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老子 (書)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老子 (書)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老子 (書)」已被列為文化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Untitled[編輯]

原文移到[1]了。-Menchi 04:45 2003年11月26日 (UTC)
子標題:方法論 內容來自同一位維基人,但內容是否符合維基中立性或符合維基條目的忠實表述該條目的必要性說明內容,本人提出疑慮觀點,肯請各多維基前輩開示。郭朝益(ChaoYi, Kuo) (留言) 2010年10月20日 (三) 13:29 (UTC)[回覆]


關於內容[編輯]

arthur留言2012年10月29日 (一) 05:04 (UTC)下列是關於本文的一些看法,或會小幅修改,但亦請諸賢達能幫忙增益。[回覆]

  • 參考文獻的增入:全書似乎參考相當的資料,但全文中未予以註明,是故諸多被疑為原創內容與未查證內容。歷來諸多的研究可供參考的書籍極多,而內容似乎應該更平民一點,而非深奧的學院說法雜燴。
  • 副標題的擬定雖然沒有固定/規定的格式與內容,但目前似乎太偏於各種混亂議題的澄清。以史記為例,至少我覺得一本書的描述,應該像史記的內容這樣子(包括:作者、內容、版本、影響、其他等等)。
  • 〈歷代註疏〉一段似乎已是魯魚亥豕了?(此段決定刪去了。arthur留言2012年10月29日 (一) 05:04 (UTC)[回覆]
  • 〈老子思想〉一段似乎應別為一個主條目,此處僅簡述(同時在老子一條中亦有相對應的思想說明段落)?

科學家評價[編輯]

編輯歷史。--Barmy old codger 2014年2月4日 (二) 07:48 (UTC)[回覆]

建議改名:[編輯]

老子 (書)」 → 「道德經」:使用最常見之名稱--578985s留言2014年10月18日 (六) 16:25 (UTC)[回覆]

贊成。於香港亦是《道德經》尚多聽見。--Mat0329Lo留言2022年9月19日 (一) 22:13 (UTC)[回覆]

反對。《老子》才是最常見名稱--Highlycited留言2014年11月1日 (六) 12:28 (UTC)[回覆]

何以見得?--578985s留言2014年11月1日 (六) 13:29 (UTC)[回覆]
好像這個理由應當由想要改變現狀的人提供吧:何以見得《道德經》是常用名稱??況且馬王堆出土的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有人提出應稱為《德道經》。國家圖書館的台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老子」多於「道德經」。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搜尋結果也是如此--Highlycited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1:44 (UTC)[回覆]
1.因為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自然,一直聽的都是《道德經》這名稱。嘛,可能還是有地區差異。你可以說說日常聽到的是哪個名稱。2.沒提供證據是因為不知道怎提供,因為搜尋「老子」兩字,你不知道搜尋數中多少是指人,或是書。使用圖書搜尋系統也無法避免問題吧。3.另外說明一下:這條目是在2013年1月改成現在的名稱的,在那之前還是叫道德經。4.至於《德道經》,這要看改名的重要性吧,就是說會否影響到日常和學術中的使用。--578985s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5:41 (UTC)[回覆]
這應該無關乎地區差異。一個最簡單的判別辦法:文中列出的歷朝歷代的註疏版本,稱「老子」的更多。--Highlycited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6:06 (UTC)[回覆]
我是指地區詞的意思,比如現時兩岸三地的電影譯名會有差異。--578985s留言2014年11月2日 (日) 09:06 (UTC)[回覆]

新方案:「老子 (書)(文字作品)(中國古典典籍)」→「老子 (道德經)」。-- Goedemiddag 2014年11月4日 (二) 08:58 (UTC)[回覆]

(?)疑問:怎麼認定錯誤名稱呢?——「(書)」是正確的消歧義名?-- Goedemiddag 2014年11月4日 (二) 07:49 (UTC)[回覆]
消歧義應該都是以類型做為區分,但老子等於道德經,這樣應該不是正確的消歧義方式吧?Iokseng留言2014年11月4日 (二) 08:39 (UTC)[回覆]
(!)意見:日語條目是使用「老子道徳経」。在任何語言下的消歧義並無僵化一成不變的規定,只要在能辨別的前提下應適度保有彈性。消歧義的服務對象最終脫離不了讀者的觀點,而不完全是編輯們習慣的觀點。
除了日語條目是《老子道徳経》,不可否認的是所有語文條目名稱幾乎都(曾)以《道德經Tao Te Ching)》為條目名稱,外文的翻譯來源是根據中文道德經而來,他們並沒有因為考古上名稱或篇章前後順序的問題而拿捏不定,直接就使用一個最具鑑別度的名稱——道德經——夠資格條目名,若權衡用在「老子 (道德經)」作為兼顧第三方案亦無不可(跟日文很像,中文只是多了括號而已),並不牴觸消歧義可資辨別的宗旨,消歧義也能直白解釋做老子此人的延伸條目(此文字作品常被稱作道德經)。-- Goedemiddag 2014年11月4日 (二) 10:09 (UTC)[回覆]
因為以「老子」為名的著作只有(或有名的只有)一本,所以在沒有重名(或比它更有名)的著作存在的情況下,消歧義的括號內一般應該是以類型做區分。或者用「(中國古典典籍)」似乎也不錯。而目前的「(文字作品)」我覺得有點像是在說現代作品的感覺。--Iokseng留言2014年11月4日 (二) 16:39 (UTC)[回覆]
WP:消歧義中提到「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這點是否能支持以「道德經」作條目名?--578985s留言2014年11月4日 (二) 15:50 (UTC)[回覆]
道德經並不是更完整的名稱。外語的譯名不足為憑,不然鄭成功要移動到「國姓爺」。-Highlycited留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編輯]

google搜尋了一下,來源大多數是中文網站。有否來自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方文件?—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40.112.54.158對話)於2018年7月31日 (二) 01:14 (UTC)加入。[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