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差瓦立·永猜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將軍
差瓦立·永猜裕
ชวลิต ยงใจยุทธ
MPCh MWM TChW RMK
 泰國第22任總理
任期
1996年11月25日—1997年11月8日辭職
君主蒲美蓬·阿杜德
前任班漢·西巴阿差
繼任川·立派
泰國 泰國眾議院反對派領袖
任期
1998年9月2日—2000年4月30日
繼任川·立派
任期
1997年1月26日—1998年1月12日
前任川·立派
任期
1992年5月15日—1992年6月16日
繼任巴曼·阿滴列山
個人資料
出生 (1932-05-15) 1932年5月15日92歲)
泰國 暹羅吞武里府暖武里縣(今屬暖武里府
國籍 泰國
政黨為泰黨(2009年開始)
人民力量黨(2007-2008年)
泰愛泰黨(2002-2005年)
新希望黨(1990-2002年)
配偶Vipha (Div.)
Prasertsri Chan-aporn (Div.)
Pankruea Yongchaiyudh (Div.)
Orathai Sorakan(m. 2018)[1]
宗教信仰上座部佛教
軍事背景
效忠 泰國
服役泰國皇家陸軍
軍階 上將
海軍元帥
空軍元帥
指揮武裝部隊總司令 (1986-1990年)
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1987–1990)

差瓦立·永猜裕泰語ชวลิต ยงใจยุทธRTGS:Chawalit Yongchaiyut,IPA:[t͡ɕʰá.wá.lít joŋ.t͡ɕaj.jút];1932年5月15日),泰國政治家和退役將軍。1996年到1997年擔任泰國總理,有泰國華裔和寮國血統[2]

早期的政治生涯[編輯]

差瓦立出生於暖武里府,1953年畢業於泰國皇家軍官學校,1963年就讀於陸軍參謀學院和通訊學院,1964年先後留學於美國陸軍通訊學院和參謀學院。1979年晉升為少將,1985年晉升為上將,1983年任陸軍副司令,1986年到1990年差瓦立是泰國皇家陸軍司令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在他的領導下,軍隊開始農村發展項目。這些包括不發達的東部地區的「綠色依善」(Isan Khiao)計劃和充斥著矛盾的南部省份的新希望計劃(New Hope),為這些項目提供利潤豐厚的商業合同,包括領先的卜蜂農業綜合企業集團。

1988年差瓦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擔任差猜·春哈旺政府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他擔任此職到1991年。1990年他退役成立了他自己的政黨新希望黨。背後由卜蜂集團及其主席謝國民支持[3]。他從1992年至1994年他擔任川·立派內閣的內政部長,1995年到1996年任班漢·西巴阿差政府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他與馬來西亞首相马哈地·穆罕默德是1989年《合艾和平協議》的設計師,該協議最終使武裝鬥爭多年的馬來亞共產黨投降[4]

總理[編輯]

1996年11月16日,差瓦立的新希望黨贏得議會多數席位,與國家發展黨(Chart Pattana)、社會行動黨、泰國公民黨、Seri Dhamma和Mass Citizen五聯盟政黨支持下,1996年11月25日差瓦立被國王任命為第22任總理。

然而,他遇到了許多政治運動的壓力,亞洲金融風暴中,蓬勃發展的經濟受到重創,在金融、房地產和建築行業大規模裁員,導致大量工人回到他們農村的村莊和60萬名外國工人被送回他們的祖國。泰銖迅速貶值,失去了超過一半的價值。泰國股市在1997年下降75%。1997年11月6日,還在危機中的他被迫辭職。

媒體[編輯]

1990年代初,差瓦立·永猜裕將軍控制126軍事廣播電台以及國家五個電視網絡中的兩個,讓軍方電台宣傳反愛滋病運動。

返回[編輯]

2008年差瓦立在頌猜·旺沙瓦內閣擔任副總理,10月7日,由於警察用催淚彈襲擊封鎖議會的抗議者,造成116名抗議者受傷,21人重傷,差瓦立承認部分負責而辭職。他辭職的信說:「因為這個行動並沒有實現我的計劃,我想表達我對這次行動的責任。」(Since this action did not achieve what I planned, I want to show my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operation.)[5][6][7],但在疏散5000名示威者後回來,也封閉了全部4個到國會大廈的通道[8][9][10]

2009年10月2日,差瓦立加入為泰黨,它由他信·西那瓦的支持者組成。他堅持說他將是一個普通成員直到黨的高管在未來考慮他要擔任的角色[11]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Former PM Chavalit, now 86, marries for 4th time". Bangkok Post. 10 July 2018.
  2. ^ 鄧肯·麥卡高, Ukrist Pathmanand. The Thaksinization Of Thailand. 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2004: Introduction: Who is Thaksin Shinawatra?, 4 [2012-12-24]. ISBN 978-87-91114-4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4). 
  3. ^ Duncan McCargo; Ukrist Pathamanand, The Thaksinization of Thailand, NIAS Press: 33, 2005 
  4. ^ 陳平《我方的歷史》449頁
  5. ^ reuters.com, 6-Thai deputy PM quits after Bangkok clashes. [201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6. ^ ap.google.com, Thai deputy prime minister resign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29.
  7. ^ bloomberg.com, Thai deputy prime minister resigns
  8. ^ guardian.co.uk, Bangkok protesters hurt in anti-government clashes. [201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9. ^ nytimes.com, Thai Protesters Trap Legislators. [201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10. ^ theage.com.au, Thai PM jumps fence to flee protesters. [201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11. ^ Former PM Chavalit Yongchaiyudh to join Pheu Thai Part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0-04.

外部連結[編輯]


官銜
前任:
班漢·西巴阿差
泰國總理
1996-1997年
繼任:
川·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