦辛 🇹🇱   2024年4月11日 (四) 00:3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