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洪儒韓語:홍유洪儒,?—936年),原名弘述,義城洪氏氏祖。高麗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受高麗太祖賜姓名。

生平[編輯]

出生於義城府,原名弘述,後被王建賜名洪儒。後三國時期,洪儒在後高句麗國王弓裔屬下任職,官至馬軍將軍,他與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同為騎將,一起密謀推戴王建即位,為「四騎將」之一。

公元918年,洪儒與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三人密謀,夜裡到王建王府內,希望王建起兵反對弓裔。王建先是推辭道:「忠誠是我的信條,弓裔縱然暴戾,我也不敢有二心。」但洪儒勸說道:「全國受弓裔壓迫的人都想推翻弓裔,您以仁伐不仁,有什麼不忠的呢?」於是王建起兵,四人隨王建走出軍門,號召兵士起義,響應者甚眾。弓裔聞訊逃跑,途中被百姓所殺。

王建稱王後,洪儒曾多次參與平叛等戰事。

王建曾擔心青州造反,派洪儒與庾黔弼率兵千五百鎮鎮州,威懾了青州的圖謀不軌者。後遷為大相,並安撫新開拓的禮山縣。

清泰三年(936年),洪儒隨王建滅後百濟,同年去世,諡號「忠烈」於公元994年被追贈太師,配享太祖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