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七堵铁路高架化专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汐止七堵铁路高架化台铁立体化南港专案的一部分,当中包括汐止七堵铁路高架化专案汐止~五堵间第三轨高架工程樟树湾~南港间扩建三轨工程。汐止七堵铁路高架化专案于2002年10月动工,于2006年4月8日晚间11点进行切换作业,在4月9日启用,而七堵车站七堵调车场则分别于2006年12月及2008年3月17日接连完工。至于汐止~五堵间第三轨高架工程,于2008年6月25日动工,原定2010年3月5日完工,但基泰营造因财务状况不佳导致工程进度大幅落后,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于2009年5月1日终止契约,最后于2009年10月19日由日富营造接续工程并于同年11月11日动工,于2012年7月8日完工。而樟树湾~南港间扩建三轨工程于2013年10月20日完工[1]

车站[编辑]

车站名称 营运里程
纵贯线
基隆
工程内容 所在地
高架化工程起点
七堵 6.0 车站改建及高架化
新建七堵调车场
七堵区 基隆市
百福 8.7 新增车站
五堵 11.7 车站高架化
新建五堵货场
汐止区 新北市
汐止 13.1 车站高架化
汐科 14.6 新增车站
高架化工程终点

汐止七堵铁路高架化专案[编辑]

工程范围[编辑]

工程效益[编辑]

  • 汐止车站、汐科车站完工后,消除汐止区茄苳路、水碓街、秀峰路、水源路、连兴路、南兴路、大同路等七处平交道,并新开辟长安地下道平面道路、信义路、新兴路等道路,对汐止市区交通及美化市容景观有极大的效益;高架铁路可消除地面铁路造成之阻隔,促进市区发展及避免因水患造成铁路交通之中断。
  • 汐止及五堵高架车站不但已经解决了原有的车站前后站因铁路阻隔导致市区之发展不均的问题,车站结合商圈的整体规划设计,也会带动地方经济繁荣。
  • 铁路高架化后之腾空土地,面积约8公顷,台湾铁路管理局可以配合新北市政府及当地民众需求,规划为商业大楼、娱乐设施、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公园及停车场等多项计划使用,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对于汐止地区都市更新开发与繁荣都有最佳的帮助。

南港~七堵间三线化[编辑]

汐止樟树湾端的三轨引道

南港~七堵间三线化是指在汐止~五堵间第三轨高架工程樟树湾~南港间扩建三轨工程完成后,可以使南港~七堵之间有三条正线供行车之用。

计划缘起[编辑]

由于东部干线与西部干线之行走路线于树林八堵间互相重叠,随着东部干线陆续电气化,班次大幅增加,以及西部干线推行捷运化,使树林八堵之间的路线容量不足。因此,透过本计划可以增加南港八堵之间之路线容量,舒缓塞车、误点等问题。

内容[编辑]

  • 南港车站北(大坑溪以西一点,自基隆起约 18K 处)于原先西正线一侧设新线,单座单线隧道一座。
    • 至南向北为南港端明挖覆盖段(206米)、山岳隧道段(720米)、明挖回盖段(564米)[4]
  • 爬升至地面后,改为在原东正线一侧设新线,并将轨道重新接轨。
  • 汐科车站后,将原有的一号月台由侧式改为岛式,1A侧即为新正线(现东正线)之月台。
  • 通过汐止车站后,新线改设于西正线侧,并将轨道重新接轨。
  • 五堵车站新建第二月台(侧式月台),是为新正线(现西正线)之月台。(目前已改为第1月台,而区间车大部分停原本的第2月台)
  • 五堵~百福间接五堵货场专线,并在百福车站新建第二月台(侧式月台),是为新正线(现西正线)之月台。
  • 计划完成后,将使八堵~南港(不含)间有三条正线供日常行车之用。[5]

移除的穿越铁路设施[编辑]

  • 平交道:大同路、茄苳路、水碓街、秀峰路、水源路、新艺(连兴路)、南兴路
  • 陆桥:汐止陆桥

注释[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2. ^ 包括五堵隧道及五堵至七堵间增设一轨货场专线,长达3.7公里,在后来汐止~五堵间第三轨高架工程完工后,配合改为正常列车运行之用
  3. ^ 包含五堵─汐科间单座单轨陆桥及南港─汐科(不含)间单座单轨隧道
  4. ^ 存档副本. [201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5. ^ 八堵~七堵间有一小段实为双复线,七堵附近的西正线并非直接连通,在七者北端(站场内)用有道岔连结着。实际上第三线在南港以北已经结束。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