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社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主题

社会网络分析图

社会网络

社会一词并没有太正式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的群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由于社会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所组成的,所以社会和人类社会一般具有相同的含意。在科学研究和科幻小说等等里面,有时亦可作“外星人社会”。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体人类活动聚居的范围,例如是:城市、聚居点等等;广义的社会则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西方世界,均可作为社会的广义解释,也可以引申为他们的文化习俗。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做社会学
查看更多...


典范条目

2005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孟加拉国全国妇女工人工会中心在达卡举行的集会
女性主义(英语:Feminism)又称女权运动,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选举权代表权英语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骚扰性别歧视性暴力等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父权

女性主义的观念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

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主要、但并非完全地出自于西方的中产阶级学术界。不过,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草根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苏丹残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地区职场天花板效应。而如强奸乱伦母职则是普世性的议题。


特色图片

1850年妥协案
1850年妥协案
Credit: Peter F. Rothermel

美国参议员亨利·克莱在旧参议院发表讲话,呼吁就分裂美国的问题达成妥协。其结果是1850年妥协案,一揽子五项法案,其中前两项法案于9月9日通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法案导致南北战争前几年的妥协精神崩溃,特别是在克莱和丹尼尔·韦伯斯特去世之后。


特色人物

艾米琳·潘克斯特
艾米琳·潘克斯特(英语:Emmeline Pankhurst,原姓戈顿Goulden),1858年7月15日-1928年6月14日)是一位英国活跃政治家和帮助英国女性赢得投票权的妇女参政运动的领导者。入选《时代》杂志1999年评选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人物,评选说明是:“她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的想法,她使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模式,这可能已没有回头路。”("she shaped an idea of women for our time; she shook society into a new pattern from which there could be no going back.")她的激进策略曾经广受批评,但她的工作确实是实现英国妇女参政权的一个关键因素。2002年,她入选英国广播公司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排名第27位。1858年潘克斯特生于曼彻斯特。1928年6月14日逝世,享年69岁。

分类

维基专题

相关专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相关主题

网络资源

其他主题

维基媒体计划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