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来 (琉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凤来
琉球第二尚氏王朝三司官
前任:向有恒(宜湾朝保)
继任:
毛凤来
琉球三司官
(1875年—1879年)
国家琉球国
姓名毛凤来
名乘盛奎
封爵富川亲方
封地久米仲里间切
出生1832年11月28日
(道光十二年壬辰十月七日)
琉球国首里城
逝世1890年
 清朝福州柔远驿

毛凤来琉球语毛鳳来モーフーレー Mō Fūree ?;1832年11月28日—1890年),和名富川亲方盛奎琉球语富川 親方 盛奎トゥミガーラ ウェーカタ シーケー Tumigaara Ueekata Shiikee ?),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歌人,为最后的三司官之一。

毛凤来出生在首里仪保村毛氏富川殿内家族,是十三世毛世琯(富川亲云上盛有)的次子,母亲为毛氏真牛。[1]富川殿内是丰见城殿内的分支家族,其始祖为毛圣瑞(阿波根亲方盛秀)。1872年,毛凤来曾被任命为检使,前往宫古八重山等地监察当地的法制,翌年归国。[2]

1875年,三司官向有恒(宜湾亲方朝保)因为册封琉球藩王的事件而遭到百姓唾弃,被迫辞去三司官一职。毛凤来继任其法司之位。毛凤来在对日本的政治立场上持较为缓和的态度,既不属于白党(亲日本派)又不属于黑党(反日本派)。琉球王族尚球称毛凤来是个“头脑清晰、才略纵横”的人物。[3]

1878年,毛凤来与另一名三司官马兼才(与那原亲方良杰)前赴东京,反对日本在琉球设藩,要求日本同意琉球继续向中国朝贡,并要求美国法国公使斡旋。其二人在国内的事务,则由退隐的三司官毛增光(池城亲方安邑)代理。[4]

1879年,日本派松田道之前往琉球,将琉球吞并,设置冲绳县尚泰王被迫同尚典尚寅前往东京。马兼才跟随前往,毛凤来与向居谦(浦添亲方朝昭)则以中城御殿为中心,组织士族反抗日本的吞并。日本被迫任命他们为县厅顾问,以缓和日本与琉球士族的矛盾。

与此同时,清朝向日本就琉球问题提出交涉。清国与日本方面达成“分岛改约案”的共识,即清廷承认日本占有琉球,日本将先岛群岛割让给清廷,以其地立一琉球王族为王。为反对这一条约,毛凤来与王大业(国场亲云上)于1882年乘船,途经八重山岛,翌年流亡到福州。日本各大报纸纷纷对此进行报导,曾引起日本国内的轰动。1884年,毛凤来向清朝总理衙门上书,表示琉球士族皆反对分岛改约案,坚持要求日本归还整个琉球领土。

1890年,毛凤来客死于福州

其第四子富川盛睦琉球新报的记者。

参考资料[编辑]

  1. ^ [『 毛 姓 家 譜 』 に つ い て - 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 (PDF).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9).  『 毛 姓 家 譜 』 に つ い て - 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
  2. ^ s:球阳记事/卷之二十四
  3. ^ [廃藩当時の人物[[Category:含有日語的條目]]·其五》.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2).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廃藩当時の人物·其五》]
  4. ^ s:球阳记事/附卷之四
毛凤来(富川盛奎)
前任:
向有恒
(宜湾朝保)
琉球国丑日番法司
1875年—1879年
琉球国被日本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