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特色條目評選/滿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滿族[編輯]

以下討論已結束,請不要對此存檔進行任何編輯:投票結束,條目入選。

滿族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137,543位元組)

投票期:2012年11月19日 至 2012年12月3日
說明:本文主要由Šolon貢獻,由於他對這些評選不太關心,所以我代他提名。文章內容、圖片詳細全面,參考資料豐富,格式規範,符合特色標準。—huandy618留言2012年11月19日 (一) 04:02 (UTC)[回覆]
(:)回應:首先感謝huandy618兄對在下所編條目質量的信任和肯定。近來因忙於課業以及英文維基的編輯,不可避免地使得我在中文維基百科的活躍時間大幅縮水。滿族八旗制度等條目的完善計劃均與心裡預期的完結時間有所延遲。因在下確信條目還可以繼續完善,所以對諸君提到的問題,在下大都心中有數。確如huandy618兄所言,我旨在科普,但如今既已獲得提名,我將於近日(爭取就在明後兩日)將條目徹底完善。--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0日 (二) 05:58 (UTC)[回覆]
(:)回應:由於實在沒有時間,這兩天裡僅完成簡史部分,但這也是最需要擴充的內容,預測再有兩天應該可以完成其餘部分,請諸位繼續斧正。--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2日 (四) 03:36 (UTC)[回覆]
(:)回應:重寫已經完成。此次擴充了簡史,添加了許多本應敘述的內容;改善了服飾部分,刪去了大段圖片,添加了文字說明信息;改變圖片滿文為文本;換點式內容為文本;更換了可以在注釋中顯示引證來源的模版;並添加了原文根據缺少的滿族風俗。請諸位繼續斧正。--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03:06 (UTC)[回覆]

符合特色標準

如果支持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yesFA}},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huandy618留言2012年11月19日 (一) 04:02 (UTC)[回覆]
  2.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引證充足。但(!)意見:中間圖片占了太多篇幅;最後的引證中德一些文字最好放到注釋里。--Cccmm002留言2012年11月19日 (一) 15:29 (UTC)[回覆]
    1. (:)回應:服飾一章中大段圖片內容並非出自我手,將於近日徹底改善。--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0日 (二) 05:58 (UTC)[回覆]
  3.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圖片豐富,內容詳實,和之前的版本比較,有很大的提升。--荒野土豆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04:04 (UTC)[回覆]
  4.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很詳細。--Nndd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18:21 (UTC)[回覆]
  5.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表述清晰,非常「百科全書化」的條目。——三獵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01:13 (UTC)[回覆]
  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很好。--chaus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03:37 (UTC)[回覆]
  7.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寫的很不錯。貌似ipad上看一堆空框框。--♥VC XC 2012年11月27日 (二) 05:47 (UTC)[回覆]
    1. (:)回應:沒錯。滿文全方位顯示的技術問題期待可以儘快獲得解決。--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20:06 (UTC)[回覆]
  8.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上--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2012年11月27日 (二) 08:05 (UTC)[回覆]
  9.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修改後,條目詳略更加得當。--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11月27日 (二) 08:50 (UTC)[回覆]
  10.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問幾個相關問題:臺灣粘姓究竟屬女真族滿族或都是?滿族人的臉型較長嗎?滿族在最盛時和中華民國建立前夕約佔大清人口多少?滿族內對滿州國的非官方評價/感覺為何?現在的滿族通滿語/滿文者約佔多少?除了您之外,滿族意識存在嗎?或者基本上都已被漢化/同化了? -- 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0:03 (UTC)[回覆]
    1. (:)回應:首先非常感謝各位的公正與支持。然後在此回答WildCursive兄的問題。1.就我個人看來粘氏應該屬於漢人,因為民族的定義不能光看族源,更要看其歷史的發展。粘氏在元朝明朝就已經是漢人;就連清朝時期也既不隸屬旗籍,又沒有找完顏氏認親,幾百年來跟女真/滿洲沒有發生任何關聯,至近年因為中國的民族政策宣傳,突然又重新認同滿族,甚是突兀,明顯人造意味更大一些。但台灣粘氏為滿族做了很多事情,因此我雖然覺得不合適,也不會去反對。2.滿族人臉型較長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滿族人和其他人一樣,什麼樣的人都存在。3.滿族占中國人口的比例一直不是很大,最盛時期和民國初期估計都占不到1%。4.從我身邊的滿族朋友來看,基本都不認同滿洲國,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也居多。5.母語者所剩無幾,但通過後天學習可以以第二語言水平掌握滿語之人數以萬計一點不誇張,這還不算中小學在學的滿族青少年。但在1000萬滿族人之中比例還是不大。6和7.滿族在漢化程度上和漢族無異,即便是僅存的母語者,也都是以滿漢雙語為母語之人,但普遍來講,民族意識仍然沒有問題,都還知道自己是滿族。--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20:04 (UTC)[回覆]
    2. 多謝Šolon兄的第一手經驗資訊!以前也看您強調過旗籍之有無,所以滿族(看似重血統/祖籍)跟旗人(看似重社會建制)是等同的概念嗎?滿清入關前與後已將關外(如黑龍江)關內(新疆)滿族都納入八旗了嗎?這旗籍在中華民國建立後是如何維繫的?看父系族譜或另有方式公認?你說的這1000萬滿族基本上都能被歸入八旗之一嗎?現在還有在分說你是正黃旗、他是鑲白旗嗎?--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1月30日 (五) 07:54 (UTC)[回覆]
    3. 兄台客氣。滿族跟旗人的關係,觀點不一,但現在學界一般都認為是等同的。所以滿族大於滿洲八旗,當今滿族應為滿蒙漢二十四旗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體。事實上也是有不少蒙古、漢軍認同滿族的。如果有人說他不是滿族,會招致反感。他們在滿族裡面占據比例很大,尤其在遼寧地區,以錦州北鎮為例,那裡至少80%的滿族人口都是漢軍;新賓本溪桓仁也有比例不小的漢軍人口,他們有的是舊漢軍,有的是順治、康熙年間到東北投旗謀生的山東人。經過了近百年的與當地滿洲八旗的融合,心裡狀態已經一致。如果將這些人去除,相信當今滿族人口保守估計都會少掉一半。清朝最晚在雍正年間已將黑龍江地區全部納入新滿洲行列,新疆地區的滿族、錫伯族是對準噶爾、回部用兵的時候才派去駐防的。旗籍在中華民國建立之後主要靠家譜或長輩口傳,因為旗人的世居、駐防之地大都是有一定的,有的歷經百年發展成為當地望族,所以很多家譜、口傳信息可以跟歷史資料比如縣誌、檔案相互對照。而且1952年距離前清相去不過40年,因此家族信息還是相對容易流傳下來的。至於現在的1000萬滿族就魚龍混雜了。因為其中有很多是在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為建立民族自治縣湊夠百分比而硬劃入滿族之人,這裡面有母系滿族,甚至有純漢族,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實統計,本人保守估計應逾百萬不誇張。所以,不是每個戶口本上是滿族的人都有旗籍、滿族姓氏。有很多滿族人在尋根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旗籍、老姓,說明他很有可能本來就沒有。現在滿族人還會談及旗籍,但由於年輕人對滿族歷史、家族歷史的不了解導致亂說之人較多,所以經常可以見到鑲黃、正黃旗之人橫行網絡。--Šolon留言2012年11月30日 (五) 14:07 (UTC)[回覆]
    4. 再次感謝Šolon兄的解說!我是第一次知道連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都被視為滿族...我假設這在清朝時可增加些對這十六旗人的保障,對滿洲八旗也有利。那這些「保守估計應逾百萬」而被中國劃入滿族者現在有什麼affirmative action之類的「好處」嗎?還是多了傳奇感?否則為何要接受?還是他們對於自己究竟身為哪一族既無客觀依據、也無決定權?新任中華民國駐美國代表金溥聰自稱從父輩口中得知出身滿族皇室愛新覺羅氏,為鑲黃旗。我以為稱愛新覺羅的都是正黃旗?他和其他許多較知名的「滿族」也有可能其實不屬於或許是多數人認知的滿洲八旗囉?--WildCursive留言2012年12月2日 (日) 16:35 (UTC)[回覆]
  11.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參考充足。--如沐西風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14:49 (UTC)[回覆]
  12.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理由同上。--晃晃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23:55 (UTC)[回覆]
  13.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上--山城上総 2012年11月28日 (三) 01:57 (UTC)[回覆]
  14.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配圖這真精彩。--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012年11月28日 (三) 02:31 (UTC)[回覆]
  15.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詳細,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及圖片位置良好。—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2012年11月28日 (三) 04:44 (UTC)[回覆]
  1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c內容豐富、樸片大量、參考文獻足已支持全文。--B2322858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09:28 (UTC)[回覆]
  17.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意,內容翔實可靠--達海(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22:46 (UTC)[回覆]
  18.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此條目是民族介紹類條目中的典範。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1月29日 (四) 03:16 (UTC)[回覆]
  19.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介紹完整,能讓人清楚了解滿族文化及各方面特色。--Steven81514留言2012年11月30日 (五) 05:29 (UTC)[回覆]
  20.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細、清楚。--[[二十八星宿]]留言2012年12月3日 (一) 05:27 (UTC)[回覆]

不符合特色標準

如果反對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noFA}},說明反對的理由並簽名;
  1.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服飾圖片喧賓奪主。清時概況、民國以後章節中立性欠佳:對於民國的民族衝突寫了一大段,對於清初的民族衝突卻隻字不提。--MakecatTalk 2012年11月20日 (二) 00:18 (UTC)[回覆]
    (:)回應:已注意到這一方面,將於近日內改善這一情況。--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0日 (二) 05:58 (UTC)[回覆]
    劃票,已有明顯改善。--MakecatTalk 2012年11月22日 (四) 11:19 (UTC)[回覆]
  2.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服飾部分太多圖片,而且少足夠的文字敘述;註解部分很多沒有來源;條目中舒注釋的滿文可以用文本表示,卻為何幾乎都用圖片?另外,飲食等處太多點列式內容(沒必要一條一條列出各種飲食再解釋,完全可以用內部連結在該飲食條目中解釋)。還有,人口部分為何要隱藏那幾個表格?最後,搜一下這裡[1]對比一下條目,很明顯很多相關內容在條目中還沒有體現或涉及,很難說符合特色條目標準的「完整性」要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1月21日 (三) 01:58 (UTC)[回覆]
(:)回應:你所提出的這些內容都會有所改進。只是人口部分的表格在我經手之前就是隱藏的,但我覺得對條目的閱讀並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而且如果打開的話我感覺又占據頁面篇幅太大,到時候恐怕又會有人說喧賓奪主了。--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1日 (三) 16:48 (UTC)[回覆]

中立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1. (=)中立。傳統服飾、配飾章節幾乎全是圖片,缺少實質性的文字內容,另外沒有對傳統髪式的介紹。--Gilgalad 2012年11月19日 (一) 16:10 (UTC)[回覆]
(:)回應:已注意到這一方面,將於近日內徹底補充完善。--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0日 (二) 05:58 (UTC)[回覆]

意見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回應:已注意到這一方面,將於近日內徹底補充完善。--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0日 (二) 05:58 (UTC)[回覆]
(!)意見:台灣的滿族,也許可以簡介一下,如果有相關資訊。例如:將出任駐美代表的「金溥聰」就是滿族人喔。這樣,此條目會「更容易被搜尋」、台灣讀者興趣也會提高。Wetrace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05:45 (UTC)[回覆]
(:)回應:台灣滿族可以搜尋到的信息基本只有中華民國滿族協會網站上的介紹內容了,獨立介紹難度有點大,提及金溥聰是一個很不錯的建議,謝謝。--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20:04 (UTC)[回覆]
(!)意見:似乎「參考文獻與哈佛腳註混雜」。這句話是User:烏拉跨氪給我的一篇條目提的意見。現在我拿來用。:) --Cccmm002留言2012年11月27日 (二) 05:52 (UTC)[回覆]
(:)回應:接受閣下的意見。腳註模版的使用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選擇的用法可能都不大一樣,但只要不與維基方針相悖、不影響條目整體質量,我覺著都不是什麼大問題。--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20:04 (UTC)[回覆]

入選:19支持,1反對。--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12月3日 (一) 08: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