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社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題

社會網絡分析圖

社會網絡

社會一詞並沒有太正式明確的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所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意。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裡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聚居的範圍,例如是: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方社會東南亞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查看更多...


典範條目

社會學
社會學(英語: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學科。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批判分析,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活動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社會學的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和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着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軍事刑事制度互聯網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模型社交網路


特色圖片

1850年妥協案
1850年妥協案
Credit: Peter F. Rothermel

美國參議員亨利·克萊在舊參議院發表講話,呼籲就分裂美國的問題達成妥協。其結果是1850年妥協案,一攬子五項法案,其中前兩項法案於9月9日通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法案導致南北戰爭前幾年的妥協精神崩潰,特別是在克萊和丹尼爾·韋伯斯特去世之後。


特色人物

1972年,FBI公布的D·B·庫珀畫像
D·B·庫柏(英語:D. B. Cooper)是一個媒體用來指代一位身份不明的男性劫機嫌犯的名字,他在1971年11月24日於美國挾持一架波音727型的飛機,並要求200,000美金的贖款。他在獲得贖款後使用降落傘從機上跳下。他登機時使用的名字是丹·庫柏(Dan Cooper),但是後來因為新聞界的疏失,他的名字於是成為D·B·庫柏。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任何決定性的證據可以證明他的身分與降落的地點,而且贖款也從未被發現。FBI相信他並沒有安全降落地面。D·B·庫柏案也是美國史上著名的懸案之一。

分類

維基專題

相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相關主題

網絡資源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