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颱風天兔 (2013年)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颱風天兔 (2013年)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4年5月28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5年4月28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5年8月29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20年8月11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太平洋颱風季專題 (獲評優良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太平洋颱風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太平洋颱風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熱帶氣旋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熱帶氣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熱帶氣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災害管理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災害管理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災害管理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氣象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氣象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氣象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關於刪文[編輯]

都掛了來源請求模板,出於善意假定,不要隨便刪文吧!給編輯者一些時間,找不到資料再刪吧……更不應在沒查證情況下在編輯摘要上寫沒宣佈。還有,被刪的文字不是我寫入的,Tony YKS你拜託我沒用。--60.246.173.61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0:49 (UTC)[回覆]

原來不是閣下所寫的,本人沒有小心查證,實在是本人不當,真的對不起。不過,該使用者只是寫出一句「預料將於稍後時間懸掛一號風球」,其餘甚麼也沒有。本人特意到澳門氣象局網頁找找看,沒有相關消息,加上竟然只是這樣一句,沒有前文後理,認為是匿名用戶作出破壞行為,便決定刪除。本人無意誣告閣下,對於本人沒有徹底查證,再次向閣下致歉。——維基百科使用者Tony YKS留言)謹覆,香港時間2013年9月21日上午9時20分

緊急編輯事情[編輯]

各位維基人同事,請注意 ! 有一件很重要事情,如果再有熱帶(颱風)的辱罵穢語性編輯,我贊成請他們維基用戶封禁它,下次不要不能做任何熱帶氣旋該條目了,還有一件事件,本熱帶氣旋條目要緊記的措施方法、風暴路徑和交通安排句子,才可以會看見安全。同事 ! 明白嗎 ! ! ! --鉑像張兆輝留言2013年9月22日 (日) 05:03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超強颱風天兔 (2013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地球科學,提名人:Good afternoon留言2014年5月21日 (三) 13:31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5月21日 (三) 13:31 (UTC) 至 2014年5月28日 (三) 13:31 (UTC)
:1支持,2反對,未能入選。--劉嘉留言2014年5月28日 (三) 15:51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颱風天兔 (2013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提名人: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1日 (二) 03:25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4月21日 (二) 03:25 (UTC) 至 2015年4月28日 (二) 03:25 (UTC)
(:)回應:天兔作為對珠江口構成重大威脅的風暴,此條目詳寫香港、澳門部份是合理,當然中國大陸部份亦可擴充,這需要內地維基人協助。點列問題方面,香港部份「市民不良行為」已經解決,而發出之最高信號、最接近距離的點列,對條目質素影響不大,反而可更清楚地顯示這些資料,個人認為也無不可。——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1日 (二) 11:38 (UTC)[回覆]
(:)回應:閣下應該看過CWB海陸警詳細資料的模板吧?(沒看過的話颱風天秤 (2012年)這條目點進去看就有了)如果閣下可以的話,能將那些資訊寫進類似這種模板當中嗎?不然說真的,佔的篇幅實在太大了。--  天秤P  留言  2015年4月25日 (六) 03:00 (UTC)[回覆]
(?)異議:同意可調整篇幅,始終描述汕尾一帶的破壞理應是最詳細,同時中國大陸的「地方級最高預警」雖難以化為段落,但本人會嘗試改用表格;不過請恕本人反對採用「海陸警詳細資料」的方式,因為本人認為不應把警告內容鉅細無遺地記錄(例如不用記下所有經緯度資料),而是要用段落把警告內容的重要部份轉述。如果有完整的警報單紀錄(例如天文台於政府新聞處的天氣稿),只需提供連結便可。此外,據悉{{HideH}}和{{HideF}}將於7月失效,採用類似「海陸警詳細資料」的摺疊模板形式,勢必衍生後續問題;今日更已有用戶在條目懸掛了{{Veil}}模板,個人認為還是把CWB警報單盡快轉化為段落轉述,以擴充「臺灣」章節,方為上策。——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5:36 (UTC)[回覆]
(?)疑問:如果看慣高品質條目,為何用戶們編寫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條目時,怎可能只加入升降格時間,草草了事,而非朝着優良條目或特色條目的準則撰寫?希望閣下口中的那位(或者那數位)氣象大師可抽空協助改善西太風暴條目,單靠數位維基人實在力有不逮⋯⋯——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5:45 (UTC)[回覆]
希望所謂的「氣象大師」不是指我……如果是的話Liaon98你有必要這麼說話麼……我一般來說不願意寫颱風類條目,因為已經有很多人在寫,同時條目品質很差,我不願意進去攪混水。大致概括,有這樣三個特點我個人認為如果不徹底捨棄,條目品質永遠都不可能會有突破性進展:一、喜歡花俏華麗,這點是非常明顯的,總是有一大片的國旗加國家連結,一大片的各種風球、表格、五顏六色,這些內容(特別是風球)實際上用文字簡單概括一下就足夠了,花俏華麗和不斷反覆的內鏈一樣,除了轉移讀者注意力以外沒有任何好處;二、圖片集,我個人其實也覺得很多風暴的衛星圖片非常漂亮,但這些條目中的圖片絕大多數都是多餘且不當的。要衡量條目中的圖片是否恰當,標準很簡單,即:1、圖片直接反映的內容在文字中是否有明確描述,這裏已經沒有講要有「詳細描述」,而只是說要有「明確描述」,道理很簡單,條目的主體畢竟是文字,圖片是為文字服務的,是在文字所不能及之處,給予讀者更為直觀和感性的認識,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條目中根本沒有明確提及海軍陸戰隊救災,那麼相應照片肯定就是多餘的(主編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麼);2、如果有明確描述,則考慮是否是「在文字不能及之處,給予讀者更為直觀和感性的認識」,而不至於會「轉移讀者注意力」,或是把條目變成畫廊,變成commons圖片庫;3、排版,這個屬於美學範疇,多看幾個好條目就知道了;三、點列。實事求是地講,點列有優勢,即簡單扼要、一目了然。但是:這種優勢會導致條目從文章(article本來就有文章的意思)退化成信息的簡單堆積,無論列出的內容多麼精細和專業,都會反映出編者沒有用心去整理語言,改善行文,這樣的寫法只適合於列表,不適合於文章性質的條目。此外,我不是很贊成「單靠數位維基人實在力有不逮」的感嘆,我有這種自信,相信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證明,一個人就能夠做出改變。雖然現在Weather Synchronize你在撰寫條目上還有一些需要改善的點,但只要有耐心、有恆心,面對他人的批評可以放穩心態,那也沒有什麼很難的地方。--7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6:22 (UTC)[回覆]
嘛...原推薦人舉出了兩個過去的颱風GA,我講說現在GA評選變嚴格了也沒什麼不對吧,變嚴格某種層面這不是壞事不是嗎?講氣象大師也沒什麼不對,希望各領域都能有標竿型的條目和主編,這樣其他人也比較好比較效仿(像之前寫電影條目就是因為近一兩年有許多標竿型條目才知道要寫啥比較好)--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22日 (三) 16:30 (UTC)[回覆]
(:)回應:翻看那兩個GA的投票紀錄,似乎當時的門檻真的太寬鬆,隨便找夠6人做「舉手機器」便行了,由此角度看,收緊準則是好事;況且本人預期該兩個GA將無法通過重審,因此已把以上舉例劃去。國旗方面可再商榷,二次大戰條目的模板也有很多面國旗,但又不見得花俏華麗,只於模板用國旗,而正文不使用,會否是一個方向?還是真的要全面取締?風球方面就請恕本人不太同意,這必須要按信號高低和影響而定詳略,信號低、影響微則自然可用一兩段寫好,信號高、影響大就要很詳盡。當然模板方面應可再修改設計,例如Template:電視節目的變遷可以把數個播放檔次、聯播放在同一個模板內而不須分開,甚至可以摺疊,Template: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應可借鏡,只是本人的模板技術不成熟,不敢亂碰。圖片方面,本人在此條目及2013年颱風海燕條目(現時亦已提名GA評選)嘗試把部份圖片改為放在「發展過程」中,加上簡介以輔助發展經過的描述,希望可達到Jarodalien君所指「在文字不能及之處,給予讀者更為直觀和感性的認識」。配合連結至維基共享資源的模板(如{{Commons and category}}),本人同意移除圖片庫(本人亦已於今日把圖片庫刪去)。「單靠數位維基人實在力有不逮」的感嘆⋯⋯本人也希望實情不是如此,只是每個人也會沒空,亦總有所知甚少的地方。改變可由一人開始,但仍是要由眾人合力完成。當現在要清理的西太風暴條目直逼150條(實際上肯定更多,本人已沒標示襲港風暴條目),真的要眾志成城才行。當然在暑假期間,本人會加快處理襲港風暴條目,但歸根究底還是要數現時的根本性問題,如果「純升降格」、無來源的情況仍雷打不動,恐怕今年的新風暴條目不會有大多改善,還是要各位維基人在事後才千辛萬苦地擴充條目。——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8:13 (UTC)[回覆]
話說這個條目跟下面那個一樣,外部連結都放不相干的連結,請花點時間修正吧--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23日 (四) 04:10 (UTC)[回覆]
(:)回應:同意,不過此非單一條目的問題,幾乎所有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條目也是如此,一改就是接近全部西太風暴條目也得改。——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3日 (四) 07:11 (UTC)[回覆]
(?)異議:請問可否舉例?本人重新檢視後未有發現完全重覆的資料來源,各項資料來源也有其必要性,故請恕本人反對閣下說法。實話實說,現在反而是很多西北太平洋風暴條目欠缺來源。——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6日 (日) 15:05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詳細完整,格式規範。--Huandy618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2:44 (UTC)[回覆]
  • (!)意見:首先圖片太大,建議調小;再來就是在菲律賓的影響,內容和來源皆相當缺乏;然後在香港的部分,來襲前警示、酷熱天氣在下覺得無必要寫進去,還有我覺得港澳地區的內容根本不是影響,純粹是氣象紀錄罷了;接着在下想問中國的篇幅為什麼會比港澳地區還來的小?還請閣下改善這些問題。最後在下建議條目中的「颱風基礎模板」改用「颶風模板」,排版看起來會更好一點,關於這點的話就看閣下的想法要不要改,此純屬拙見。--  天秤P  留言  2015年4月25日 (六) 02:53 (UTC)[回覆]
(:)回應:同意把圖片調小,較早前本人修改2013年颱風羅莎條目時便發現嚴重排版問題。香港部份的來襲前警示有其保留價值,因為天文台提早高調預警的做法罕有,酷熱天氣亦顯示天兔下沉氣流之強,始終是全年第二高溫;不過本人同意可棄用{{quote}}「搬字過紙」的引用方式,把引用併入段落以減少篇幅。本人會盡力擴充中國章節,汕尾的破壞和傷亡應成重點,如有內地維基人協助,可事半功倍。——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5日 (六) 05:36 (UTC)[回覆]
  • (※)注意:本人已把CWB警報單刪除,並擴充菲律賓、臺灣、中國大陸之篇幅,香港和澳門部份亦略有調整,基本上地域中心和{{Veil}} 已修復。當然本人還是那句,如有較熟菲律賓、臺灣、中國內地情形的維基人再編輯,就會更為理想。——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6日 (日) 15:05 (UTC)[回覆]
(:)回應:我會盡量擴充臺灣的部分。還有我說過以後請使用「臺」。--  天秤P  留言  2015年4月27日 (一) 09:43 (UTC)[回覆]
(:)回應:感謝閣下對臺灣的擴充。本人在週末的修訂已把「台灣」改用「臺」,但看來有漏網之魚,謹此致歉。——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7日 (一) 12:36 (UTC)[回覆]
  • 擱置:距離截止投票只餘5分鐘,縱使上述問題大多已經解決,現時仍未有足夠票數通過提名。故本人決定暫時擱置這次提名。還記得此條目上一次GAN時敗選收場,當時的一句「備感羞愧」簡直是對西太風暴條目的當頭棒喝;可惜如今條目質素大幅改善後,仍未能為此條目一雪前恥,實在是令人失望。太平洋颱風季專題只有1條優良條目(撇除正重審的2個條目)和6條特色條目,本人不太喜歡引用王征的說話,但如何才能把西北太平洋風暴條目「搞起來,搞上去」?——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3:20 (UTC)[回覆]
    閣下未免太過性急,首先西太平洋風暴不止4個特色條目(閣下應該是漏數了2007年強烈熱帶風暴法茜1992年颱風蓋伊),而是6個,這已經是漢語維基百科許多大類別——如教育、哲學、心理學、宗教、皇室和貴族、交通、醫學、數學、語言、飲食、工程技術、化學和礦物學等都還沒有的。--7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4:00 (UTC)[回覆]
(:)回應:感謝指正,本人有數強烈熱帶風暴法茜,但就真的數漏了颱風蓋伊,還有不知哪一個條目⋯⋯6個特色條目算是很好,但如無意外,3條優良條目的其中2條將在今午被「釘牌」,僅餘下2014年颱風浣熊,GA數量就真的很少。閣下可以說本人性急,但惟有更多條目經大幅改良後入選優良甚或特色條目,才能立竿見影而徹底地改變現在那種「純升降格」、來源欠奉的寫法——這與去年颱風浣熊獲選GA,並一度競逐FA的目標可謂一致。始終是難掩失望,惟有希望於未來1個月再進一步改良之後,可捲土重來吧。——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4:35 (UTC)[回覆]
條目只要品質提升了,是不是GA或者FA都不要緊,否則就算GAFA都有兩位甚至三位數,也不見得能夠改變他人的寫法,氣象類我寫了不少,但漢語維基總體上氣象條目品質和數量還是很差,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即使我寫的這些氣象類所有的GA或FA全部撤銷,氣象類條目的品質也不會因此下降半點。GA和FA只是一個標籤,現在只是沒有入選而已,要是這麼着急,將來他人亂提個重審,豈不是要氣到吐血……--7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5:48 (UTC)[回覆]
1支持,2反對,落選。--219.129.203.224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5:56 (UTC)[回覆]
↑該投票無效,原因:提名人已宣佈擱置是次提名,故並非「落選」。--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7:28 (UTC)[回覆]
撤回 提名人撤回。—Weather Synchronize留言2015年4月28日 (二) 06:39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三次)[編輯]

颱風天兔 (2013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大氣物理學及氣象學,提名人: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22日 (六) 04:19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8月22日 (六) 04:19 (UTC) 至 2015年8月29日 (六) 04:19 (UTC)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天兔 (2013年)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2日 (五) 09:0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天兔 (2013年)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4日 (六) 04:46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編輯]

颱風天兔 (2013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巧克力~✿ 2020年8月5日 (三) 23:40 (UTC)[回覆]
投票期:2020年8月5日 (三) 23:40 (UTC) 至 2020年8月12日 (三) 23:4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9月11日 (五) 23:41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條目存在不合跨語言連結規範之頁面,條目敘述亦不符合維基百科撰寫方式,例如國際關注一節:「香港傳媒亦稱呼天兔為「魔兔」、「黑兔」(源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之色調強化衛星雲圖,顯示天兔的中心密集雲團雲頂溫度低至攝氏-80度,以黑色表示)。」及風力飆升一節所提:「天文台沒有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亦沒有提及是否需要發出更高信號)」。🍫巧克力~✿ 2020年8月5日 (三) 23:40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以上問題已解決。條目質素與上次投票時沒有太大變化,仍符合優良條目的各項標準。其實見到一些小問題,有空就動筆修正便是,不需要為部份資歷較淺的編輯犯下小毛病就提出重審。當然小弟工作繁重,近來已沒空再怎樣打理熱帶氣旋條目,小弟也有責任⋯⋯——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20年8月9日 (日) 20:20 (UTC)[回覆]
    • (:)回應@Weather Synchronize條目內容其實還有調整的地方,例如「影響」章節中,台灣段落提到美麗灣的環保議題、香港段落提到的觀浪與先前閣下移除的玩命追風與澳門段落的未懸掛八號風球,可新增「相關爭議」敘述之。再者,「國際關注」一段在「影響」章節中皆有提及,是可存在或不可存在的重疊範疇,閣下應考慮是否保留。敘述的部分「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45公尺/秒(蒲氏風力14級,每小時162公里)」這部分可考慮用風速轉換模板調整內容敘述,另蒲氏風力已有條目蒲福氏風級,不應以紅鏈出現在條目中。而部分段落未有充足來源支撐,如「中國」一段的「疾速減弱仍有大雨」小節。--🍫巧克力~✿ 2020年8月10日 (一) 00:0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