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4+4環加成反應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4+4環加成反應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0年7月18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0年7月1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化學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化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化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4+4環加成反應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化學,提名人: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05:15 (UTC)[回覆]

    投票期:2020年7月11日 (六) 05:15 (UTC) 至 2020年7月18日 (六) 05:15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8月17日 (一) 05:16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翻譯自英語維基,個人認為符合標準。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莊生浪世 留言) 2020年7月11日(六) 05:15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anyangarden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13:33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話說條目名稱可以用全形的中括號嗎,還是直接放棄括號比較好?--| 2020年7月12日 (日) 01:12 (UTC)[回覆]
    • 這應該是英文維基百科翻譯過來的。我怎樣看,這也不像是一個化學GA應有的樣子。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2日 (日) 01:49 (UTC)[回覆]
      • @Sanmosa第一次評選GA,只看了GA標準,同時本人認為該基礎內容還算全面,不知道化學GA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敬請閣下提點指正以進一步改善,本人感激不盡。--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2日 (日) 02:02 (UTC)[回覆]
      • (~)補充:看了GA列表裏的化學GA(6篇),如硒化合物,個人認為都可以評FA(0篇化學FA)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這個GA,真是不可思議,還是直接評FA合適。……--7留言2020年7月12日 (日) 03:23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支持化學開發案,不過可以上ACS找更多相關資料。雖然條目有些短小,但私認為有擴充成FA的可能性,。--·索爾 ()歡迎加入邊緣人小組 2020年7月14日 (二) 01:50 (UTC)[回覆]
    • (!)意見:下次看可不可以出個化學條目指引--·索爾 ()歡迎加入邊緣人小組 2020年7月14日 (二) 01:50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達標。另,Wikipedia:命名常規 (化學)中只說了化學物質的中括號需要用全形代替,化學反應沒說。其它內容已在用戶頁回復。--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0年7月14日 (二) 05:03 (UTC)[回覆]
    • (我還是投票好了)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引言過短,整體內容大概是C級。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4日 (二) 06:02 (UTC)[回覆]
      • @SanmosaC級大概是什麼標準呢?剛參與編輯不久,還不了解相關事項,還請閣下提點,本人不勝感激!--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09:15 (UTC)[回覆]
        • Wikipedia:專題委員會/評級問答#評級標準。我現在覺得C級可能還是高估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4日 (二) 09:17 (UTC)[回覆]
        • @Sanmosa 囧rz……哪個是C……很抱歉打擾您,確實想提升條目質量,為以後系統性編輯打個基礎。--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09:33 (UTC)[回覆]
          • 丙級。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4日 (二) 09:34 (UTC)[回覆]
            • @Sanmosa 囧rz……可能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吧。對於這個反應,愚以為內容已經很全面了,像本人之前所編齊默爾曼重排反應確實有很多內容可以擴充,但此反應由於環加成反應等相關條目已有背景內容,竊以為無需贅述。另要讓所有人都看懂的通俗科普,本人確實無法在這種條目中寫出。不過還是尊重您的看法!叨擾勿怪。--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09:54 (UTC)[回覆]
              • 不要緊,這點我能理解。至少我還願意直接點明(我認為的)問題所在,而不是在搞對評選和條目品質本身毫無幫助的諷喻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4日 (二) 09:58 (UTC)[回覆]
    • 對於化學反應,誰發現,總結,記載,一概沒有。不要說反應,有哪種單質連最早誰發現(提純)都不用講,就可以算內容全面嗎?然後看看正文,首段只有一句話就概括全文,如果是這樣,那這些內容根本就應該合併到別的條目,沒有理由單獨做條目。內容呢,是這樣的:
    [4 + 4]環加成反應是一種光化學環加成反應,指兩個含有四原子共軛體系的分子經光促條件形成一個新的含八元環的分子的反應。1936年,[4 + 4]環加成反應發現於蒽的光二聚化反應[誰?]該反應[哪個/哪些?]至今仍是最可靠的光環加成反應之一,並且是其他相關研究的基石。其他多環芳香族化合物也會經歷類似蒽的環加成反應,例如吖啶。自然界中,歷經該反應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有截短側耳素、卡爾曼醇、腎上腺素和龍膽酚等。通過[4 + 4]環加成反應建立環辛烷體系具有幾個[為何?]的優點,包括:可由兩個相對簡單的四碳片段聚合成八元環、形成了兩個新的碳碳鍵,以及最多可引入四個新的立體中心。[4 + 4]環加成反應在基態下反應禁阻,在激發態下通常熵不利[需要解釋]。[4 + 4]光環加成反應首先從一個1,3-二烯體系的光激發開始。一分子激發態共軛二烯中最高佔據分子軌道(HOMO)的軌道對稱性與另一分子基態二烯中最低未佔據分子軌道(LUMO)的軌道對稱性相同,因此它們能形成激基複合物。隨後該激基複合物衰變閉環形成了環辛烷結構。[4 + 4]環加成反應中的立體化學控制並不常見,但確實存在,如某些交聯技術可以成功實現Enol-exo立體選擇性。除個別特例外,通過使用現有立體中心來控制形成橋頭碳原子的立體構型基本上無法實現。[4 + 4]環加成反應和[2 + 2]環加成反應競爭,因此此法的應用很少[哪個/哪些?]。但當該反應有一定產率時,此法可用於一步構建具有複雜立體中心的八元環結構[哪個/哪些?],如擬議的對紫杉醇的合成[何時?]與對岩藻球菌素家族分子的合成。另外,儘管該反應首先形成了稠環,但隨後可裂解形成大環。在紫杉醇八元環部分合成中,通過[4 + 4]環加成反應進行環構架建立只需利用一個相對線性且簡單的2-吡啶酮衍生物,將其摺疊成環便可得到所需的稠合環,產物C3、C8和C15(相較紫杉醇)立體構型符合預期,並且環上兩個雙鍵可接受反式加成。預期該產物內酰胺環的開環與進一步官能團化將產生紫杉酚。同樣,使用該反應可以快速構建具有5-8-5環系統的岩藻球菌素家族分子。儘管該反應形成反式異構體的立體選擇性高,使其不適合目標分子的後續合成,但其容易產生四個叔手性中心[需要解釋]的特性仍引人關注。[4 + 4]環加成反應並不局限於構建八元環。只要通過連接環網,然後斷開並環共用的共價鍵,就可以實現預置了立體中心的宏環的合成。[4 + 4]環加成反應不可避免地帶有[2 + 2]環加成反應的副產物。但由於反應可逆,可以通過熱力學控制形成較穩定的產物。
    以上這一段話,已經是整個條目的全部內容,以前來提名優良條目,大多是說來源不足,現在算平衡一點啦。--7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10:07 (UTC)[回覆]
      • @Jarodalien針對閣下的建議對語句作出了一些潤色,不知閣下是否認為仍有表意問題。另對「該反應」一詞的應用根據漢語承前指代原則應該沒有歧義,況且該條目說的中心詞也只是[4 + 4]環加成反應這一個,不過本人還是聽從閣下建議,將此主語重複使用使指代更為清晰。添加一些時間、人物也確實是文章內容更豐富(雖然參考文獻標題都有)。另外若要擴充反應實例其實很方便,把蒽上插幾個基團就OK了[開玩笑的],所以還是先放着。另:「有哪種單質連最早誰發現(提純)都不用講」是指硒化合物嗎?若是,在中已有詳細介紹了。對於「對於化學反應,誰發現,總結,記載,」,這個條目不是一個人名反應,相關人物我看了參考文獻也都指出了,反應研究查閱了一下記載有相當多文獻,列出的話可能就和《March高等有機化學》中的[4 + 4]環加成反應一樣只有100個漢字幾百條文獻了。蒙閣下啟發,本人明白維基引言應是個summary(原來按Name reaction介紹習慣作出了一句話定義),十分感激。對本人及文章還有什麼意見或問題還請直言,最好不要打啞謎,學無止境,我都是完全基於WP:FAITH(100%認同並堅持踐行)的角度推定所有評價的,感謝!--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14:52 (UTC)[回覆]
    • 說明應建議擴充了引言,具體反應實例因本人參加考試等因素只得抽空再找找。(因網絡問題,該括號前與7君編輯衝突)網絡狀態不佳…稍後研究一下7君建議。另本人貌似對7君一些話不甚理解,希望大家有話直說,心平氣和,維基還是一個很好的網站形式創意。

    --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10:24 (UTC)[回覆]

    • 說明

    根據列出的GA標準:
    優良條目標準衡量合適的文章;它們並不像典範條目標準那麼苛刻

    一篇優良條目是——

    1. 精心編寫的
      1. 段落清晰簡潔,拼寫和語法正確;
      2. 它符合格式手冊中的序言章節版面佈局避免使用的字詞虛構事物嵌入列表
    2. 可供查證無原創研究的
      1. 根據版面佈局指引列出,它包含所有引用(資料來源)的列表;
      2. 所有內文引用來自可靠來源,包括直接引用、統計、發表的意見、受到挑戰或可能受到質疑的反直覺或有爭議的陳述,以及與在世人物有關的有爭議的材料;
      3. 無原創研究
      4. 它不包含侵犯版權抄襲行為。
    3. 涵蓋面廣的
      1. 它包含主題的主要方面;
      2. 它保持聚焦於主題,而不會深入不必要的細節(見摘要格式)。
    4. 中立的:它代表公正的觀點,沒有編輯偏見,給予各觀點應有的比重。
    5. 穩定:每天它都不會因持續的編輯戰或內容爭議而有明顯的變化。
    6. 若可能,則透過圖像說明:
      1. 圖像為其版權狀態加入標誌,並為非自由內容提供有效的合理使用理由
      2. 圖像與主題相關,並具有適當的題注

    本人並沒有看出有什麼不妥,條目圖片中也包含了豐富的信息,作為百科應該內容足夠了(甚至比某些教科書內容還要多了)。如果不認同標準還請修訂。(不僅僅)@Jarodalien反對的意見我是尊重的,只是想弄明白原因並更正,永遠尊重不同的意見,還希望不要鬧得不愉快。叨擾勿怪。--莊生浪世留言2020年7月14日 (二) 23:09 (UTC)[回覆]

    4支持,3反對,落選。--7留言2020年7月18日 (六) 06:2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