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河源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源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
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hak

河源话,是客家语的一种方言,主要使用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根据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河源话被归类在客家语粤中片[1],而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则被归类在客家语粤台片龙华小片[2]

概况[编辑]

河源客家语说从中原地区语言演变而成的。客家祖先原居住在中原一带,由于历史原因,历经了东晋末和三大时期第大迁徙。先在赣南、闽西、粤东北地区定居。定居后与南方当地人相处,在迁徙过程及定居后接触龙来自各地的人,而夹杂不少各地方言,使语言( 河源话)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3]

语音[编辑]

声母[编辑]

河源话总共有19个声母。

p 斧扁帮八 pʰ 部刨潘拔 m 武满门武 f 火快方罚 ʋ 禾围碗滑
t 肚短钉塔 tʰ 兔道汤毒 n 内恼南脓 l 路老朗录
t͡s 借针争桌 t͡sʰ 初造此虫 s 写诗手食
k 古街讲脚 kʰ 桥柜缺共 ŋ 牙岸外岩 h 晓苦风学 ʔ 安暗一屋
ɲ 耳日牛弱 j 腰远益用

韵母[编辑]

河源话总共有46个韵母。

a爬家 aɪ买界 aʊ老高 am男敢 an眼层 aŋ生耕 ap杂鸭 at辣北 ak白隔
o多火 oɞɪ来灰 ɞʏ豆走 ɞm暗森 oɞn短孙 ɔŋ堂巷 ɞp鸽盒 oɞt渴脱 ɔk落桌
i纸医 iʊ酒收 im深音 in民证 ip立湿 it实力
ɪa借邪 e米世 ɪɜʊ超尿 ɪɜm钳点 ɪɛn变千 ɪaŋ镜岭 ɪɜp接碟 ɪɛt热节 ɪak迹壁
u祖户 ᵿɪ雷跪 ᵿn稳裙 ʊŋ送用 ᵿt骨出 ʊk读竹
y女树 ø茄螺 ʏœn健全 ʏɔŋ凉香 ʏœt月缺 ʏɔk脚略
m̩五唔

声调[编辑]

河源话共分7个声调,其中升调与降调在充当前字时,会变平调。

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本调 33 ˧˧ 31 ˧˩ 35 ˧˥ 13 ˩˧ 53 ˥˧ 5 ˥ 2 ˨
标调 11 ˩˩ 55 ˥˥ 33 ˧˧ 33 ˧˧
例字 湿

(注:该音系记录来自于《客家古邑方言》[4]

语音特点[编辑]

声母[编辑]

  1. 古全浊声母清话,不论平仄,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一般读为送气音。
  2. 保留了“古无轻唇”的特点。各点中古非组都有读重唇的现象,反映了“古无轻唇音”的特点。非敷奉母白读p、pʰ,文读f,微母则几乎都读m。
  3. 精知庄章合流,精知庄章组同读舌尖前音t͡s、t͡sʰ、s声母。
  4. 泥、疑母逢细音读鼻音声母,与日母白读层合流。泥、疑母在洪音韵母前一般分别读n、ŋ声母,对应非常整齐;在细音韵母前则多读鼻音声母ŋ,和日母白读层合流(日母文读层读j声母)。
  5. 尖团不混,见组未腭化,逢细音仍读舌根音声母。
  6. 溪母有擦化现象。溪母字一般读kʰ,但也有不少字读擦音声母的。
  7. 晓、匣母逢以u为主元音的韵母今读h声母,非敷奉母的文读音也有此特点。
  8. 影、云以母字存在零声母与浊近音j、ʋ的对立。

韵母[编辑]

  1. 鼻音、塞音韵尾各有三套-m、-n、-ŋ和-p、-t、-k,咸、深摄为-m/p,山、臻、曾摄及梗摄文读为-n/t,宕、江、通摄及梗摄白读为-ŋ/k。
  2. 部分韵摄保留了中古一二等有别的特点。
    1. 蟹、山两摄中古一二等的对立保留得较为完整。
    2. 咸摄保留了一二等有别的痕迹。
  3. 古合口韵没有保留u介音。
  4. 果摄保留了中占以前带i韵尾的层次,有两种,一种是aɪ,一种是oɞɪ。
  5. 蟹摄开口三等和四等全面合流,与止摄开口韵相区分。
  6. 臻摄合口有个与山摄一等白读相混的层次,如“盆”=“盘”、“孙”=“酸”。

声调[编辑]

  1. 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7类。
  2. 全浊上主要有两个分化方向,A类(多口语用字)并入阴去,B类(多书面语用字)归阳去。次浊入两分,大部分随全浊入读阳入调,小部分随清入读阴入调。[5]
  3. 次浊上也有两个走向,一类随全浊上A走,一类与清上合流。次浊入两分,大部分随全浊入读阳入调,小部分随清入读阴入调。[5]
  4. 次浊入两分,大部分随全浊入读阳入调,小部分随清入读阴入调。[5]

参考资料[编辑]

  1. ^ 李荣. 中國語言地圖集. 香港: 香港朗文(远东)出版社. 1988. ISBN 0582999030 (中文). 
  2. ^ 张振兴. 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116–124. ISBN 7100070546 (中文). 
  3. ^ 河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河源县志.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05. ISBN 7-218-03334-2 (中文). 
  4. ^ 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著. 客家古邑方言.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0. ISBN 978-7-5623-3365-4 (中文). 
  5. ^ 5.0 5.1 5.2 广东老教授协会,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组织编写. 客家文化大典.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11. ISBN 978-7-5406-7602-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