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Super1/2005-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突然想問一個ACG問題[編輯]

其實對於ACG條目裏面的外部連結,什麼樣的才符合Wiki中立性要求呢? 總是覺得數碼寶貝這個條目的編撰人蒼空 翔在Hard Sell他自己負責的電視台討論區的樣子呢…… 唉~--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25 2005年9月2日 (UTC)

還是ACG的問題……[編輯]

有點不憤氣…… 就是關於日本ACG各種中文譯名(不就是只有中港台三種)的問題(還是那個蒼空 翔搞出來的),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全部依賴繁簡轉換,要不然的話Wiki真的要出亂子了……我覺得只需要保留臺灣譯名(畢竟客觀來說的確實臺灣地區率先翻譯出來的),其他的給一個對照表就好了,用不着全部都用繁簡轉換,否則編輯條目就真的很亂…… 我希望儘快為日本ACG條目Wiki規範化中文詞彙訂立標準,不過似乎很多Wiki人反對只有ACG譯名可以獨立規範化呢……唉~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8:41 2005年9月3日 (UTC)

雖然閣下對ACG可能不怎麼了解,但是這也涉及文章內譯名的處理方式……

而在今天淩晨我又跟Wengier聊過了……參考一下這裏……


現在目前我知道的想法有以下幾種:

  1. 瘋狂濫用繁簡轉換保證各地角色、地名等譯名正確
  2. 個條目批註各種譯名的使用情況(不使用繁簡轉換,但會出現「中立性問題」)
  3. 條條目中只列出各地常用角色、地名等譯名總表,條目內容盡可能使用一致的譯名。對於ACG作品名稱(不包括角色等)則建立譯名總表。(不使用繁簡轉換)

p.s.我的想法就是第三種,雖然工程難度最大,但是對於各條目的格式和編輯的難度已經做出平衡。


或者說這就是ACG人和外人的差別吧……我問過一些人,他們主張用繁簡轉換標簽把這些問題統統掩蓋……

關於是否採用第一個方案(繁簡轉換,我個人認為在ACG條目中為了譯名問題搞繁簡轉換是一個濫用的表現。)的爭吵,我反對的理由如下:

  • 首先,需要繁簡轉換的地方都需要增加這類型的標籤,而到需要解釋說明的部分則還要另外使用標籤避免轉換。這對於其他條目可能不怎麼樣,但對於ACG長條目所需要的地方實在太多(參看數碼寶貝條目),並且對於條目裏面的表格、模板等的轉換和避免轉換有不良效果。如果就算在該條目利用好像模板那樣的轉換方式(也就是只列出一個就可以轉換全部用詞),這還不如弄一個表格對照的方便簡潔(參看獵人條目)。
  • 其次,在ACG條目裏面,無論是這個作品的中文名稱,還是角色名、地名等的中文名稱,各地都是會同時存在不同的名稱。例如Naruto在香港同時有「火影忍者」(跟臺灣翻譯)和「狐忍」(跟香港代理正文社翻譯),如果使用繁簡翻譯,也還是要另外說明,這點對於介紹條目不利(因為會變成凸現某些地區的「特殊性」,一不小心就變成「以XX為中心」)。
  • 再次,通常ACG條目都要涉及各自的人物列表,如果用了繁簡翻譯就不好表象出譯名的對比性。而且一個長長的說明,還不如一個表格的明顯。

另外。本人對於濫用繁簡轉換的情況非常厭惡。(繁簡轉換不是「萬金油」!)而且對zy26跟我說的「有些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習慣的譯名,您不想把他們攆走吧」極度反感!


還是繼續聆聽閣下意見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4:11 2005年9月4日 (UTC)

一個說明吧[編輯]

User talk:Wengier#無聊,所以寫下以下文字,這裏算是ACG譯名目前狀況的說明了。

熊貓租借所反應的問題其實租借之前就出現了[編輯]

熊貓租借是在1980年代末開始的,之前只有作為禮物贈出的熊貓,但是在之前在中國利用熊貓牟利的事情就已經很多了,中國林業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在180年代初開始合作研究熊貓,中國要價200萬美元,要求在臥龍建立熊貓研究中心,而中心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從野外捕捉熊貓進行繁殖,在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負責人曾經公開評論十年前合作建立的熊貓研究中心是一個錯誤,然後招致人民日報上一篇駁斥文章,因此一度中國和wwf關係非常緊張。

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啦,回到熊貓租借,事實上在最初的一兩年內,也就是1990-91年以前歐美的環保團體普遍對此是持一種歡迎態度,因為他們相信租金有助於對熊貓的保護,但是在中國方面從一開始就是「租借—賺取租金—捕捉熊貓—進行租借」的循環,其實租借只是一貫的利用熊貓牟利的政策的延續,所以我不贊同你說得一開始很好後來執行偏了這個說法。西方的環保團體在租借風行之後一兩年內發現了租借的問題,背後是保護名義下的破壞,所以他們的態度很快就產生了180度的轉變,從最初的支持轉變為嚴厲的反對,也形成了非常大的壓力,目前仍有小規模的熊貓租借,但是經歷過1990年代初的變故之後一方面規模小了,另一方面用於牟利的熊貓全部是人工繁殖,也就是不會對野外種群構成威脅了,所以才沒有了強力的抵制。

基本上就我對這個事情的了解,租借本身從一開始就是明確的利用熊貓牟利,後來經各方壓力變為對熊貓較少破壞的方式,而各方觀點則是經歷了一個從歡迎和支持,到置疑和強烈反對,最後到容忍的轉變。大致是這樣啦~--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3:34 2005年9月9日 (UTC)

很多人對熊貓都的認識和您都是一樣的啦,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的,"熊貓是進化過程中的失敗者,繁殖能力差、食物有限",是建立在沒有對熊貓進行過野外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錯誤結論。對熊貓系統的野外研究直到1980年代後期才展開,研究發現,熊貓在野外的繁殖能力並不差,繁殖的成功率非常高,真正繁殖有問題的是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熊貓,他們不能同步發情,不交配,不會哺育幼崽,這個話題展開說就跑體了,不過也挺好玩,有的動物園為了讓熊貓交配,專門拍攝了他們交配的錄像,反覆給他們播放號稱叫給熊貓看毛片,也沒有多少用處。現在人工繁殖的熊貓主要靠人工受精,就是先刺激雄性取出精液,再人工注入雌性體內,之後的哺育也經常由人類代勞最後的結果是造成人工飼養條件下熊貓行為的改變。至於食物其實熊貓的食譜非常寬的,野外研究的結果熊貓在野外的食譜在一年內會隨着季節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記得1984年的時候華西華南大面積箭竹開花,當時還有一個世界範圍的募捐,為了拯救挨餓的熊貓,但是後來的統計顯示,竹子開花後並沒有熊貓因此而異常餓死。實際上他們會進行垂直遷徙和改變食譜,竹子開花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災難,這都是之前人們完全不了解的「熊貓的秘密」。這些都是在開始系統的野外研究後對熊貓的新認識,可是在公眾中對此了解不多,所以在很多人眼裏熊貓還是那種必須被人類捉來悉心呵護的寶貝。基於這些結論,對熊貓保護威脅最大的,一個是棲息地的縮小和分割,一個是嚴重的盜獵,建立和擴大保護區對熊貓的保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工繁殖只能發揮非常有限的作用。建立和管理自然保護區要不斷投入資金和人力,是賠錢不討好的生意;而建立熊貓保護中心可以抓來熊貓繁殖,然後用於租借、展出還可以生錢,這就是熊貓保護面臨的尷尬--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4:19 2005年9月9日 (UTC)

我對於熊貓租借的政策始末不甚了解,無法單就這個條目所得的資訊說出個看法來,但是以保育立場而言,我反對以商業目的侵害其他生物自然生活權利的行為。單就條目的內容來說,一些句子的表達方式作一點小小的修改,可以讓它更符合中立的原則。--KJ (talk) 14:06 2005年9月9日 (UTC)

慢慢改啦~今天先睡了,明天要早起出去玩~~:P--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5:25 2005年9月9日 (UTC)

偷一下懶,那個叫user:smartneddy寫吧~他手裏的資料比我多好多~:P--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15:30 2005年9月9日 (UTC)

Vip目前有事不在[編輯]

看這裏。實際上現在準備通用的新規則是只要你人品可靠,助理編輯以上就可以頒發了。--03:48 2005年9月10日 (UTC)

抱歉[編輯]

因為非中文重定向頁面的投票是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目前的階段是進行提案,我們要等到提案完畢之後才開放討論,這是為了避免大家的討論無法聚焦,到最後又變成各說各話的場面,因此我先將你的意見給隱藏,希望你不要介意--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16 2005年9月12日 (UTC)

如果說你對此有獨到的見解[編輯]

不妨來提個案吧!--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39 2005年9月12日 (UTC)

腹部腹部[編輯]

"腹部"...不是人特有的吧...為什麼翻譯文章似乎專門講人的腹部?

昆蟲不是也有...

seamo 13:01 2005年9月12日 (UTC)

  • 這個問題很嚴重..找些權威點的wiki人商定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吧..
    比如我創建的乳腺,"分佈在哺乳動物的胸部或者腹部"...然後連結到"人的腹部"....怪怪的(因為人的腹部是沒有乳腺開口的)....seamo 14:23 2005年9月12日 (UTC)

RE:簡繁轉換[編輯]

下個月終於要開始休假了,每天都很期待呢!目前定了幾個計劃,維基百科也是一部分,我已經在台灣中部某國中要到了四堂課,要去上維基百科的東西!有空會把該整理的東西一併整理起來的!--KJ (talk) 15:35 2005年9月12日 (UTC)


腹部的問題[編輯]

嗯!我對解剖學也是相當外行,還搞不清那一區的分類是怎麼分的。不過我想人類的腹部和其他動物的腹部應該是大致上是同一個意思,所以可以在腹部的條目中加述其他動物的腹部的內容就好,即使暫時不知怎麼寫加個段落讓以後其他人再補充也可以。當然我覺得你說的方式也可以,因為兩部分可能兩者牽涉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學科,分成兩個條目也是有其道理--ffaarr (talk) 00:38 2005年9月13日 (UTC)


謝謝您的指教[編輯]

親愛的邊緣老師: 您好! 謝謝您的指教。對於維基,我是一個新手,有很多方面不懂。而且,我的中文不好。正苦於此,所以文章被刪去,也不知道錯在哪裏。我希望把我的一篇文章貼在這下面,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請您指教,我的文章錯誤在哪裏,以便我能夠提高。我期待您的允許之後,我才把文章貼在您的留言版上。誠懇地向您指教。謝謝您。--123Mary 13:35 2005年9月14日 (UTC)

HI, 您指的是 MediaWiki 的中文化麼? 如果是的話, 現在恐怕沒有辦法辦到, 因為偽基百科現在只有一個首頁框架, 實際上沒有內容, 更沒有獨立域名, 所有的語言都是和英語版共存的. 除非等有一定內容後開設子域名, 否則 MediaWiki 不可能讓我們漢化為中文的, 呵呵. 哪些基本是娛樂, 大家還是先把百科寫好是真的 XD --  Moses+ 

如果你真的感興趣, 不妨在上面寫寫中文條目, 說不定哪天就可以像中文維基百科一樣成立中文版了 呵呵.

Re:「管理者」[編輯]

呵呵,其實所謂的「管理者」嘛,地位自然不比其他參與者高(正如你在我的對話頁中所述),而且最主要的也不是權力,相反是有着更多的責任和任務要做,所謂「權力」基本上只是用於行使自己的責任時(例如刪除或快速回退破壞或非中立的內容時)才使用。這大概就是「管理者」的實際情形吧。然後就是謝謝你的支持!--Wengier留言) 22:58 2005年9月16日 (UTC)

祝考研順利,學業進步[編輯]

如題,中秋節要到了,順祝中秋愉快,不要忘了今年也是國恥日,:-),嚴重鬱悶中。

關於考研的問題,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發電郵給我。--冰封沙漠要發飆請找我 16:04 2005年9月17日 (UTC)

請多多指教我[編輯]

邊緣先生: 您好! 感謝您歡迎我來維基。我許多規定都不懂。希望您多多指教我。--曼陀羅 11:34 2005年9月20日 (UTC)


我有點怕[編輯]

Dear Mr. 邊緣: Hi! Good Evening! Thank you for your quick reply. Will I disturb you? I keep writing to you, do you like it or not? 謝謝您那麼快地回覆。我想,我會不會打擾您?那麼煩人地又寫來問題。 我今天編輯了〝顯密名相列表〞。但是我編輯的時候,有點怕怕。因為發現他們兩派正在爭論的火熱。那個農夫好兇,用詞很不禮貌。是不是中國大陸的小男孩都是這樣?我是希望他們不要鬧,心平氣和。因為佛教是講慈悲的。我想,無論中國,無論全世界的佛教都是一樣,都是講慈悲的。我第一次編輯完,手都發抖了,只能停下,過一會兒再去編輯。 I like editing, but I'm also very afraid. --曼陀羅 12:56 2005年9月20日 (UTC)


請代我向他們兩位先生問好[編輯]

Dear Mr. 邊緣: Hi! Thank you for your quick reply. The people you mentioned, like Shizhao and baby tiger, please help me send my regards to them. 謝謝你那麼快地給我回覆。你提到的Shizhao和虎兒,請代我向他們問好。我看了很多Shizhao和baby tiger的works,they are all of high standard。Wish that all goes smoothly in their editing. Wish them well. 你提到〝名相〞,其實我也不大懂佛教。也跟你一樣,是一個門外漢。Not a professional or experienced。我去修改的目的,是我想他們不要爭論了吧!也許我的想法是錯的,請你批評。--曼陀羅 14:20 2005年9月20日 (UTC)


如果你允許的話[編輯]

Dear Mr. 邊緣:Hi! 謝謝您代我向兩位先生問好。事實上,Shizhao老師已經修改了顯密名相列表。使它完善起來。把我的那些不地道的地方糾正了。真是從內心地感謝他們。不過,我想知道,我是不是還可以進一步編輯。因為我看到您講,什麼是顯宗,什麼是名相,許多人還不知道。當然,你可能是謙遜。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我的〝初生之犢不怕虎〞,自不量力。不過,無論如何,要請你批評。在動手編輯之前,得到你的指導和允許。說老實話,看了你這一次的回答,真的是令我大大吃一驚。我基本上是算努力了,我是很認真地學中文。可是,我的父親、母親總說我的中文不好!所以我缺乏自信力。You are really clever! 你馬上看出我寫中文沒有自信力,特別是快速打出一段中文的時候。I really don’t have any confidence. 看到你對我的鼓勵,說是地道的中文。真是使我喜歡得不得了!Thank you for your praise,其實,我沒有那麼好。我自己知道自己。Your encouragement, 令我很慚愧!你的鼓勵使我感到我必需更加努力。Really want to give you a kiss, if you allow it.

請允許我再次地向Shizhao老師道謝,說一聲thank you,謝謝他的幫助。--曼陀羅 12:22 2005年9月21日 (UTC)

那個井陘就一句話, 不能算是條目或小條目. 所以刪除了

小小作品, 正如裏面陳述永遠不要建立小小條目, 我之前已在其對話頁留言. 希望 wikipedia 能成為真正的百科而不是辭典.

不違反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沒有人可以剝奪您編輯的權利[編輯]

Dear Mr. 邊緣:Hi! 感謝你上面這句話。可是,我再次貢獻編輯了〝顯密名相列表〞,似乎反而被刪除了!或者我沒有找到它現在在哪裏。你能指示我,告訴我嗎,現在顯密名相列表在哪裏?謝謝你。--曼陀羅 05:12 2005年9月23日 (UTC)--曼陀羅 22:17 2005年9月23日 (UTC)

我是新手,每一次編輯都在邊緣先生指導下進行,而且Shizhao先生參與過兩次編輯,結果是被刪了[編輯]

Dear Mr.邊緣:Hi!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每一個新手都是希望尊重他們對維基的貢獻的。儘管是微薄的、微不足道的。我希望改正我的錯誤,請指教,我錯在哪裏?--曼陀羅 06:29 2005年9月24日 (UTC)

您好,請注意Template:BlockByGFW[編輯]

您編輯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條目中使用了此模板,並添加了一個網址在其後面。經本人測試,該網址沒有被防火牆阻止,但也許您所在的地區有此現象。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這樣做是會誤導讀者的。請到Template Talk:BlockByGFW參考使用方法,如果有意見也可提出,謝謝!--地球發動機☞☏) 07:47 2005年9月25日 (UTC)

我在廣州。東森電視台確實不能訪問。但是鳳凰台的可以。一般來說,如果你覺得能夠訪問,就不要加上。讓訪問不到的人來加,這樣會好些。--地球發動機☞☏) 06:04 2005年9月26日 (UTC)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無關政治書的觀點[編輯]

如果不背書上的原話,對於一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要怎樣體現在普通學生的認知里呢?

不知道哪位仁兄這麼瞧得起的在下,討論這麼高深的問題啊(_ _)!社會主義簡單說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化,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中國現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為特徵。現在世界上沒有嚴格意義的社會主義,有的倒是很類似於國家資本主義加馬列信仰……另外清您留下簽名,或者登陸以便和大家有些交流。也歡迎您和在下討論這些問題:)--邊緣o^-^o留言 14:41 2005年9月29日 (UTC)

林昭條目[編輯]

請過來看一下,林昭條目是否符合中立性了。謝謝。--維基書蟲 (talk) 00:51 2005年9月30日 (UTC)

已經修改了,你提到的幾個用詞,都不是我原創的,都是取自他人的撰述,已經刪掉,請再看看。謝謝。--維基書蟲 (talk) 08:08 2005年9月30日 (UTC)

對於這個條目,我確實很想寫好它,我原來寫了一半,就不寫了,就是因為發現自己寫的可能比較情緒化,這個情緒化,不是因為我添油加醋,因為我總是希望言之有據,自己做的只是拼湊、概括。但因為找到的資料,大都是林昭友人的回憶記錄,所以同情林昭、對當局憤慨是很自然的。跟林昭類似人物的條目,比如張志新遇羅克,個人感覺太過簡略。希望以後可以找到第一手資料,以及對面人物的看法,比如那些上海監獄的獄卒的回憶,嘻嘻。--維基書蟲 (talk) 10:24 2005年9月30日 (UTC)

Thank you, Super1[編輯]

I, paul klenk en.?! of New York City, hereby grant this Babel Barnstar for Translation to Super1, for his gracious gesture of translating my zh:wiki user page from English into 中文.

Super1,

What a treat it is to see my new user pag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Of my fifteen pages, this is the fourteenth to be done. The only one that is left is the Russian page.

It is amazing to me to see how helpful Wikipedians are. My page on the German site was translated in about 25 minutes by a new user -- his work on my page were his 2nd and 3rd edits!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nswering my questions. It is important that I can alert someone if I am having a problem. Your information about my name is also very interesting. Don't worry how correct it is; at WP, you know that if it is not correct, someone will come along and fix it!

Anyway, Super1, do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I appreciate you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me page.

Regards,

paul klenk en.?! / 保羅

The offer stands[編輯]

Super, I would be happy to help clean up any and all translations. Just send me the links as you need them.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Compare these two; I have edited the second one a very little bit:

In fact,I also have an en.wiki user page with the same name.But obviously 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 that I can do same useful edits.It's very agonisingly,because I really wanna improve my English,maybe you can assist me in "proofrea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polishing language, syntax and punctuation."  :)--
In fact, I also have an en.wiki user page with the same name. But obviously 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 that I can make useful edits. It's very agonizing, 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improve my English; maybe you can assist me in "proofrea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polishing language, syntax and punctuation."  :)--

Thanks again,

Paul

paul klenk en.?!

謝謝[編輯]

謝謝提醒,我將按照您的提醒改正編輯中的錯誤,advisor留言

附:您說的「wiki榮譽」是怎麼回事,能介紹一下嗎?

謝謝歡迎![編輯]

現在回來感覺有點陌生了,好多新人都不認識。前一段時間多虧了你麼幾位。加油哦!--維游 (^o^) 怎樣做出漂亮的簽名 07:40 2005年10月5日 (UTC)

謝謝提醒。改成外部連結了,感覺確實對伺服器好一些。因為不用計算那些頁面連結到本頁面了。--維游 (^o^) 怎樣做出漂亮的簽名? 08:16 2005年10月5日 (UTC)


謝謝[編輯]

謝謝鼓勵,能否教我一下如何使用編輯次數瀏覽功能,我進入後不知道怎麼查,advisor留言

歡迎別人很好玩?[編輯]

我看你一下子歡迎那麼多新用戶,但他們沒有做任何貢獻。我認為,不斷地申請空用戶本來就是對維基資源的浪費,而您卻又給他們歡迎,增加維基的負擔。真是……--究極人類(找我? 02:19:34 2005年10月6日 (UTC)

我的想法是,看到更新中做貢獻,但對話頁為空的再歡迎。因為我覺得,很多空用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註冊很可能是有什麼註冊的程序,因此這些用戶可能以後不會登入並且不會做貢獻。--究極人類(找我? 02:35:16 2005年10月6日 (UTC)
哪裏有這樣的……這樣豈不是亂套了……--究極人類(找我? 02:42:27 2005年10月6日 (UTC)
倒不是不能實現,就是這樣太誇張了~況且歡迎的時候不知道「歡迎人」會不會在。這樣如果新手向歡迎人回禮,而沒有人應,新手會認為自己不被尊重的~--究極人類(找我? 02:48:19 2005年10月6日 (UTC)
這個簡單,我是說如果歡迎的時候,那個人正好不在線怎麼辦?維基好像沒有提供顯示在線用戶的功能呵~--究極人類(找我? 02:54:06 2005年10月6日 (UTC)
我對維基的內部權限設置不了解,但我知道要實現在線顯示,是需要程式設計師編寫的,並不是哪個系統有直接實現。即使直接實現,也無法顯示出來~--究極人類(找我? 03:07:01 2005年10月6日 (UTC)
共產主義說不定有一天會實現哦~順便冒昧問一下「(_ _)b」什麼意思?--究極人類(找我? 03:15:36 2005年10月6日 (UTC)

朱鎔基[編輯]

我要寫一篇ENGLISH文章,字數內容都沒有限制,我想寫朱鎔基,但因我英語水平有限,很多東西都表達不出,所以決定就寫他的個性----"愛罵人"的個性。對於他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所以你能否給些建議.資料最好能簡潔鮮明. 謝了.

首先呢,希望您能夠簽名,因為這是一個好的習慣。其次,很高興您有這樣的打算,其實網上對朱鎔基的評論和描述數不勝數,防火牆並沒有評比這些東西。但是像要做中立的文章,還是希望您找幾本書來讀一下,特別是基本撰述的文章還有一些外國人的採訪記錄,其實因為朱比較硬,在台灣還有一些事務上很令對方上火,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能力的描述,依然是很鐵的總理,具體的資料,手上一時沒有,待找一些,再告訴您。--邊緣o^-^o留言 10:44 2005年10月9日 (UTC)


關於榮譽[編輯]

不好意思,我試了一下,還是搞不清楚那個新的參數會有什麼作用?是會在用戶頁面顯示不同嗎?還是分類頁面?如果是前者的話,若沒有去看頁面似乎還是很難發現。

我覺得自己偽造的情況其實還好呢,9月14日開始實行新制的時候,我有把所有的榮譽所有者都查過一次換上新制,一共也只發現兩個自己發的。我想,定期看一看榮譽分類頁面,一些不常出現卻獲得榮譽的應該就不難抓了吧。--ffaarr (talk) 06:37 2005年10月12日 (UTC)

呵呵,原來是這樣,我覺得這個好有意思喔!我覺得可能防偽的作用有限(因為不太會沒事去點別人的頁面看),不過這功保留起來,在發榮譽的時候如果想順便留言鼓勵的話感覺不錯。--ffaarr (talk) 11:23 2005年10月12日 (UTC)

給匿名用戶的回覆[編輯]

抱歉,現在才給您留言回復,其實是因為那次是先改的我的用戶頁,剛想寫這邊,正好wiki的伺服器出了問題,沒能再上來的說。恩,我注意到您其實已經在wiki做了一些的編輯工作,非常感謝您的參與,不過真的不知道您是怎麼連到我的用戶頁並作了修改的,呵呵,這也……太偶然了:)其實留應該是在參與者的user talk,對話頁的,像這裏,而編輯呢,您可以多看看這裏先,然後慢慢的練習,多用用沙盒練習,大家都是從新人成長起來的,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如果想繼續長時間的參與這裏呢,我建議您註冊一個用戶名,這樣方便和各位參與者聯繫和相互交流。再次謝謝您的參與--邊緣o^-^o留言 14:06 2005年10月13日 (UTC)

謝謝您[編輯]

親愛的邊緣老師: 您好! 謝謝您的指教。--123Mary 21:43 2005年10月15日 (UTC)

關於動漫遊戲的討論[編輯]

謝謝提醒我有這個討論,我也覺得蠻好的,其實之前的一次討論中,有把我意見跟他討論過了,所以我覺得目前提出來的方針我都蠻同意。--ffaarr (talk) 15:24 2005年10月17日 (UTC)

關於太石的準確性[編輯]

我不認為加入Disputed標籤有理由,如果指中立有問題也許我還能接受,但對於準確性,我相信還是下筆謹慎的。

我曾去了那個標籤,但馬上又恢復了。我承擔在條目中不準確的指責,僅僅是因為現在是維基百科的困難時期,都得妥協一些。--自由主義者 給我留言 08:24:10 2005年10月26日 (UTC)

我分不清你是不是管理員了[編輯]

覺得你對維基的政策與文化理解相當不錯的,我希望你能夠接受管理員提名,可以嗎?P.S:上次數位維基人討論的關於小條目保留的結論是否將成為中文維基的基本政策?--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0:43 2005年10月27日 (UTC)

問那個討論共識主要原因可能是個人總願意編輯大條目的緣故吧,我不太希望在維基百科保留大量的小條目。雖然列在我用戶頁面的那些較完善的條目大多都是我瀏覽小小條目列表時順手抓一個改編的,而且也許沒有這些小條目我恐怕到現在也沒寫過那些……。但是我認為對這些條目如果不下一個和編輯新條目同樣的精力,是很難寫好的。300位元組實際上很容易變通,一個Template模版、數個分類、跨語言標籤就差不多上百字。我看到一眾有影響力的用戶(外帶部分管理員)討論得出這麼一個共識,確實把我嚇了一跳。當不當管理員實際上也不是太嚴重的問題啦~,我尊重你的意見。--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5:25 2005年10月28日 (UTC)

謝謝你[編輯]

謝謝你的留言,我同意你的意見,我以前不應該那麼對別人的。--166.111.159.226 15:44 2005年10月27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