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何鳳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關於何鳳山博士的簽證數目[編輯]

原維基內容中的「根據已找到的簽證看,一份1938年6月的簽證的號碼為200號,另一份1938年10月27日的簽證號碼為1906號」的資料似乎已經過時。 從yadvashem網站來看,1939年3月18日何鳳山發給的簽証數目已到達339X號(第四個數字看不懂) http://www1.yadvashem.org/yv/en/righteous/stories/ho.asp 而另一個網站Israel State Archives的資料也顯示1939年1月28日,何鳳山發給的簽證數目亦達到三千零八號 http://www.archives.gov.il/ArchiveGov_Eng/Gallery/Gallery2/pic8.htm

監院維持彈劾 何鳳山後人不滿[編輯]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台北29日電)「國際義人」何鳳山的後人,今天對監委支持38年前彈劾大使何鳳山的決定,除「極為失望」並認為何鳳山早年義舉獲世人肯定,台灣卻讓何鳳山繼續遭受抹黑,是件「丟臉的事」。

納粹德國在1938年3月併吞奧地利,何鳳山在1938到1940年擔任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核發數千張簽證協助當地猶太人逃離納粹迫害和屠殺,有「東方的辛德勒」之稱,並在2000年獲得以色列官方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授予「國際義人」榮銜。

何鳳山旅居舊金山的女兒何曼禮以電郵答覆中央社記者詢問時表示,兩位負責調查的監委在一年半的調查期間完全沒有聽取何家的意見,主要憑前外交官丁慰慈一封信函就認可監察院在1975年彈劾何鳳山的決定。

何曼禮在信中說,丁慰慈和當年檢舉何鳳山侵占公款的孫滌清是何鳳山擔任駐哥倫比亞大使時的部屬,兩人因何鳳山有意將他們調離而共謀整垮何鳳山。

何曼禮說,何鳳山是個正直嚴格的長官,不能容忍部屬怠惰貪腐,她認為孫滌清、丁慰慈兩人因此挾怨報復。

根據監委的調查報告,孫滌清於1968到1971年在駐哥大使館擔任二等祕書期間,考績均在二等以下,其中後兩年考績是由何鳳山評定,包括一次三等。外交部便在1972年1月接獲孫滌清52頁的檢舉報告。

對於丁慰慈在2000年提供給外交部的信函,何曼禮說,這封信有諸多細節,原因在於丁慰慈和孫滌清自己貪污,卻反咬何鳳山。她說,丁慰慈信中謊言連篇,當時外交部還曾為此致電她的哥哥何曼德致歉。

何曼禮表示尚未看到監委的調查報告,會等到收到報告之後再決定下一步。

監委馬秀如和李炳南是因何曼德與何曼禮陳情而展開調查,日前發布調查報告,肯定何鳳山的義行,並說外交部當年的調查存有瑕疵,包括未給予何鳳山說明的機會,但並無新的事證可以推翻彈劾的決定。

兩位監委都說,丁慰慈提供信函時已經退休多年,何鳳山也已辭世3年,這封信的可信度很高,為他們的結論提供了心證的依據。這封信的內容並未隨著監委的調查報告一併公開。

監委並說,何家的說法在交給監察院的陳情資料中已有清楚說明,因此未再約見何鳳山家屬。馬秀如表示,曾有意以電話進一步詢問,但遭到何家拒絕。

何曼德是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的院士,與妹妹何曼禮為了平反父親的彈劾案奔走多年。1021029 Honmingjun--銘均 2013年10月29日 (二) 15:3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何鳳山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5日 (六) 06: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