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唐山大地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唐山大地震属于维基百科历史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地震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球科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专题 (获评丙级
唐山大地震条目质量已经提升,根据条目质量标准参考的评分,结果如下: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预测[编辑]

“预测”一节中提到:青龙县“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防震减灾效果”,“全县无一人直接因地震丧生”。然而青龙县距离唐山很远(直线距离比天津还要远,参见"http://ditu.google.cn/maps?q=河北省青龙县"),受到地震的影响本来就不很大(可以参考北京、天津等地所受到的影响);即使没有做任何预防措施,全县无人因震死亡也属于正常现像。文中出现这一事例并直接与唐山的情况作对比,似乎有误导读者之嫌。User:Gggggdxn (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17:38 (UTC)[回复]

青龙同样属于重灾区,7000多间房屋倒塌。虽然无法与唐山相比,但天津况且受波及死亡24000多人,你怎么能判断无人死亡属正常现象?傀儡虫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11:11 (UTC)[回复]

地震准确时间[编辑]

我是根据地图出版社1986年版的地震目录查出的54.2秒。不知53.8秒这个数据来源是哪里?221.216.245.32 (留言) 2005年2月14日 (一) 19:02 (UTC)[回复]

还是我来答吧,你的书我也有,钱钢著作引述的也是此时刻,此该为官方承认之时刻;53.8秒为张庆洲《唐山警世录》内所述。--羊男 19:28 2007年3月18日 (UTC)

关于最后一条"地震决策失误"[编辑]

最后一条"地震决策失误"不符合Wiki的原则。实际上事前高精度地震预报到现在为止都是不可能的。震前的所谓前兆只有在震后看来才有预见性,而震前很难把这些预兆和一般自然现象区别开。

因此基于震前先兆没有导致地震预报这个理由批评地震局,是不合理的。更何况最后一段用辞偏颇,不像客观论调。应该修改措辞或者删除。221.222.203.227 (留言) 2006年7月2日 (日) 23:21 (UTC)[回复]

数据的可靠性[编辑]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媒体的报道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Woooeeee 2005年3月24日 (四) 19:09 (UTC)[回复]


太多揣测,缺乏事实依据. 原文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而400颗MK-1的当量大约是6Mt. 不知这种说法的依据在哪. 当时北京的震强大约为M4.5, 大概也不需要"由一名司机驾车到北京中南海通知中央政府".Xq0421 (留言) 2008年5月20日 (二) 04:13 (UTC)[回复]


对400颗原子弹有异议。如果里氏地震规模条目中的数据靠谱的话,远不止这个数字。Maybeonly (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04:47 (UTC)[回复]

可行性[编辑]

是否有必要把受难者名单列出来?据称有24万人啊!Cord 20:11 2005年7月28日 (UTC)

或者列出一些当时著名的罹难人物可否?著名的意思包括官员等,或请大家提议。--羊男 19:28 2007年3月18日 (UTC)

人数[编辑]

关于死亡之人数,一说242419,一说242769,不知可否考证?--氢氧化钠 NaOH 14:52 2006年7月17日 (UTC)

这些数字一定要给出个来源。242769是钱钢在其《唐山大地震》中引述自“中国地震出版社〈地球的震撼〉”一书的数字。User:Lorenzarius (留言) 2006年10月16日 (一) 20:33 (UTC)[回复]

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编辑]

from 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

今年原来是唐山大地震发生30周年。作为中国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条目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 Kevinhksouth (Talk) 15:02 2006年7月17日 (UTC)

支持[编辑]

  1. Kevinhksouth (Talk) 15:03 2006年7月17日 (UTC)
  2. --Dzb0715 08:26 2006年7月19日 (UTC)
  3. 金翅大鹏鸟(talk) 11:11 2006年7月19日 (UTC)
  4. --无墓孤魂 09:10 2006年8月21日 (UTC)
  5. ----alex 01:13 2006年8月30日 (UTC)
  6. Realwonder 23:20 2006年9月19日 (UTC)

建议重修时间表及地震预测之谬误[编辑]

关于地震预测,只要是无法准确指出地震地点(误差10^1 km)、发生时间(误差10^0 天)、发生强度的预测,都是无效的地震预测。在目前,并未发展出有效的地震预测技术。关于时间表,似乎在诱导及夸大当时中国对于地震预测的成就,但看来均属事后诸葛。手上有资料的人,可以把时间表重点放在灾后的救灾工作及灾后重建时程,而那些关于灾前地质异常的状况,如电位差、氡气浓度改变等,仅要浓缩成两三条即可。 --Lujc 16:52 2006年10月20日 (UTC)lujc

请你说明,你提出的准确度标准的根据.谢谢.--Snapbean (留言) 2010年5月14日 (五) 23:12 (UTC)[回复]

另,请说明"有效的地震预测技术"的定义及以其来源.--Snapbean (留言) 2010年5月14日 (五) 23:29 (UTC)[回复]

所谓的“有效的地震预测技术”现在是否已成为一个有明确定义的整体名词?当时的中国没有条件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只有通过预测、预防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能降少人员伤亡的、降低经济损失的,就是有效的。因为地震发生在凌晨,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到,也从来没有接到可能发生地震通知,因此地震来临时手足无措,未采取相应的避难措施。而部分在第一次强震中幸免的人,包括未被建筑废墟掩埋的,也因为缺乏等待救援过程中如确定安全区域、节省体力、急救等生存常识,没能逃过之后的余震。另外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救灾准备,也拖延了救援进度。这些问题如果重视了预测,即使是进行简单的安全教育,也是能起到效果的。而按照你的说法,准确才算有效的话,既然目前全球都公认无法准确预测地震,那就必须等到地震发生后,才知道预报地点、时间、强度是否与实际相符(相近)。要震后才能确定是否是“有效的地震预测”,就算确实是“有效的”,那不也是事后诸葛么?难道地震预测仅仅是作为学术研究而存在的么?傀儡虫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10:59 (UTC)[回复]

拒绝接受国际援助问题[编辑]

应该详细介绍当时拒绝援助的情况。Billyliang 06:26 2006年10月22日 (UTC)

先把救援的情况写进去吧!连当时是怎么救援的,给后人留下什么地震救灾经验都没有详细的资料。--半弯不直男 (留言) 2009年4月9日 (四) 08:26 (UTC)[回复]

条目质量提升已经结束[编辑]

问题依旧很多,首先,时间表很不完善,地震虽有各种前兆,可是地震也包括发生地震之后的各种地质现象。时间表上也并未详细提及震后重建。这使得唐山大地震这一条目,无论是从地理学还是社会学上来说,都显得极不完备。

受损状况及死亡人数可以合并。死亡人数中所言"庞大的数令灾后重建更困难。"希望得到更正。

震后重建也不尽详实。85.214.73.63 (留言) 2006年11月3日 (五) 02:09 (UTC)[回复]

十分希望有更多原始资料,文革也有不少,当中一定包含唐山地震的。否则只是徒然。--羊男 19:28 2007年3月18日 (UTC)

太失望了[编辑]

这就是提升的结果 我有全部推倒重来的冲动--lastman 18:52 2006年11月28日 (UTC)

极其希望有当时报纸或媒体的报道引述,并要官方与媒体并行。否则单凭三几部著作去写只能粗略画描。--羊男 19:28 2007年3月18日 (UTC)

就看这一篇引用的资料[编辑]

李玉林:飞车进京向中南海报告唐山地震

根据这一个来源,条目叙述:“由于当时通讯落后地震的消息是由一位名叫李玉林的司机驾车到北京中南海通知中央政府,首批救援队到达唐山灾区时,已经是震后四天的事。”

可是,此资料原文明明白白作了如下叙述:

1)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数万人被埋在废墟之下。通讯设备被毁,没有人能准确判断出震中的准确位置。当日上午,党中央虽已初步确定了震中,但对灾情具体程度却无从了解。震后,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果断带领曹国成、崔志亮、袁庆武3名同志飞车向首都告急。第一时间将灾情报告给中央领导,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电话线断了怎么办,难道用手机、卫星电话?四川地震到现在还有没有恢复通信的地区,很奇怪吗?明明是报告灾情具体情况,为什么篡改为地震的消息?

2)28日下午6点,李玉林回到唐山,并先后向矿务局和唐山市委汇报了去北京的情况。之后,马不停蹄投入到抗争救灾的工作中。

可见28日(地震当天)已经有抗争救灾的工作。--Msuker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08:41 (UTC)[回复]

有必要注明年份吗﹖[编辑]

除非同一地发生了第二次大地震。—图门县候补知县 (留言) 2010年6月20日 (日) 15:50 (UTC)[回复]

关于地图中重庆单独画出[编辑]

重庆地震时并未直辖 图中却划成单独的行政区有无不妥? Dingli35留言2014年7月28日 (一) 13:2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唐山大地震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3:0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唐山大地震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24日 (六) 22:4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唐山大地震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1日 (五) 00:0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唐山大地震中的5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16日 (六) 01:5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唐山大地震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5日 (四) 15: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