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惠 (元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惠(1224年—1285年),字廷傑元世祖時中書右丞。成都府新繁縣(今四川成都附近)人。

1236年,張惠十四歲時,蒙古軍入蜀,被俘送至杭海(今蒙古國杭愛山)。留居其地數年,盡通諸國語言。後來經人推薦,入侍還在藩邸的忽必烈,賜名兀魯忽訥特。中統年間,忽必烈即位,任命張惠擔任燕京宣慰副使。至元元年(1264年),擔任參知政事,行省山東。用銀錢贖俘囚二百多家恢復民籍。當時山東李璮之亂後,百姓被軍隊擄掠的非常多,他設法放回。至元三年(1266年)轉任制國用司副使,改任尚書省參知政事。至元九年(1272年)擔任中書左丞、中書右丞。至元十二年(1275年)掌管江淮錢穀和元朝攻打南宋的糧餉供給。宋朝滅亡,他到臨安府查驗府庫版籍,收繳太廟和禮樂器物。因為在府庫擅自啟封,被責召回京師。他依附專擅的中書省平章政事阿合馬,被安童等人指責。至元十九年(1282年)因為依附阿合馬被罷黜。至元二十年(1283年),被起用為揚州行省平章政事,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轉任杭州行省平章政事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167》,出自宋濂元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186》,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