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漢字改革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歷史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無標題[編輯]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

所以,應該先弄明白漢語的特性,然後才能說其它.

我的看法:漢字不可能拼音化,在於漢語不是拼音語.


Hanzi buneng pinyinhua shi dui de, danshi Putonghua shi keyi pinyin de.


建議和漢字簡化合拼,並改名為漢字改革和整理。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49年後做的不只是簡化,還有改革和整理。如:

  1. 定形 (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
  2. 定音 (漢語拼音方案)
  3. 定量 (字頻統計,常用字表等)
  4. 定義 (出版,整理各種字典,詞典)
  5. 簡化 (簡化字總表)

202.64.84.251 04:41 2005年4月27日 (UTC)


yinggai jixu zhengli Hanzi.


漢語和漢字都不能拉丁化!

「拉丁化」作為普通詞彙表示的是:把不是羅馬式樣的轉化成羅馬式樣的。漢語拉丁化意味着要把漢語變成拉丁語。漢語是漢語,拉丁語是拉丁語,一種語言怎麼能「化」成另一種語言呢?沒有任何一人有這樣的本事。誰提「漢語拉丁化」之前,請先問一下中國人是否願意放棄漢語,改說拉丁語。中國人能答應嗎?任何殖民者都沒幹,也沒敢幹這損事!

「拉丁化」作為語言學上的一個術語指的是:把不是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系統裏的字符,按照字符對字符轉寫對照表進行一一相對地,準確無誤地轉寫成拉丁字母的過程(Transliteration)。轉寫過程也可以是逆向的(Retransliteration)。進行Transliteration(轉寫)的條件有三個:1參與轉寫的文字系統必須是拼音文字系統;2參與轉寫的符號系統雙方都必須是文字系統;3非拉丁字符轉寫成拉丁字符後,必須要可以再從拉丁字符轉寫成原來的字符。

漢字與《漢語拼音方案》的拉丁字母進行轉寫是不可能的。1漢字數量比拼音字母的數量多的多,不能一一相對轉寫;2漢字是文字系統,而《漢語拼音方案》沒有文字資格。中國政府給《漢語拼音方案》的「定義」是:「給漢字注音的工具」,即標示漢字(不是漢語)語音的音標「工具「。漢字和《漢語拼音方案》當中的字符在性質上是不對等的:一個是文字,一個是語言學裏根本就沒有的「工具「。漢字以文字的身份進入轉寫過程,出來的形式能是「工具」嗎?3強行用Transcription(標音標)的方法把漢字轉換成拼音字母,但從拼音字母卻不能再還原到漢字。不符合Transliteration可以逆向轉寫的要求;4漢字屬於文字學範疇,音標屬於語音學範疇。漢字跟拼音不屬同一範疇,不能類比……

不說了,再說氣就不打一處來了!中國的語言學家連語言學的最基本概念都沒學會,還恬不知恥地把漢語拼音方案拿到ISO,定出個消滅漢語和漢字的,沒有一個條款能在語言學上站住腳的ISO 7098出來。誰要「漢語拉丁化」、「漢字拉丁化」,誰就是在給中國人民造孽!


shei shuo Hanyu buneng pinyinhua? qing dao www.zhongwen.com kankan.

漢字改革語意不明,根據內容,應該分為漢字拼音化爭論或者漢字簡化爭論[編輯]

漢字改革語意不明,根據內容,應該分為漢字拼音化爭論或者漢字簡化爭論。--江南佳麗地 2007年7月1日 (日) 07:58 (UTC)[回覆]

關於漢字改革歷史此一章節[編輯]

條目對1949年後台、星、港的漢字改革隻字未提,如1952年蔣中正第二度推動簡化漢字、新加坡曾自行簡化漢字而後改用大陸標準及香港擬定常用字字形表就未提及。--RekishiEJ留言2015年7月10日 (五) 15:04 (UTC)[回覆]

是否需要另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條目[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運動與廣義上的漢字改革略有不同,主要問題在漢字「拼音化」上,我認為可以另設條目加以區分。--PexEric留言2022年9月24日 (六) 14: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