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Super1/2005-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突然想问一个ACG问题[编辑]

其实对于ACG条目里面的外部链接,什么样的才符合Wiki中立性要求呢? 总是觉得数码宝贝这个条目的编撰人苍空 翔在Hard Sell他自己负责的电视台讨论区的样子呢…… 唉~--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4:25 2005年9月2日 (UTC)

还是ACG的问题……[编辑]

有点不愤气…… 就是关于日本ACG各种中文译名(不就是只有中港台三种)的问题(还是那个苍空 翔搞出来的),我觉得实在没必要全部依赖繁简转换,要不然的话Wiki真的要出乱子了……我觉得只需要保留台湾译名(毕竟客观来说的确实台湾地区率先翻译出来的),其他的给一个对照表就好了,用不着全部都用繁简转换,否则编辑条目就真的很乱…… 我希望尽快为日本ACG条目Wiki规范化中文词汇订立标准,不过似乎很多Wiki人反对只有ACG译名可以独立规范化呢……唉~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18:41 2005年9月3日 (UTC)

虽然阁下对ACG可能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也涉及文章内译名的处理方式……

而在今天凌晨我又跟Wengier聊过了……参考一下这里……


现在目前我知道的想法有以下几种:

  1. 疯狂滥用繁简转换保证各地角色、地名等译名正确
  2. 个条目批注各种译名的使用情况(不使用繁简转换,但会出现“中立性问题”)
  3. 条条目中只列出各地常用角色、地名等译名总表,条目内容尽可能使用一致的译名。对于ACG作品名称(不包括角色等)则建立译名总表。(不使用繁简转换)

p.s.我的想法就是第三种,虽然工程难度最大,但是对于各条目的格式和编辑的难度已经做出平衡。


或者说这就是ACG人和外人的差别吧……我问过一些人,他们主张用繁简转换标签把这些问题统统掩盖……

关于是否采用第一个方案(繁简转换,我个人认为在ACG条目中为了译名问题搞繁简转换是一个滥用的表现。)的争吵,我反对的理由如下:

  • 首先,需要繁简转换的地方都需要增加这类型的标签,而到需要解释说明的部分则还要另外使用标签避免转换。这对于其他条目可能不怎么样,但对于ACG长条目所需要的地方实在太多(参看数码宝贝条目),并且对于条目里面的表格、模板等的转换和避免转换有不良效果。如果就算在该条目利用好像模板那样的转换方式(也就是只列出一个就可以转换全部用词),这还不如弄一个表格对照的方便简洁(参看猎人条目)。
  • 其次,在ACG条目里面,无论是这个作品的中文名称,还是角色名、地名等的中文名称,各地都是会同时存在不同的名称。例如Naruto在香港同时有“火影忍者”(跟台湾翻译)和“狐忍”(跟香港代理正文社翻译),如果使用繁简翻译,也还是要另外说明,这点对于介绍条目不利(因为会变成凸现某些地区的“特殊性”,一不小心就变成“以XX为中心”)。
  • 再次,通常ACG条目都要涉及各自的人物列表,如果用了繁简翻译就不好表象出译名的对比性。而且一个长长的说明,还不如一个表格的明显。

另外。本人对于滥用繁简转换的情况非常厌恶。(繁简转换不是“万金油”!)而且对zy26跟我说的“有些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所在地区习惯的译名,您不想把他们撵走吧”极度反感!


还是继续聆听阁下意见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4:11 2005年9月4日 (UTC)

一个说明吧[编辑]

User talk:Wengier#无聊,所以写下以下文字,这里算是ACG译名目前状况的说明了。

熊猫租借所反应的问题其实租借之前就出现了[编辑]

熊猫租借是在1980年代末开始的,之前只有作为礼物赠出的熊猫,但是在之前在中国利用熊猫牟利的事情就已经很多了,中国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180年代初开始合作研究熊猫,中国要价200万美元,要求在卧龙建立熊猫研究中心,而中心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从野外捕捉熊猫进行繁殖,在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负责人曾经公开评论十年前合作建立的熊猫研究中心是一个错误,然后招致人民日报上一篇驳斥文章,因此一度中国和wwf关系非常紧张。

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啦,回到熊猫租借,事实上在最初的一两年内,也就是1990-91年以前欧美的环保团体普遍对此是持一种欢迎态度,因为他们相信租金有助于对熊猫的保护,但是在中国方面从一开始就是“租借—赚取租金—捕捉熊猫—进行租借”的循环,其实租借只是一贯的利用熊猫牟利的政策的延续,所以我不赞同你说得一开始很好后来执行偏了这个说法。西方的环保团体在租借风行之后一两年内发现了租借的问题,背后是保护名义下的破坏,所以他们的态度很快就产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支持转变为严厉的反对,也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目前仍有小规模的熊猫租借,但是经历过1990年代初的变故之后一方面规模小了,另一方面用于牟利的熊猫全部是人工繁殖,也就是不会对野外种群构成威胁了,所以才没有了强力的抵制。

基本上就我对这个事情的了解,租借本身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利用熊猫牟利,后来经各方压力变为对熊猫较少破坏的方式,而各方观点则是经历了一个从欢迎和支持,到置疑和强烈反对,最后到容忍的转变。大致是这样啦~--雪鸮◎海德薇 看看雪鸮 (talk) 13:34 2005年9月9日 (UTC)

很多人对熊猫都的认识和您都是一样的啦,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熊猫是进化过程中的失败者,繁殖能力差、食物有限",是建立在没有对熊猫进行过野外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错误结论。对熊猫系统的野外研究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展开,研究发现,熊猫在野外的繁殖能力并不差,繁殖的成功率非常高,真正繁殖有问题的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熊猫,他们不能同步发情,不交配,不会哺育幼崽,这个话题展开说就跑体了,不过也挺好玩,有的动物园为了让熊猫交配,专门拍摄了他们交配的录像,反复给他们播放号称叫给熊猫看毛片,也没有多少用处。现在人工繁殖的熊猫主要靠人工受精,就是先刺激雄性取出精液,再人工注入雌性体内,之后的哺育也经常由人类代劳最后的结果是造成人工饲养条件下熊猫行为的改变。至于食物其实熊猫的食谱非常宽的,野外研究的结果熊猫在野外的食谱在一年内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记得1984年的时候华西华南大面积箭竹开花,当时还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募捐,为了拯救挨饿的熊猫,但是后来的统计显示,竹子开花后并没有熊猫因此而异常饿死。实际上他们会进行垂直迁徙和改变食谱,竹子开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灾难,这都是之前人们完全不了解的“熊猫的秘密”。这些都是在开始系统的野外研究后对熊猫的新认识,可是在公众中对此了解不多,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熊猫还是那种必须被人类捉来悉心呵护的宝贝。基于这些结论,对熊猫保护威胁最大的,一个是栖息地的缩小和分割,一个是严重的盗猎,建立和扩大保护区对熊猫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工繁殖只能发挥非常有限的作用。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要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是赔钱不讨好的生意;而建立熊猫保护中心可以抓来熊猫繁殖,然后用于租借、展出还可以生钱,这就是熊猫保护面临的尴尬--雪鸮◎海德薇 看看雪鸮 (talk) 14:19 2005年9月9日 (UTC)

我对于熊猫租借的政策始末不甚了解,无法单就这个条目所得的资讯说出个看法来,但是以保育立场而言,我反对以商业目的侵害其他生物自然生活权利的行为。单就条目的内容来说,一些句子的表达方式作一点小小的修改,可以让它更符合中立的原则。--KJ (talk) 14:06 2005年9月9日 (UTC)

慢慢改啦~今天先睡了,明天要早起出去玩~~:P--雪鸮◎海德薇 看看雪鸮 (talk) 15:25 2005年9月9日 (UTC)

偷一下懒,那个叫user:smartneddy写吧~他手里的资料比我多好多~:P--雪鸮◎海德薇 看看雪鸮 (talk) 15:30 2005年9月9日 (UTC)

Vip目前有事不在[编辑]

看这里。实际上现在准备通用的新规则是只要你人品可靠,助理编辑以上就可以颁发了。--03:48 2005年9月10日 (UTC)

抱歉[编辑]

因为非中文重定向页面的投票是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目前的阶段是进行提案,我们要等到提案完毕之后才开放讨论,这是为了避免大家的讨论无法聚焦,到最后又变成各说各话的场面,因此我先将你的意见给隐藏,希望你不要介意--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0:16 2005年9月12日 (UTC)

如果说你对此有独到的见解[编辑]

不妨来提个案吧!--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0:39 2005年9月12日 (UTC)

腹部腹部[编辑]

"腹部"...不是人特有的吧...为什么翻译文章似乎专门讲人的腹部?

昆虫不是也有...

seamo 13:01 2005年9月12日 (UTC)

  • 这个问题很严重..找些权威点的wiki人商定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吧..
    比如我创建的乳腺,"分布在哺乳动物的胸部或者腹部"...然后链接到"人的腹部"....怪怪的(因为人的腹部是没有乳腺开口的)....seamo 14:23 2005年9月12日 (UTC)

RE:简繁转换[编辑]

下个月终于要开始休假了,每天都很期待呢!目前定了几个计画,维基百科也是一部分,我已经在台湾中部某国中要到了四堂课,要去上维基百科的东西!有空会把该整理的东西一并整理起来的!--KJ (talk) 15:35 2005年9月12日 (UTC)


腹部的问题[编辑]

嗯!我对解剖学也是相当外行,还搞不清那一区的分类是怎么分的。不过我想人类的腹部和其他动物的腹部应该是大致上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可以在腹部的条目中加述其他动物的腹部的内容就好,即使暂时不知怎么写加个段落让以后其他人再补充也可以。当然我觉得你说的方式也可以,因为两部分可能两者牵涉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学科,分成两个条目也是有其道理--ffaarr (talk) 00:38 2005年9月13日 (UTC)


谢谢您的指教[编辑]

亲爱的边缘老师: 您好! 谢谢您的指教。对于维基,我是一个新手,有很多方面不懂。而且,我的中文不好。正苦于此,所以文章被删去,也不知道错在哪里。我希望把我的一篇文章贴在这下面,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请您指教,我的文章错误在哪里,以便我能够提高。我期待您的允许之后,我才把文章贴在您的留言版上。诚恳地向您指教。谢谢您。--123Mary 13:35 2005年9月14日 (UTC)

HI, 您指的是 MediaWiki 的中文化么? 如果是的话, 现在恐怕没有办法办到, 因为伪基百科现在只有一个首页框架, 实际上没有内容, 更没有独立域名, 所有的语言都是和英语版共存的. 除非等有一定内容后开设子域名, 否则 MediaWiki 不可能让我们汉化为中文的, 呵呵. 哪些基本是娱乐, 大家还是先把百科写好是真的 XD --  Moses+ 

如果你真的感兴趣, 不妨在上面写写中文条目, 说不定哪天就可以像中文维基百科一样成立中文版了 呵呵.

Re:“管理者”[编辑]

呵呵,其实所谓的“管理者”嘛,地位自然不比其他参与者高(正如你在我的对话页中所述),而且最主要的也不是权力,相反是有著更多的责任和任务要做,所谓“权力”基本上只是用于行使自己的责任时(例如删除或快速回退破坏或非中立的内容时)才使用。这大概就是“管理者”的实际情形吧。然后就是谢谢你的支持!--Wengier留言) 22:58 2005年9月16日 (UTC)

祝考研顺利,学业进步[编辑]

如题,中秋节要到了,顺祝中秋愉快,不要忘了今年也是国耻日,:-),严重郁闷中。

关于考研的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发电邮给我。--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16:04 2005年9月17日 (UTC)

请多多指教我[编辑]

边缘先生: 您好! 感谢您欢迎我来维基。我许多规定都不懂。希望您多多指教我。--曼陀罗 11:34 2005年9月20日 (UTC)


我有点怕[编辑]

Dear Mr. 边缘: Hi! Good Evening! Thank you for your quick reply. Will I disturb you? I keep writing to you, do you like it or not? 谢谢您那么快地回复。我想,我会不会打扰您?那么烦人地又写来问题。 我今天编辑了〝显密名相列表〞。但是我编辑的时候,有点怕怕。因为发现他们两派正在争论的火热。那个农夫好凶,用词很不礼貌。是不是中国大陆的小男孩都是这样?我是希望他们不要闹,心平气和。因为佛教是讲慈悲的。我想,无论中国,无论全世界的佛教都是一样,都是讲慈悲的。我第一次编辑完,手都发抖了,只能停下,过一会儿再去编辑。 I like editing, but I'm also very afraid. --曼陀罗 12:56 2005年9月20日 (UTC)


请代我向他们两位先生问好[编辑]

Dear Mr. 边缘: Hi! Thank you for your quick reply. The people you mentioned, like Shizhao and baby tiger, please help me send my regards to them. 谢谢你那么快地给我回复。你提到的Shizhao和虎儿,请代我向他们问好。我看了很多Shizhao和baby tiger的works,they are all of high standard。Wish that all goes smoothly in their editing. Wish them well. 你提到〝名相〞,其实我也不大懂佛教。也跟你一样,是一个门外汉。Not a professional or experienced。我去修改的目的,是我想他们不要争论了吧!也许我的想法是错的,请你批评。--曼陀罗 14:20 2005年9月20日 (UTC)


如果你允许的话[编辑]

Dear Mr. 边缘:Hi! 谢谢您代我向两位先生问好。事实上,Shizhao老师已经修改了显密名相列表。使它完善起来。把我的那些不地道的地方纠正了。真是从内心地感谢他们。不过,我想知道,我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编辑。因为我看到您讲,什么是显宗,什么是名相,许多人还不知道。当然,你可能是谦逊。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我的〝初生之犊不怕虎〞,自不量力。不过,无论如何,要请你批评。在动手编辑之前,得到你的指导和允许。说老实话,看了你这一次的回答,真的是令我大大吃一惊。我基本上是算努力了,我是很认真地学中文。可是,我的父亲、母亲总说我的中文不好!所以我缺乏自信力。You are really clever! 你马上看出我写中文没有自信力,特别是快速打出一段中文的时候。I really don’t have any confidence. 看到你对我的鼓励,说是地道的中文。真是使我喜欢得不得了!Thank you for your praise,其实,我没有那么好。我自己知道自己。Your encouragement, 令我很惭愧!你的鼓励使我感到我必需更加努力。Really want to give you a kiss, if you allow it.

请允许我再次地向Shizhao老师道谢,说一声thank you,谢谢他的帮助。--曼陀罗 12:22 2005年9月21日 (UTC)

那个井陉就一句话, 不能算是条目或小条目. 所以删除了

小小作品, 正如里面陈述永远不要建立小小条目, 我之前已在其对话页留言. 希望 wikipedia 能成为真正的百科而不是辞典.

不违反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剥夺您编辑的权利[编辑]

Dear Mr. 边缘:Hi! 感谢你上面这句话。可是,我再次贡献编辑了〝显密名相列表〞,似乎反而被删除了!或者我没有找到它现在在哪里。你能指示我,告诉我吗,现在显密名相列表在哪里?谢谢你。--曼陀罗 05:12 2005年9月23日 (UTC)--曼陀罗 22:17 2005年9月23日 (UTC)

我是新手,每一次编辑都在边缘先生指导下进行,而且Shizhao先生参与过两次编辑,结果是被删了[编辑]

Dear Mr.边缘:Hi! 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每一个新手都是希望尊重他们对维基的贡献的。尽管是微薄的、微不足道的。我希望改正我的错误,请指教,我错在哪里?--曼陀罗 06:29 2005年9月24日 (UTC)

您好,请注意Template:BlockByGFW[编辑]

您编辑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条目中使用了此模板,并添加了一个网址在其后面。经本人测试,该网址没有被防火墙阻止,但也许您所在的地区有此现象。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这样做是会误导读者的。请到Template Talk:BlockByGFW参考使用方法,如果有意见也可提出,谢谢!--地球发动机☞☏) 07:47 2005年9月25日 (UTC)

我在广州。东森电视台确实不能访问。但是凤凰台的可以。一般来说,如果你觉得能够访问,就不要加上。让访问不到的人来加,这样会好些。--地球发动机☞☏) 06:04 2005年9月26日 (UT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无关政治书的观点[编辑]

如果不背书上的原话,对于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要怎样体现在普通学生的认知里呢?

不知道哪位仁兄这么瞧得起的在下,讨论这么高深的问题啊(_ _)!社会主义简单说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中国现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特征。现在世界上没有严格意义的社会主义,有的倒是很类似于国家资本主义加马列信仰……另外清您留下签名,或者登陆以便和大家有些交流。也欢迎您和在下讨论这些问题:)--边缘o^-^o留言 14:41 2005年9月29日 (UTC)

林昭条目[编辑]

请过来看一下,林昭条目是否符合中立性了。谢谢。--维基书虫 (talk) 00:51 2005年9月30日 (UTC)

已经修改了,你提到的几个用词,都不是我原创的,都是取自他人的撰述,已经删掉,请再看看。谢谢。--维基书虫 (talk) 08:08 2005年9月30日 (UTC)

对于这个条目,我确实很想写好它,我原来写了一半,就不写了,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写的可能比较情绪化,这个情绪化,不是因为我添油加醋,因为我总是希望言之有据,自己做的只是拼凑、概括。但因为找到的资料,大都是林昭友人的回忆记录,所以同情林昭、对当局愤慨是很自然的。跟林昭类似人物的条目,比如张志新遇罗克,个人感觉太过简略。希望以后可以找到第一手资料,以及对面人物的看法,比如那些上海监狱的狱卒的回忆,嘻嘻。--维基书虫 (talk) 10:24 2005年9月30日 (UTC)

Thank you, Super1[编辑]

I, paul klenk en.?! of New York City, hereby grant this Babel Barnstar for Translation to Super1, for his gracious gesture of translating my zh:wiki user page from English into 中文.

Super1,

What a treat it is to see my new user pag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Of my fifteen pages, this is the fourteenth to be done. The only one that is left is the Russian page.

It is amazing to me to see how helpful Wikipedians are. My page on the German site was translated in about 25 minutes by a new user -- his work on my page were his 2nd and 3rd edits!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nswering my questions. It is important that I can alert someone if I am having a problem. Your information about my name is also very interesting. Don't worry how correct it is; at WP, you know that if it is not correct, someone will come along and fix it!

Anyway, Super1, do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I appreciate you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me page.

Regards,

paul klenk en.?! / 保罗

The offer stands[编辑]

Super, I would be happy to help clean up any and all translations. Just send me the links as you need them.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Compare these two; I have edited the second one a very little bit:

In fact,I also have an en.wiki user page with the same name.But obviously 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 that I can do same useful edits.It's very agonisingly,because I really wanna improve my English,maybe you can assist me in "proofrea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polishing language, syntax and punctuation."  :)--
In fact, I also have an en.wiki user page with the same name. But obviously 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 that I can make useful edits. It's very agonizing, 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improve my English; maybe you can assist me in "proofrea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polishing language, syntax and punctuation."  :)--

Thanks again,

Paul

paul klenk en.?!

谢谢[编辑]

谢谢提醒,我将按照您的提醒改正编辑中的错误,advisor留言

附:您说的“wiki荣誉”是怎么回事,能介绍一下吗?

谢谢欢迎![编辑]

现在回来感觉有点陌生了,好多新人都不认识。前一段时间多亏了你么几位。加油哦!--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07:40 2005年10月5日 (UTC)

谢谢提醒。改成外部链接了,感觉确实对服务器好一些。因为不用计算那些页面链接到本页面了。--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08:16 2005年10月5日 (UTC)


谢谢[编辑]

谢谢鼓励,能否教我一下如何使用编辑次数浏览功能,我进入后不知道怎么查,advisor留言

欢迎别人很好玩?[编辑]

我看你一下子欢迎那么多新用户,但他们没有做任何贡献。我认为,不断地申请空用户本来就是对维基资源的浪费,而您却又给他们欢迎,增加维基的负担。真是……--究极人类(找我? 02:19:34 2005年10月6日 (UTC)

我的想法是,看到更新中做贡献,但对话页为空的再欢迎。因为我觉得,很多空用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注册很可能是有什么注册的程序,因此这些用户可能以后不会登入并且不会做贡献。--究极人类(找我? 02:35:16 2005年10月6日 (UTC)
哪里有这样的……这样岂不是乱套了……--究极人类(找我? 02:42:27 2005年10月6日 (UTC)
倒不是不能实现,就是这样太夸张了~况且欢迎的时候不知道“欢迎人”会不会在。这样如果新手向欢迎人回礼,而没有人应,新手会认为自己不被尊重的~--究极人类(找我? 02:48:19 2005年10月6日 (UTC)
这个简单,我是说如果欢迎的时候,那个人正好不在线怎么办?维基好像没有提供显示在线用户的功能呵~--究极人类(找我? 02:54:06 2005年10月6日 (UTC)
我对维基的内部权限设置不了解,但我知道要实现在线显示,是需要程序员编写的,并不是哪个系统有直接实现。即使直接实现,也无法显示出来~--究极人类(找我? 03:07:01 2005年10月6日 (UTC)
共产主义说不定有一天会实现哦~顺便冒昧问一下“(_ _)b”什么意思?--究极人类(找我? 03:15:36 2005年10月6日 (UTC)

朱镕基[编辑]

我要写一篇ENGLISH文章,字数内容都没有限制,我想写朱镕基,但因我英语水平有限,很多东西都表达不出,所以决定就写他的个性----"爱骂人"的个性。对于他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所以你能否给些建议.资料最好能简洁鲜明. 谢了.

首先呢,希望您能够签名,因为这是一个好的习惯。其次,很高兴您有这样的打算,其实网上对朱镕基的评论和描述数不胜数,防火墙并没有评比这些东西。但是像要做中立的文章,还是希望您找几本书来读一下,特别是基本撰述的文章还有一些外国人的采访记录,其实因为朱比较硬,在台湾还有一些事务上很令对方上火,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能力的描述,依然是很铁的总理,具体的资料,手上一时没有,待找一些,再告诉您。--边缘o^-^o留言 10:44 2005年10月9日 (UTC)


关于荣誉[编辑]

不好意思,我试了一下,还是搞不清楚那个新的参数会有什么作用?是会在用户页面显示不同吗?还是分类页面?如果是前者的话,若没有去看页面似乎还是很难发现。

我觉得自己伪造的情况其实还好呢,9月14日开始实行新制的时候,我有把所有的荣誉所有者都查过一次换上新制,一共也只发现两个自己发的。我想,定期看一看荣誉分类页面,一些不常出现却获得荣誉的应该就不难抓了吧。--ffaarr (talk) 06:37 2005年10月12日 (UTC)

呵呵,原来是这样,我觉得这个好有意思喔!我觉得可能防伪的作用有限(因为不太会没事去点别人的页面看),不过这功保留起来,在发荣誉的时候如果想顺便留言鼓励的话感觉不错。--ffaarr (talk) 11:23 2005年10月12日 (UTC)

给匿名用户的回复[编辑]

抱歉,现在才给您留言回复,其实是因为那次是先改的我的用户页,刚想写这边,正好wiki的服务器出了问题,没能再上来的说。恩,我注意到您其实已经在wiki做了一些的编辑工作,非常感谢您的参与,不过真的不知道您是怎么连到我的用户页并作了修改的,呵呵,这也……太偶然了:)其实留应该是在参与者的user talk,对话页的,像这里,而编辑呢,您可以多看看这里先,然后慢慢的练习,多用用沙盒练习,大家都是从新人成长起来的,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想继续长时间的参与这里呢,我建议您注册一个用户名,这样方便和各位参与者联系和相互交流。再次谢谢您的参与--边缘o^-^o留言 14:06 2005年10月13日 (UTC)

谢谢您[编辑]

亲爱的边缘老师: 您好! 谢谢您的指教。--123Mary 21:43 2005年10月15日 (UTC)

关于动漫游戏的讨论[编辑]

谢谢提醒我有这个讨论,我也觉得蛮好的,其实之前的一次讨论中,有把我意见跟他讨论过了,所以我觉得目前提出来的方针我都蛮同意。--ffaarr (talk) 15:24 2005年10月17日 (UTC)

关于太石的准确性[编辑]

我不认为加入Disputed标签有理由,如果指中立有问题也许我还能接受,但对于准确性,我相信还是下笔谨慎的。

我曾去了那个标签,但马上又恢复了。我承担在条目中不准确的指责,仅仅是因为现在是维基百科的困难时期,都得妥协一些。--自由主义者 给我留言 08:24:10 2005年10月26日 (UTC)

我分不清你是不是管理员了[编辑]

觉得你对维基的政策与文化理解相当不错的,我希望你能够接受管理员提名,可以吗?P.S:上次数位维基人讨论的关于小条目保留的结论是否将成为中文维基的基本政策?--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10:43 2005年10月27日 (UTC)

问那个讨论共识主要原因可能是个人总愿意编辑大条目的缘故吧,我不太希望在维基百科保留大量的小条目。虽然列在我用户页面的那些较完善的条目大多都是我浏览小小条目列表时顺手抓一个改编的,而且也许没有这些小条目我恐怕到现在也没写过那些……。但是我认为对这些条目如果不下一个和编辑新条目同样的精力,是很难写好的。300字节实际上很容易变通,一个Template模版、数个分类、跨语言标签就差不多上百字。我看到一众有影响力的用户(外带部分管理员)讨论得出这么一个共识,确实把我吓了一跳。当不当管理员实际上也不是太严重的问题啦~,我尊重你的意见。--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15:25 2005年10月28日 (UTC)

谢谢你[编辑]

谢谢你的留言,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以前不应该那么对别人的。--166.111.159.226 15:44 2005年10月27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