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Chaplin/存档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贾斯珀国家公园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24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24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根据您的贡献,现授予您维基执行编辑荣誉。欢迎您继续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西班牙殖民地

先跟您说声好,卓别灵兄。对不起,由于近来只顾著写其他条目,差点把这个给忘了。现在我来翻译一点文章吧。(可找Xieza兄谈一下,他是翻译专家呢!)-- Vlandercy费话屋一九三三) 09:12 2007年2月23日 (UTC)

最近我有点事要做,可能会翻译得较慢,我会尽力而为。--Xieza 13:48 2007年2月23日 (UTC)
西班牙殖民地已经翻译的七七八八了,再加上Xieza兄答应译写“西班牙波旁王室下的帝国:改革与复苏”一段,快要完成了!加把劲吧!--De Fernández费话屋,不准吸烟) 07:11 2007年2月25日 (UTC)

Chaplin兄,经过几番修改,我在这条目作大幅修改,并且留了言,打算推荐它为新条目。这是我首次协作条目,谢谢您的贡献。--Xieza 16:22 2007年3月1日 (UTC)

谢谢。您说得对,这次写作大家都有贡献的。--Xieza 11:34 2007年3月2日 (UTC)

不用谢,我只是随便写写而已。难得您年纪比一般维基人小,但是都如此喜爱知识,我实在甚为欣赏。这作合作,我感到很愉快。--Xieza 14:22 2007年3月4日 (UTC)


Re: 恭喜你提名为管理员

谢谢您的通知,小弟愿意担任管理员一职,希望能为百科做出更大的贡献。--Jnlin讨论) 13:40 2007年2月28日 (UTC)

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Jnlin

Chaplin你好,我是Ktsquare。我的本意是jnlin读过“相关管理员资讯”为先决条件,jnlin的意向为后:“如果他读完了相关管理员资讯后决定成为管理员,我会尊重他的意愿。”。谢谢你的通知,我现在决定投赞成票。zzz....很困 找我 02:27 2007年3月1日 (UTC)

提前祝贺元宵节

Chaplin兄,我前一段去上海过年了,没有Tor,无法突破封锁上维基百科,所以回复晚了,见谅。说到有人加入维基却不贡献的问题,也许是因为他们加入之后才发现没什么兴趣吧,其实很多曾贡献卓著的老维基人也因种种原因而离开维基,说起来的确可惜。最后提前祝你元宵节快乐!--鸟甲 09:22 2007年3月1日 (UTC)

哎,中共是不会允许人民看到像六四事件法轮功中华民国这样的条目的,对于一个极端政权来说,中立的观点才是极端的。--鸟甲 03:37 2007年3月2日 (UTC)

关于动员令

不好意思,我由于生活繁忙,很少上维基,所以现在才回答你。

动员令之前已经举办了三次,现在并无进行任何动员令活动。第四次动员令也还没有任何策划。由于之前三次动员令活动的举办间隔时间太短,有些维基人说已经感到疲劳,所以第四次动员令不会这么快举行。

所有人都可以发动及参与动员令。欢迎你参与策划第四次动员令活动,我之前设计动员令活动是为了协助中文维基尽快冲破十万,所以前三次动员令都是没有限定范围的“大动员令”,现在中文维基已经破十一万,以增加条目为由要人参加动员令恐怕吸引力大不如前。

我的构想为第四次动员令将是限定范围的“小动员令”,目标是增加维基某领域的条目。

由于“四”与“死”同音,我想将第四次动员令限定范围于“妖、魔、鬼、精、怪”,各种法术,以及与死亡相关的条目,如吸血鬼人鱼切腹狐狸精降头2006年佳木斯连环杀童案开膛手杰克等,称为“鬼怪动员令”,你看如何?--真实事求是() 10:55 2007年3月1日 (UTC)

你提出你的设想吧。我也知道相对而言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其实不算多,质量也不太好,但依某些人的反应,例如在第三次动员令举行时,已经有人在互助客栈说举办过于频繁,不想理睬,参与的人数也比第二次少很多。而我个人也认为不限定范围的“大动员令”举行过三次,再来一次就显得单调,不搞点新意思恐怕吸引不到人参与。
动员令有两个作用,“大动员令”主要是冲总条目数,“小动员令”则是增加某领域条目的数量及质量,在中文维基,有些领域的条目是很贫乏的,例如工业、农业等,而科学、数学等领域也不理想,我打算将来发动动员令来充实这些领域的条目,就算参加的人很少,为这些领域增加一两百条质量好的条目,也不错了。
妖魔鬼怪、杀人案、法术等事物在各区域都有,我认为范围不小了,或者可以增加范围至人性的黑暗面,如贪婪,各种犯罪行为如贪污,邪教如统一教,各种天灾人祸如唐山大地震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等。
第四次动员令的发动时间可以在四月一号开始,进行一个月。我们有一个月的时间策划。但在讨论期间,由于我现实生活繁忙,可能迟回复你,请见谅。--真实事求是() 11:56 2007年3月1日 (UTC)
我先下了,有任何看法请到我那里留言。--真实事求是() 12:03 2007年3月1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的讨论开始了,欢迎参与讨论。--真实事求是() 09:03 2007年3月18日 (UTC)

我已经将第四次动员令的讨论搬到Wikipedia talk:动员令/第四次动员令,让讨论有历史记录。--真实事求是() 13:43 2007年3月18日 (UTC)

Marsa Matruh

Marsa意为海港,Matruh译马特鲁,故该市译为马特鲁港。该市正好在马特鲁省。可看Marsa Matruh。阿拉伯语转写有时有点出入,英文版原文也用了不同译名。--Xieza 13:26 2007年3月5日 (UTC)

其实那些资料是Douglasfrankfort首先提及,然后我去找,之后就经常大派用场。您也可以上网搜寻“翻译参考资料”。感谢您的支持。--Xieza 14:18 2007年3月5日 (UTC)

Re: Jnlin 的候选

Chaplin 兄, 你说得有理, 我把选票搬到中立去了。 (因为你之前reply 过那张选票,我把那段reply 亦已到中立一环) --Kevin wong 08:34 2007年3月7日 (UTC)

恭喜进阶执行编辑

恭喜恭喜!王者之王兄真是进步神速,不到3个月就进阶到执行编辑了,我可是花了将近14个月呢。继续加油啊!--鸟甲 08:45 2007年3月8日 (UTC)

嘻嘻,共勉吧。--鸟甲 09:17 2007年3月8日 (UTC)

关于化学家条目

谢谢您对本人的意见作出体谅。本人已收回反对票。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10:04 2007年3月9日 (UTC)

关于发表自己的文章

不客气,王者之王 Chaplin兄,相信管理员会最终保留这个条目。不过,把自己发表的作品放到维基上,的确会带来查证上的困难,因为管理员无法判断张贴者就是作者本人。好在你发表在你所在的香港培正中学的学生讨论区,而且使用的用户名相同,否则的话就复杂了。我建议即使是以前自己发表过作品,也最好能改写一下再帖到维基来,避免引发争论。谢谢。--鸟甲 12:53 2007年3月9日 (UTC)

尽量吧,实在不行只好算了,不过要注意提供证明是自己创作的证据。--鸟甲 13:11 2007年3月9日 (UTC)

总之比较困难,Chaplin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再有下一次”。你可以修改后再帖到维基,或者先发表在维基再贴到别处。--鸟甲 13:30 2007年3月9日 (UTC)

这就好了,Chaplin兄,祝你在维基愉快。--鸟甲 14:02 2007年3月9日 (UTC)

沙盒

因为着手处理维基的指南时,说到要尽量避免使用术语,我想维基的指南主要是给新人去看,最好用一些laymen 的名字。不过这个名字好像有悠久传统,稍后我到社区问问多些人意见。现在Mountain把Wikipedia:测试页重定向至沙盒,都挺能方便新人。--Kevin wong 13:34 2007年3月11日 (UTC)

因为维基的内容好多,我觉得最好是凭直觉就能知道那些内容说什么。如果遇到新人,我话:“你去沙盒测试啦”,下一句就要答:“沙盒即系测试页咯。”有d兜个大圈。但点都好啦,下次改到呢d传统遗产时,我去客栈问问多d意见。(不过今日问左好多,所以唔再去住)--Kevin wong 13:43 2007年3月11日 (UTC)

香港人, 放松点。--Kevin wong 16:35 2007年3月11日 (UTC)

我是新人:),谢谢Chaplin和Kevinwong的欢迎和悉心指点。本想新编辑一个题目致谢,看到你们管理员MS在对沙盒和测试页的说法有诸多讨论,所以顺便提点自己的小看法。

我很落后,也是最近一星期从朋友那儿得知这个网络百科很不错,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浏览(因为平时需要什么只要狗狗一下即可,呵),结果出乎意料,资料比狗狗的更精准更直接有的更为全面,当然在有些专业方面(比如法律类,有很多专业词汇没有),不过我主要是查动漫类,汗啊,长不大。这么些天来,突然有你们两位致欢迎辞,我很开心:),原来这里也可以认识结交很多朋友,和BBS无二,但比BBS讨论更集中更具体更明确。 前面太啰嗦了,回正题呵,当然自己抱着跃跃欲试的态度想试着编辑,第一次会有手软和紧张的时刻(当时完全没看新手指南和规则及注意事项),点了编辑后,跳出的框左下角有“您的修改会立即生效。 若是测试,请改用沙盒。我们鼓励您改善百科,但破坏性修改会被维基社群迅速清除。 ”害得我担惊受怕,马上明白沙盒就是随便测试的啦,所以就点沙盒先编辑好再修改,后来当我创建新条目时,我也先用沙盒编辑到满意时再创新条目,很好用。依我的使用情况看来,沙盒或测试页的说法都无伤大雅,如果是要对刚接触一两天新手(没有编辑过)的欢迎辞,就写测试页然后说明测试页就是沙盒,给个地址,,,如果是要对上了有好些天并且进行过编辑的新手致辞,就可以用沙盒啦,大家肯定明了是什么。我也才一个星期吧,第一次编辑就明了沙盒是指什么,沙盒的说法更直接明确些,虽然是维基术语,但既然大家来维基了,维基化一下又未尝不可呢,在我学校的论坛新手就自称是小鱼一样的啦,大家都明白,所以沙盒和测试页的说法都无碍,我更喜欢沙盒,呵呵,纯粹个人喜好。啰嗦了一堆,也就是想说声谢谢你的提醒,有不明之处,希指教。安!Shary 14:21 2007年3月15日 (UTC)shary

留意不要取消其他人的留言

最近发现你在多个新人页面中,取消了一连串的留言,我觉得这样颇不符合维基礼仪,请留意一下。--Kevin wong 11:52 2007年3月12日 (UTC)

您应该注意到,讨论页的留言是不应该被删除的,尽管你不同意内容,但不要强行按照个人喜好,删除你不喜欢的留言(特别是其他人的讨论页)。如果你希望把留言方法“规范化”,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提出。--Kevin wong 12:02 2007年3月12日 (UTC)

Chaplin兄,我已重新加上被你删除的留言,请不要再这样了。谢谢。--Kevin wong 12:10 2007年3月12日 (UTC)

Chaplin兄似乎真的颇不满意{{小天使迎新}}模版,何不一起商量呢,但不要把{{小天使迎新}}的内容用另一个模板完全取代啊。较好的方法是提出删除,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见,现在我觉得你有点意气之争了。--Kevin wong 13:46 2007年3月12日 (UTC)

惹怒了你真的不好意思。我在新人页面加入{{小天使迎新}},这是一个wikipedia:维基小天使给新人的留言,让他们知道有问题可以找谁哪位小天使协助,你认为这是“破坏”,是言重了,而您持续地把{{小天使迎新}}模板从他人的讨论页移走,并且把模板内容删除,我想这种气氛和情绪,暂时不适合跟你谈了。尝试从善意假定在分歧中看看其他中的理由设想吧。--Kevin wong 14:00 2007年3月12日 (UTC)

Kevin wong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迎新,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迎新,两者并不冲突,然而,删除他人“非破坏”的言论是不恰当也不够尊重的行为。WiDE 写于世界时间 14:38 2007年3月12日 (UTC)

别上心。不同意见时有出现,最重要是互相谅解。不过,维基其实不适合动𫐄说“封禁”来威胁其他意见不同的人,如果真的是新人,可能会让他们误以为维基真的是这样。互勉之。--Kevin wong 05:39 2007年3月13日 (UTC)

有点头痛了, 而且你有点过虑, 并且将一些很微小的事说得是很危险, 迫在眉睫。不如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讨论一下, 看看会不会有不同见解。(其实已有一篇类似的讨论, 欢迎给些意见) --Kevin wong 09:02 2007年3月13日 (UTC)

你好

国旗列表条目于特色列表候选中,欢迎你前往评定国旗列表。--Jason22(请留言)


新手疑问,再次致谢

谢谢你的及时回复以及表扬,呵。上次被打击了一次就是因为给管理员留言不起,后来到互助站有人帮忙解答原来是该名管理员限制了新人,要四天以上才能编辑留言,我当时好傻,足足找了两个小时,还找遍了规则研究就是留不了言。嗯,这次我就直接请教达人啦,最大的疑问就是一些模板类,和一些代码。当时建条目时没有找到,所以直接引用别人的条目,再依次把内容编辑。比如我需要这些格式:

  1. 在创建用户页右边好多都有该名用户如何如何,
  2. 在写外部连结标明该文是日文,英文等,这些代码是在哪里获得。
  3. 一些表格或模板,比如建一个日本人物条目时,右边要标明原文,假名,罗马字这类模式,如右。
  4. 你用户页面介绍里面诸如支持反对类的模板。还有一些挂疑问,或者此动画未完结,待续之类的模板。

总结下,就是诸如以上类的模式及代码,我不知哪里获得。烦劳解答,谢谢!!!。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千葉 進步
假名ちば すすむ
平文式罗马字Chiba Susumu

Shary 15:21 2007年3月15日 (UTC)shary





Re:以色列空军

好久不见!最近忙了些,但是看着翻了一半的条目拖延下去实在觉得别扭,决定还是把它完成啦。--Alvin(人在呢) 14:31 2007年3月16日 (UTC)

Re: 管理员

谢谢你:) 我会努力做好这件事的。--Jnlin讨论) 14:28 2007年3月19日 (UTC)

谢谢

呵呵,成了助理编辑,多亏您有心了。以色列空军条目终于也告一段落,谢谢你的帮忙。--Alvin(人在呢) 18:36 2007年3月19日 (UTC)

你好

你好,卓别灵,感谢你在我的对话页欢迎我加入维基这个大家庭。想不到你比我还小(我没有冒犯之意),大家一起为中文维基百科努力吧。共勉之。

PS 说起粤语维基百科,虽然我也是香港人,但是我也反对设立文言文维基的 :P 另,我是维基新人,各位不妨多多提点我 :P ,谢谢。 --氢碘钠化碳的思考者 11:31 2007年3月20日 (UTC)

虽然新加入维基,但之前我也用匿名编辑过一些条目。你的资料我看过了,我比你大两年,我的学校也在九龙城呢,民生书院,听过吗?--氢碘钠化碳的思考者 12:59 2007年3月20日 (UTC)
嗄呀,加入之后终于第一次编辑了条目-不可知论,不知道我可以如何得到其他维基人的意见呢?--氢碘钠化碳的思考者 14:10 2007年3月20日 (UTC)


海洋

你写的海洋用的是什么里?公里?英里?海里?
尺是什么尺?英尺?米?市尺?--lastman(Talk) 11:15 2007年3月21日 (UTC)

感谢与邀请

    多谢阁下将英属印度条目加入新条目推荐,诚邀您加入印度与南亚主题合作项目,或对其一如既往的关注!! Cncs(对话) 13:30 2007年3月22日(UTC+8)

我不太喜欢在用户页上加上用户框,还是算了吧 Chanueting 07:48 2007年3月23日 (UTC)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并不喜欢“标榜”或“表示”自己是培正学生 Chanueting 09:52 2007年3月23日 (UTC)

你很难找到我是谁,不过还是给你我的用户名: martin Chanueting 10:01 2007年3月23日 (UTC)

还是努力増加一些基本而维基没有的条目吧 Chanueting 10:14 2007年3月23日 (UTC)

有否兴趣一起翻译条目? Chanueting 11:28 2007年3月23日 (UTC)

我已深受远大前程的折磨了,不过看过你先前的翻译条目,似乎你远没好好掌握翻译技巧,我希望能抽空帮你翻译及修正 Chanueting 05:03 2007年3月24日 (UTC)

为何不先完成远大前程而添加新条目? Chanueting 11:44 2007年3月25日 (UTC)

有MSN否?有的与我联系,有事要问:chanueting@hotmail.com Chanueting 12:56 2007年3月25日 (UTC)

我想知道你在编辑那儿而言,避免编辑冲突 Chanueting 13:02 2007年3月25日 (UTC)

正翻译与狄更斯其他作品的比较,稍会再翻译你所说的部分,不过与其新增条目,不如重写小作品,例如势能 Chanueting 13:18 2007年3月25日 (UTC)

若不喜欢MSN等商业通讯软件,或许可使用[1]Wikipedia:IRC聊天频道,可以让我们即时讨论问题 Chanueting 14:02 2007年3月26日 (UTC)

还有,夸语言连结不是以英语字母次序排列的吗? Chanueting 15:07 2007年3月26日 (UTC)

我认为你可以参考这个m:Interwiki sorting order Chanueting 12:59 2007年3月27日 (UTC)

尝试一下Wikipedia:IRC聊天频道 的方法吧 Chanueting 13:07 2007年3月27日 (UTC)

何谓“以发音的次序排列”? Chanueting 13:30 2007年3月27日 (UTC)

参考Help talk:跨语言链接#跨语言链接 (字母) 次序?,“写跨语言链接的时候不用很注重排序,机器人会帮忙排的。” Chanueting 14:24 2007年3月27日 (UTC)

远大前程正在进行重大修改,我可否继续编辑与狄更斯其他作品的比较? Chanueting 14:27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重大修改,还是除掉模板较好,其他人也难作贡献 Chanueting 14:35 2007年3月28日 (UTC)

这是谁说的? Chanueting 12:15 2007年3月29日 (UTC)

何以见? Chanueting 13:37 2007年3月29日 (UTC)

我建议你应该提升条目质素,而不是增加条目数量,看看[2],再看原文,可以看到你的翻译很多错误。如果你有空而且对制作图像的话,不如加入古汉字计划,我们需要懂中文的人士帮助以制作图像予其他维基使用。 Chanueting 2007年4月25日 (三) 01:50 (UTC)

德国维基人公告栏启用

你好,德国维基人公告栏启用了!欢迎在用户页中添加{{DeBoardNews}}模板,并随时为公告栏添加有用的新公告(你正在编撰的德国相关条目、维基上有关德国的消息、德国新闻等),也欢迎将此信息转告其他在德国或关心德国相关条目的维基人。祝好!--小德留言 08:32 2007年3月24日 (UTC)

不太明白你回退那篇文的原因。现在你所作的版本, 内容像宣泄多于撰写维基文章。--Kevin wong 19:46 2007年3月26日 (UTC)

其实回退的理由并非“ ip 户”, 在 remark 中只是劝他申请一个户口, 可以商量当中的内容。 早前我正在跟另一人讨论这篇文章的事, 未有跟你说明, 实在不好意思。 不过, 遇上一些小事时, 实在不用太愤怒, 有点怪怪的。 --Kevin wong 16:26 2007年3月27日 (UTC)
远大前程 一文好像是机械翻译, 文句有点不通, 而且有些英文版过于冗长, 未必需要一一翻译的。早前已把引子和概要改成标准汉语, 但既然你不想其他人修改这篇文章, 现在暂时搁下, 日后有需要时请随时开声。当你完成这篇文章后, 最好找多些熟悉中英文的人协助整理一下吧。 --Kevin wong 10:01 2007年3月28日 (UTC)
刚才看见你刻意回复自己原本文句不通的概要, 而取消其他人修改的文句。这样做让人莫明奇妙。 尝试用多点心胸, 接受其他维基人的协助吧。我原本想回退你的版本, 但开始腻了, 也只好算了。 --Kevin wong 10:08 2007年3月28日 (UTC)
另外, 你提到你所作出港式英语 的最后版本, 本身问题不少, 但既然你坚持回退, 我也不想为此出现编辑战。期望你能负点责任, 为自己所作的版本做一些修定。--Kevin wong 10:10 2007年3月28日 (UTC)
其实到维基编辑文章时, 就是假定了其他人会大量修改内容, 当然我的版本也是可以被修改、甚至被取消。但现在你取消一篇已整理好的内容, 回退至你自己撰写但文句不通的版本, 而你的原因是你想自己修改文章, 不想他人代劳, 这样的理由除了过于自我, 却有欠自重。--Kevin wong 10:18 2007年3月28日 (UTC)
从你的风格, 我实在不太肯定自己再回退港式英语时, 会否激发你发动编辑战, 但现在你说明后, 我去取消你的回退。 如果有问题, 请跟我联络, 避免令人误以为发生编辑战。--Kevin wong 10:20 2007年3月28日 (UTC)
或许你看看自己的留言内容, 会不会看出不少前后矛盾的内容。我想一般人未必都能明白你的想法。 你想清楚过吗? 你是抱什么原则去参与维基? 想让维基人知道你是什么性格? 现在我觉得你的性格有点阴晴不定, 情绪时好时坏。
老实说, 回退一两篇文章, 是很简单的事, 问题是用什么心态。第一篇你说自己是错误回退, 解释过已没有问题 (如果可以自行修改, 当然会更好, 避免让人觉得你我来来回回地回退) ; 第二篇, 你全面取消他人的修改, 宁愿采用一篇文句不顺但自己编写的内容, 我最担心你不明白维基“人人可以编辑” 的原则, 认为这有失礼仪。
避免想得太偏激了。维基的事若会跟“愤怒”一字扯上关系,可能是过于投入,把一些微小的事看得过于严重了。(维基上,“王者之王”应当只是匿称,如果当真就会让人觉得太自我了) --Kevin wong 10:43 2007年3月28日 (UTC)
有点不知所云了。--Kevin wong 11:38 2007年3月28日 (UTC)
算了吧,他的翻译技巧不太好,还是包容一下 Chanueting 14:42 2007年3月28日 (UTC)
唯有是这样了.... 另外, 我在互助客栈中也提到今次的事, 希望将来可以更好地处理这种事情。昨晚的编辑心血只好暂时报销, 看看将来会不会有转机。--Kevin wong 15:58 2007年3月28日 (UTC)

诚邀您出席2007年香港春聚

请大家踊跃支持,积极参与!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费勒姆 费话连篇 06:14 2007年3月29日 (UTC)

翻译

Chaplin, 看见你尝试翻译金银岛, 有些心得跟你分享。我们翻译公文时, 经常要逐字逐句翻译, 为了精准更可以牺牲一些文气, 但维基的文章毋须如此啊。可以先看英文原文的内容, 解读文章的整体意思, 最后用自己的文笔,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如果你懂普通话, 就用普通话思考那篇文章的意思, 效果会更好。--Kevin wong 13:27 2007年3月29日 (UTC)

另外补充一句, 试试主动到互助客栈, 友善地找些朋友整理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吧。--Kevin wong 13:30 2007年3月29日 (UTC)

当然! 维基上其实哪有什么敌人。 :P --Kevin wong 13:41 2007年3月29日 (UTC)

Tank Destroyer

如果要制作有关Tank Destroyer的条目的话,应该使用哪个译名作为条目名称?谢谢您。--小费子(传召奴才小费子) 14:46 2007年3月30日 (UTC)

谢谢您的回答啊……小弟我快要会考了,想快点写完这个条目然后温习温习呢……谢谢您。--小费子(传召奴才小费子) 15:35 2007年3月30日 (UTC)

条目侵权删除请求:通知

欢迎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您所发表的条目九流十家可能转贴了未经GNU自由文档许可证协议下发布的网站内容。由于这有可能侵犯版权,内容已经隐藏了。其实,即使标明出处,未获原作者授权而转载内容,还是属于侵犯他人版权的。维基百科不能收录侵权内容,希望您能理解。

不过,请不要担心,您还是能够挽救那篇条目的。如果您是文章的原作者,您可以到文章的讨论页、或当天的侵权审查页提出意见。若否,您可以在“临时子页面”用自己的话改写文章内容。不需要很长的篇幅,区区两至三行的小作品已经是对维基不小的贡献。也希望您下次创建新条目的时候,继续以原创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来作为编写守则。谢谢您的配合,也希望能再次见到您的贡献。 --Wing 20:12 2007年3月30日 (UTC)

为什么现在撤特这么热?

本文写于2007年3月25日

先说说以前在“羊城晚报”看到的一件事: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上学,有一次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包括安南在内的小朋友:“你们说这是什么?”小朋友答得很快“一个黑点”。

这位老师不解,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们却没向我提起呢?”

我想,即使是现在,很多中文维基的朋友,也会给这位老师这样的答案的。我觉得,我们和这些小朋友给出同样的答案是很自然的,并不是我们身体构造上有缺陷,相反这是人对环境信息过滤的必要,看我们想看到的,这也是大脑机能之一。但是,我们无疑都在追求着更全面的视觉。

特色条目不是完美的。但是同一个特色条目,当初评选人员是肯定过其优势的,它们的通性是内容丰富,深入,甚至超过中文网络中该方面的报道水平。然而到了现在,难道我们就只能看到这些条目的某些短处了吗?这里胖了那里瘦,参考资料问题,翻译漏译,不中立,信息冗余,信息错误,语言不流畅,开篇就有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条目中没有动画等等等等。而这些短处就足够抹杀条目的优势了吗?我们在承认每个作者是有其局限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批评者自己一样不能避免自身的局限性。来读取特色条目的人,你说是来受教的多,还是来授教的多?作者写得出这条特色,自然有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他的意见非常有参考价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提出的意见就必然高出当局者?而且还要问,有多大的可能性高出当局者?

而且撤特的投票是否具有比选特更大,甚至只是同等的公信力?选特是首页一级连接,撤特是二级,前者的参与人数比后者多,讨论优缺点全面。后者给人的印像是数落条目缺点,几个人在讨价还价,有时还成了争执。这样说来,撤特就以这样的姿态,就可以以同样长的时间,票数规则去否定选特的结果?

目前撤销特色条目如此热闹,提名数比评选特色条目的提名还多(4:3)。两周的投票时间意味着两周的改进时间,这个时间还是当事人在提名第一天就知道提名这件事为前提的。

有一位用户引人注目,一个人就做了三项的提名人,剩下的第四个他则是首位支持者。

特色条目竟然从101啪的一声跌倒95。

特色条目是众多维基人共同协作的成果。一个条目被评为特色,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对于维基这个社群,它成为一个领域的一个典范性条目,可为后续的条目提供参考。第二,这也是对作者或作者群的充分肯定。虽然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升什么级,成为什么专家大师。但是社区对他们作品的正面评价无疑是对他们无偿贡献的最好报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评选中被提出的负面意见则可看作对他们今后写作的善意提醒。所以一片特色条目的建成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撤销一个特色条目,是对之前维基社群达成的共识的一次否定,是对当初评选意见的质疑,对作者所做努力的一次打击,非常可能对维基社群和条目作者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撤特是应非常审慎的一步措施。有些用户的认为撤特成为改特的动力。但下手就打三更,直接就是撤特,还要绕过作者就去提名,事先没有和作者或专业人士作任何讨论。这其实是用特色条目的名义来冒一次险,撤特项目成了限期整改委任状,“特色条目”一词成了把柄,这低估了特色条目这一项目的意义。同时,也是等于用不友好的语气去要求作者做出改进,更震慑了来者。试想,一个作者写出越多的特色条目,就等于有越多的把柄落入人手,自己要维护的条目就越多。而且最可怕的是,说不定某天就会被第三方告知,你写的条目黑榜上有名,两周时间呷。这样,谁还会积极去写特色条目?可以想象,人与人之间从中会滋生多少嫌隙,维基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多大的负面影响。特色条目的写作因此受到多少阻滞。

另一方面,条目的信息流失让人感到担忧。左图右史对“多啦A梦”的大中华播放所发的苦楚还时时在我耳边响着。我想条目信息最好应是宁滥勿缺。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地方色彩过浓”?删!未知这对维基是好是坏?不过我知道,维基的信息量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为选上特色而作出的妥协的过程中不断流失。请对为孤立信息找伴,让它不孤立。对付地方彩色的办法不是删,是想办法找资料补充其他地方信息去中和。请保留这些用中文写成的信息,让作者以后或是后来者补充吧。而且地方特色有时是受到条目本身的内容限制的。蝴蝶效应的节节结果不一定为作者所掌握。例如贝多芬没来过亚洲,他的“影响”一节就没有提到中国作曲家受到过他什么的教益,里面写到的尽是欧洲人,是不是就“欧洲地方色彩过浓”?英文的流感条目,数据是以美国为主的,它的作者可能为能得到其他地区的资料,更或者某个地区根本就没有总结过这方面的资料。这样的地方色彩虽是以后改进的起点,但是不是可以暂时被忍让?“罗嗦”“冗余”不是为特色条目减肥的借口,而且你真敢保证那是罗嗦冗余的,或者只是目前显得冗余?雨果的小说“废话”是一节一节来的,可是这些从废话你可以学到多少东西?如果现在唱片公司出一张删了几段音乐的天鹅湖,你会不会买?人家俄罗斯编舞导演当初就认为这样的删节是“有必要的”。相反,中文维基5%的未翻译条目却应该被整改了。

在这里,我想为改进特色条目说出自己构思的原则,并在撤销特色条目里加入特别提醒字眼,希望大家讨论:

  1. 任何怀着丰富中文世界信息,加深中文与外文用户交流之心来编写条目的作者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读者的尊敬的,他们花费了很多私人时间,甚至金钱,为我们写好了这些可以免费读取的资料。读特色条目时不要想着去刁难作者,而是要想到去帮助他,而且尽可能去体会该条目的优秀之处,请保护好特色条目这样的美丽资源。
  2. 当你在特色条目里面发现有问题时,又或者你想扩充特色条目时,wikipedia:特色条目撤销远非是你第一应到的地方。请先尝试自己查找资料,联系编写人员,或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进一步广泛联系其他用户,与他们一起协商改进。
  3. 请谨慎提出“删除”,“削减”等建议。“地域性过强”“中立性有争议”“啰嗦”“不是什么什么的特色”这些理由是很能导致条目信息流失的,而这又有违维基的初衷。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4. 宽怀待人有助于维基内和谐人文环境的建成。所有用户的一切言论及其言论自由都是应受到尊重的,而且他们在撤特时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很有建设性的,请接受其正面的,有助改善条目内容的成分。但请注意。批评建议并不是撤销特色条目的论据。“要改进特色条目”,“中文维基讨论页不受重视,提出撤销对改进条目更有效”,这些并不应是撤销特色条目的动机,而是用特色条目去冒一次险。虚假信息,违反维基基本原则才是一个特色条目的致命伤。
  5. 如果你没有办法亲自作出改进,而原编写人员或专业人士又没能及时作出反应,条目的问题依旧,请采取最后的,也是最应谨慎的一步措施,就是到特色条目撤销处提名该条目,让用户投票讨论该条目的特色条目资格。

最后的话:热情是会衰退的。我真心地希望,现在这股撤特的热情快点过去,写特的热情快点来临。

dgg32 09:40 2007年3月31日 (UTC)dgg32

第四次动员令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小德留言 05:28 2007年4月1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已进入第七天,身为主持人的你有任何意见吗?--真实事求是() 14:23 2007年4月7日 (UTC)

我只是想问问,如果我建立了一个新条目,然后该条目获新条目推荐,那分数如何计算?有什么大家一起谈吧!—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14:38 2007年4月7日 (UTC)

未推荐条目算5分,推荐就算10分,没有相加。有什么尽管找我谈。你可以帮忙照顾一下第四次动员令,拿些经验,下次就可以自己发动主持动员令了。
这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令我觉得“人人都可当主持人”的设定会引起问题,而且若有人当了主持人又捣蛋那该如何处理?我觉得应该设一些限制:
  1. 完成过一次动员令者才可以当主持人,因为参加过一次这人已经有了经验,而且能够顺利完成动员令,没有出状况的人当主持人也比较可靠。
  2. 加入“主持人有当次动员令任何事件的最后决定权”之条文,以免主持人控制不了局面。
若有捣蛋的主持人要如何处理?我还没有设想,你对此有什么意见?--真实事求是() 14:56 2007年4月7日 (UTC)
我的意见是...我在征求条目,却没有几个热心的人肯提出建议。看来大家的热心不太足啊。--陋室茶话献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15:37 2007年4月7日 (UTC)

请问谁是捣蛋的主持人?又怎么个捣蛋法?我想了解点这事。如果真的遇着这么一个“主持人”,应立即加以警告,再有犯者轻则剔出主持人一列,重则作短暂封禁。—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09:10 2007年4月8日 (UTC)

没有,只是先设想要如何处理而已。--真实事求是() 09:21 2007年4月8日 (UTC)
你可以到第四次动员令的讨论页去看看。--真实事求是() 09:28 2007年4月8日 (UTC)
但事情已经过了,没有必要再去计较。--真实事求是() 09:30 2007年4月8日 (UTC)

关于生物命名者

您好,生物学名后面附带命名人的写法有固定的格式,不需要(或者说不应该)改成中文。MLL TALK 11:08 2007年4月1日 (UTC)

你是指学名吗?的确是没有中文的学名,虽然说也是可以把那些学名按照字面的意义翻成中文来解释,不过中文的意义可能不好找,尤其是比较早命名的生物。MLL TALK 14:37 2007年4月1日 (UTC)
其实还是有一些生物名字是源自中文的,只是不管哪一国的文字,要变成学名都一定要先改成拉丁文的形式。MLL TALK 09:13 2007年4月2日 (UTC)

Hi

Hi,你好,Chaplin,谢谢你的关注,不错不错,我一直留意你呢。呵呵,中文缺少的条目太多,我只是看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一般从英文到中文,从英文含义来确定中文词条的名称,这样才不会错。呵呵,从维基百科我也才发现英文辞汇基本上可以找到对应中文的辞汇。考虑到中文和英文辞汇量的数目巨大,多只从英文翻译基本概述。和其他影响较大的语种相比,参与者太少了。另外,希望你校对我做的英文长条目的翻译。Cncs (对话) 21:07 2007年4月1日 (UTC+8)

Re:新条目推荐

其实可能你有一点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已加上了新的回应,同时附上其余改善条目的意见以作参考之用—Ray1118x 除了我不谈的之外就是无所不谈 10:24 2007年4月4日 (UTC)

希望您能关注

有关“Reconquista”的译名问题,请您一移玉步至Talk:收复国土运动讨论,谢谢。-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4:06 2007年4月7日 (UTC)

DYK推荐不通过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File:Union Buildings Pretoria.jpg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2:49 2007年4月7日 (UTC)

反正我不掺和

感谢君之垂注,在下并不反对30个指定加分条目,我只是对其逻辑和言行,感到相当不敢苟同,理据说过很多次,某人先是墨守成规,以奇怪的逻辑对指责别人的另类想法不公平,继而我按惯例维持原状,又说我独裁。这种人,在下真不敢与之合作。除非某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机会不大,感此人自我中心感颇强,还是真实事求是地写自己的条目算了,欢迎君多赐教!!--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0:58 2007年4月8日 (UTC)

气动了点,脑筋到时没伤...(我还很年轻耶)。下次动员令........坦白说动不动员也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其是热衷有限.........在zh.wikip久一点你就会明白我们对动员令的看法。--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6:07 2007年4月8日 (UTC)

其实用不着费时感觉,这要看看我在自己的页面,便知一二--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5:19 2007年4月9日 (UTC)

动员令

看到您写作的条目,多多努力哦!我也是现在才知道您年纪不大,但已经参与维基编写工作了,多加努力吧!(我好惭愧……)-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9:08 2007年4月9日 (UTC)

邀请

你好,阁下。巴基斯坦地理为最近鄙人译自Geography of Pakistan的新作,欢迎到新条目推荐新条目推荐/候选)评论、留言、投票和给予精神鼓励,并在此处留言,恳请就翻译问题提出参考意见,以供其后借鉴。Cncs对话) 21:43 2007年4月10日(UTC+8)

呵呵,可能我比较性急,下次不会了,多谢支持。——顾心阳 13:08 2007年4月11日 (UTC)

动员

关于合作撰写中国地理的倡议

你好,阁下。关于国家地理,中文不知是否有优良条目,现翻译了巴基斯坦地理,由于出自的英文原文本来就不是高质量,加上还存在翻译质量问题,无实际参考价值。可供借鉴的类似英文优良条目印度地理(Geography of India)和爱尔兰地理(Geography of Ireland)。不知阁下是否有此雅兴,欢迎共同编辑中国地理!先讨论结构框架和存在的问题,来个时间表,然后着手分工合作撰写。距离现实多远?欢迎来这里探讨!!
Cncs对话)16:31 2007年4月12日(UTC)
参见:中国地理/讨论存档1


请停止无谓的争吵!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跟千无一用是书生的争吵已经没有意义,再争执下去对你无益,也请不要你利用对维基百科的认知欺压其他维基人。—地狱少女阎魔爱 接通地狱通信 00:38 2007年4月12日 (UTC)

Chaplin,好久没见了

我的假期本来就在今天(4月12日)结束的,并没有提早啊^^|||—华德禹导演@搅拌机2.34(来搅和一下吧!) 15:38 2007年4月12日 (UTC)

原本我不想再找你……

但是你在自己的用户页将我的留言删除,可怒也。下次千万别这样作,希望你在这件事以后,减少与其他维基人冲突。年轻人,你还有很多时机。—地狱少女阎魔爱 接通地狱通信 00:09 2007年4月13日 (UTC)

十分谢谢你在我的对话页的留言。我删除你的留言的原因是我认为你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经过。让我告诉你吧!是一个无理取闹的维基人来闹场,骂其他维基人,我阻止他,他就回骂我,我再阻止他,他又再回骂我,并一再强调维基是个没有文化之地,维基人都是错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贡献才来这里打发时间。这就是事情的经过,你似乎只看了一部分,你只知道我与人家吵架。但还是十分谢谢你善意的留言,欢迎再来留言,谢谢,祝编安。—Chaplin 晋见西出之日 00:55 2007年4月13日 (UTC)

RE: 3RR

两位都回退了3次,而WP:3RR是规定超过3次,也就是4次以上,请注意。--Jnlin讨论) 08:58 2007年4月13日 (UTC)

不合理,如果是他攻击你,那么你应该寻求其他维基人的帮助,若大家认为这是恶意攻击,则由第三者执行删除。当事者的删除只会让冲突更加升高而已。--Jnlin讨论) 09:06 2007年4月13日 (UTC)

我认为他在书生的讨论页留言纯粹是去闹场的,但是你的态度也有点问题。我认为挑起争端的人是他,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建议你无视他就好,也想想看自己的态度问题 :) --Jnlin讨论) 09:20 2007年4月13日 (UTC)

先跟你说声好,Chaplin兄。我看过您和那个人的冲突了。小弟有一个建议,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您在上面挂的宣言真的有一种“挑衅”的感觉。对于那种人,就如Jnlin兄所说,无视他就好。他有他玩的猴子戏,您有您的写条目,不要再跟他闹下去了,好吗?希望您不要动怒,老实说,这种人,维基多的是,希望您能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起快乐的写维基,好吗?-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2:13 2007年4月13日 (UTC)

Re:谢谢你

您就别理他,只要做好自己本分就好。现在我……救命呀!我不想考试……我好痛苦!日子一日一日的逼近,但我仍然没有温书!我好怕……长条目等到五月中才想……谢谢……-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2:51 2007年4月13日 (UTC)

不不不,我不是高考,只是会考而已,先感谢您的关心。我打算多写几个条目才去温习,刚才完成了德国联邦国防军一文,还有两条要写……-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3:25 2007年4月13日 (UTC)
容我用广东话说一句:如果我是但死一科,我就系咁大。算了,您近来都在写什么类型的条目?-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4:30 2007年4月13日 (UTC)
嗯,都是我不会的项目。差点忘了问您,您有没有有关德国1871-1919的军队名称的资料,我有需要(写条目),希望您能协助,万分感谢:D-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14:52 2007年4月13日 (UTC)

中环站的优良条目评选

经过阁下的意见后,中环站的列表内容、数目、显示方式经已大幅删减及改善,小弟又把条目重新排版,请问现在的设计可行吗?请到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发表阁下保贵的意见。—Mtrkwt 15:34 2007年4月13日 (UTC)

回退不过三

其实讨论除了破坏是很少会回退,废除意见多数用<del></del>--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7:48 2007年4月13日 (UTC)

你好Chaplin,看来Jnlin已经处理了这件事。节省你的时间去做一些意义的是吧。zzz……很困 找我 23:18 2007年4月13日 (UTC)

Cncs回复

卓别林小弟,佩服的对维基百科坚持不懈努力,你的作品真多。关于争吵问题,求同存异。真若遇到攻击和谩骂物件,最好的办法是回避、不理不睬;假若是属于自己的问题,解释清楚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心态平缓最好。我是2003年9月注册的,当时经常和现在的活跃分子如Shizhao冲突最多,虽说不至于谩骂,当时还曾经有些攻击和不理解,也被Yacht骂过,Yacht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当然也和MountainWing冲突,但少攻击;也和很多愤青对中国政治现状看法的分歧,特别是关于中国民主看法的分歧,这个与生活地域、年龄有关;当然还有其他政见问题,如台独问题、统一问题,开始大陆和台湾几乎搞编辑战,现在大多数情况极少出现这样了,一般折衷或干脆回避,至少还是维持“一中各表”。因为,看法和分歧是没完没了的事情。我记得刻意小弟曾因为分歧和人没完没了争吵过,好像是关于中国国旗的问题,由于争吵自身也孤立;其间愤然离开一年多,毕竟喜欢维基百科,去年还是回到这里。

假如经常遭到某人“攻击”,别理睬,只要求得与大多数人的良好合作就行了,毕竟人各有志、性格各异。我的看法是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遇到实际问题,和些兴趣朋友沟通。另外一点就是,在这里政见方面的话语尽量保持中立一点;其实每个人都有地方观念包括国家观念。我是湖南人,我早期编辑的除了中国政治/区划以外条目以外,主要以湖南和长沙条目;还有Juansheng也是这样,他在比利时学习,一直热心编辑湖南和长沙条目,我和他合作很多。记得之后我又关注历史内容,和台湾Ffaarr交流也不少。现在过去四年了,兴趣发生变化;视野除了关注中国全局性题材以外,今年重点转向了/印度与南亚主题,因此,重点以其英文条目的汉译为主了。是这样,无论哪个方面,以后我们彼此加强合作;有分歧,多点解释;遇到恶意攻击,别理睬。
我的其他联系方式:Msn/johnson_xtq@hotmail.com,直接加我就Ok!
Cncs对话)04:22 2007年4月14日 (UTC)

您好

我想请问一下,那时我忘了提名参加动员令,现在还可以参加吗?谢谢。-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5:43 2007年4月14日 (UTC)

谢谢您喔,考试的事我已经开始准备了。(刚才又写了一条条目),大家努力写条目吧。-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6:52 2007年4月14日 (UTC)

您好,我在同行评审内提出了星际旅行这个条目,目前我需要您宝贵的意见,希望您可以抽空关注一下。先表示感谢。--PhiLiP 08:58 2007年4月14日 (UTC)

您好,您在同行评审里面所提的意见我已经采纳并完成,希望您能抽空看一下是否满意,谢谢。--PhiLiP 12:19 2007年4月16日 (UTC)

请注意图片上载要求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图片Image:TingGou.jpg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已经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图像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 -- tonync (talk) 16:11 2007年4月14日 (UTC)

南亚主题探讨

呵呵,接触了英属印度巴基斯坦地理之后,继续看印度独立运动,南亚历史相关的人物、事件太复杂了,还有就是难以熟悉的地名。动手之前,肯怕还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汉语译名表,边做边补充;名称采取先英文后中文;排序采用升序排列。具体方式上,每个词条含英文链接,有利于校正汉语译名,另外要包括其不同的英文译名和统一的中文译名。
印度历史人物列表(欧洲殖民统治开始至现代)
南亚地名列表(邦/孟加拉国省、土邦、专区、县,主要地理名称如地理区)
历史事件列表(从欧洲殖民统治开始)
这样才可以继续,否则速度特慢,可能存在在各个条目的翻译名称的不一致,更加难以检索。你看怎么样?Cncs对话) 07:05 2007年4月15日(UTC)

谢谢! 我翻译这篇文其实是因为为食, 不过看来中世纪的食物是挺难吃。--Kevin wong 14:26 2007年4月15日 (UTC)

请注意一下, 现在中世纪菜肴大幅编辑中, 很容易出现编辑冲突而导致内容消失。我观察到你在inuse 期间进行两次编辑, 例如[3][4], 但请避免一下。这些小编辑对现在的提升没有什么用处之外, 刚才你进行后一次编辑时, 已引起一次编辑冲突, 令原本译好的部分内容被意外discard。希望不会再发生。 --Kevin wong 17:22 2007年4月17日 (UTC)

谢谢帮忙! :> --Kevin wong 13:14 2007年4月18日 (UTC)

RE:新条目推荐候选

马麝的分类可能已经被修改过了,并不是独立物种。例如这里就说它是喜马拉雅麝的同种异名;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在麝属条目里面都没Moschus sifanicus这个物种。MLLTALK 11:03 2007年4月18日 (UTC)

分类依据不能只靠外表,狗的外表差异极大,却只是一个物种。不过还是等您扩充完再说好了。MLLTALK 11:16 2007年4月18日 (UTC)

表达感谢之意

我注意到你协助即时清除我个人讨论页上的不当言论,向你说声谢谢!--KJ(悄悄话) 13:35 2007年4月18日 (UTC)

请多照顾动员令

我现实生活比较繁忙,时间有限,请多照顾动员令。--真实事求是() 2007年4月19日 (四) 14:01 (UTC)

用户页

谢谢协助修复我的用户页, 而 revert 破坏应该不受“回退不过三”的规定所限啊。--Kevin wong 2007年4月19日 (四) 14:31 (UTC)

Sunwapta

君将我翻译的Sunwapta瀑布翻译成辛华达瀑布,请问这个译名时以前就有的还是您想出来的?—汉超高祖圣武桓文玉皇大帝刘jerry(诽谤朕 2007年4月20日 (五) 00:46 (UTC)

君可助我“Before this it was referred to as Fitzhugh.”如何翻译?在贾斯珀国家公园我只好翻译成“在这之前他被称为 to as Fitzhugh。”

还有“Fryatt峡谷”有没有中文名?—汉超高祖圣武桓文玉皇大帝刘jerry(诽谤朕 2007年4月24日 (二) 22:31 (UTC)

第四次动员令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Stargate 09:05 2007年4月20日 (UTC)

RE:你好

我并没有得到他的同意,但帮忙他申请维基荣誉终该可以吧?--DoraConan 20:11 (五)2007年4月20日 (UTC)

多谢指点。--DoraConan 20:18 2007年4月20日 (UTC)
是啊,我今年是11岁。也希望我们可以多加联系。--DoraConan 20:23 (五)2007年4月20日 (UTC)

回应林麝

基本上算是不错的,可惜一点的是没有图片吧。阁下也许可以去维基共享资源或是其他语言的维基找找看。—Ray1118x 什么意见都是欢迎的 2007年4月20日 (五) 12:44 (UTC)

感谢你参加动员令

第四次动员令不到十天就会结束,希望你在4月30日以前提交所有参加的条目,以便我们审核,此外大家应该继续关注动员令加分条目,部分条目仍为红字状态,特别是Category:翻译请求以及Category:正在翻译的条目,所有条目完成翻译的话会获得加分。在此期间,请您继续努力编辑条目。—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4月21日 (六) 03:45 (UTC)

10美分

条目10美分已经修改完毕,全文句子重新梳理,参考资料翻译完毕,并增加了一些中文的参考资料,并增加发行量一节。欢迎你重新审查该条目,并提出意见。——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32 (UTC)

古汉字计划是一个制作古字图像的计划,用以将前人的资料好好整理,建立图档,表示中文字的演变步骤。由于发起人都来自法国,即使有基本的中文知识,但仍未能清楚明白及阅读中文,我们需要一些懂中文的人士参与,制作图像的步骤非常简单,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通知我,或你可询问有否其他人有欲参加,这个计划无任欢迎。你亦可到标题的连结参考。 Chanueting 2007年4月25日 (三) 14:50 (UTC)

建立一个Commons户口,其他东西我会放在你的Commons讨论页中,请告诉我你在Commons的用户名称。 Chanueting 2007年4月25日 (三) 15:07 (UTC) (你的讨论页的连结很多错误,建议你删除最顶的几个框,使其他人能容易留言)

请查看commons:User talk:Chaplin,以及制作用户页 Chanueting 2007年4月25日 (三) 15:27 (UTC)

re:wiki站

可以,你希望成立一个什么样主题的站?--KJ(悄悄话) 2007年4月26日 (四) 13:36 (UTC)

你想要成立一个什么样的站?Wikia的中文站中,有很多缺乏计划和管理人的站,如果有你有兴趣的主题,你也可以直接参与后,申请成为管理员。--KJ(悄悄话) 2007年4月27日 (五) 10:38 (UTC)
申请页面,请在页面中下的空格中,填入期望的网址,并点选“继续”,依各字段填入相关资讯。--KJ(悄悄话) 2007年4月27日 (五) 13:09 (UTC)

about science wiki

很抱歉,我必需退回这则申请。因为在wikia中已经有一个这样的中文站了。而且这个站是开放编辑,并不限制你的编辑身份,建议你直接到wikia:zh.science编辑。又因为这个站上目前没有人参与,也没有任何文章(只有一篇首页),如果你要认领此站,我可以直接开放管理员的权限给你。--KJ(悄悄话) 2007年4月27日 (五) 14:14 (UTC)

已经开启wikia:zh.science的管理员权限给你了!邀请你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吧!--KJ(悄悄话) 2007年4月27日 (五) 17: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