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广州市/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市中的25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30日 (五) 20:39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九次)

广州市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中国大陆,提名人:Donwun留言2017年8月11日 (五) 10:24 (UTC)
投票期:2017年8月11日 (五) 10:24 (UTC) 至 2017年8月18日 (五) 10:24 (UTC)

9支持,2反对:符合标准--Z7504留言2017年8月18日 (五) 10:3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市中的6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1日 (五) 04:42 (UTC)

广州客家分布

省城本非客家人聚居,但今日广州市涵盖昔日城外花县、从化等地,辖下花山、花东、狮岭、赤坭等地,客家人众多,是故客家话属本地方言之一。穗城及穗北各处政府编有诸多文史资料可查。--Roy17留言2018年6月3日 (日) 11:35 (UTC)

非地方整体通行语言,而且理论上(历史客家亦如是)只要有分布聚居点,客家人或者其他想利用这点的人士就强行贴埋做当地方言,按照阁下逻辑,会惹来极大争议,希望阁下慎重主张避免不必要的争端。——约克客留言2018年6月3日 (日) 12:06 (UTC)

广州的白云区就通行客家方言,广州历史上也曾经是属于河源管辖,所以方言增加客家话并无不妥—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03.73.167.124对话贡献)于2018年6月6日 (三) 06:47‎ (UTC)加入。

告周时到访搞乱的某部分人士

长期以来,已有多个ip同用户经常地做小动作来篡改简报栏的首长与语言,即使客家语言分布存在于广府地区,但并非辖境内的通行通用语亦不具备认受地位,不知道单列出来是否想展现客家权益。若以少数分布来占用语言栏,或者应当比照下其他广府方言同潮州话还有湖南话、四川话,比照之间具备的条件与现状。基于省会实际考虑,请勿不考虑实际而放大少部分,有理由认为在诱导引发土客争端。请勿忽视整体蓄意重造争议。若是客家同仁欲求主张权益,请移步合适的平台。——约克客留言2018年6月3日 (日) 11:38 (UTC)

  • 偷换概念,错误对比。潮州话、湖南话、四川话不是今日广州长期存在的语言,就像没有人会说这些语言或普通话是南宁市的方言,因为这些语言在发源地以外出现都是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后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果。而像南宁,南宁白话、平话、壮语并存于南宁很久了,所以都是南宁的语言。
那么,客家话是像潮州话湖南话普通话那样后来来到广州呢,还是像广州话一样在广州已经存在很久了呢?我根据本条目引用的资料,认为存在很久了,存在于那些花县、从化、增城等地的客家村/粤客混居村落,所以有人提出把“客家话”写在“方言”栏目,我认为可以接受。(另外,假想情形,假如过一百几十年,有人提出譬如湖南话也是广州语言,而那时的统计数据确实显示长期有显著人口使用湖南话,那么也只能照写了。)
所以,假如有可考证的第三方来源支持一个观点,我认为应该接受。如果任何人要反对,也应该提供可考证的第三方来源,而不是写一大串逻辑混乱、含沙射影的原创研究。--Roy17留言2018年6月12日 (二) 15:47 (UTC)
    • 上述回应忽视了历史上对外交流的历史是不曾中断的,况且阿拉伯、波斯等外商也有长时间定居下来,所以广州长期存在的语言(族群)也是肯定不止一两个的,只是归化吸纳等历程可以合适地运作,不像现时有明显地不当干预文化融合(上述所说的壮语,更是人为扶植制造的少数打乱地方文化发展的例子,已经扭曲了在地真正的通用语言白话(粤语)的生态。而基于文献资料错误、不可信的情况下是不能引用的思路,单一官方杜撰的文件当参考也是极不恰当的。——约克客留言2018年6月21日 (四) 00:49 (UTC)

广州市的编辑争议

目前,关于广州市所用模板{{infobox CnCity}}的“方言”参数,User:Longway22坚持删除“客家话”及附属参考来源,然而他没有给出理由,或给出的理由是原创研究,并没有文献支持。他的相关编辑,Special:diff/49756210Special:diff/49822067Special:diff/49827371

特此就几个问题征询各位意见:

  1. {{Infobox CnCity}}并未列明“方言”参数的规范,因此填与不填,填多少,应该全属编辑者决定?
  2. 广州市范围内的客家人村落数目稀少还是显著?(此处讨论应该局限于至少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形成的聚居村落/城镇。)
  3. 假如第2点结论是“数目显著”,那么,“方言”参数应该只填广州市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广州话),还是可以同时填写数目显著的少数语言(客家话)?
  4. 假如第2点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沿用有参考来源的同时填写“广州话、客家话”的写法,还是只填写无可置疑的语言“广州话”?

我一个人的考虑难免不周,请各位多加意见,先谢谢了。--Roy17留言2018年6月4日 (一) 04:01 (UTC)

我个人认为,客家人为广州的外来人口,仅仅是流动人口多。于广东省政府编写的《广东年鉴》中,其阐述的客家话仅仅是在广州的部分地区有分布,实际上部分地区的大和小的问题无法解决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客家话在实际上不是在广州普遍的方言,真正的广州人说的只有广州话。在广州市的大街小巷,市民会说的不是客家话而是广州话,广州地铁、公交车上的语言播报仅有普通话、广州话和英语。再者全中国不仅仅是广东有客家人,其他懂得客家话的人,看了维基的这个条目后,会误认为广州可以通行客家话,这样维基百科就会起到误导性的作用。如果各位维基人讨论后认为有必要添加除广州话以外的的其他方言,我认为应该在广州话后方添置“(普遍)”或“(主要)”等同义信息,其他方言在后方添置“(部分地区)”或“(次要)”等同义信息,以免误导读者;而且不应该只有客家话,潮汕人、台山人、江门人在广州的流动人口也并不少,如要添加则应全部添加,而不是只有客家话一种。--JackyCheung留言2018年7月5日 (四) 04:30 (UTC)

请求展示语言栏为广州话

请求已拒绝

请求先行处理,语言栏只保留无争议的|dialect= 粤语广州话[1],删除后边的客家话,避免资讯传达产生歧义。谢谢。——约克客留言2018年8月3日 (五) 08:34 (UTC)

未完成,这正是本次编辑战的其中一个争议点,请与其他维基人沟通并寻求共识。编辑请求一般并不适用于有争议的内容。--Lakokat 2018年8月3日 (五) 10:53 (UTC)

@Lakokat 个人认为本争议点是业已造成胶著状态,是难以解画的状态,皆因本身设置属于地区主要通行语言的展示,以几个账号、ip持续强调单一(具有历史利益冲突的)语族,而非要转变成地方所有流通语族(包括粤境外语言)的展示,是已存在不完善、不恰当的编辑行为,相信即使香港对应语言栏目不会存在如此操作发生,以社群现时势力分野下,预计更多人介入次要地区话语争议的机率极之渺茫,望对照公允考虑,先行以通行语言标准处理。谢谢。——约克客留言2018年8月3日 (五) 11:37 (UTC)

参考资料

  1. ^ 广州方言.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17-06-13].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市中的1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6日 (一) 20:22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市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31日 (五) 07:43 (UTC)

翻译需要

你好!

我们非常感谢这些记录 (c:File:Zh-dialect Guangzhou sample.ogg, c:File:Guangzhoucantonese.ogg) 的英文文本翻译。谢谢你的帮助。

A textual translation in English of these records would be much appreciated. Thanks you for any help.--Braaark留言2018年12月27日 (四) 21:59 (UTC)

优良条目重审

广州市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中国大陆,提名人: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3日 (四) 14:40 (UTC)
投票期:2019年10月3日 (四) 14:40 (UTC) 至 2019年10月10日 (四) 14:40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19年11月9日 (六) 14:41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意见:楼主主张首段不括注外文名,却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便试图以人数来强行通过“共识”,被反驳后,又以优良条目评选来找茬。还有,上面谁说的来着,只有某一位用户在坚持无共识?直接把我无视了么?我还偏不写yesGA,因为我向来不关心FAGA评选;而且,如果真的被多数暴力把首段括注删去,则条目质量实际上是下降了。(※)注意这里“多数暴力”有两重涵义:一是就持某种立场的人数而言;二是指该种立场所依据的逻辑——因为地名条目多数不括注外文,所以“广州”条目也不准括注外文——亦可视作一种多数暴力。--Cswquz留言2019年10月4日 (五) 19:33 (UTC)
  • 所以中文条目放外文的依据是甚么...,没被殖民又不是英语官方语言国家,除了说这个对广州很重要之外,就没有任何实质的理由了,你是韩国瑜吗?只会喊发大财谁会知道要怎么做啊。说别人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你的理由也没说服力啊。 --善有善报,星有星爆 不是不爆,十秒未到 2019年10月5日 (六) 01:43 (UTC)
  • Cswquz完美示范了假定恶意(“找茬”)。我提出的noGA理由2并没有声称该讨论存在共识,而我回应痛心疾首的那句是有着假设该讨论存在共识的前提(那句我表达得不好,抱歉)。无论该讨论存在共识与否,该讨论确实是使条目不稳定的因素,故我不可能不提出GAR。我应该不会再就其言论回应。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5日 (六) 05:21 (UTC)
@Milkypine说过几百遍了,我的理由包括3方面:1.广州特殊;2.英语特殊;3.“Canton”特殊。你直接把后面两条给砍了。其实我提议的修改方案H同学第一次的修改(Special:Diff/55206901)还要更保守。当时H同学作出修改后,L同学毫不让步的回退,于是H同学索性提出括注全删,且将争议贴到客栈,至今快3个月了。本来各让一步,便什么事也没有的。另(:)回应@Sanmosa要说恶意,你假定起恶意来比我习惯自然多啦。--Cswquz留言2019年10月5日 (六) 18:03 (UTC)
  • 这是甚么鬼理由,先不说上次讨论就已经有Canton不是英文,广州特殊?英语特殊?这几个到底哪里有让你一定要在条目前面加入的理由?
  • 不要再用甚么广州是几千年的大港或是Canton引响了北美很多城市的命名,前者没有理由后者还被人质疑Canton应该是欧洲城市的名称。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10月6日 (日) 01:14 (UTC)
@Milkypine你的逻辑混乱不堪。这里也不是延续客栈辩论的所在。I quit.--Cswquz留言2019年10月6日 (日) 05:14 (UTC)
  • 我还是把GAR放这里吧,原本打算withdraw的,现在不了;把这条目去掉GA地位还真的是我的目的之一,毕竟真的违反优良条目标准。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5日 (六) 09:04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同Sanmosa。等到社群和Longway22, Cswquz达成共识后再作考虑。把他们封了也可以,只要不要再出现老鼠来扰乱GA就行。另外祝楼上的各位,保持文明,不要乱BANBLOCK,建议与用户讨论后无效再动用BAN或BLOCK。--Timmyboger留言2019年10月6日 (日) 20:24 (UTC)

2支持,4反对:未达标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19年10月10日 (四) 14:52 (UTC)

关于“广州市”条目的外文翻译争端

另开讨论串:

取得管理员指示,另开讨论串(作投票用)。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05:27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首先声明,本人(H2NCH2COOH)是广州人,没有亦不可能有打压广州本土文化的意图。

本人关注广州市这一条目已久,但是该条目一直有两个问题困扰我:1、为甚么编者似乎有意无意地强调广州的英文“应该”是“Canton”,并在英文栏将(现时)非标准的传统译名“Canton”位列第一;2、为何广州的标音的Infobox里面填写了那么多非英文的外语(韩语、日语、德语。德语使用的也不是标准译名Guangzhou,而是传统译名Kanton)。

于是,本人做出了两个操作:删除Infobox中非英文的栏目(依据:维基百科不是词典),并且将页首关于Canton的表述“英文”中立化(依据: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改为“传统英文名”,但是很快即被Longway22对话页 | 用户贡献)回退,并且没有给出原因。

本人再次删除相关内容,同时完全撤除了页首的标音、英文的括号(这些内容如果需要的话,在下文的“译名”栏目完全可以获得)。但仍然被Longway22回退,同样未获得任何解释或理由。

由于WP:3RR原则,现时本人已经不能继续回退Longway22的操作,因此只在“译名”栏目作了少许修订,增加了非英语语言的使用状况。

以上是本次争议的大致过程。下为本人疑惑:

页首括号中把“Canton”说成是“英文”,把“Guangzhou”说成是“拼音”,不知这种标记方法是否是有意宣传“Canton”这个译名,而无视“Guangzhou”是官方承认、国际普遍认可,并且英文学术界通用的译名?而“广州”这两个字,没有一个是难读的,都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不知此处给出注音,意义何在?广州从未被韩国、德国统治过,为甚么中文维基百科的“广州市”要记载相应的非英语的译名?如果按照这种做法,“北京”“广州塔”“面粉”是不是也要把英日韩法西德的译名全部列出来?

--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14日 (日) 14:48 (UTC)

  • 帮@Longway22SCP-2000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14:51 (UTC)
  • “Canton”作为历史悠久的正式名称,就手头的维基引用方针不能接受的各所知来源,是仍有海内外的广泛认可基础的,这是其一。而有关话语地位在广州塔广交会等可以进入国际舞台的事物上,依然坚挺,可悉现管治官方也是未有贸然以拼音正面取代代表的。而中立化于现中文维基的实际环境而言,也应当是立足于可以避免过度受到部分已明显超越维基方针与共识可控力的政治力量的影响的。而广州市作为未来定位为国际一流都市群的一员,中文维基百科的“广州市”更可以记载相应的非英语的译名,也更合乎面向更多元国际化的趋势,也是合乎本空间一贯的资讯多样化的脉络。私上所述,同代为略述,参与条目各编辑长久修订积累共识,留存敬重。同时希望后续编辑可理解相关思路,相议持续修订。——约克客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15:36 (UTC)
  • 我从未否定过“Canton”这个译名有其合理性,亦从未认为“Guangzhou”要全面取代传统译名“Canton”。请勿回避问题的关键:
    • 为甚么在“广州市”条目上,“Canton”看起来比“Guangzhou”还正式?官方的认可、英语国家的认可、各界学者发表的以“Guangzhou”为主题的英文研究、论文,是不是都没有“民间沿用”“传统译名”重要?“超越维基方针与共识可控力的政治力量”(请允许我用更简明的话转述这段文字: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不是必须被反对?如果是的话,方针是不是遇到“政治力量”就可以当成废纸?如果点入这个条目来看的人对广州一无所知,那在他看来,他很可能就会以为“Canton”才是广州的正式译名。这对于看不懂中文,但是点进中文维基百科的外国人而言极其迷惑,他甚至可能要怀疑自己的语言下的“Guangzhou”条目是不是标题起得不对。总而言之,对“Canton”的过度强调,既重复多馀,也明显违背了维基百科中立的原则。
    • 为甚么列出非英语译名?多元国际化在维基百科应当是指叙述的多元国际化,例如条目内容涉及广州黑人、日本人等,而不是语言多元化,更不是宣传传统译名的手段。不然为甚么不用外语撰写中文维基百科,以显得“多元化”?重复一遍:“北京”和“面粉”都比广州更“国际化”,是不是也要把它们的英日韩法西德的译名全部列出来?——即使要列出,列出哪些语言的选取又要遵循甚么原则?
    • 为甚么要在条目头部列出读音、英语这些下面已更详细地提供的非关键的资讯?--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14日 (日) 16:35 (UTC)
      • 就本编认为,贵编的编辑执行可能已经涉及WP:BURO,希望也可正视,依照WP:COMMON等,对CANTON迷惑的外籍人士事实上是罕见的。而基于现体系可见,遵循官方对内外的整个宣传系统,对华文(乃至部分外文)资讯认识的客观中立已造成极大的冲击,现单纯依照WP:SOAP等来说,是根本难以把控到超越渺小的编辑能力的整体偏颇的。而维基编辑工作为避免WP:BURO等,就需要继续践行维基的基石,这也是本编编辑遵循的原则。期望贵编也可遵循这些原则,继续修订。——约克客留言2019年7月15日 (一) 00:11 (UTC)
  • 所以两位可以拿出“对CANTON迷惑的外籍人士事实上是罕见(常见)的”的根据吗,还是两位都是用猜的,@Longway22H2NCH2COOH:两位既然这么笃定,那么应该可以拿出证据吧。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7月15日 (一) 03:13 (UTC)
    • 而且广州又没有被德国韩国统治过,韩文和德文到底是有甚么历史脉络需要放入?台湾和东北放入日文俄文都可能起争议,广州放入非英文的外语也太莫名其妙了吧?依照WP:COMMON该条目也不没有理由。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7月15日 (一) 03:19 (UTC)
  • 首先,我没有说过“Canton迷惑外籍人士是常见的”,但是作为一个中立的百科全书,编者应当假设读者对广州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没有偏颇的资讯。而尊“Canton”抑“Guangzhou”违反了中立这一最基本的原则,有宣传“Canton”这一译名的嫌疑(重复一遍,我没有亦不可能有打压广州本土文化的意图。问题在于不是我想这么写,而是维基百科必须这么写)。“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不是指维基百科应该抵制政治的任何影响,而是指维基人自己的组织、自己的运作方式不能官僚化。恰好相反,政治(包括中共政策)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应当真实而没有偏袒地反应在维基百科条目中,这才是客观的涵义。英语译名停留在上世纪的标准,已经是极大地不尊重当下现实。维基百科作为一个中立的百科,没有“弘扬”广东文化的义务,只有客观、中立地反应广东文化的义务(无论这种文化是否受到外界影响)。并不是我尊崇传统就能叫客观,客观是要尊重当前的语言使用的事实。那么多国际公司、机构设在“Guangzhou”的部门,那么多国际英文媒体对“Guangzhou”的报道,那么多以“Guangzhou”为题的英文论文,甚至还有那么多以“Guangzhou”为题的外文维基百科条目,是不是都属于“受宣传系统冲击”的“不客观”的范畴,需要维基百科去“纠正”?--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15日 (一) 03:27 (UTC)
  • 我认为不应加上英语以至其他外语,因为英语不是当地的官方语言,但可以在内文提及,至于拼音也没必要加入,应该移除。--【和平至上】💬📝 2019年7月15日 (一) 13:07 (UTC)
  • 中文维基百科上对外文的讨论都不可避免落入原创研究。这里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英文维基百科使用的en:Guangzhou。因此我看不到使用Canton的任何正当性,但可以在名称中注明。以上。~ viztor 2019年7月16日 (二) 08:23 (UTC)
    • (※)注意 讨论仍在进行中,贵编的贸然断定,并贸然地加入已有共识为潜在的编辑战的行动,似乎不太恰当。并(※)声明以照搬不对等的官方说辞做出的声明并基于之所作的操作,是不应当认为是没有产生包含不中立在内的明显冲击维基基石的影响。这个是极大地影响编辑的良好展开。——约克客留言2019年7月16日 (二) 12:28 (UTC)
      • @Longway22:对于是否需要在中文维基百科中加入外文名称,此前已有不计其数的讨论,共识非常明显,除非该名称是外文名称的译名,以英文为例子,除非英文是其官方名称,英文是其官方语言,否则不应当加入,无论是英语或者是其他语言。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这个讨论能有任何不同的结果,建议直接关闭。~ viztor 2019年7月16日 (二) 12:52 (UTC)
        • (※)注意:请勿以“官方说辞”为由反对事实,尤其是“Guangzhou”是官方用法这个事实本身。该事实在条目内被严重地贬抑,毫无中立性可言。--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16日 (二) 13:27 (UTC)
          • 不是官方说辞,是英文使用者的共识(事实),其他可以见英文百科,总体上来说,我不认为在中文维基百科讨论该给条目什么样的英文名是有效的做法,因为是中文维基百科,对英文用法的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英文的共识来。您如果有异议,我建议您先去enwiki要求将Guangzhou移动到Canton,看看其他英文使用者是否同意您的说法。~ viztor 2019年7月17日 (三) 18:52 (UTC)
  • (!)意见对于区域的英文名,个人认为可以参考 Wikipedia:命名常规#名从主人 中的“国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该国或该地的政府或其上级政府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如首尔。”。广州市人民政府英文官网给出的英文名为:[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ttp://english.gz.gov.cn/]个人认为应当将Canton等作为曾译名罗列。—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Huangsijun17对话贡献)于2019年7月19日 (五) 14:49加入。
  • 同认为应以Guangzhou为准,无论是广州市政府的官方翻译(这是主要的),还是英文维基页面所在(这是作为参考的)。--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19年7月23日 (二) 02:32 (UTC)
    • (?)疑问WP:NAME是针对条目空间名称的指引,认为该引用所做的判定并不恰当。而Canton仍然正在使用于官方正式对外场合,并非曾用名称,本编认为上述理据并不恰当,(&)建议若以当前所知两种译名同时使用,可改为并列说明。——约克客留言2019年7月23日 (二) 10:29 (UTC)
      • (-)反对:“Canton”和“Guangzhou”并非同样用于正式场合。在英语环境下,除了“Canton Fair”等专有名词,官方一律使用“Guangzhou”作为英语译名。而“Canton”是用于法语等情况。将两者“并列”只会产生混淆。而且,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并列”,而是该不该列。--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23日 (二) 11:52 (UTC)
  • 顺带请诸位知悉,维基百科自身并不是可靠来源。--Hamish欢迎来访 2019年7月24日 (三) 01:59 (UTC)
  • 洋文的“感动”适用于历史场合,“广州”适用于现实场合,也许适合用福尔摩沙和台湾举例,台湾的英语名是TW而不是美丽岛;第二,中文条目如果没用需要请使用母语记述。~Allô&Ouais2019年7月27日 (六) 17:19 (UTC)
    • “Formosa”和“Canton”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的确有点像,但我质疑这个例子是否恰当:一方面“Formosa”有殖民色彩,但“Canton”没有;另一方面,这个例子对台湾以外的读者恐怕无助于理解,有地域中心之嫌。--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7月28日 (日) 14:45 (UTC)
  • 一个中国地名为什么要在首句标注英文名,明显是非关键信息,应当删除--苞米()💴 2019年7月30日 (二) 08:23 (UTC)
  • 英文是香港的官方语言,可以加英文,新加坡同理;澳门则加葡文。--【和平至上】💬📝 2019年8月3日 (六) 10:16 (UTC)
  • (!)意见个人觉得,Guangzhou 与 Canton 应予并列,如当前版本;不过,名称括注里不必加入注音,且英语名称应排在最末,即按拼音、粤拼、英语的次序排列。--Cswquz留言2019年8月3日 (六) 10:57 (UTC)
    • “Canton”也是和“Formosa”具有西方色彩的词汇,既来自魏拼Kuangchou也不是来自粤语拼音Kwongzau。因为有人提到贸易,我就再举一个一个例子,杭州作为广州之前中国贸易的中心也称“行在”(Quinsay),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在杭州条目前面注“Quinsay”呢?广州的例子只是时间相对近一点,目前主流还是使用Guangzhou,实际上Canton应该是来自“广东”而不是“广州”,和“行在”也是一个译名错位的现象,Canton的法语读法“感动”和不论粤语还是官话差距非常明显,如果实在要加我也在杭州条目加个“Quinsay“,亦可彰显杭州贸易历史之“国际化”。再者,Canton的用法也仅仅限于某些语言,譬如在德语就用Kanton,在法语用Canton,而现在如英语在内很多语言都开始启用Guangzhou为正式名称,所以加一个Canton实际上也是某一语言中心,考虑到不同语言会用不同转写是不是应该每一种都要写出来,这就牵扯到到底各种语言使用Canton还是Guangzhou的转写,少数语言如法语还在坚持Canton、Pekin等传统写法,而现今英语主流已经变成了Guangzhou,所以与其在开头写某一种语言的写法,还不如标一个多语言的框来说明到底那些语言使用Canton或者其转写,哪些语言以汉语拼音的Guangzhou为正式名称。~Allô&Ouais2019年8月4日 (日) 20:07 (UTC)
    • (?)异议:请讲述标注拼音、粤拼的理由。不会读“广州”这两个字的人,理论上无法阅读条目。从常识和避免冗赘的角度说,开头处的拼音没有实际作用,应当移除。拼音只应放在Infobox中,供需要了解普通话/方言读法的读者查询。--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5日 (一) 02:33 (UTC)
  • 意见同和平至上,同时赞同应将外文名称另外放置,而非在首段中提及。——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8月5日 (一) 02:43 (UTC)
  • 首段索性完全不写好了,反正广州市#译名已经写了。 DC17GAC FLC 2019年8月5日 (一) 13:36 (UTC)
  • (!)意见 北京市的例子不错。对广州市来说,Canton 这个译名很重要,值得放在首段,不过毕竟非标准译名,所以应同时提到 Guangzhou。每个条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编辑应由该条目编者的共识来决定。客栈的好处是人多,弊端是未必对条目主题很熟悉。上面有一大段发言说到“Canton为广东的音译”时,就可知是在想当然,连条目内文都不曾浏览过。那段发言开头将 Canton 与 Formosa 相提并论也不妥,就好像“西方色彩”等于“殖民色彩”似的。--Cswquz留言2019年8月5日 (一) 16:58 (UTC)
    • (!)意见:我仍然认为翻译属于琐细内容的范畴,但若一定要标示,应当避免将地位不同、使用状态不同的译名混淆。你可以认为译名应当平等,但应当避免以模棱两可的方式叙述之。--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6日 (二) 06:15 (UTC)
      • 我没说,也不认为译名应该平等。Canton 正是因其相对重要才建议放在首段,而 Guangzhou 当然更应该优先于 Canton;“避免模棱两可”,正确,那就照你的处理,强调一下其为“传统英译”。建议将之排在拼音、粤拼、Guangzhou 之后。拼音和粤拼显然也是为了配合英译而罗列。--Cswquz留言2019年8月6日 (二) 07:40 (UTC)
  • 假设管理员熟知内容方针,现在已经可以由管理员结题了。当然了你们也知道不是每个管理员都熟知内容方针。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6日 (二) 04:43 (UTC)
  • 我非常强烈建议首段索性完全不写外文,以免与既有的广州市#译名重复。 DC17FLN 2019年8月9日 (五) 03:35 (UTC)
前面我有一处说得不够准确:Canton 其实归根到底还就是源自“广东”音译,见广州地名#Canton。--Cswquz留言2019年8月9日 (五) 18:57 (UTC)
(!)意见并@viztor
  1. 只能说,非外来语地名条目一般不必在首段加拼音或译名括注,但此例不一般,特事特办,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
  2. Canton 并非外来语,它也源自汉语,而且不止是英文在用;
  3. 除了广州这个地名特殊,英文的地位也特殊,括注英文理应放宽限制,不应排斥;
  4. 参考: 北京市清华大学等条目也在首段括注了邮政式拼音名/英文名,理由(推测)同本例,即这些译名沿用已久且与汉语拼音有异
  5. 参考: 日语维基ja:东京都ja:京都ja:东京大学ja:早稲田大学等条目也在首段括注了英文名。
--Cswquz留言2019年8月9日 (五) 20:43 (UTC)
拼音不是英文。中文维基不是日文维基。这和官僚体系没有关系。~ viz 2019年8月9日 (五) 20:48 (UTC)
所以说是参考。其实连方针、指引等也都是参考,所谓“维基不是官僚体系”指的正是这一点。客栈的共识也不等于条目的共识,否则只要长期混迹客栈,中文维基的一切,包括每个条目的每个细节争端就都由这里说了算了?那这里人人都可以自己编百科全书了。话说回来,你一直说有共识,相关讨论的存档链接能否提供若干?--Cswquz留言2019年8月9日 (五) 21:05 (UTC)
这里我要说一下:客栈的共识不等于条目的共识,是因为客栈的共识大于条目的共识。客栈的共识比条目的共识有着更大范围的参与者,所以客栈的共识(以至方针指引)是大共识,而条目的共识是小共识。当小共识和大共识有冲突时,以大共识为准。客栈确实是解决社群绝大部份问题的地方,其功能本即如此。 DC17FLN 2019年8月10日 (六) 01:24 (UTC)
至于讨论连结,我帮忙找一下。 DC17FLN 2019年8月10日 (六) 01:24 (UTC)
反对你这个说法。客栈并不代表什么大共识。在WP空间达成的共识都是平等的。你或许认为一般来说客栈讨论参与的人比条目讨论页、个人讨论页的要多,所以更具权威性。但共识并不是多数决,ABCD四个人参与的讨论并不比ADE三个人参与的讨论更权威。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10日 (六) 07:00 (UTC)
依我,客栈共识还应小于条目共识。多数暴力正是WP:BUROWP:IAR所要防范的。后一条规则的拟定者、维基联合创始人之一拉里·桑格很早便离开此项目,理由是不满维基的不尊重专业。--Cswquz留言2019年8月10日 (六) 07:34 (UTC)
各位要公然违反WP:CONLIMITED的话,我不能阻止。你可以选择离开Wikipedia,但不能公然违反方针。我不会再就这个离题部分发表其他意见。 DC17GAN FLN 2019年8月10日 (六) 07:45 (UTC)

────────────────────────────────────────────────────────────────────────────────────────────────────本来准备在上面答复,这里一并说了:缩进时用冒号比用星号更正规。冒号是正牌的缩进号,星号实际上是列表符。如果嫌缩进太多,可用od模板,如现在这样。关于方针之类,你似乎想说,客栈共识=社区共识?我还是想问,who do you think you are?--Cswquz留言2019年8月10日 (六) 08:05 (UTC)

只要没破坏排版的话,用冒号当然可以,上面一大堆用冒号我也没改。“客栈共识=社区共识”这个statement,你可以问问其他维基人,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它成立。 DC17GAN FLN 2019年8月10日 (六) 08:10 (UTC)
好了,我真的累了,我不会再就广州市的外文名作任何其他留言,我之前的留言大家喜欢看就看。 DC17GAN FLN 2019年8月10日 (六) 08:23 (UTC)
您看起来是误解了WP:CONLIMITED。你可以仔细看一遍CONLIMITED,看看到底是和你前面说的一致,还是和我前面说的一致。我很欣赏你的讨论态度,但很多时候你的观点是有问题的。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13日 (二) 03:20 (UTC)
作为问题发起者,本人对讨论离题表示遗憾。我希望重申:英语译名等属于琐碎内容,不应该加入首段,更不应该有倾向性。如果英语列出,是不是可以把繁体字/简体字、粤语耶鲁拼音、别称也列出:
广州市(繁體:廣州市,英语:Guangzhou/Canton,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粤语耶鲁:Gwóngjàu,简称广,别称穗城五羊城羊城花城省城,故称任嚣南武楚庭番禺南海),
只因为“广”的繁简差异“很大”、不是所有用粤语的人都会看粤拼、别称是广州“重要”的传统?--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11日 (日) 15:09 (UTC)
你这论证方式属于滑坡谬误。我重申一遍,我不但不认为名称应该平等,而且恰恰相反,它们的地位是大不一样的。只有最重要的才值得而且应当写入首段。Canton就是这样的名称。我的建议是首段开头可以括注拼音、粤拼、Guangzhou、Canton,抑或是粤拼也省略,即可以写成
--Cswquz留言2019年8月11日 (日) 15:39 (UTC)
(!)意见:恕我插几句话:即使像高雄市这种被日本统治过,且名称毫无疑问地来自日文的城市,它也没在首段写“日语:高雄たかお Takao */?”的。-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8月11日 (日) 15:50 (UTC)
那是当然的。同理,台湾的首段无论如何也不应出现 Formosa, 再常用也不行。然而 Canton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名称反映了清代只开放广州一地作为对外贸易口岸的历史,不存在殖民色彩。--Cswquz留言2019年8月11日 (日) 16:52 (UTC)
我不明白阁下的逻辑。有殖民色彩者不应(在首段)列外文名称,没有殖民色彩者反倒可以列外文名称?高雄从1920年到1945年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对外的英译名称都是Takao,Takao对它而言不重要吗?而且高雄也是大日本帝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当时Takao这个地名在国际上应有相当的知名度。-游蛇脱壳/克劳 2019年8月12日 (一) 07:02 (UTC)
我更看不懂上述发言的逻辑,此段似乎把我的意思完全理解反了。有殖民色彩的不列,没有殖民色彩的可以列,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如果一定要从维基方针里找根据,可以说,若名称带有殖民色彩,则违反维基的中立原则。我上上段说的是,Formosa 因有殖民色彩,所以再著名也不宜列入台湾条目首段。高雄的日文名同理。而且,Takao 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吧?比 Formosa 如何?--Cswquz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3:18 (UTC)
我解释过为甚么不应该出现拼音和外文,此处略去论证。我是指,别称等内容——尽管本身也是琐碎内容——并非不如英语重要,甚至在中文世界更常用到。那如果首段可以加入英文,忽略别称的理由又是甚么?--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12日 (一) 10:46 (UTC)
第一,我在别的话题中提到过,英语非同一般外文。比如这个条目还有一个侧栏,列出了广州在各种语言中的读法,我就觉得多余。但是英文就不多余。Canton值得列在首段,是因为它与汉语拼音有较大差异。这与北京市条目同理。第二,北京和广州在首段列出不同于汉语拼音的英文名,也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地位不一般。参考日语维基,东京、京都条目在首段提到了英文名,大阪就没有提。第三,你提到的“别名并非不如英文重要”不成立:现代人可以不知道“番禺”,却值得记住“Canton”。--Cswquz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3:12 (UTC)
其实我的主张与H2NCH2COOH第一次修改([1])差别不大;我反对的是他后来更加激进的干脆把首段括注完全删去([2])的处理。--Cswquz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4:01 (UTC)
鄙人认为中文维基百科是让能够理解中文的人使用的,而无论是粤语还是普通话,“广州”肯定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两个字,连将其读出都困难的鄙人不认为其有理解中文的能力,所以在首段添加汉语拼音和粤语拼音甚至是注音这一点上鄙人认为是多此一举(但使用在条目中Template:Infobox Chinese的使用这一点,鄙人不予置评),北京也是同理。而关于在首段添加英文名称这个问题,鄙人较倾向于不添加。首先,广州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通用方言是粤语,英语从古至今对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既不官方也不通用,否则也不会对于“Guangzhou”和“Canton”的使用引起那么多争议,而“广州”这个名字不是来源于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一种外语,而且广州也不存在除汉字外的其他文字作为主要文字的情况(这里解释一下:广州沦陷期间,日语仍使用旧字体,所以广州一词在当时的日语中,还是表达为“廣州”而非现在的“広州”);其次,前文鄙人也提到,中文维基百科是让能够理解中文的人使用的,在首段添不添加外语名称都应该不会影响中文读者对于条目的理解。所以首段不出现英文或者是其他除中文以外的文字之译名为宜,而这些译名仅在广州市#译名这一章节出现会较为妥当。但如果有这个英文名称非出现不可的情况,鄙人较为倾向于“Guangzhou/Canton”这个两种译名都出现的方案,不过应在英文名后方加注原因,且因为受官方影响当今“Guangzhou”的使用频率的确比“Canton”要高,虽然广州市府一直想为广州市打造一个“Canton”的国际品牌,但在中央的领导下,此举显然并不被大力支持,所以让读者记住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译名比一个历史、政治价值高的译名更为优先。--Jacky Cheung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5:22 (UTC)
这里的逻辑链仍为滑坡谬误:广州无需加注拼音 → Guangzhou 无需出现 → Canton 更无需出现;
而我的主张也很清楚:Canton 很重要应列入 → Guangzhou 优先于 Canton 更应列入 → 为了给 Guangzhou 背书所以还应列入拼音。
至于中文地名条目开头应否加注外文,我的主张上面已经阐述过,这里再浓缩一下:1. 英文非一般外文;2. 广州非一般城市;3. Canton 非一般译名。
--Cswquz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7:32 (UTC)
所以广东到底有甚么理由可以有特殊待遇,现在是城市都要分等级分优越吗?,该城市因为有殖民色彩不能列外文(香港、澳门、星马、东北、台湾),广东很早以前就有贸易所以要加Canton,加个鬼啊,哪个方针这么种族歧视说来听听,讲的好像我们喜欢被殖民一样,气气气气气。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8月12日 (一) 17:50 (UTC)
讲真的,你添加Canton一词在首段,其他人并不能从这六个字母感受到广东的历史,因为他没有被殖民也不是外语区,你吂这一段我同样也感受不到,甚至觉得是崇洋媚外的表现。想加就是放入广州市#译名,然后用一段文章来阐述,首段虽然有说“2200年以上历史”,但这样就等于应该放上Canton?我觉得没有道理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8月12日 (一) 17:58 (UTC)
参考例子这里重复列举一遍:中文维基北京市、清华大学条目;日语维基东京、京都、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条目。城市跟城市地位当然不一样,语言和语言地位也不一样。而且你似乎在一边说有被外国统治过的才可以加该国的外文,一边又在反对所谓的“崇洋媚外”,不觉得自相矛盾吗?拜托把思路整理清楚了再来。--Cswquz留言2019年8月12日 (一) 18:11 (UTC)
我前面有提到“历史脉络”,所以这些地方列出外文是可以理解,但是广州的并没有殖民的历史脉络。再来,北京市和清华大学打上外文不等于广州也要(这两个条目应该也和广州一样加保护,毕竟问题相同),日语条目是日维的做法,这里不是。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8月13日 (二) 02:03 (UTC)
大家的常识不同,但上面也有人和我一样,可以理解殖民背景的地区条目添加外文,当然可以理解不等于一定要加,同理,广州就算真的有你说的这么重要,也不一已定有加入的必要,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必要,(原生)中文条目本来就没有必要加入外文。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8月13日 (二) 02:07 (UTC)
加不加外文与有没有被那个外国统治过没有必然联系。高雄不加日文罗马字 Takao,台湾不加葡萄牙文 Formosa,广州则应加英文 Guangzhou,以及旧译Canton. 这当中的准则完全是厚今薄古的实用主义:Canton 目前的重要性值得放在首段;以及中立原则:Canton 不带有殖民色彩,unlike 'Formosa'. 援引的其它例子也符合这些原则。--Cswquz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03:26 (UTC)
鄙人还是认为让读者记住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译名比一个历史、政治价值高的译名更为优先,在英文当中“Canton”一词用来代表广州的用法在鄙人看来使用率并不高,阁下可以看看英文维基的“Canton”条目是一个消歧义的页面,先不说这个词还有其他不下十个的名词用途,里面竟还有数十个城市叫“Canton”这个名字,望阁下考虑清楚到底“Canton”与广州的关系真的那么紧密吗?相反,“Guangzhou”这一词来在英语中代表广州的话,鄙人相信其关系的紧密度是显而易见的。--Jacky Cheung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05:32 (UTC)
(!)意见关于canton成为北美多个地方的称呼,历史上就是源自广州的canton,这是有历史传承可知的,所以广州的canton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国际化代表地位,为了令到不同地方的维基读者更好了解有关的知识,也是应当向读者展示与强调的。而本编认为,有鉴于维基国际化与更为多元的方向,其他华语地方的条目也可以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标注各自不同的外文称谓。像高雄可以添加日文标注这些,都是非常利于增加维基读者的知识面与兴趣的。——约克客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07:59 (UTC)
前文Cswquz君提到厚今薄古的实用主义,那么试问今天连中央的不大支持的一个英文译名还要多“厚”?阁下也提到“Canton”这一北美多地的地名源自广州,的确是有历史记载,但今天的广州连用这个词的都是非官方、半官方地使用,虽然说维基百科并不是官方的宣传工具,但很显然“Canton”的使用频率比官方用的“Guangzhou”要低,鄙人还是认为英文译名不大适宜出现在首段,若有必要,也应使用“Guangzhou/Canton”并加注的方案。--Jacky Cheung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09:00 (UTC)
“Guangzhou/Canton”正是目前被暂时保护的版本里的写法,而我一直以来的主张还要更保守些:虽加注 Canton,但将之排在 Guangzhou 之后并强调是旧译。至于中央厚不厚 Canton,这个嘛……--Cswquz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09:20 (UTC)
对于Longway22意见,我还是一点,英语不比母语高贵,如果加注英语我只能说是英语中心主义,即便Canton在北美到处有,你怎么不能澄清德语中Kanton(Canton)也德国各处到处存在,何况我认为北美的Canton大多数更可能来自于瑞士、德国的Canton(郡县),何况Canton还不是来自英国,依据来源应该标注葡语,葡萄牙是可靠的最早来源,也是英国人之前广东的主要外商,如果改行标注外文,各类外语各自以Canton或者Guangzhou为正式译名,是故请使用模板说明。~Allô&Ouais2019年8月13日 (二) 12:04 (UTC)
语言高不高贵是形而上的问题,用处广不广是形而下的问题。英语的确不比汉语高贵,但是比其它所有外语加起来都还更有用。--Cswquz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12:28 (UTC)
(!)意见:最早使用“Canton”一词的语言值得商榷。请避免英语化。--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13日 (二) 14:21 (UTC)
为什么一定要“避免英语化”?查《英语化》条目,其秉持维基中性立场方针,没有说英语化好还是不好,只说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地方会对英语化较敏感,其它地方就不那么在乎。广州理应属于后者。而且你这前后两句有什么逻辑联系我有点看不懂:无论 Guangzhou 还是 Canton,那不都源自汉语而且不止英语在用吗?与英语化有什么关系?--Cswquz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15:04 (UTC)
“Canton”不是源于汉语,只是在当时某国语言表示省会、省城或省治的意思,后来被英语等语言用作当时广州的代名词而已;“Guangzhou”才是源于汉语。--Jacky Cheung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17:15 (UTC)
查了一圈,包括 google 和 wiktionary 等,结果为:canton(小写)是源自法语(再追溯上去则词根来自拉丁语),是某一级行政区的名称;Canton(大写)则来自葡萄牙文 Cantão,就是汉语“广东”的音译。目前《广州市#译名》称 Canton 非音译,而《广州地名#Canton》则称 Canton 就是“广东”音译。我猜想这里可能有巧合的成分,因为葡萄牙语 cantão(小写)也是来自法文 canton. 不过,究竟是不是音译,与首段括注不括注关系不大。--Cswquz留言2019年8月13日 (二) 18:16 (UTC)
都没看懂逻辑就质疑“避免英语化”:我说的是请避免给Canton这个很可能并非来自英语的词扣上英语的帽子,这不是英语化吗?--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16日 (五) 13:33 (UTC)
跟你谈逻辑是很费劲,不过我还是再尝试一回:第一,广州并没有做过英国殖民地,反倒是1841年之前把外商都圈在十三行里,是以约定俗成 Canton 这个译名,因此广州不必对“英语化”过敏;第二,Canton 之所以放在首句括注,不是因为它源自哪国语言(目前的证据支持其源自汉语),而是因其目前仍为较广泛使用的英译,写“英译”及“传统英译”正是为了交代清楚括注的来由。--Cswquz留言2019年8月16日 (五) 13:50 (UTC)
Canton就是外语,不管是否音译、不管它源自甚么语言,它就是外语。之前的共识就是这类条目首段不加外语。这有什么问题吗?大家都故意忽略共识?难道Beijing、Peking不是源自中文?Canton有何特别之处?--【和平至上】💬📝 2019年8月23日 (五) 05:39 (UTC)
这个讨论串已经很长,足下忽略掉反驳理由也很正常。那么我来重申:条目有其特殊性,地名更是成千上万,不能一刀切的拿“共识”来强制,维基的最高规则是WP:IAR,而共识也不是投票。Canton 是地名的外文名没错,但恰恰是因为如此才要括注,因为广州不是一般的城市,英语不是一般的外语,Canton 不是一般的译名。--Cswquz留言2019年8月23日 (五) 12:34 (UTC)
以约定俗成 Canton 这个译名[来源请求],广州不是一般的城市那谁才是一般的城市?英语不是一般的外语那谁才是一般的外语?Canton 不是一般的译名那谁才是一般的译名?维基现在是可以公然歧视还是哪个WP给你这样的权利,并没有,楼上这么多人没有反驳广州的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广州而产生这种先例。
同样类似的案例如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标题中含有韩文异体字“曺”“裵”的条目,如果真的有一个众望所归的人,难道就拥有资格吗?就像我先前讲的,广州没有外文的历史脉络,一直都是采用中文,要写上“Canton”就是只能放在条目的内文而不是首段。 --I know that's plastic love 2019年8月28日 (三) 07:19 (UTC)
你换了签名,差点认不出来。“一口通商”是事实,“Canton为约定俗成”也是事实,但从前者导致后者的印象则来自广州市#译名一节,而该推论可能不够可靠。谢谢指出。至于其它,就不讲了。--Cswquz留言2019年8月28日 (三) 17:18 (UTC)
请参与Wikipedia:可靠来源,事实不等于不用加上来源。 --I know that's plastic love 2019年8月29日 (四) 08:18 (UTC)

提议修改方案

(&)建议广州市首句开头修改为

广州拼音Guǎngzhōu粤拼gwong2 zau1邮政式拼音:Canton),……

@Longway22H2NCH2COOH 两位觉得可以吗?--Cswquz留言2019年8月29日 (四) 01:07 (UTC)

(-)反对:我觉得我白讲了:“广州”的读音过于简单,不会对阅读造成任何障碍,是完全不用标的;“Canton”更多被作为传统英译而非“邮政式拼音”为人所知,邮政式拼音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若以“邮政式拼音”的名义标注,这肯定属于琐细内容,没有理由在段首提及(即使是英译,我也认为属于琐细内容,但至少没“邮政式拼音”这么边缘化)。--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29日 (四) 06:59 (UTC)
我的无力感跟你的对等。这么标注是比照北京市条目。没有错,说是邮政式拼音,目的就是作为传统英译的马甲,而事实上此拼法也的确基于传统译名(未必是英译了)。--Cswquz留言2019年8月29日 (四) 07:13 (UTC)
这样安排的另一层考虑是:如果以传统英译名义列入Canton,则势必须同时交代正式英译 Guangzhou,如此一来便会与拼音重复,显得冗赘。不如不提英译,而以邮政式拼音名义列入,将省下的位置用以列入粤拼,亦兼顾了本地特色。--Cswquz留言2019年8月29日 (四) 07:31 (UTC)
(!)意见:感谢c君的编辑意见。本编倾向于维持现有格局。不再阐述已重复的要点。——约克客留言2019年8月29日 (四) 08:01 (UTC)
(-)反对:一般不应加上拼音,而且广州也并有需要例外处理的特殊性,应按照中国内地城市条目惯例以及之前的共识。--【和平至上】💬📝 2019年8月30日 (五) 11:29 (UTC)
(:)回应 广州当然有资格获得例外处理。它是清朝1841年之前沿海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清朝另一个口岸在北边的恰克图(南恰克图),现已不属于中国。--Cswquz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2:39 (UTC)
(?)疑问沿海唯一对外贸易岸、现已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恰克图,这跟广州可以例外处理读音问题的逻辑是什么?--Bagakuco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2:49 (UTC)
没什么特别深刻的寓意。无非是说,即便连陆路贸易都算进去,广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唯一”的。--Cswquz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2:55 (UTC)
说到读音,我以为,凡是邮政式拼音较为特别的城市都值得在开头注明。除了广州和北京,还有厦门。--Cswquz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2:59 (UTC)
广州有 Canton Fair 和 Canton Tower 等;北京有 Peking University厦门大学虽然英文名是 Xiamen University, 然而其校徽上的拉丁文名则是 Universitas Amoiensis.--Cswquz留言2019年8月30日 (五) 13:06 (UTC)
1、“与拼音重复”不是改用更不主流的写法的理由;2、广州作为通商口岸的“特殊性”,与英文可能有关系,但与拼音没有任何关系,且本人已经在上面论述,国际化与否和是否标注拼音或英文没有必然联系;3、我仍然认为英文也属于琐细内容。--H2NCH2COOH谈笑风生微小贡献2019年8月31日 (六) 11:15 (UTC)
跟你好像永远讲不明白。这么说吧,你(以及这个讨论串里许多其他人)的逻辑就是:因为人手一般来说有5个指头,所以长6个指头的就不是人;因为天鹅一般来说是白的,所以黑天鹅就不是天鹅。1. 以“邮政式拼音”名义列入,就是名义而已,这当然不是因为“邮政式拼音”这一体系有多重要,而是因为广州的邮政式拼音与众不同,你说得我好像是为了邮政式拼音而邮政式拼音,根本是稻草人论证;2. 广州的拼音当然不重要,但为了将Canton列入,不得不将其也列入;3. 仍是一样的逻辑谬误:如果每个城市都加上英文,那就是琐细内容,然而 Canton 之于广州就并非琐细内容。--Cswquz留言2019年8月31日 (六) 15:52 (UTC)
上边有人问过,还不止一次,说广州凭什么这么特殊?不能搞歧视!废话,请问,既然说“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凭什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有5个?既然说“人人平等”,凭什么不能让中国的村长个个领跟美国总统一样的年薪?--Cswquz留言2019年8月31日 (六) 16:12 (UTC)

建议段首干脆完全移除

吵了这么久,我都维基休假两个月回来了,也没看到讨论出什么结果。我建议段首干脆完全移除英文和读音,放到右边的{{Infobox Chinese}}里去。--云间守望 2019年9月8日 (日) 14:22 (UTC)

你们两边都完全不让步,根本就不是讨论的态度。另,共识不是投票。--Cswquz留言2019年9月16日 (一) 03:16 (UTC)
讨论不是投票,单纯表态滋磁而不讲理由,便与什么都没说等效。--Cswquz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12:18 (UTC)
难道还要特地写“支持:我觉得WQL的提议不错。”?—— エリック リュウ留言留名生徒会 2019年9月22日 (日) 13:44 (UTC)
1.阁下貌似没有权利认为我的话无效吧?2.这里没有规定吧?3.我的态度就是支持这个提议,有问题吗?—Rowingbohe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 2019年9月22日 (日) 14:16 (UTC)
Wikipedia:共识#共识的形成》为维基的方针,其中提到:“我们的目标是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来作出决定,而不是根据公开支持的比重来作出决定”;《Wikipedia:存废讨论应避免的理由#只是投票》亦为体现此一精神的论述。虽然本话题参与意见的人不少,但作出详细论述的不多。而我的意见至今没有见到有力的反驳。--Cswquz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15:38 (UTC)
Hi everybody,需不需要找管理员解决?还是大家想no consensus关掉?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3日 (四) 14:27 (UTC)
Hi everybody,由于我真的判断不到这里有没有共识,我要找管理员问问该如何处理了。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5日 (六) 09:56 (UTC)

建议关闭讨论

有关议题已经冗长,其他读者与编辑或者会不容易阅读,议题不活跃度事实已达到7天,意见交流基本已达到预期阶段,建议先行关闭,以避免繁复,同时予其他编辑读者等更多思考空间。——约克客留言2019年9月9日 (一) 23:38 (UTC)

User:⼥⼉:请参与前先认真熟悉WP:CIVIL等指引方针,请阅读完整与认真思考,建议贵编在此情形下WP:WAIT更佳。——约克客留言2019年9月16日 (一) 00:23 (UTC)
“言之不预”同学,你这叫多数暴力。我上面也提了个案你怎么就选择性无视了呢。如果这也能行,要讨论页做什么,只保留投票页就好了嘛。--Cswquz留言2019年9月15日 (日) 09:59 (UTC)
其实我的提案是相当折衷的,只是这两人都是寸步不让。这讨论串有两个月了吧?跟什么都没说一样。--Cswquz留言2019年9月15日 (日) 10:04 (UTC)
请勿触及WP:LEGAL等。并建议管理出面关闭本讨论案。——约克客留言2019年9月16日 (一) 00:43 (UTC)
那一篇尚未在中文维基通过。而且,那说的是国家法律,而不是维基的举报程序。不过我也觉得这样的WP:维基法匠行为没必要啦。--Cswquz留言2019年9月16日 (一) 00:49 (UTC)
  • Longway22,请你不要学MCC214一样老是抛出几个链接,然后说人不熟悉维基百科方针,搞上纲上线,ok?缩进,上文用的星号,你却用冒号;粤语历史存废讨论里面,我按正常顺序排列内容,你又给移上去,使排版混乱;又老是要求关闭讨论案,拒绝解释……你又不是第一天参与维基了,这些还要人教?不要说我违反CIV,上面这些人愿意和你沟通是因为他们态度好,懒得和你计较。早在粤语历史的AfD里面就见识到阁下的态度了,疯狂搞恶意推定和WP:GAME真的秀—Rowingbohe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 2019年9月22日 (日) 07:49 (UTC)
只说一点,在讨论页,冒号比星号更合用。冒号是正牌的缩进符,星号实为列表符。楼上擅改他人留言格式,这里小小(!)抗议一下。--Cswquz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09:00 (UTC)
来源请求,谢谢—Rowingbohe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 2019年9月22日 (日) 10:43 (UTC)
Help:编辑页面#列表》。--Cswquz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12:09 (UTC)
维基百科:讨论页指引#排版:请使用缩排符号(:)来发表您的回应……一般来说,列表符号(*)不应该当作缩排符号般使用(列表符号一般只适用于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等的页面内)。--Kolyma留言2019年10月1日 (二) 11:58 (UTC)
User:Longway22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试图解决问题的讨论。⼥⼉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14:14 (UTC)
前面有大量论述。--Cswquz留言2019年9月22日 (日) 15:41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续)广州市条目外文争端

此讨论串承接Special:PermaLink/56383941#关于“广州市”条目的外文翻译争端

由于我取得管理员指示,我已经把Special:PermaLink/56383941#关于“广州市”条目的外文翻译争端关闭,并在这里开新讨论串。由于管理员指示建议我开投票,所以我希望在这里确定投票页面所在地、投票选项和投票结果判定。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05:08 (UTC)

我的建议是开新页面投票(例如Wikipedia:投票/广州市条目外文争端),建议投票选项有:

  1. 不在导言列出任何其他文字;
  2. 不在导言列出外文;
  3. 只在导言列出“Guangzhou”;
  4. 只在导言列出“Canton”;
  5. 同时在导言列出“Guangzhou”和“Canton”,“Guangzhou”置前,两者以斜线分隔;
  6. 同时在导言列出“Guangzhou”和“Canton”,“Guangzhou”置前,后者注为传统英文名;
  7. 同时在导言列出“Guangzhou”和“Canton”,“Canton”置前,两者以斜线分隔;

建议投票分两轮,每轮投票为时14日;每轮投票须有至少25人参与,否则该轮投票无效;投票不设反对票,每人每轮只可投一票,投票人须有自动确认用户资格;如首轮投票有其中一个选项获一半或以上有效支持票,则采用该方案,不举行次轮投票,否则有效支持票最多的两个选项进入次轮投票,次轮投票中有效支持票较多者予以采用。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05:25 (UTC)

欢迎就以上建议提出意见。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05:29 (UTC)

  • 各投票选项显示结果分别为下:
  1. 广州,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2. 广州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3. 广州(英语:Guangzhou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无标音版:广州(英语:Guangzhou),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4. 广州(英语:Canton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无标音版:广州(英语:Canton),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5. 广州(英语:Guangzhou/Canton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无标音版:广州(英语:Guangzhou/Canton),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6. 广州(英语:Guangzhou,传统英文名:Canton,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无标音版:广州(英语:Guangzhou,传统英文名:Canton),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7. 广州(英语:Canton/Guangzhou拼音Guǎngzhōu注音ㄍㄨㄤˇ ㄓㄡ粤拼gwong2 zau1),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无标音版:广州(英语:Canton/Guangzhou),简称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
若有错误请迳行修正。—— エリック リュウ 欢庆双十中国国庆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10月7日 (一) 09:17 (UTC)
User:Ericliu1912能不能为3-7都列一个没标音的版本?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10:37 (UTC)
已增列。—— エリック リュウ 欢庆双十中国国庆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10月7日 (一) 10:51 (UTC)
User:H2NCH2COOHUser:MilkypineUser:和平至上User:ViztorUser:Huangsijun17User:KirkLUUser:HamishUser:OuiOKUser:BaomiUser:UjuiUjuMandanUser:CswquzUser:克劳棣User:Jackycheung0929User:⼥⼉User:5LZUser:RowingboheUser:行到水穷处User:Kolyma副知曾参与该次讨论的用户。--SCP-2000留言2019年10月8日 (二) 10:18 (UTC)
User:Ericliu1912User:Sanmosa另提议如3天后没有对投票的异议,可以直接开始投票。而是次投票只需有前次讨论之一半参与人数(也即是12人)投票即可视为有效。--SCP-2000留言2019年10月8日 (二) 10:18 (UTC)
User:SCP-2000下面就有一大段意图回避投票的意见,不知道能不能称为“异议”,你喜欢的话可以回应一下。不过三日就正式投票未免操之过急。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8日 (二) 10:34 (UTC)
另外,澄清一点:如果某地为民族自治地方或属于某民族自治地方,相关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所使用的语文的名称不视为此建议中的投票所指的外语,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下辖政区的维吾尔语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下辖政区的中国朝鲜语名等。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8日 (二) 12:00 (UTC)
再追加一点:虽然邮政式拼音一般而言不是外文,但是由于有邮政式拼音源于外文,我建议邮政式拼音另行讨论(那不是投票)。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9日 (三) 14:45 (UTC)
其实邮政式拼音归根到底都是源自汉语。--Cswquz留言2019年10月9日 (三) 19:24 (UTC)
其实邮政式拼音一般而言都是直接源于中文,但例如Canton这类就有点间接,而邮政式拼音一般而言也很少被视为拼音,所以我才提议另行讨论邮政式拼音。当然,如果共识允许加入Canton至此条目内的话,我觉得把Canton标记为邮政式拼音也无不可。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10日 (四) 15:30 (UTC)

@Sanmosa:看起来除了Longway22外没人对此投票作出异议,而Longway22之后亦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可推定为没有异议。我认为现在可以开始投票,以节省时间。--SCP-2000留言2019年10月12日 (六) 16:29 (UTC)

User:SCP-2000你给我一些预备时间吧(先预几天),投票页和公示也未处理好就来投票不妥。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12日 (六) 16:32 (UTC)

发起投票的理据事宜

(!)意见 1,依据WP:投票第一章投票事前准备所述:“如投票是关于方针与指引和其他重大事项,宜先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得到相应讨论,然后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发起投票,并应该事先在公告栏公告1至2日以后再进行正式的投票。”。 而本投票所决议内容,是开初仅牵涉对华文条目的内容首段的外文展示限制与否,原讨论期间后期部分编辑理解偏差,增加了牵涉对非首段的讯息栏的外文的展示限制与否的范畴,依据事实与该条款等认为重大事项应是“中文维基是否应当限制华文条目的外文讯息展示”,需要在互助客栈先行细化讨论,再行讨论是否有必要进入WP:投票以有限度测试社群整体。而本事宜也会牵涉到WP:中文圈中心的进一步厘清,也有可能需要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做进一步讨论

2,WP:CON指明“共识最终将根据支持和反对该议题的论点质素所决定,同时经过维基百科方针的审视,而不应通过简单计票统计多数来决定。”而每个维基人都是平等的。而WP:VOTE也仅是一个不存在方针指引地位的方法,不是享有无上的WP:CON最终决定权。

3,WP:CIVIL指明多数决的暂时假象隐含更多衍生问题以及影响维基人的创作。根据类似以投票手段左右条目内容的记录和现在的一些迹象,认为社群应当充分保持相互尊重与开放多元,避免利用其他一名或多名用户经常编辑的条目、主题做出一系列令专门的编辑对象感到不愉快,削弱、吓阻而造成维基整体更多负面影响的行为。

——约克客留言2019年10月7日 (一) 06:20 (UTC)

  1. (回应1)所以?这投票其实是尚未正式发起的,我只是在提议。
  2. (回应1)上面那个讨论并没有讨论过条目Infobox以外的内容整体(包括导言及正文)的外文展示限制(我看了一会儿才理解Longway22的“牵涉对非首段的讯息栏的外文的展示限制与否”句在说甚么),从头到尾都是在说条目导言的外文展示限制,我不明白Longway22是看了甚么才会得到“部分编辑理解偏差,增加了牵涉对非首段的讯息栏的外文的展示限制与否的范畴”这样的结论,还请指明相关证据。
  3. (回应1)基于上面那个讨论从头到尾都是在说条目导言的外文展示限制,Longway22所谓的结论“重大事项应是‘中文维基是否应当限制华文条目的外文讯息展示’”也是错的,而由于该讨论一直没有共识,以至管理员也开口说“可以考虑投票解决”,Longway22所谓的“细化讨论”一早已经完成,而他在1提及的其他事项都是不必要而无关的。
  4. (回应2)WP:CON也开宗明义说了“共识不强求一致同意。理想情况下,共识不会存在任何反对意见;但假如无法实现这点,共识应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并和重要少数的意见作出适当妥协”,我不知道Longway22是不是有意或无意回避这点,而且连管理员也开口说“可以考虑投票解决”的话,再讨论一段长时间只怕是弊多于利。
  5. (回应3)如我所述,现在上面那个讨论一直没有共识,如果不进行投票的话,我很难看到这问题有较妥善解决的机会(一个很难看的解决方法是我不主张的BAN和BLOCK。难道你真的希望有强力管理员把你WP:BAN掉吗?我就不希望了);我不希望这投票会是final consensus,我更倾向这是社群有最终共识前的“暂行办法”。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7日 (一) 10:30 (UTC)

意见区

既然被点了名,还是在此复述一下个人(!)意见
  1. 在一定程度上,我是个“英语至上”论者,理由显而易见:英语是当前事实上的世界语。先前话题中有人援引英文维基的规定,说如果与该地没有直接关系的外语就不应在首段加注,那么在中文维基,便把英文维基的“英文”一概换作“中文”,所以中国的地名无需加注外文。但是,英文维基的规定不能简单照搬到中文维基。在中文维基,除了以中文为主,还应当给予英文特别地位,这是我的一贯主张。主张完全不括注的人的理由是,Guangzhou 过于初等,凡是查阅这个条目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以纸质《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例,“广州市”条目便加注了拼音以及英译,都是 Guangzhou,它怎么就不嫌其初等和重复?
  2. 再来是 Canton,这个词的词源好像有不同意见,但我相信它来自汉语的葡萄牙语音译。我主张在首段也将 Canton 列入的理由不是因为广州曾被葡萄牙或英国统治过(事实上并没有),而是因为它是广州的一个广泛使用的英译。广州的邮政式拼音也用 Canton 便足以说明其代表性,而我的提案也是将其以邮政式拼音名义列入。邮政式拼音这一系统本身并无太高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邮政式拼音有异于威妥玛拼音,那就说明该种拼法有特别的重要性。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北京、广州、厦门等。
  3. 最后还要说到广州这个城市本身的重要性。以日语维基为例,东京京都都在首段加注了英译,但大阪就没有加注,可见他们对于地名条目也是区别对待的,加注英文的是最重要的城市。广州作为封闭的清代唯一的外贸港口,有资格获得特别对待,加注英译正说明其国际化,也符合维基的国际化导向。
--Cswquz留言2019年10月8日 (二) 18:55 (UTC)
你的逻辑太奇怪了,好比说,我给租车人两个选择,自行车和汽车,然后你说,很多人不会开汽车,所以不应当提供汽车。这是什么跟什么?另外,请勿动辄使用“请勿宣扬”句式:who do you think you are?--Cswquz留言2019年10月9日 (三) 06:53 (UTC)
  • 在讨论为什么不开放汽车之前你有没有想过这里是步行区,本来就没有开放汽车通行啊,因为这里是中文维基所以才不会开放英文。你用“广州作为封闭的清代唯一的外贸港口,有资格获得特别对待”就想获得特殊待遇?嘴里说著国际化但是却只说广州,如果把南京、深圳都加进来讨论我还比较尊敬你,只有广州?抱歉这种只针对个案的我不行。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9年10月9日 (三) 09:59 (UTC)
按“想看英文可以去英文维基”的理由,侧栏里的外文信息也都可以去掉了。话不是这样说的。维基百科的功能说穿了就是辅助检索,导言应当罗列最重要的信息。Canton 这个译名是因为其重要才值得列入导言。中文维基大部分中国地名条目确实没有在首句加注英文,例如上一条留言提到的南京深圳,虽然其邮政式拼音也有点特殊,我却不觉得有必要加进首段,事实上也没有人提出异议。而北京、广州、厦门加注了特殊的译名(有的是以邮政式拼音形式出现),我就反对去除它们。这些特殊的译名是至今还在广泛使用的,如广州有广州塔,北京有北京大学,厦门有厦门大学。--Cswquz留言2019年10月9日 (三) 13:23 (UTC)
  • 但是这种特殊不是让他能够在导言放入外文的根据北京大学写上Peking University但重要的来历都塞在注释,广州塔在命名过程就有写到。我不知道Canton Tower算最重要的信息还是茶馀饭后的冷知识,但显然你要先和一堆维基人讨论“什么是重要的信息”,如我就觉得导言放入外文没有必要,想看就去内文或是Infobox。
  • 另外Infobox本来就是随便乱塞的法外之地,看看模板:Infobox person,都有发色、三围这些东西了,认真你就输了
  • 我已经多次提醒过Cswquz,不要在自己不了解方针指南的情况下,第一不愿意学习,第二坚持自己看法。承认自己不知道,问问别人,是不会死的。不要仗着自己不了解就奋其私智和社群这么些年这么多人的努力结果对抗。这样做的结果最后要么是任由其强行破坏正常共识,要么是逼迫别人直接标示错误意见为无效,对共识无影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0月10日 (四) 02:54 (UTC)
大家,这区内人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就不要评论人家的意见,否则我开这个新讨论串就没意思了。不过已经评论了就不用收回就是。Sanmosa 54岁少女 2019年10月9日 (三) 14:41 (UTC)
  • 质疑:“广州作为封闭的清代唯一的外贸港口”这一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清初(1644-1684,40)期实行严格海禁,康熙至乾隆年间(1684-1757,73)开洋,自乾隆到鸦片战争(1757-1840,83)一口通商,后面就是近代史(1840-1911,71)内容,一口通商时期和多口时间也差不多;康熙命令““粤东之澳门(一说广州)、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可以通关互市,而即便在一口通商时期,《道光厦门志》仍载有西班牙贸易;可见这一说法在时间上和事实上都无法站住脚,甚至来说广州也不是“明清时期开放时间最长的港口”(那是澳门)。
  • 其实还有其它质疑,但在这里就纠正一下说法,在表达一下观点,我个人只能接受1-3的说法,英语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传统不传统的说法,如果纯粹翻译角度这个就是新译名和老译名的竞争问题,典型的就如天演论和进化论的区别,实际上我们进化论的条目不是取名“天演论”而是“进化论”,这个例子是英文到中文,英文维基也不可能因为内容有国际影响力或者那天中文成为世界语言了就备注一个中文原译“天演论”新译“进化论”或者列一堆外文名字,反之从英文到中文我觉得也是一个道理~Allô&Ouais2019年10月15日 (二) 06:58 (UTC)

第一阶段投票

User:H2NCH2COOHUser:MilkypineUser:和平至上User:ViztorUser:Huangsijun17User:KirkLUUser:HamishUser:OuiOKUser:BaomiUser:UjuiUjuMandanUser:CswquzUser:克劳棣User:Jackycheung0929User:⼥⼉User:5LZUser:RowingboheUser:行到水穷处User:KolymaUser:SCP-2000User:Ericliu1912我已建立Wikipedia:投票/广州市条目外文争端,并预定后日公示有此投票,2019年10月25日 (五) 00:00 (UTC)正式开始投票。详细事项见该页面。特此知会相关人士。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18日 (五) 15:49 (UTC)

即日起公示有此投票。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0日 (日) 00:42 (UTC)
User:H2NCH2COOHUser:MilkypineUser:和平至上User:ViztorUser:Huangsijun17User:KirkLUUser:HamishUser:OuiOKUser:BaomiUser:UjuiUjuMandanUser:CswquzUser:克劳棣User:Jackycheung0929User:⼥⼉User:5LZUser:RowingboheUser:行到水穷处User:KolymaUser:SCP-2000User:Ericliu1912User:Longway22紧急:我想确定一下投票结果的适用范围,究竟是中国大陆的所有行政区划都适用,还是只适用于广州市条目?因为投票结果(作为“暂行办法”)适用于中国大陆的所有行政区划,这很有机会会被写进格式手册里头。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0日 (日) 06:26 (UTC)
支持作为所有条目结果写入格式手册。—喜迎国八Rowingbohe 台州专题 2019年10月20日 (日) 06:32 (UTC)
此投票是针对广州市办理的,那么结果就应只适用于广州市,如果要写入格式手册也可以,但必须另去方针区提案。——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10月20日 (日) 06:37 (UTC)
建议适用于其他中国大陆城市,当地有其他官方语言者除外(如西藏)。--【和平至上】【反对暴徒破坏异见企业,打压言论自由】💬📝 2019年10月20日 (日) 06:45 (UTC)
“如果某地为民族自治地方或属于某民族自治地方,相关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所使用的语文的名称不视为此建议中的投票所指的外语,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下辖政区的维吾尔语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下辖政区的中国朝鲜语名等”……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0日 (日) 10:19 (UTC)
简单地说:关于行政区划的在条目首句里的名称,应该(但不限于)加上该行政区划官方语言的名称。以这种观点看来一些现有条目也是有问题的,例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句加注了维文名称,但是未加注蒙古文名称。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0月21日 (一) 02:01 (UTC)
我会看看社群风向,然后再决定投票的适用范围有多大。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0日 (日) 10:21 (UTC)
社群风向似乎不太明显,所以为了避免重复投票,是次投票结果将适用于中国大陆的所有行政区划。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3日 (三) 11:28 (UTC)
@Sanmosa:所以是要纳入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中国相关条目?还是命名常规?——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10月23日 (三) 11:40 (UTC)
确实是加进WP:格式手册/中国相关条目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3日 (三) 12:02 (UTC)
投票已经开始了。Sanmosa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0月25日 (五) 02:06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十次)

广州市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中国大陆,提名人:Tim Wu留言2019年11月19日 (二) 12:17 (UTC)
投票期:2019年11月19日 (二) 12:17 (UTC) 至 2019年11月26日 (二) 12:17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19年12月26日 (四) 12:18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条目现已稳定,申请重新提名。Tim Wu留言2019年11月19日 (二) 12:17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部分句子没有来源注脚证明,违反优良条目标准2b:“所有内文引用来自可靠来源,包括直接引用、统计、发表的意见、受到挑战或可能受到质疑的反直觉或有争议的陈述,以及与在世人物有关的有争议的材料”。ꓢꓯꓠꓟꓳꓢꓮ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1月19日 (二) 14:00 (UTC)
    ↑投票者使用删除线删除本票,所以本票无效。- ꓢꓯꓠꓟꓳꓢꓮ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1月19日 (二) 23:26 (UTC)
    • 相关句子:“不过由于传统称谓认受度较高,被使用的频率在亚运后也开始增加,半官方机构主办的活动,如广府文化节,名为“Canton Festival”;广交会的英文则延用“Canton Fair”,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IATA代码也沿用“Canton”的缩写“CAN”;2010年落成的广州塔亦采用“Canton Tower”作为标准译名,是1979年后首次被官方重新使用。”、“广州的海外贸易受到重创”、“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国国军进入,广州光复。1947年复为院辖市(直辖市)。”、“在广州亚运后如东濠涌等获当局重新转作城市观光景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8%”、“目前广州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制架构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市政府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运作,政府驻地越秀区。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地。”、“广州自中华民国时代就是中国社会运动的中心,每次全国性社会运动都有广州民众的响应和参与。以广州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最早有1925年至1926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举办的省港大罢工。”、“虽然21世纪初以来普通话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到本土文化影响、同时由于邻近港澳地区、以及广州民间近年来发起检讨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以着手保护粤语,使粤语在当地仍有一定的地位。2016年起广州一带出现多个粤语网络节目和网络歌手,使粤语地位较以往有所提高。”、“广州有两所市属本科院校,分别是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是广州迄今举办过最大型的体育赛事。广州还举办过1987年第六届和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1991年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而王老吉、敬修堂、潘高寿、何济公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现统一由广药集团管理。”、“由于广州本具外贸港口之地位,除道教属中国本土宗教之外,其馀均由外国传入,包括随商而来的祆教(琐罗亚斯德教)。”、“使得广州传媒与其制造的话题时常成为全国关注的对象,也多次引发大规模讨论。且广州的本土方言节目分布广泛,基本上大多数频道都有使用粤语广播和主持节目。”、“其中……彭维纳等主播因“敢言”风格而受到市民关注”、“在广州,较有代表性的书院祠堂建筑是陈家祠。”、“广州每年还举行“美食节”,促进饮食业的发展。”、“广州饮食风格特色多样。除粤菜外,随着改革开放,世界各地的餐饮企业纷纷来到广州设分店,包括日本菜、韩国菜、越南菜、泰国菜、印度菜、意大利菜等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段、“开辟于1917年的人民公园……也是广州市第一个免费公园”、“广州的博物馆主要有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镇海楼)、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等。”、“历经多个朝代后,航运商业仍旧相当发达,至今与多个国家交流频繁。”、“大多数领馆的领区除广东之外还包括广西、福建、海南,有部分还包括湖南、江西,甚至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1月19日 (二) 14:00 (UTC)
    • @Sanmosa以上句子均已添加来源或删改。--Tim Wu留言2019年11月19日 (二) 16:0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约克客留言2019年11月21日 (四) 09:25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11月22日 (五) 05:29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很全面了--Patriotard 2019年11月22日 (五) 09:18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是时候复位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灾难固首发于荃湾 2019年11月23日 (六) 04:58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条目虽然有很多的内容,对读者了解广州市有帮助,但是我觉得中文维基百科优良条目的水平应该比这个条目更高一些。抽着看了几段,发现的问题有
    • 参考来源与内容不符。“春秋末期,越国为楚国所灭,宰相公师隅带领越国臣民南迁至广东,建城南武,即今广州”给出的参考资料是“《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甘茂》范蜎对楚怀王曰:‘……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跟内容毫无关系。
      • PS:“越国人南迁建城南武即今广州”基本上是后世传说,条目里反而当成史实来讲;条目里紧接着在下一段又提到“(任嚣城)为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不知提名人和诸位评审有没有发现这里自相矛盾:如果南武就是广州,那任嚣城如何成为广州建城之始?
    • 内容缺失。历史一段少很多东西。拿清末民初那一部分来说,条目讲了燕塘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但不知为什么不讲花都区市民洪秀全,也不讲民办学校万木草堂的创始人康有为(虽然他的家乡现在归了佛山市,当时南海县可还是广州府的附郭县,万木草堂也开在广州)。看历史-中华民国部分,还是缺不少东西:民国初年这里是孙中山和国民党革命的基地,也是孙总理辞世后、蒋中正玩弄权术的大舞台,可以说是一段时期里国民党的政治中心。然而条目里没怎么讲孙先生和国民党如何斗倒军阀和陈炯明等人把广州变成革命基地,也没讲蒋介石如何借廖仲恺遇刺案挤走许崇智和胡汉民,也不提中山舰事件。再看历史一章本朝的部分,1966年前朝廷偏重内陆重工业建设,重点工程几乎从不落户广州,广州在中国的经济地位下滑,没有讲;广州人逃港的事情也没有讲。我知道对于“内容缺失”有个很好用的回应,就是说篇幅有限、本条目讲的是广州市而不是广州历史,必须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如果连1949年军管会接管广州私立学校都要讲,上面提的那些事情凭什么不讲呢?(PS:如果军管会接管广州诸私立学校要讲,那为什么前文都没有提到民国时代广州现代教育的发展——比如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等呢?)“地理”一章“生物”一节很单薄。“文化”下面“饮食”一节篇幅不算短,然而对广州饮食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介绍。
    • 叙事缺乏思路,缺少组织技巧。还是举历史一章中华民国一节为例。这段大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大事记里按时间叙述明显有优点,便于查找;但是这里纯粹按时间来写,读起来却很不方便。现在的版本市政建设、政治斗争、人口增减、经济发展全搅和在一起,看上去讲了好多东西,读完却觉得莫名其妙,哪一条线也没理清楚,留不下什么印象。反倒不如分几个主题来组织,市政建设放在一起,政治斗争单独写成几段,经济、人口、文化等等聚合起来。如果打算把民国时代本身分成几期(比如,国民党-军阀斗争时期,国民党执政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那也可以按时期分成几个段落来写,但是每个段落的内容一定要梳理清楚。
    • 插图欠缺考虑。图片应该有信息量,有代表性,有较好的摄影质量。条目现在的插图很一般。“广州塔码头”这图还不如放一张水上巴士的照片。“广州十三洋行”同一题材的图出现了两次,没有必要。“广州英雄广场的亚运会会徽花坛”偏黑。“广东省人民医院”这图意义不大,这图没什么可看的,本身不是广州的标志建筑,也没什么广州特色(把楼上的字去掉,根本不知是什么单位的楼,也不知道是中国什么地方的楼)。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照片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没有畸变的照片。其实配图有很多选择,比如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黄埔军校、国立中山大学、西关大屋、东山洋房、清末民国时珠江上的船舶、六榕寺、光孝寺、怀圣寺光塔、赤岗塔、琶洲塔、余荫山房等等,维基共享资源上不缺广州的图片,为什么就不能把条目的配图搞得更出彩一点呢?
    • 参考资料专业性不够。还是看历史一章,为什么就不愿意参考一下《广东通史》《广州通史》一类的书籍呢?
    • 语调和版权问题。“珠江夜游是夜游广州的最佳方式”怎么看都不像是百科的语调。“最为特别的是五大宗教近10间重点寺观教堂在广州旧中轴线上分布,勾勒出宗教文化与广州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人文景观,增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也不太符合百科语调。而且这一句基本是原话“最为特别的是在广州旧中轴线上分布了五大宗教近10间重点寺观教堂,勾勒出宗教文化与广州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人文景观,增添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的简单改写,版权都有问题。--如沐西风留言2019年11月23日 (六) 08:47 (UTC)
    • (:)回应:感谢您的意见,插图和语调问题已经处理了,历史部分我这两天再看一下。—Tim Wu留言2019年11月23日 (六) 16:56 (UTC)
    • 感谢阁下提供这么多意见,相信阁下也是挺有心得的,如果方便的也可以一同参与改善。任何有意良好贡献的维基人,也欢迎多协助翻查与编写细化。——约克客留言2019年11月24日 (日) 05:3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基本符合标准--Donwun留言2019年11月24日 (日) 10:13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问题很多,主编修改后还要检查下同类问题,例子不限于:
  1. “有官员”、“也有传媒”、“亦有人”等指称不够具体
  2. “而中国大陆信访制度是允许民众到上级政府部门表达诉求,广东省政府在东风路的正门就经常有本省不同地方的请愿人士到来希望得到省政府帮助。集会时当局会调来大批警力少有积极处理,双方对峙期间,通常途经交通都会出现缓慢,不过本地官媒从无发放相关报道,2014年初较为重大的请愿群体,有禽流感期间因强行关停街市而蒙受损失的省内家禽业者”[来源请求]
  3. 内容缺失,如广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城市定位、珠江新城的几座商业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端发展产业城等
  4. 部分资料需要更新,如Infobox的人口数据是2018年的,为什么内文“人口”的表格还是2017年的?--百战天虫留言2019年11月24日 (日) 13:56 (UTC)

6支持,2反对:落选。--S.Wang🙏クンパユン、首里城! 2019年11月26日 (二) 12:18 (UTC)

有关“民俗”一段

@Longway22@Donwun民俗这一段原本的标题是花市,我后来改成民俗并想着加入其他内容,但不知道该选用哪些进入条目。请问可否帮忙完善一下?谢谢--Tim Wu留言2019年12月28日 (六) 13: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