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Gzhao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eorge ZHAO[編輯]

使用新帳戶User:Gzhao

"id": 647625, "name": "Georgezhao"

現在的日期與時間是2024年6月1日 04時24分(UTC按此更新

維基百科:巴別
cmn-jianghuai-N
這個用戶的母語江淮官話
cmn-3
該用戶能以熟練官話進行交流。
en-3
This user is able to contribute with an advanced level of English.
fr-2
Cet utilisateur peut contribuer avec un niveau moyen en français.
查閱所有用戶語言
關於我
這個用戶來自北美洲
這個用戶屬
這個用戶的星座是天蠍座
這個用戶是新教基督徒。
這個用戶是信義宗基督徒。
一中這個用戶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這個用戶是炎黃子孫
十九星旗該用戶為中華聯邦人士。
這個用戶強烈要求中國收復外蒙古
還我
河山
這個用戶強烈要求收復中國自清朝以來的所有失地。


共和萬歲 這個用戶反對君主制
這個用戶支持推廣中華文化
藏獨該用戶反對西藏獨立
臺獨該用戶反對臺灣獨立
輪子這個用戶反對修煉輪子功並且對其表示質疑
愛國
主義
這個用戶是愛國主義者。
此用戶支持世界大同
中國國民黨黨旗及中華民國海軍旗此用戶支持或認同
孫文的三民主義
孫逸仙在廣州(1924年)
此用戶熱愛和平,反對暴力
世界和平這個用戶認為推動全球國家民主可以促進世界和平國家民主
世界和平這個用戶認為加強公民社會發展可以促進世界和平公民社會
這個用戶是人文主義者。
中山這位用戶認同《國父思想
這個用戶支持魁北克獨立


這個用戶是一名天文愛好者。
這個用戶研究歷史或對歷史很感興趣。
這個用戶對中國史前時代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夏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商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西周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春秋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戰國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秦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漢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三國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晉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南北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隋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唐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五代十國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宋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遼朝歷史有濃厚的興趣。
這個用戶對金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YuanEmperorAlbumKhubilaiPortrait.jpg
這個用戶對元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明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清朝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中華民國歷史有濃厚興趣。
這個用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有濃厚興趣。
中華民國國旗(北洋政府時期)此用戶關注近現代中國議題。
台南孔廟這個用戶喜歡台灣歷史,特別是明鄭時期
億載金城這個用戶喜歡台灣歷史,特別是清治時期
這個用戶喜歡台灣歷史,特別是台灣民主國時期。
中華商場這個用戶喜歡臺灣歷史,特別是戰後時期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平安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鎌倉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室町時代以及南北朝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江戶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明治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大正時代
這個用戶喜歡日本歷史,特別是昭和時代
此用戶關注或感興趣於日本
這個用戶是福爾摩斯迷。
這個用戶是《哈利波特》及其衍生作品愛好者。
這個用戶喜愛三國演義
這個用戶喜愛西遊記
這個用戶是水滸迷,喜愛書中的108條好漢。
這個用戶是
金庸這個用戶喜愛閱讀金庸武俠小說
這個用戶喜歡看百科全書
這位用戶喜歡看地圖
マンガ這個用戶喜歡看日本漫畫
アニメ這位用戶喜歡看日本動畫
考试至上這個用戶反對應試教育反感應試
該用戶使用Google搜尋搜尋網際網路。
該用戶使用百度搜尋網絡。
該用戶使用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帳號:george.zhaomsn.com
這個用戶曾在百度百科作出貢獻。
該用戶所在時區及時間為
UTC-8 5月31日20:24
該用戶使用Windows XP中文維基百科作出貢獻
這位用戶使用Firefox中文維基百科作出貢獻。
該用戶使用IE中文維基百科作出貢獻
此維基人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參與者。
該用戶使用雅虎搜尋網路。

足跡與近期計劃[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北京上海武漢重慶黃山合肥南京揚州淮安,蘇州無錫南通衢州舟山嘉興溫州紹興寧波杭州武夷山銀川石嘴山中衛廣州海口三亞烏海泰安宜昌青島

 中華民國[編輯]

 美國[編輯]

舊金山洛杉磯費利蒙 (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 (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聖何塞薩克拉門托,海沃德 (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

里諾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塔霍湖

 法國[編輯]

巴黎

里爾敦刻爾克加萊

南特

 比利時[編輯]

File:BEL Brussels flag.svg 布魯塞爾

布魯日

歐本

列日省

 西德[編輯]

法蘭克福

科隆杜塞道夫亞琛波恩

 瑞士[編輯]

伯恩

 冰島[編輯]

雷克雅未克

 加拿大[編輯]

三國[編輯]

典型性三國鼎立[編輯]

三國對峙圖(曹魏的面積約占三國總面積的50%)
  • 第一次,曹魏孫吳蜀漢三國鼎立(208年-280年)。三國最出名和最正宗的。
  • 綜合國力為:曹魏》孫吳》蜀漢
  • 結局:曹魏滅蜀漢,曹魏的後繼者西晉再滅東吳,一統三國。
  • 關鍵人物:太多。



先放淝水之戰的圖,燕秦晉三足鼎立圖正在製作中
  • 第二次,前燕前秦東晉三國鼎立(350年-370年)。(前涼過於弱小和偏遠)
  • 綜合國力為:前燕》東晉》前秦
  • 結局:最弱小的前秦一舉滅了最強大的前燕;後相對強的前秦攻打較弱小的東晉,居然再次出現意外。
  • 關鍵人物:慕容俊,慕容恪,慕容垂;苻堅;謝玄


三國對峙圖(南梁的面積約占三國總面積的50%)
  • 第三次,南梁東魏西魏三國鼎立(535年-550年)。
  • 綜合國立為:南梁》東魏》西魏
  • 結局:三國最後居然都被權臣所禪讓了,從而進入第四次三國,南北朝後期南朝徹底衰弱,北朝轉強。
  • 關鍵人物:蕭衍,宇文泰,元寶炬高歡


三國對峙圖(北周的面積約占三國總面積的50%)
  • 第四次,南陳北齊北周(557年-577年)。
  • 綜合國立為:北周》北齊》南陳
  • 結局:北齊在最開始,還是最強大的,不過北齊皇帝自稱漢族,卻處處維護鮮卑人的利益。最終北周滅北齊,起於北周的隋朝又代北周,進而滅亡陳國,結局極其類似第一次的經典三國。
  • 關鍵人物:陳霸先,宇文覺,高演楊堅


三國對峙圖(北宋綜合國力遠遠大於遼國)
  • 第五次,北宋西夏(1038年-1127年)
  • 綜合國立為:北宋》遼》西夏
  • 結局:北宋在最開始,還是最強大的,不過後來聯金滅遼,短暫的占有幽雲十六州又被金國迅速搞定,被後晉出賣華夏故土成為北宋朝永遠的傷。
  • 關鍵人物:趙匡胤,耶律洪基,李元昊



南宋綜合國力仍然大於金國,但是金國為上國

非典型性三國鼎立[編輯]

涉及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的三國鼎立

高句麗中期在三國中佔據主導


  • 西遼黑汗花剌子模(1132年-1211年),西域中亞的三國時代,西遼發源於中國,黑汗自稱為「桃花石•卜格拉汗」、「秦之王」、「秦與東方之王」。
  • 綜合國立為:西遼 》花剌子模 》黑汗
  • 花剌子模起先臣屬於西遼。公元1200年,在阿拉烏丁·摩訶末即位後,花剌子模國勢逐漸開始興盛。摩訶末為了擺脫西遼的統治,於1208年進攻臣屬西遼的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城市),但反被西遼擊敗。

西遼被乃蠻王子屈出律篡奪了西遼王位,1211年,屈出律占喀什噶爾,黑汗東汗國亡。翌年,黑汗西汗國為花剌子模沙朝(約1077-1231)的君主阿拉烏丁·摩訶末所滅。 最終統統滅亡與蒙古。

南北朝(國)[編輯]

藍色為前秦最大領土範圍(未包括西域),黃色則為東晉的領土範圍
  • 第一次,前秦東晉 (370年-394年)。(南北朝的前奏,前涼高句麗過於弱小和偏遠,未列入)
  • 綜合國力為:東晉》前秦
  • 結局:前秦滅前燕後,北方經歷了短暫的統一與南方的正統王朝東晉對峙。
  • 關鍵人物:慕容垂;苻堅;謝玄
File:北魏與南朝齊對峙圖.png
北魏對南齊
  • 第二次,北魏南齊(後南梁) (493年-557年)。(高句麗過於弱小和偏遠,未列入)
  • 綜合國力為:南齊》北魏
  • 結局:北魏統一北方與南方的正統王朝對峙。
  • 關鍵人物:拓跋珪蕭道成
北宋西夏對峙圖
  • 第三次,北宋(1038年-1127年)
  • 綜合國立為:北宋》遼
  • 結局:北宋在最開始,還是最強大的,不過後來聯金滅遼,短暫的占有幽雲十六州又被金國迅速搞定,被後晉出賣華夏故土成為北宋朝永遠的傷。西夏其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 關鍵人物:趙匡胤,耶律洪基


對峙圖(1142年)
  • 第四次,南宋(1127年-1227年)。
  • 綜合國立為:南宋?金
  • 結局:南宋和金朝誰是正統都很難講。
  • 關鍵人物:岳飛,完顏晟

非典型性南北國[編輯]

北國?
  • 渤海國統一新羅(698年—901年)。
  • 綜合國立為:渤海國?統一新羅
  • 結局:北朝鮮於50年代提出主體史學後,渤海國一度代替統一新羅成為朝鮮歷史主線。認為渤海國在北部且繼承高句麗,統一新羅由於長期臣服於唐朝而有悖於主體思想統一新羅時代並不承認渤海國對於高句麗的繼承,認為新羅為三國的唯一繼承者。結局與開端一樣,北部為中國東北史,南部為韓人史。
  • 關鍵人物:大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