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戴秉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秉國
暨南大學董事長
任期
2013年11月15日—2019年11月15日
校長胡軍 宋獻中
前任錢偉長
繼任萬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
任期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08年3月17日—2013年3月16日
總理溫家寶
副總理李克強回良玉張德江王岐山
中國共產黨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任期
2005年4月—2013年8月
總書記胡錦濤 習近平
前任劉華秋
繼任楊潔篪
個人資料
出生1941年3月(83歲)
 中華民國貴州省印江縣
籍貫貴州省印江
國籍 中華民國(1941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今)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黃浩
親屬黃鎮岳父
母校四川大學
外交學院
職業外交官
著作《戰略對話:戴秉國回憶錄》
網站戴秉國簡歷
經歷

戴秉國(1941年3月[1]),土家族貴州印江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第二屆溫家寶內閣分管外交的國務委員,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

成長背景[編輯]

戴秉國出生在貧困偏僻的貴州印江的一個山村。家境貧寒的戴秉國,幼年時就開始學做農活;但父親還是堅持讓他在村裏的私塾讀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依靠國家助學金讀完中學。1959年,戴秉國考入四川大學外語系。畢業前,受學校推薦,參加國家外交學院研究生班考試,成為被錄取的50人之一。

外交生涯[編輯]

外交學院短暫的進修後,25歲的戴秉國被選調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工作,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職業外交生涯。先後擔任外交部蘇歐司科員,駐蘇聯使館隨員,外交部蘇歐司副處長、處長等職。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被下放五七幹校勞動。

1985年1月,44歲的戴秉國「大器晚成」,終獲提拔,升任蘇歐司副司長;一年後,接任司長。因此,戴秉國在1980年代中期,參與了中蘇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進程。1989年10月,被任命為駐匈牙利大使;兩年後,升任外交部部長助理;1993年12月,晉升副部長。

紅色聯絡官[編輯]

戴秉國長期從事對蘇聯東歐等前「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事務。1995年6月,戴秉國由隸屬國務院的「外交系統」轉到隸屬中直機關的「外聯繫統」,出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同一些「紅色國家」、或曾經是「共產主義陣營」國家的原執政黨保持聯繫和溝通。1997年8月,在中共十五大召開前夕,戴秉國升任中聯部部長。

處理朝核危機[編輯]

2002年底,朝鮮半島核危機再度爆發。2003年1月10日,朝鮮公開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了應對危機,當年5月,戴秉國返回外交部,繼續出任副部長,並擔任部黨委書記(至2008年4月),掛帥斡旋「朝鮮核危機」;2005年3月,接替劉華秋,兼任中央外事辦主任。

在任職期間,戴秉國一直扮演着類似「國家安全顧問」的角色,代表兼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處理外交大事,是中美、中日、中俄、中印戰略對話的領軍人物[2]

主管外交事務[編輯]

2009年7月28日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後,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中)和戴秉國(左)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奧巴馬贈送的簽名籃球。

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戴秉國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名為國務委員,並繼續兼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和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工作。

2009年,作為國家主席特使出席第35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峰會。

2012年10月7日,戴秉國在北京會見了以私人身份來訪的中華民國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2013年3月,72歲的戴秉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卸任國務委員等職務退休。

退休生活[編輯]

2013年11月,出任暨南大學董事長。

2016年3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他與基辛格對話,暢談中美兩國關係及未來發展趨勢。

2016年3月,出版《戰略對話:戴秉國回憶錄》一書。

2016年5月17日,戴秉國應邀赴韓國出席第七屆「亞洲領導力會議」,並發表題為「以創新思維開創亞洲美好明天」的主旨演講。

2016年6月,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對戰略對話的幾點思考》。

2016年7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上,他又做開幕主旨演講。

2016年9月,出席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揭牌儀式,擔任名譽院長。

2017年2月,當選全國台灣研究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

2019年5月,出席由中國社科院承辦的「全球變局下的中日關係:務實合作與前景展望」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社科院院長謝伏瞻、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一道出席開幕式,並且發表主旨演講。

2019年9月,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法國政府在巴黎為前總統希拉克舉行的悼念活動。

2019年11月,卸任暨南大學董事長。

2020年12月,卸任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

2021年7月1日,出席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

2021年7月12日,出席在貴州貴陽開幕的以「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2021年9月23日,出席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南亞研究中心和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印高級別二軌對話開幕式。

2022年12月1日,擔任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委員。

家人[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戴秉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3). 
  2. ^ 戴秉国将成为中国外交掌门人. 美國中文在線. 2007-08-13 [201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3). 
  3. ^ 3.0 3.1 土家山寨里走出的中国外交掌门人,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2021-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唐家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
(分管外事僑務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繼任:
楊潔篪
中國共產黨黨徽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劉華秋
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
2005年4月-2013年8月
繼任:
楊潔篪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
2005年4月-2013年8月
前任:
李淑錚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1997年8月-2003年3月
繼任:
王家瑞
前任:
李肇星
中國共產黨外交部委員會書記
2003年3月-2007年9月
繼任:
王毅
外交職務
前任:
朱安康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大使
1989年11月-1992年2月
繼任:
陳之騮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
錢偉長
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2013年11月-2019年11月
繼任:
萬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