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勐角董土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勐角董土司
土司
創立1771年
滅亡1949年
原因:中國共產黨武裝攻入勐董,末任土司外逃
統治中心勐董(今雲南省滄源縣城)
政府
 • 類型土千總
 • 土司姓氏罕姓
 • 土司民族傣那
 • 始祖罕朝金

勐角董土司常稱作勐董土司,是清朝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在今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一個土司。耿馬一帶的傣族習慣將勐角和勐董以「勐角董」稱之。

歷史[編輯]

元朝時期,因麓川路土司思任發叛變,傣族罕木帥、罕木謝父子率眾遠離勐卯南下,在途中首先開發了今滄源縣的勐角勐董勐省三地,以罕木帥為「召」在勐角建城。之後,罕木帥之子罕木謝又率領一部分人北上尋地,最終抵達耿馬,後成為耿馬土司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耿馬土司罕朝瑗將勐角勐董等均納入耿馬「九勐十三圈」轄區,委其弟罕朝金為勐角董「太爺」,實際上成為勐角董土司。1784年勐角董土目罕恩慶與耿馬土司罕榮升發生爭奪耿馬的戰鬥,罕榮升向大理提督丁恆山求援,丁以調解為名將罕恩慶殺害,委其侄為勐角董土司,並劃擋怕河為界,從此勐角董土司改歸鎮邊廳管轄。光緒初年,罕榮高成為勐角董代辦,其弟罕榮先成為勐省太爺。光緒十七年(1891年),清廷賜封罕榮高為「世襲土千總」,授予「雲南省直隸鎮邊廳勐角董世襲土千總」銅製印章一枚。1936年民國政府在勐角董土司境內成立滄源設治局。1949年5月6日,中共地下黨員李培倫迆南邊區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佧佤山守備大隊長田子昌等人率200餘人的武裝部隊開進勐董,同時滅亡了勐角董土司和滄源設治局的統治,末任土司罕富民外逃緬甸滾弄[1]:7-8,12,516,629[2][3]:27

管轄區域[編輯]

勐角董土千總轄地有「九勐十九圈」:

  • 九勐:勐角勐董、勐卡、勐省勐來、勐甘、勐東(今賀勐)、勐茅(今緬甸新地方)、勐隆(今班老鄉班搞)
  • 十九圈:糯良、賀鄰、怕良、怕秋、拉勐、滿坎、班考、民良、公撒、班吾、丁來、拱弄、回珠、班列、控井、控角、壩卡、芒鞏、芒庫[1]:516[3]:27-28

政治[編輯]

勐角董土司在各「勐」設有「召勐」、管事和伙頭三級行政機構,在「圈」設有圈官、百長(Dax riad)、管事和伙頭(即村寨的頭人)四級行政機構。召勐和圈官不得世襲,其職能為行使土司的命令,處理具體事務,管理治安和宗教活動。圈官和伙頭是土司的封建小領主,但土司不能完全駕馭各圈,各圈仍為各自獨立為政的形態。[1]:126,516[3]:28

經濟[編輯]

勐角董土司在管區內實行「份田制」和「村社頭人制」管理土地及農產,傣族地區實行份田制,佤族地區實行村社頭人制。份田制將土地劃為三等,土司和屬官的良田以及寺田均由農民義務耕種。村社頭人制的土地分為私有和集體兩個部分,私有土地允許自由買賣但禁止售予外寨人員,且村寨頭人擁有土地購買優先權;集體土地可以自由開墾但是禁止買賣轉讓。各圈領地內的動植物為土司所有,獵得虎豹象等動物需上繳皮毛和象牙。轄境內商品經濟落後,處於以物易物和銀元半開交易的形態,沒有座商,只有少量行商、農兼商及小販,從事布匹、食鹽、飲食、土雜、百貨以及鴉片交易,鴉片買賣為公開貿易。整個社會屬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無獨立於農業的工商業,行業間也沒有明顯的社會分工。[1]:125-126,355,598

軍事[編輯]

勐角董土司早年沒有專門的軍隊,土司府駐有20名勐卡傣族組成的常備隊,遇戰事時按田戶出兵。1917年因芒回部落的歸屬未定,與佤族的紹興王(紹興在今緬甸佤邦境內)打響「巴臘之戰」,戰勝獲得紹興王的芒庫、芒回兩個圈。1931年開始實行募兵制。1934年班洪事件爆發,勐角董土司曾派出數十兵丁援助班洪,時任土司罕華相也曾前往慰問班洪王子胡玉山。1936年與岩帥發生「宗教之戰」被擊敗。1941年設立民團,共有800人。抗日戰爭所需,1942年建成的抗日耿倉支隊第二大隊系勐角董土司的武裝,1944年曾在麻栗壩與日軍游擊隊作戰,1946年耿滄支隊撤銷後勐角董土司依然保留有武裝部隊。1948年與岩帥發生械鬥,武裝力量幾乎被損毀完盡。1949年5月中共武裝攻入勐董時,土司已無兵。[1]:516,625,629,644-645[3]:28

勐角董土司列表[編輯]

勐角董土司罕氏(1891-1949年)[3]:27
朝代 姓名 世系 在位時間
清朝 罕榮高 1891年-1905年
中華民國 罕華相 1905年-1939年
罕富成 罕華相之子 1939年-1945年
罕富民 罕富成之弟 1945年-1949年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滄源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撰委員會.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8年12月. ISBN 7-5367-1498-X. 
  2. ^ 朱德普. 临沧地区傣族勐神崇拜及其内涵探析. www.chinesefolklore.org.cn. 中國民俗學網. 2011-12-30 [2017-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3. ^ 3.0 3.1 3.2 3.3 3.4 滄源佤族自治縣民政局、地方志辦公室. 《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政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6年: 28. ISBN 7-5367-3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