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鵄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41年左右的金鵄馆与当时的大勇路

chī台湾日治时期于今天高雄市盐埕区开设的电影院,于二次大战后改为光复戏院(光复大戏院)[1][2]。戏院在2002年结束营业后拆除,原址现为高雄捷运盐埕埔站二号出口。

沿革[编辑]

金鵄馆于昭和四年(1929年)12月25日于高雄市荣町一丁目四番地正式开业,当时的馆主是泉宽平[1][3]。泉宽平是高雄禁酒会会长,金鵄馆也与该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密切关系[1]。开幕时金鵄馆播放日本松竹牧野日语牧野省三的电影和外国片,对当时原本具独占地位的高雄馆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1]。但由经营困难,次年(1930年)5月金鵄馆由实业家船桥武雄接手经营[1][3]

船桥武雄接手后,金鵄馆的营运仍不乐观,直到昭和十年(1935年)举行“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后,带动了日本及美国电影片商进驻台湾的销售市场,再加上新型电影院也开始配有冷气空调和电影配音设备,扩大台湾的电影消费市场[1]。在此背景下,船桥武雄于昭和十年(1935年)12月对金鵄馆进行大规模装修,将大门口从面向今大勇路和新乐街交会处改成正对大勇路,建筑立面也更为气派[1]。内部三层楼改成可容纳1千多人的大剧院,二、三楼的前面还设有包厢,此外座椅改为横山商店进口的轻便折叠椅[1][3],是高雄首次引进折叠椅[4]。播放的电影则有松竹、日活、派拉蒙、华纳等一流电影公司的作品[1]

光复戏院[编辑]

二次大战之后,金鵄馆变成国民党省党部经营的光复戏院[1]。1960年代是当时盐埕区设备最新颖、空间规模最大的戏院[1]。民国43年(1954年)1月24日曾发生爆炸事件,建物受到影响[1]。后来光复戏院改由中影公司所经营,于民国48年(1959年)改建,次年重新开幕[1]

民国72年(1983年),光复戏院改由“鸿锦楼”老板经营,变成播放二轮片的戏院[1]。2002年因兴建高雄捷运而遭到拆除[4]

参见[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李文环. 《高雄第一盛場 鹽埕風》.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捷径文化. 2021-06: 229–234、477–479. ISBN 978-986-5507-66-4. 
  2. ^ 魏聪洲 总主笔. 《看見老高雄》. 高雄市政府新闻处、串门文化. 2001-12: 118–119. ISBN 957-02-9945-2. 
  3. ^ 3.0 3.1 3.2 叶龙彦. 《圖解台灣電影史》. 晨星. 2017-01-20: 99–100. ISBN 978-986-443-362-9. 
  4. ^ 4.0 4.1 凌宗魁. 《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 》. 远足文化. 2016-11. ISBN 978-986-935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