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页面探讨条目模板主题相关议题;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 发表任何问题或讨论前,请先参阅常见问题解答帮助信息新手入门,或搜索旧讨论记录。
  • 由于互助客栈讨论踊跃,经常遭遇载入及储存过慢等困难,任何条目或模板的交流应考虑先在其讨论页发表,并征求广泛意见↓查阅相关议题);若无人加入讨论,或本涉及较多条目或主题者,则亦可直接在此提案。
  • 提议将条目删除,请至页面存废讨论提出。
  • 提报对条目的破坏,请至对应管理员布告板提出。
  • 发起讨论时,请使用{{存档至}}模板设置讨论结束后应存档到哪个条目或模板的讨论页,以便日后翻查相关讨论;从其他页面移动过来的讨论,请在移出的页面使用{{移动至}}模板标出讨论的去向,并在本页面使用{{移动自}}模板标出讨论的来源。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中华民国、台湾之架构 1 1 Jimmy-bot 2024-06-08 00:14
2 原创译名? 33 9 Nostalgiacn 2024-06-02 17:05
3 “模板:最近逝世”里的黑丝带 135 20 HYHJKJYUJYTTY 2024-06-08 14:04
4 有关于“种族灭绝加害者”的分类 11 8 BlackShadowG 2024-06-08 09:37
5 关于有固有译名者是否应当只用姓氏为标题 6 6 YFdyh000 2024-06-07 13:55
6 关于减少政党模板使用的想法 9 6 Kanshui0943 2024-06-06 22:21
7 闽方言条目命名 13 6 自由雨日 2024-06-06 11:29
8 各地色情法律地图 22 4 世界解放者 2024-06-02 21:10
9 有关日本皇后、中宫等位号的事宜 8 4 Sanmosa 2024-05-30 07:56
10 台湾行政区划被塞了整个世纪前的族群统计数据 7 7 The Puki desu 2024-06-04 05:03
11 关于把特定链接加入垃圾链接白名单之请求 3 2 HK5201314 2024-05-29 22:40
12 关于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于条目中罗列 5 5 The Puki desu 2024-06-04 04:28
13 求考证:这个“Lao Pie-fang”到底是谁? 1 1 Cwek 2024-05-30 01:19
14 有关 Template:电子音乐类型 的编辑方案 2 2 Milkypine 2024-06-03 23:55
15 移动条目“王守仁”至“王阳明” 16 12 自由雨日 2024-06-06 17:55
16 这张专辑的正式名称是《渡》还是《渡 The Crossing》? 7 5 YFdyh000 2024-06-07 00:36
17 关于法轮功条目的问题 11 5 自由雨日 2024-06-06 22:12
18 请教“马尔济斯”条目移除内容的原因 3 3 HYHJKJYUJYTTY 2024-06-05 01:24
19 Template:Bd 7 7 微肿头龙 2024-06-04 18:42
20 穆罕默德·摩萨台 2 2 Irralpaca 2024-06-04 17:59
21 关于“Iberia”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 4 2 楫交 2024-06-08 14:21
22 关于日本车站百选的资料 1 1 Joe young yu 2024-06-05 21:26
23 关于近年的严重寒潮部分 7 3 自由雨日 2024-06-08 08:46
24 移动条目:双龙汽车 2 2 Uyiliu2 2024-06-06 11:23
25 关于抖音词条中TikTok部分刚刚被独立拆分的问题 3 3 YFdyh000 2024-06-06 21:15
26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 5 5 HYHJKJYUJYTTY 2024-06-08 09:36
27 Template:Cite act 4 3 Kethyga 2024-06-08 14:32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传记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经济、贸易与公司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历史与地理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语言及语言学

Talk:道本语 § Toki Pona中文名寻求意见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闽方言条目命名

数学、科学与科技

Talk:1000 § 应收录几个1000~1999的数字?

媒体、艺术与建筑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政治、政府与法律

Talk:无国家民族 § 关于收录民族的争议

Talk:2024年立法院改革争议 § 条目拆分

宗教与哲学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Draft talk:台湾妖怪列表 § 恢复正式条目

原创译名?[编辑]

@Taydou你所创建的独立浸信会(Independent Baptist)、白白赐予的恩典神学(Free grace theology),经过我搜索找到的常用译名为“自理浸信会”、“自由恩典神学”。不过我也不是基督教专业,所以请各位提供意见。--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12:47 (UTC)[回复]

就后者,没看出很常用的完整译名。读秀文献中“白白的恩典”几十条,“白白赐予的恩典”8条,网上看到两三处“自由恩典神学”、“免费恩典”。自由似乎非正确翻译。--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13:08 (UTC)[回复]
  • 此处free不是“自由”,而是免费的,无代价的,无偿的。圣经常用的词是“白白”。如下列经文:

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 (马太福音 10:8 和合本) 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罗马书 3:24 和合本)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罗马书 8:32 和合本)

我本想用“白白的恩典”,但是查了网上词典,“白白”不是个形容词,而是个副词,所以后面加上了“赐予”。其实也可以翻译为“不劳而得的恩典”或“无功而受的恩典”。

Independent Baptist 在我们浸信会的圈子里就是独立浸信会。--User:Taydou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21:55 (UTC)[回复]

条目名改成“白白恩典”是否更好,简洁常用。英文条目名的theology,是有明显意义还是消歧义作用?--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22:37 (UTC)[回复]
不建议改,因为“白白”不是形容词。如果执意要改,请改成“白白的恩典”,而不是“白白恩典”。--Taydou留言2024年5月9日 (四) 23:37 (UTC)[回复]
诗歌(伯特利新声诗歌[M]. 1946)、词典( 《近代传教士所撰两岸闽南方言文献集成及其研究 第7册》217页)中存在“白白恩典”,我觉得算是简称。“王兆丰译. 加尔文传 This was John Calvin eng[M]. 2006”等部分书籍也有这样写。但“白白的恩典”也确实更常用。至少,我觉得序言中记作也称或别称。--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7:50 (UTC)[回复]
条目中的“神学家”是研究者还是倡导者可能应解释清楚,或者“**派神学家”。“上帝自由的恩典”与此的关系?某种原则与教派或理念是否同名。“自由恩典”是否算常见的译法或误译。《海盗》一书中提到的(旧)自由恩典教派是什么[1]。序言的“排除了善行和坚忍,持守永恒的安全”“个人确据的可能性”我感觉不好理解。--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8:22 (UTC)[回复]
白白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教育部查到的[[2]]--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5:52 (UTC)[回复]
白白作形容词时意思是很白,与条目中白白的意思不同。--Taydou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2:05 (UTC)[回复]
是作副词啊。白白取得。“白白的”反而比较累赘,但用来形容某物似乎也行。恩典形容事物或举动似乎都可行。--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2:11 (UTC)[回复]
我只是提醒白白也可以是形容词而已--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2:12 (UTC)[回复]
虽然与本条目意思不同,因为你说因为白白不是形容词,其实可以是形容词,只是意思是很白,所以与条目很无关,只是想反驳而已,但也有可能是我误会--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2:15 (UTC)[回复]
我本人是支持改成白白的恩典会比较好,因为形容恩典还可以,更且好像比较常用--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2:17 (UTC)[回复]
白白的恩典,白白是形容词,而形容词的意思是很白。很白的恩典是什么?说不通。--Taydou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30 (UTC)[回复]
  • (!)意见:对这两个概念的常用译名是什么?如果有,就用。如果没有,就不要翻译。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这里原创翻译。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5月20日 (一) 07:16 (UTC)[回复]
  • (!)意见独立浸信会白白赐予的恩典神学看得出来是翻译自英维,一个中文文献都没有。个人谷歌了一下,Independent Baptist应该翻译为“自立浸信会”,类似概念有中国自立教会。美国的一些华人浸信会也是如此翻译“旧金山华人自立浸信会”(CHINESE INDEPENDENT BAPTIST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 “Free Grace”,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的翻译是“白白的恩典”,基督教大学Global University的庇哩亚圣经学院的数据库翻译是“Free Grace Theology”“自由恩典神学
  • 最后多嘴说一句,基督教中文本地化多年,中文资料是不少的,真的犯不着搞原创翻译。--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6:44 (UTC)[回复]
  • @Taydou:根据目前找到的资料,独立浸信会改为“自立浸信会”,白白赐予的恩典神学改为“白白的恩典”。如果没有新的中文教会文献资料,请移动条目名称。--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08:53 (UTC)[回复]
    反对。independent Baptist 就是独立浸信会,“独立”符合该宗派的立场和精神,自立不符合。“白白的恩典”不合中文语法,因为“白白”作形容词是很白,“很白的恩典”说不通。不能因为网上搜到一两个例子就拿来使用。--Taydou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36 (UTC)[回复]
    独立浸信会目前主要存在美国,中国大陆没有,所以没有对应的译名很正常啊。independent就是独立,主张各教会互不隶属,互不控制。自立是 self reliance,完全歪曲了该宗派的立场,因为教会 reliance 的对象只能是God,而不是自己。--Taydou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5:48 (UTC)[回复]
    我举的例子是“美国”的旧金山华人自立浸信会的中文及英文名([3]),就是“自立浸信会”。如果你认为其他说法才是对的,请给出相关来源(WP:V),否则就是原创研究。
    “白白的恩典”是“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的译名,你有其他说法,也请给出相关来源。无论怎样,也已经是马来西亚的说法,你也应该作出地区词处理。--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5:15 (UTC)[回复]
    我在独立浸信会的圈子里生活多年,我觉得我还是有发言权的。难道我们宗派的名字我们不能决定,必须由外人来决定吗?你提供的例子我也查了他们的网页,他们的表述显示他们与独立浸信会不同,起源不同,立场也不同,理由也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他们起源自中国,类似于国内的三自教会,理由是摆脱对外国差会的依赖,创建自立的本土教会,这很好,但和独立浸信会不同。简而言之,他们处理的是国内教会与外国差会的关系,要创建中国本土教会;而美国的独立浸信会处理的不是这样的关系,而是要创建一个又一个的独立的,互不隶属,互不控制的教会。一个自立教会不一定就是独立的教会,国内的很多教会就是如此,他们并没有和外国差会有关系,但是他们的模式依然是母会控制子会的关系。--Taydou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5:31 (UTC)[回复]
    您提供的例子不具有代表性,您为何觉得他们的观点能接受,而我的观点就不能接受?他们是基督徒,我也是。就是因为他们的观点发表在网上,而我的观点没有在网上吗?由于政治原因,国内很多教会的声音是不能听到的,难道就只参考网上那些可以听见的声音,觉得他们就代表了教会的整个群体?--Taydou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5:52 (UTC)[回复]
    任何人都可以声称是专家,是相关人士。这些内容明显不是常识,那就要给出来源。既然你是相关人士,列出一本权威的中文来源,证明你的说法应该也没问题吧。
    退一步讲,就算你是相关人士,你能代表所有中文圈吗。地区词处理还是无法避免。--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6:43 (UTC)[回复]
    另外,附上一篇文章既不“自由”也不“百科”的维基百科是个什么东西?,对方声称是教授,对自身家族历史深有研究,编辑自己祖宗的条目时,由于给出的“来源不可靠”,相关编辑被回退,只能在外面写文发泄。
    。--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6:54 (UTC)[回复]
    据我所知,目前中文世界还没有独立浸信会的教会;即使有,也没有发布在网上。在没有中文资料的时候,翻译不就是很正常的事吗?你非要我提供中文资料,不是强人所难吗?--Taydou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7:38 (UTC)[回复]
    所以我上面给出的美国“旧金山华人自立浸信会”([4])不算中文世界的IFB?
    我谷歌一下,也能找到香港的说法,香港浸信教会也是如此自称“我们是一间信奉基督的自立浸信教会。”([5]),还有胜利道潮语浸信会“1988年正式成为自立浸信会”([6]
    我还找到《自主与关怀:香港浸信会百年史,1901-2001》“香港浸信教会源自1842年美国浸信会叔未士(J. Lewis Shuck)所开设的“皇后大道浸信会”;至1901年,由华人信徒起而创立“香港浸信自理会”,宣告自立。”,“浸信自理会”也是一个可以采纳的翻译。--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5:28 (UTC)[回复]
    那我刚刚搜索,也找到了“独立浸信会大会”,还有“基督独立浸信会学院”。我还是坚持独立浸信会是最准确的名称,也坚持认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英文世界Independent Baptist 的立场。好了,话已说尽,不再赘言,不再回复。--Taydou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15:59 (UTC)[回复]
    “基督独立浸信会学院”是一个第三方在线教育搜索平台的翻译,我去官网看了,没有中文翻译([7])。“独立浸信会大会”那个网站,看一下网站里面的中文内容,明显是机翻,首页就是一句“在澳大利亚美丽的城市布里斯班,加入我们这个强大的敬拜、祷告、团契、教导和服务时间”。
    你讨论都不给来源的,这个习惯不好。另外你只就“独立浸信会”进行回复,是否已经默认“白白的恩典”的翻译。--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8:48 (UTC)[回复]
    (+)支持:依U:Nostalgiacn提供的来源,将独立浸信会移动至自立浸信会白白赐予的恩典神学移动至白白的恩典。--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6:10 (UTC)[回复]
    反对将独立浸信会移动至自立浸信会。“自立教会”是一个源于中国大陆的概念,而独立浸信会的历史更早。源于欧美,意义也不同。牵强附会的译成“自立”不但是地域中心,而且误导。--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6:52 (UTC)[回复]
    希望不是太长不看,我给出的是“旧金山华人自立浸信会”的佐证,指出类似的说法“自立教会”。如果你认为旧金山(San Francisco)是中国大陆,我言尽于此。--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8:42 (UTC)[回复]

Independent Baptist源于欧美,给了一个美国的华人Independent Baptist(旧金山华人自立浸信会),这家浸信会即是在发源地,又是当地教派,还是华人组织有官方中文。另可信一些明显机翻的内容,也不信专业对口的当地华人浸信会。这里可不是人均浸礼宗专家的地方,观点请给出来源。--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05 (UTC)[回复]

“模板:最近逝世”里的黑丝带[编辑]

在投票与意见表达中,多数同意或倾向同意移除黑丝带,另墓碑选项则无共识,因此方案6通过。--Tp0910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16:07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黑丝带通常是表示哀悼、悲伤,维基百科力求中立观点、不做价值判断,在模板:最近逝世里使用黑丝带(应该是黑丝带反白吧)是否适当?尤其是逝者在生前具有争议性。--Tp0910留言2024年5月9日 (四) 14:29 (UTC)[回复]

虽然能体现些人文关怀,但如果争议角色是否放图标无法得出肯定的结果,倾向去掉该图标。英文、俄文维基无此图标,不过日文维基有。另一种方案是出现争议就隐藏图标(新增参数),不过这本身会引发更多争议。--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9日 (四) 14:38 (UTC)[回复]
倾向前者,或将黑丝带换成墓碑(如果有这图示)。争议角色举个“明显的”例子:去年的普里戈任,而本·拉登2011年5月挂上此模板,此模板在2010年11月已加入了黑丝带。--Tp0910留言2024年5月9日 (四) 22:02 (UTC)[回复]
c:Category:Gravestone icons。——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10日 (五) 04:19 (UTC)[回复]
多谢。--Tp091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3:28 (UTC)[回复]
看那个分类图片,有几个无宗教意味的墓碑icon可以用。--——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4年5月10日 (五) 14:38 (UTC)[回复]
也没几个能用吧。绿色感觉不搭,RIP是纪念性,十字架宗教性,仅有的File:Catismadaolen.gif有点简陋,而且X的意味含糊,存在否定、抹除的贬义。如果有更好的无著作权墓碑图案,可以考虑,参考eomoji的设计。--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8:50 (UTC)[回复]
也别整墓碑了,{{最近逝世}}50多个语言中就中日韩有黑丝带,别的都是只有一个File:Ambox current red.svg。--Kcx36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9:20 (UTC)[回复]
也可参考c:Category:SVG gravestone iconsc:Category:U+1FAA6,其中这几个如何?。但我没坚持要放墓碑,只是觉得墓碑比黑丝带不具价值判断。--Tp091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9:40 (UTC)[回复]
我觉得第二个可以,用50px。不放也可以,与T:Current会很类似。--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20:18 (UTC)[回复]
我开了个项目选择,可否移步下方。--Tp091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20:46 (UTC)[回复]

(~)补充 的用法与示亡号类似,而示亡号已收录至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示亡号被禁止使用。--Tp091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14:19 (UTC)[回复]

对于黑丝带的投票与意见表达[编辑]

看了上述意见,如果我的理解无误,对于不使用黑丝带是“持正面态度”的,是否就以下选项发表看法?可投一或两票支持票(虽然维基百科建议每人限投一票,但个案情况不同),时间至5月19日零时止(UTC+8),截止前可更改投票意向。谢谢。

1.

2.

这种形制的墓碑(顶部的特殊造型)似乎也有宗教意义?不太确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11日 (六) 02:22 (UTC)[回复]

3.

4.另选墓碑图案(投票者自选,其他人亦可支持)

5.保留

抱歉,发表下意见,问题是这代表着维基百科对逝者的哀悼,又仿佛为其生平事迹背书,碰到争议性人物就更显突兀,模板还要挂上一阵子悼念,例如近期逝世的金己南。而且在模板加入第二个图示也非必要,在没有更适合的图示前,倒不如单纯些。--Tp0910留言2024年5月13日 (一) 19:06 (UTC)[回复]
但是保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不管他生前是否好坏)、但是读者是人不是无情的机器人。如果家里死了个人也都要哭一下呢、有的哀悼期难过一下也是正常的、这个没什么。过段时间该模块就没了。而且全世界就中日韩在该模块有此图标、也是说明了我们东亚的情况和那些没有放此图标的情况还不一样、要区别看待、不能因为大家都没有就我们有而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特别把自己有的给做没掉对吧?本人还是相信维基百科是多元的而不是因为要少数服从多数的趋于同质化。--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4日 (二) 05:21 (UTC)[回复]
尊重和悼念不一样啊,黑丝带是后者。比如恐怖分子的条目,放这个,读者怎么想。--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4日 (二) 05:44 (UTC)[回复]
虽然本人说这个观点自己也觉得恶心、但是如果有恐怖分子的支持者呢?“恐怖分子”在他们眼中就不觉得自己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恐怖分子”这个群体说白了是外界给予对这种极端组织的一种定义、说不定在他们有支持者眼里就不是恐怖分子、甚至是觉得可以悼念的。这个纯看读者的个人立场问题、维基百科也说过对于政治上的问题和立场谁都不站的。--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4日 (二) 06:36 (UTC)[回复]
所以中立就不要放容易有倾向性、肯定性的图标。另见上文提到的示亡号指引。--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4日 (二) 06:42 (UTC)[回复]
首先、示亡号是常驻符号、黑丝带是暂时符号、这两个不能混为一谈。除非黑丝带是常驻符号那才有讨论删除的必要、但如果不是那没必要。--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4日 (二) 06:49 (UTC)[回复]
这个模板的原始设立宗旨当然没问题(2010年11月14日前),是暂时或常驻多久也没问题。我也同意对于逝者的多元评价,所以原本的模板最能体现对于争议人物的多元评价,无声胜有声。至于日韩的最近逝世人物中,皆没有使用此模板,而日韩有黑丝带,可能是尚无对此提出存废讨论。因为您投票后有附带意见,所以我就啰嗦几句。--Tp0910留言2024年5月15日 (三) 03:08 (UTC)[回复]

6.皆不使用


没有说两票是什么票,我暂且理解为仅算支持票。我的意见见上。建议用于凝聚共识,不要仅计票数。--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21:32 (UTC)[回复]
是两票支持票。当作民意调查,方便做出选择、凝聚共识。这个黑丝带已经放了十多年,先征询意见再处理为佳。--Tp0910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21:35 (UTC)[回复]
我觉得这几个不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11日 (六) 02:20 (UTC)[回复]
1. 见前文,我觉得X意味不好。2. 不太能一眼看出是墓碑,而且草有点夺目?3. 我觉得是“死了吗?”。也能看成高帽子,魔术师那种。4. 紫色的选项1的形状,我还觉得有点像吐司机。5. 略微担心黑白图置入后的配色。--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02:59 (UTC)[回复]
可以放在选项4供他人选择。--Tp0910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0:31 (UTC)[回复]
我感觉用什么样式的墓碑图标无所谓,不用图标也一样,只要去掉黑丝带就好了;原因就是上面大家提到的中立性问题。如果这个人被普遍认为是坏人,或者至少被持某种立场的群体普遍认为是坏人,那么黑丝带这种带有哀悼暗示的图标就有些尴尬、不合时宜。--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5月14日 (二) 19:30 (UTC)[回复]
日韩都没有去掉、为什么我们要去掉?能保留一点多元不好吗?一定要趋于同质化?--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4日 (二) 19:33 (UTC)[回复]
采用中立观点是维基百科的立站之本,我们不能把多元放在中立之上。黑丝带就是一个有损中立的标志(墓碑则不是)。--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5月14日 (二) 20:23 (UTC)[回复]
那请问在一般情况下对于逝者评价是中立还是多元?一般能查到逝者的条目不仅有逝者原国家的评价好坏功过、也有外国媒体和外国政府来评价这位逝者的好坏。请问这是中立还是多元?不止一个人对这位逝者的评价不是多元?--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5日 (三) 05:42 (UTC)[回复]
分列就是中立,突出某一点就不是。举个例子,在事故、战争、事件等条目的模板等处加入哭脸、手势、花束等装饰,您觉得更多元更好吗。--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5日 (三) 05:53 (UTC)[回复]
首先、此符号和一些人所谓认为是示亡号的情况不同、示亡号是常驻符号、黑丝带是暂时符号、这两个不能混为一谈。除非黑丝带是常驻符号那才有讨论删除的必要、但如果不是那没必要。更何况日韩的维基百科都没有去掉、为什么中文就要去掉?更何况保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不管他生前是否好坏)、读者是人不是无情的机器人。家里死了人也都要哭一下、有的哀悼期难过一下也是正常的、这个没什么。过段时间该模块就没了。而且全世界就中日韩在该模块有此图标、也是说明了我们东亚的情况和那些没有放此图标的情况还不一样、要区别看待、不能因为大家都没有就我们有而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特别把自己有的给做没掉对吧?--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15日 (三) 06:11 (UTC)[回复]
临时性并非重点,为什么要分开看。理由很奇怪,那既然只有日韩,为什么中文该遵循,您的东亚论原创研究。注意场合,为什么要临时表示对所有逝者的尊重,那加上献花模板是不是也合理,战争、事故条目也该为逝者哀悼。为什么既有的不能改动,是您觉得该加还是别的原因?@Waihorace加入是否存在讨论。--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5日 (三) 06:36 (UTC)[回复]
颜色丝带起源于欧美,黑丝带是广为人知的一种,既然颜色丝带起源于欧美,应当也符合欧美的价值观,那为何维基百科的欧美语种模板却不使用呢,需要中日韩来承接黑丝带的意义,难道没有更适合、更符合中日韩文化的符号,或是更中立、无争议的符号?在没有更适合或多数人认可的图示前,或许按惯例只使用。--Tp0910留言2024年5月15日 (三) 09:19 (UTC)[回复]

提议:可否不使用任何图标,同时将模板左侧的蓝色竖条改为黑色?如果不行我支持不使用任何图标。——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16日 (四) 02:54 (UTC)[回复]

Special:PermaLink/82659888,我觉得效果还行。--YFdyh000留言2024年5月16日 (四) 06:27 (UTC)[回复]
虽然黑边还是有哀悼的成分,但优于目前的黑丝带。--Tp0910留言2024年5月16日 (四) 18:28 (UTC)[回复]
如果提议人同意,上面的投票结束后,我会将多数人选择或倾向选择的方案(目前来看应该是方案6 Special:PermaLink/82667231),与这个方案并列再做一次调查,如果其他人有别于上述方案的也可以先提出,到时一起并列,希望最后可以得出结果。--Tp0910留言2024年5月16日 (四) 18:28 (UTC)[回复]
有劳 @YFdyh000 制作和 @Tp0910 统计。这个黑色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觉得黑色本身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是死亡的象征色。——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16日 (四) 20:20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对于最近逝世模板配色的投票与意见表达[编辑]

在投票期间有用户提出新方案,为求公平对待,也征询已投票人意见,故提前结束此投票,此投票无效,待征集新方案截止后,重新做最后的票选。--Tp0910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11:08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在上述投票期间有用户提议模板配色,因投票尚未结束,不宜新增选项,故投票截止后,此方案与上述方案6并列再做一次调查(后续更改请见下方留言)。可投一票支持票,时间至5月27日零时止(UTC+8),截止前可更改投票意向。谢谢。--Tp0910留言2024年5月18日 (六) 16:07 (UTC)[回复]

1. 2.
不如把变成黑白的。消息框颜色是用来指示问题状况的,建议不要轻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19日 (日) 12:52 (UTC)[回复]
正好维基共享资源有一颗黑白地球+红时钟的图示:,要不要换这个图示?--——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4年5月19日 (日) 13:10 (UTC)[回复]
@王桁霽询问下意见?--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5:00 (UTC)[回复]
另如果有共识的话,上面的图示就套用在方案2,边框沿用蓝色。--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15:00 (UTC)[回复]
支持,这其实也是我的一个腹案。——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19日 (日) 19:28 (UTC)[回复]
已套用至方案2。--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21:21 (UTC)[回复]
,以及大小都是50px,但后者视觉上比较大,如果要缩小请自行在方案2更改;因参考上述留言指消息框颜色不宜更动,因此直接修改方案2,不新增方案3。--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21:21 (UTC)[回复]

用 Adobe Illustrator 另行制作了一图:File:地球与时钟 (黑白).svg ——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19日 (日) 22:06 (UTC)[回复]

如有修改意见,敬请提出。——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19日 (日) 22:24 (UTC)[回复]
也不错,支持套用至方案2,不新增方案3。--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22:35 (UTC)[回复]
@ShizhaoMatt Zhuang询问下意见?--Tp0910留言2024年5月19日 (日) 22:41 (UTC)[回复]
没有问题--——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4年5月20日 (一) 02:12 (UTC)[回复]
@王桁霁做的那个黑白图看起来更美观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20日 (一) 03:18 (UTC)[回复]
支持套用至方案2。--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3:25 (UTC)[回复]
用这张图片好、个人倾向此图片作为图标合适--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0日 (一) 03:00 (UTC)[回复]
(:)回应:已套用至方案2。--Tp0910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7:55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对于最近逝世模板之版面与配色的意见表达[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感谢各位的肯定。另外还有一个模板:Template:最近推定逝世,可能也需要改动。——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20日 (一) 03:35 (UTC)[回复]
问题点相同,此议题的结果或可适用在该模板。--Tp0910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7:55 (UTC)[回复]
(!)意见 —— 其实之前边边改黑色的效果也挺好的、和这个相结合更能突出死亡的庄重。--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0日 (一) 08:00 (UTC)[回复]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上方已说明理由(消息框颜色是用来指示问题状况的,建议不要轻动)。我想大概与Wikipedia:模板消息/一般里的配色不同。--Tp0910留言2024年5月20日 (一) 08:31 (UTC)[回复]
这怎么样,没动到消息框左边颜色



--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2日 (三) 13:24 (UTC)[回复]
我电脑上看起来就是一个用css打扮过的大黑条分割线<hr />...文字完全没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5月22日 (三) 13:46 (UTC)[回复]
现在应该正常了--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2日 (三) 14:24 (UTC)[回复]
太难看了、还不如现有的方案二。--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2日 (三) 15:20 (UTC)[回复]
3个版本都不支持。上方的方案2比较好。--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16:52 (UTC)[回复]
那还不如我这个版本:
--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2日 (三) 15:33 (UTC)[回复]
ヲツァウ,这个好酷。表示深切的赞许。——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22日 (三) 15:49 (UTC)[回复]
😯就是想调成这样,忘了链接颜色可以直接调。👍 --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2日 (三) 16:15 (UTC)[回复]
长度短了点。--Tp0910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8:33 (UTC)[回复]
因为本人第一次这么编写代码、不知道怎么调整、但大体是这么个意思()--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3日 (四) 01:29 (UTC)[回复]
回复时缩进了才这样,把留言前面的两个冒号去了就正常了--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3日 (四) 04:29 (UTC)[回复]
哦哦哦好的谢谢阁下!--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3日 (四) 05:06 (UTC)[回复]
(-)反对:用手机、平板看不清文字--——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4年5月23日 (四) 05:50 (UTC)[回复]
这应该可以
--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3日 (四) 11:50 (UTC)[回复]
想请教一下阁下、这和我的那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吗?因为我在电脑上看不出区别来😂--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3日 (四) 11:55 (UTC)[回复]
手机、平板本来是白底白字,几乎看不到,现在改成黑底白字了。把网址改成zh.m.wikipedia.org应该就可以看出区别--User:What7what8🏠 2024年5月23日 (四) 15:17 (UTC)[回复]
不支持,上方的方案2比较好。--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16:56 (UTC)[回复]
我后来想到,这个方案虽然创新、耳目一新,但比使用 感觉更强烈,仿佛逝者生前有何伟大功迹,需要维基百科用全黑模板来悼念,对于有争议人物就显突兀了。--Tp0910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7:50 (UTC)[回复]
由于目前无人选择方案1,之后又出现多种版本,我打算提前结束投票,此次投票无效,@王桁霽不知可否?--Tp0910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8:33 (UTC)[回复]
好,不着急。有劳阁下组织。——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5月23日 (四) 08:37 (UTC)[回复]

(*)提醒:没想到还能玩出这么多方案,除了上面的方案,如果还有新发想,请在下面提出,我会依据上面与下面用户对其方案的评价,择优(多正面评价的)与原方案1、2在六月一日开始进行最后的票选。进入票选后,即不再新增方案或修改票选中的方案。--Tp0910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8:33 (UTC)[回复]

别加边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23日 (四) 17:29 (UTC)[回复]
从上面的反应来看,目前边框应该没机会,也不符Wikipedia:模板消息所用格式。--Tp0910留言2024年5月23日 (四) 18:01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对于最近逝世模板配色的投票[编辑]

初次浏览此议题者,建议先阅读上述各方意见。请在认同的方案下方投票,可投一票支持票,凡意见表达可辨识意向者亦列入计算,时间至6月9日零时止(UTC+8),截止前可更改投票意向。此次进入投票后,即不接受新方案,投票结束后即成立并修改该模版,谢谢。--Tp0910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17:17 (UTC)[回复]

方案1[编辑]

第三个方案,我用行动版已经出了的夜间模式先试了一下,模板和背景颜色差别还是明显的吧。观感也不至于差。--User:What7what8🏠 2024年6月2日 (日) 11:06 (UTC)[回复]
深蓝色的边框和黑色的背景看不出对比,文字只剩下全白都不知道哪里是链接。就算是下面的小字部分链接有加粗,标题部分可全是粗体呢。--MilkyDefer 2024年6月3日 (一) 12:00 (UTC)[回复]
我觉得深蓝色的边框与(页面和模板)背景颜色的差异还是蛮明显的,而且黑暗模式下的页面背景也不会是纯黑。链接看不出来可以通过修改链接颜色来解决。示意图(根据现时黑夜模式小工具稍加调整,背景颜色为行动版夜间模式背景):[8]--User:What7what8🏠 2024年6月4日 (二) 17:33 (UTC)[回复]
@桜花雪询问下意见。另授权User:What7what8自行套用至方案3。--Tp0910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0:56 (UTC)[回复]
我没意见、可以授权。--桜花雪󠄁 2024年6月5日 (三) 15:33 (UTC)[回复]
( π )题外话行动版所有模板消息也都是这样,全部链接都和普通文字颜色相同,感觉需要调整一下。--User:What7what8🏠 2024年6月4日 (二) 17:33 (UTC)[回复]
方案三还有一个问题在于,提案的本义是为了移除模板的哀悼含义,但全面黑底白字的哀悼含义甚至比黑丝带更强。——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8日 (六) 01:23 (UTC)[回复]
(+)支持:既然都要去掉丝带(我是觉得根本没差就是),那自不需要再用黑白标记,只需要如实传达信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3日 (一) 14:58 (UTC)[回复]
倾向支持。方案二可能解读出全球哀悼含义,方案三类似全站横幅。如果没别的方案,只能这个。--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2:53 (UTC)[回复]

方案2[编辑]

@王桁霽可否考虑弄一个把File:地球与时钟 (黑白).svg里白色的部分改成透明的版本?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6月2日 (日) 07:34 (UTC)[回复]
你好@Sanmosa君,你的意思是地球的海洋部分改为透明吗?技术上可行的。——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6月2日 (日) 07:46 (UTC)[回复]
是的。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6月2日 (日) 08:23 (UTC)[回复]
( π )题外话:这个图像可以传到commons,其它语言维基百科也许也有使用的需求。——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8:35 (UTC)[回复]
我封禁中,传不了。——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4年6月2日 (日) 14:41 (UTC)[回复]
我已经导入到commons,把名称改成了File:Ambox current black and white.svg以与同类图像命名一致。——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4日 (二) 01:13 (UTC)[回复]
新名称已套用至方案2与3。--Tp0910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0:56 (UTC)[回复]
如果海洋改为透明,则地球将变成半隐形了,现行Wikipedia:模板消息/一般#时间相关里的地球与时钟,皆与背景色区隔。--Tp0910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0:56 (UTC)[回复]
(+)支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8:37 (UTC)[回复]
是指地球吗?此图示是由 衍生而来。大概是只有黑白两色,无法像彩色那般多彩呈现,因此陆地、大气层、地球球体要留有空间以示区隔,而且模板里的图示日后都可以上传新版本以优化。另外,也考虑到方案3的全黑背景。--Tp091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1:01 (UTC)[回复]

方案3[编辑]


@Tp0910对版面做了微调。--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6:15 (UTC)[回复]

感谢。--Tp0910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1:08 (UTC)[回复]
补充:还有一个{{最近推定逝世}}的模板,到时候也许可以一同修改。——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8:38 (UTC)[回复]
好的。--Tp0910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0:47 (UTC)[回复]

(*)提醒:在投票说明中,其“投票结束后即成立并修改该模版”,意指相对多数决,即使领先一票亦成立,对这个小小模板议题有兴趣者请速参与。--Tp091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12:50 (UTC)[回复]

有关于“种族灭绝加害者”的分类[编辑]

我也是从成吉思汗、阿提拉的条目底下,看到了他们归于这个分类。同样的道理,我想到努尔哈赤直接领导了明末针对辽东汉人的屠杀,以及在江南地区针对汉人的屠杀中,多尔衮起到的领导作用,还有多铎在实际执行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把他们父子兄弟三人归于这个分类。方才发现被@Shizhao 无理由回退,故发起此贴探讨。成吉思汗和阿提拉算是种族灭绝加害者,然而努尔哈赤、多尔衮和多铎不算,请问是什么道理呢?--Asbtrl361442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3:11 (UTC)[回复]

我觉得政治屠杀与种族灭绝并不是一回事,张献忠等亦在四川进行较大规模屠杀,但被归于Category:政治屠杀参与者分类而非Category:种族灭绝加害者。而以成吉思汗为例,他确实在某些地区采取了真正意义上的种族灭绝政策(意图彻底消灭一个族群那种,比如在阿富汗)。两者并不相同。多尔衮等领导的屠杀更倾向于政治屠杀而非种族灭绝。--Wengier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3:20 (UTC)[回复]
我同意你所说的这是政治屠杀的表述,但是种族灭绝不仅仅包括彻底消灭,哪怕是屠杀一部分也算的。请参考我给另一个人的回复。--Asbtrl361442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1:48 (UTC)[回复]
种族灭绝在历史上显然有不同的定义,如果按照“屠杀一部分也算”的最宽泛定义,努尔哈赤之流也许的确算得上,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历史上是否只要屠过城或搞过屠杀的人都算“种族灭绝加害者”?秦始皇?项羽?曹操?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且均有史料为证。--Wengier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3:47 (UTC)[回复]
可靠来源怎么定义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4日 (五) 06:25 (UTC)[回复]
努尔哈赤针对辽东汉人的屠杀属于种族清洗,目标是特定地区的种族。如果目标是消灭整个种族,才是种族灭绝。--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00:25 (UTC)[回复]
然而,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对种族灭绝的定义写道,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维基百科相关词条也采用了这种说法。--Asbtrl361442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11:46 (UTC)[回复]
屠城在古代太常见了,至少应该限定在近代。而且这定义有问题啊,我到维基国蓄意把乌有先生杀了,是不是也算是局部消灭维基民族,不是的话如果多杀了子虚先生算吗,第三个人呢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30日 (四) 14:05 (UTC)[回复]
这个近代的时间点怎么定义的?为何要限定于近代呢?仅仅因为在古代屠杀普遍,那么近代也普遍的话是不是要局限于现代?--newerdrawn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8:25 (UTC)[回复]
古代大规模屠杀的记录海了去了,要这么玩所有王侯将相都不干净。
我想如果某个分类的二级分类几乎包括所有人,那么这个二级分类就是无意义的,在这个例子中是“古代政治军事人物”和“种族灭绝加害者”。
尽管我的确认为上述是一种“屠杀”或者“灭绝”,但“种族灭绝加害者”这个概念最好是评价近代人物比较好,即便近代以来屠杀还是很多,但人们至少有意识认为这样是反人类而不文明的。--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1:13 (UTC)[回复]
先看看可靠来源是怎么定义的,至少先去en:List of genocides找找有没有。——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8日 (六) 01:37 (UTC)[回复]

关于有固有译名者是否应当只用姓氏为标题[编辑]

有用户提议所有拥有固有译名(约定俗成)的人物都应该采用他们的姓氏为标题,比如埃尔温·薛定谔应该移动至薛定谔。目前好像没有命名规范规定可以这么做,因此我想征求一下社群的意见。(之前的讨论请见Talk:斐迪南·德·雷赛布@驻军Ericliu1912--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6:21 (UTC)[回复]

(-)反对:没有必要。几乎所有外国人物在中文都可以只用姓氏称呼。特别常用者可另外创建重定向(这实际上也是本站行之有年的成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4日 (五) 06:24 (UTC)[回复]
(!)意见:一、我当时说的是“支持就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维基互助客栈中专门进行讨论”,并不是本人支持“所有拥有固有译名(约定俗成)的人物都应该采用他们的姓氏为标题”。二、即使是固有译名,该固有译名也不仅仅只有姓氏。如哈莉黛·埃迪布·阿迪瓦尔玛丽-泰蕾莎。所以要看该固有译名具体是啥再确定条目名。--驻军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08:02 (UTC)[回复]
(-)反对:个别条目应该分开讨论。--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14:41 (UTC)[回复]
(-)反对:同上。--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2日 (日) 17:13 (UTC)[回复]
雪球结束吧。使用全称,除非有十分常用且特殊的汉名,如白求恩。单纯有(类似汉名的)姓氏译名作简称与标题是不够的,消歧义问题。--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5:55 (UTC)[回复]

关于减少政党模板使用的想法[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的政党模板可以说是一大“特色”,为了让诸位维基人能少打几个汉字而做出诸多千奇百怪的模板,甚至为了规避著作权还会做“山寨”党徽来满足需要。本人之前也做过台湾基进欢乐无法党的模板,但现在看来实在是过于滥竽充数。鉴于其他主要语言的维基百科皆没有在条目中使用政党模板之作法,于是我也想请诸君探讨减少政党模板在条目中的使用,以便未来可以进一步以保护著作权为由清理这些模板。

想法一:多用简称,如(国民党)、(民进党)、(中共)等,替代模板。

想法二:主要政党使用一字替代,如()、()、()等。

--K.Y.K.Z.K.留言2024年5月25日 (六) 21:43 (UTC)[回复]

国、共、民三党的留了问题不大,毕竟大家基本认识(虽然这句话很WP:BIAS但是。)。其他党的标志有多少人认得呢,无非装饰罢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25日 (六) 21:53 (UTC)[回复]
不过有些地方跟台湾还是不一样的,例如大马这边国会以及州议会选举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联盟(例如国民阵线、希望联盟)的旗帜竞选(少数情况下才会用所在政党的旗帜例如民主行动党砂拉越分部)--LTA:LC99反对昌明政府的居心何在?。--老墨泡芙真好吃。 2024年5月25日 (六) 22:47 (UTC)[回复]
其实台湾也是一样的,有名的政党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和旗帜,只是现在觉得这些模板滥用情况太过严重,如果是马来西亚的话用(希盟)、(国阵)、(马华)就好。--K.Y.K.Z.K.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02:20 (UTC)[回复]
我也觉得政党标示模板滥用非常严重,相较于旗帜模板更没必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6日 (日) 03:29 (UTC)[回复]
不然先从立法院条目开始下架一批?--K.Y.K.Z.K.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2:19 (UTC)[回复]
必须要有较广泛共识,否则会演变为编辑战。旗帜问题已经很明显体现这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9日 (三) 07:12 (UTC)[回复]
人物infobox可直接使用链接。选举结果等党名重复出现于表格的情形可仿照美国总统选举新墨西哥州选情在表格前列出完整党名并括注略称,表格内使用略称,只要确保一个表格内的略称不重复即可。--绀野梦人 2024年5月29日 (三) 13:48 (UTC)[回复]
我记得两年前某人说过再也不碰台湾政治条目,怎么两年后又出来了,然后WP:ENWP!--Kanshui0943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4:21 (UTC)[回复]

闽方言条目命名[编辑]

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第1版”)将汉语方言(指汉语族下除了东干语的方言连续体,下同)分成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官话区、闽语区两个方言区列为大区,下设区;其它方言区下设片。闽语的划分人张振兴在载1997年《方言》第4期的《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说:

2012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闽语就降格为区,譬如闽南方言原称闽南区现称闽南片

今天我注意到@桜花雪 君根据12年地图集做了一些更改,包括将闽东语移动到闽东片,将长乐话 (闽东语)移动到长乐话 (闽语),将条目中闽语的语(区)改为片、片改为小片等。

我认为首先“闽东片”可能不符合WP:COMMONNAME:谷歌搜索"闽东语"有一千七百万结果,"闽东话"三万六千,"闽东方言"一万两千,"闽东片"仅964。闽南语-闽南话-闽南方言-闽南片则是6.7亿-673万-13万-3220。再看泉漳片:泉漳小片是48700:818,虽然没有排除2012年以前的数据(忘设置了,懒得重搜)但是几个数量级的差异面前我认为闽东片还是不适合作条目名称的。

另外就是12年地图集中闽语方言的新名字在学术文章的流行度也存疑。找了近年的几篇文章有用12年地图集片-小片的,也有按传统区-片的。

  • 前者如
    • 2024年陈浩淼《再论泉州方言豪韵[-ɔ]和[-o]的关系》(12年地图集)“归入闽语闽东片侯官小片的尤溪方言”
    • 2024年陈浩淼《闽北方言豪韵语音层次》“一些闽语闽南片雷州片琼文片方言”“属闽语邵将片的光泽方言”
    • 2023年徐睿渊《福建厦门方言的动词重叠》“据(12年地图集),厦门方言属闽语闽南片泉漳小片。”
    • 2022年张燕芬《广东揭阳(榕城)方言同音字汇》“(揭阳)境内闽方言属于闽南片潮汕小片”
    • 2022年江裕婷《汉语“缺少”义词研究》“闽语闽南片的厦门话”
    • 2022年林玲《20世纪中叶浙江方言词语的地理语言学考察》“属闽语闽东片方言”
  • 后者如
    • 2024年张爱玲 et al.《探究地名用字“屿”》“调查了闽南区泉漳片
    • 2023年秋谷裕幸《闽东区方言的{眼睛}义词及其相关的词语》“闽南区潮汕片海丰方言”
    • 2022年任翔宇《闽东方言的形成:地理与历史因素的交汇》“闽东方言南片(侯官片)和北片(福宁片)”
    • 2022年陈泽平 et al.《〈戚林八音〉“遮同奇”初探》“(87年地图集中)宁德方言属于侯官片,本文则把它归属福宁片。”“莆仙区仙游方言读作”
    • 2017年陈伟蓉《福建惠安闽南方言的关系从句标记》“隶属闽南区泉漳片”
  • 甚至还有颜铌婷 et al.《永春方言先行事态助词的形式、分布及来源》混用。

另外,本站还会参考ISO 639-3,如果将语改片的话会不会很奇怪?但是如果不从12年地图集的话,可能后续新的方言片的调整会遇到命名难题,无法向后兼容了。

因此我向客栈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代号为cdo的语言的命名,以及对闽语各方言的划分和称呼。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25日 (六) 21:48 (UTC)[回复]

《中国语言地图集》显然并非唯一且毫无争议的划分标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6日 (日) 23:39 (UTC)[回复]
首先、阁下你得要看闽语方言内部划分的历史:
“闽东语”这一词最早也是有中国大陆语言学界提出的、台湾只有也只认闽南语和闽北语两语划分称谓。相反到最后台湾学术界也是慢慢的采用中国大陆的这套划分标准。
但到了西历2012年后、闽语方言内部就又划分成把闽语内部所谓的“语换片”(即:闽东片・莆仙片・闽南片・闽北片・闽中片・邵将片・琼文片・雷州片)和“片换小片”(即:侯官小片・福宁小片・泉漳小片・大田小片・潮汕小片・浙东南小片・赣东北小片・建瓯小片・建阳小片・邵武小片・将乐小片・府城小片・文昌小片・万宁小片・崖县小片・昌感小片)。至此划分情况基本和粤语吴语一致统一定性。
在现有划分(即:语-片-小片)之前、也有学者对闽语方言内部的(即:语-语)颇有争议。如:在詹伯慧的一篇‘关于闻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的论文里就提到过:
故此、现已经在‘中国语言地图集’提出了最新版本的划分、目前看也是没有争议的(‘关于闻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也是在西历2012年出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之前发表)、故此应当引用新标准的划分更为合适。如果还按照旧制(即:语-语)划分、说明在维基百科闽语条目中引用的文献资料有很严重的知识年代滞后性、要挂上“此章节是已过时的用法、需要及时更新”的模板、并且要在粤语和吴语或者是其它语言条目引用过‘中国语言地图集’(西历2012年第二版)的文献都应该删掉。--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27日 (一) 03:56 (UTC)[回复]
  • 首先我觉得,根据WP:COMMONNAME采用“闽东语”的条目名称,和“拒绝采纳12年地图集”根本没有关系。虽然《中国语言地图集》并不是国家规范,但其划分也是学术的(比较重要的)一说,我没有主张过将12年地图集的参考资料删去。
  • 另外,并非只有第一级方言才能用“语”。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1985)2.1 通名部分就举“闽南语”“苏州语”的例子。后文也只说“语”“一般用来组成方言区的名称”:
  • 再者,《地图集》并不是规范,异说很多,87年提出的晋语、平话独立还辩了二十年呢(好像一直排他性也得打个问号)。闽语也不是2012年一出版就突然从大区变成区了。87版地图集A2图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就提出“闽语大区也许改成闽语区好一点”。张振兴《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1997)也说“闽语大区应改为区”。而从近期的论文来看这种变动并非是广泛接受的,用旧划分法的并不是一个两个。不过原片现小片的可以考虑使用情况改等级(不过如果原来有小片的话就要变成“点”了?好像有点奇怪)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5月30日 (四) 09:20 (UTC)[回复]
阁下引用的‘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像“福州语”“苏州语”这种以地级市冠名语的一般不是汉藏语系的学术划分、反而更是民间对于当地方言的一种别称、有约定俗成的情况。而“闽南语”则相反、早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在学术界提出来了、这两种情况不能同日而语。故此像“福州语”“苏州语”这种以地级市冠名语的不具有学术意义的采用词汇、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地级市+语的称呼只能放在“又称”一栏后面的原因。
而且阁下引用文献的这个时间段根本就还没有2012年新版划分的问世。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如果说‘中国语言地图集’是具有争议的划分书籍、那应该请阁下拿出自2012年以后(不包括2012年以前)在学术界对‘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的反对观点和意见论文才对、而不是去追究名词采用的问题。阁下引用支持“语-语”的划分文献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证、“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桜花雪为了侬家各侬其闽越共民族 2024年5月30日 (四) 12:09 (UTC)[回复]
1. 是的,所以我要说语并不是一个方言单位(什么“语—语”“语—片”,都不是地图集的划片方式),大区—区—片—小片—点才是,用“闽东语”也并不违反12年地图集“闽东片”的划分,何况这个词符合WP:COMMONNAME。2. 一部学术作品不可能没有“争议”,确实有一些论文对12年地图集的划片提出意见,但争闽语是区还是大区我连写一篇维基论述都不想写,想来是没有论文愿意去争这个。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2日 (日) 07:36 (UTC)[回复]
一・“闽东片”才符合WP:COMMONNAME、因为这也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并且是有官方认可的划分。如果说是为了WP:COMMONNAME里的:使用常用的名称作为标题也更易于读者搜索。的话、那直接加重定向即可。也就是说“闽东语”直接可以重定向到“闽东片”去即可。就像民间更多把学术界称呼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称呼为水晶宝宝一样处理。而且水晶宝宝一词也更为被民间所人知、比高吸水性聚合物一词说的更多、也更符合阁下所说的WP:COMMONNAME里的:使用常用的名称作为标题也更易于读者搜索。以及和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名称也是较为简短的,可以避免条目名称过于冗长。所以高吸水性聚合物为何不用的水晶宝宝该称呼?
二・有争议就应该拿出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争议、其次是这些类型论文占比一共有多少篇、然后再和02年版本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来相比看哪一个争议会更多、如果说201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争议比0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争议少、那就应当引用该文献里的词汇。阁下说有论文指向对12年地图集的划片提出意见、那就应该展示出来分析里面到底是讲了什么意见情况。而不是说把这些全部意见都打入到反对201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划分中去。--桜花雪 2024年6月2日 (日) 11:32 (UTC)[回复]

闽方言条目是否应采用12年地图集“闽语—片—小片”的命名方式?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6月2日 (日) 07:38 (UTC)[回复]
目前台澎金马方面有机构正式管理该语,也是某地的官方语言,理应以文化部称呼命名。如果台方官方机构仍在称“闽东语”,那么这反映部分以该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仍然同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证”,而不能视作“历史文件”;中国大陆方面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调整了语言及方言的命名划分,那就只修改中国大陆简体显示模式的变体就好,中国大陆方面的语言政策管不到台澎金马,不应该为此就排除了台方的叫法。此〔闽东语〕→〔闽东片〕移动属为转换地区词而移动条目,应是目前方针不容许的。--西 2024年6月2日 (日) 08:25 (UTC)[回复]
一些台方官方机构的网站上确在使用“闽东语”这一称呼:[9][10]--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5日 (三) 22:43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用“壮侗语族”(或侗台语族)而非“壮侗语系”([11]),在中国知网搜索,“壮侗语族”也呈压倒性优势(若使用关键词搜索“壮侗语系”甚至得到0结果),但中维并不采用“壮侗语族”这一名称。--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3:29 (UTC)[回复]

即使“可以把闽东方言称为‘闽东片’”是没有争议的,这也不代表“不可以把闽东方言称为‘闽东语’”是没有争议的。将条目名定为“闽东语”,并不需要对“闽东片”这一名称的学术性反对意见,只需要对“闽东语”这一名称的足够支持理据即可。

樱花雪君对WP:COMMONNAME的理解亦让人难以苟同。樱花雪君认为“闽东片”才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的名称,说得就好像“闽东语”不属于“目前学术能搜得到”的名称一样。分别谷歌学术搜索2012年以来使用“闽东语”“闽东片”的文章,会发现前者结果数目显著高于后者。这一事实与樱花雪君的言论给人造成的印象是相反的。如果考虑到学术界之外的日常使用,那么就像魔琴君展示的那样,“闽东语”有着几个数量级的压倒性优势。

此外,樱花雪君还提出了一种惊人的观点:樱花雪君认为,如果将标题定为“闽东语”,就不应引用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作参考资料。这种想法完全没有道理。认为条目应当使用与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所用称呼不同的标题,不等于认为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不应用作条目的来源。即使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是最高的权威著作,在维基百科条目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性地接受其中的观点,而非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完全拒绝。总之,由于WP:COMMONNAME,此条目的标题应当维持为“闽东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5日 (三) 13:16 (UTC)[回复]

阁下对我认为的想法是纯属子虚乌有。首先、我没有说过“目前学术能搜得到”这个说法、而且我的完整说法是目前学术能搜得到并且是有官方认可的划分阁下把我官方后面一句的说法给我断章取义掉可真有意思。
那既然已经有官方背书的‘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情况下的2012年当初在闽语分支历史上为何不新增该文献?还在引用一个20年前的历史文件?是没有人更新?还是闽语区的维基人“刻意隐去”?本人不好说。
还有、如果说不是刻意隐去那为什么粤语和吴语均采用了‘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第二版)的文献资料呢?而闽语就没人去新添这一重要的文献资料呢?--桜花雪󠄁 2024年6月5日 (三) 15:01 (UTC)[回复]

各地色情法律地图[编辑]

File:Pornography laws.svg这张图台湾被标为黄色,看了修改的理由是台湾“硬蕊”不合法,然而en:Pornography laws by region中绿色的说明是“Legal, but with certain extreme exceptions such as zoophilic pornography and child pornography”,照这样说台湾应该标为绿色吧。--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5月26日 (日) 03:11 (UTC)[回复]

我不会改图,也不知道该怎么用英文说明台湾的法律情况,所以看有没有人愿意帮忙修改。--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13:05 (UTC)[回复]
已将台湾修改为绿色。——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8:53 (UTC)[回复]
话说我还注意到,这张图中澳门是红色(“色情非法”),香港是黄色(“色情合法,但设有某些限制”)。但en:Pornography laws by region把香港和澳门都标记为“Legal”……
所以色情在香港和澳门到底是否合法?希望了解相关信息的编者核实一下。——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9:01 (UTC)[回复]
各地色情法律地图,是指作品,还是红灯区--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02 (UTC)[回复]
根据主条目en:Pornography laws by region,是指色情作品,且不包括儿童色情和动物色情。——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9:07 (UTC)[回复]
台湾是黄色,可以靠妨害风化罪及猥亵等罪嫌送办--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08 (UTC)[回复]
他没写错--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09 (UTC)[回复]
SWAG跟iWIN网络内容防护机构之间事情--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13 (UTC)[回复]
要改回来黄色--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15 (UTC)[回复]
刚刚去读了iWIN网络内容防护机构,其管制的似乎是儿童色情制品?这并不在地图的讨论范围内,因为儿童色情在许多国家都有区别于一般色情作品的法律框架。——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9:26 (UTC)[回复]
我是说SWAG那个事件--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28 (UTC)[回复]
而大法官会议释字617号,把猥亵的文字、影音光碟、信息,又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指含暴力、人兽交、性虐待、群交等无艺术性、学术性、医学性之变态性交镜头。引用英文的“hard core”,取其意为硬,出现硬蕊的名词。
而相反是非硬蕊,又称软蕊,是指猥亵文字、影音光碟、信息,但内容是第一类除外之猥亵品,客观上足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令一般人感觉不堪呈现于众、或不能忍受而拒绝,也就是内容猥亵但却不算变态的信息,大法官认为只要有采取安全阻隔措施,可以不罚,兼顾社会正常性行为,引用英文的“soft core”,取其意软,称为软蕊。--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39 (UTC)[回复]
可否提供判决的完整来源?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鄙人难以判断。——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2日 (日) 09:47 (UTC)[回复]
[12]--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49 (UTC)[回复]
SWAG事件是以遵守法律,缓起诉处分才造成结束,--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9:59 (UTC)[回复]
一般认为释字第617号解释是参考美国的Miller v. California。在美国不能通过米勒测试的色情属非法,而人兽交色情有法律禁止,而在这张地图上美国是绿色的。--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0:59 (UTC)[回复]
这地图写得不好,因为美国有很多州有自己州法,他只用联邦法律--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1:08 (UTC)[回复]
其他地图都有不同州不一样颜色--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1:08 (UTC)[回复]
问题是在这张地图只有分三类,台湾虽然不能散布“硬蕊”但持有是合法的,同样标为黄色的英国、新西兰持有是违法的。我看了英维的讨论页,有人甚至主张应该大部分的国家应该改成黄色。--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2:57 (UTC)[回复]
最近涉及硬蕊的案件有这个。--世界解放者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13:10 (UTC)[回复]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千村狐兔留言)于2024年5月26日 (日) 12:49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回复]

有关日本皇后、中宫等位号的事宜[编辑]

有没有人知道昌子内亲王到底是被立为“皇后”还是“中宫”?还有祯子内亲王先被立为“中宫”、后来再被改立为“皇后”的说法有什么来源?有具体日期吗?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8日 (二) 04:40 (UTC)[回复]

前者,《日本纪略》的说法“四日己丑,以三品昌子内亲王为皇后。”,后面也多用“皇后”,只有一次用“中宫”称呼之。《大日本史“及帝登祚,立为皇后。【日本纪略、扶桑略记、荣华物语。】”我想,正式而言还是应该认为是立为“皇后”,只是也有被称为“中宫”。后者,《大日本史说是“长历元年二月,立为中宫。三月,女御藤原嫄子立为中宫,因改曰皇后,【荣华物语、一代要记。】居阳明门院。”--银色雪莉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9:39 (UTC)[回复]
(前)你要是拿《日本纪略》来说的话,在冷泉天皇的部分共提到“皇后”四次、“中宫”四次,其中一次“皇后”指冷泉天皇的母后藤原安子,一次“中宫”连着“御印”一起说,一次“中宫”连着“镇魂祭”一起说,一次“中宫”连着“使”字一起说(“中宫使”是中宫的敕使日语勅使),由此看来“后面也多用‘皇后’,只有一次用‘中宫’称呼之”并不正确。(后)有给出具体日期(精确至某日)的来源吗?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00:46 (UTC)[回复]
嗯,“中宫御印”这个应该是。另外的两个我个人觉得一个是指居所,一个则更像是一个机构(或机构的代称、泛称),而不是直接指人物封号或者封号的衍生物。后者,我暂时没有补充。--银色雪莉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5:25 (UTC)[回复]
虽然维基百科不是可靠来源,不过我查到藤原定子这里有一段:“原本,‘中宫’是‘皇后’的别称,历代皇后的立后诏书上都明确的书写‘皇后’二字。但自醍醐天皇皇后藤原稳子起,皇后更多的被称为中宫,侍奉她们的官署也被称为‘中宫职’。在定子立后之时,日本后宫的‘三后’(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皆已被一条天皇的伯母昌子内亲王、母亲藤原诠子、嫡母藤原遵子占据,为让定子顺利立后,以免如一条天皇之母藤原诠子那样生子亦失后位,道隆将皇后和中宫拆分开来,以遵子为皇后,定子为中宫,并各建官职。而道长正是利用了这点,将皇后与中宫拆分为两个地位平等且不同的位号,成为天皇平妻的称号。”是否可供参考?——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9日 (三) 04:50 (UTC)[回复]
这点我自己是知道的,但是“皇后”和“中宫”作为分别的位号是更早的事情,你说的顶多是“皇后”和“中宫”同时有人充任的开始,因此我还是需要知道昌子内亲王到底是被立为“皇后”还是“中宫”(祯子内亲王的情况我另外找到来源了)。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08:18 (UTC)[回复]
昌子内亲王是立为皇后。--AT 2024年5月29日 (三) 14:27 (UTC)[回复]
jawiki那边到底是谁把昌子内亲王弄成中宫的,我再处理一下。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9日 (三) 23:56 (UTC)[回复]

台湾行政区划被塞了整个世纪前的族群统计数据[编辑]

台湾行政区划被塞了“1926年日本政府实施的汉人籍贯统计”,资料严重陈旧。有宜兰县#族群分布新竹县#族群分布苗栗县#族群分布和语言彰化县#族群分布南投县#族群等等。要说明“族群分布”,难道不是以当代资料更为有价值吗?所谓“族群分布”,已经因为“外省人”、“新住民”的出现,显得毫无意义。而且各行政区划也有较大调整,互不对应。应全部删去才是。@Sean_Chiu--Ghren🐦🕐 2024年5月28日 (二) 17:38 (UTC)[回复]

认为应全部删除。不过有点可惜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9日 (三) 04:51 (UTC)[回复]
如果有当时族群分布的相关研究的话,或许值得移动到维基学院,但这看起来并没有,删除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冥王欧西里斯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5:14 (UTC)[回复]
台湾是个移民社会,族群人口变化是政治、社会变化的基础,“族群人口变迁史”是值得写的内容,但不是现在的写法。--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6:45 (UTC)[回复]
支持全部删除。--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5:13 (UTC)[回复]
有几个可能的去处。作为官方统计资料的文档原文放文库,或者可以考虑将原始的统计数字放在Commons。C区不只是媒体库。--MilkyDefer 2024年5月31日 (五) 09:15 (UTC)[回复]
应该删去,留一两句总结就可。--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1:03 (UTC)[回复]

关于族群之知名人物是否需于条目中罗列[编辑]

如题,关于族群之知名人物目前有三种型式:

  1. 以散文形式进行书写,并附加简短说明。如,华人德裔美国人
  2. 以列表形式进行书写,并附加列入理由。如,华裔美国人日本裔美国人
  3. 不书写知名人物内容。如,德意志人朝鲜民族

目前以形式二书写的条目近乎皆成为人物罗列为主的条目内容,甚至成为字节怪兽般存在,是否应该废止形式二的书写方式。以华裔美国人及日本裔美国人为例,前者52,541字节中相关罗列内容便占13,565字节,后者9,359字节中相关罗列内容便占3,000字节。--赤羽苍玄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4:15 (UTC)[回复]

支持形式三。--CaryCheng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15:13 (UTC)[回复]
支持形式三--Wolfch (留言) 2024年5月30日 (四) 09:18 (UTC)[回复]
支持形式三,反正也列不全。--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7:15 (UTC)[回复]
1. 支持形式三,在人数众多的民族和国家主体民族的条目中不列;
2. 支持形式二,在一些人数非常稀少的小民族条目中列出。
保留第二点是因为小小民族内容本就不多,列出名人也无妨。不过要完全一刀切也可以。--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0:28 (UTC)[回复]

求考证:这个“Lao Pie-fang”到底是谁?[编辑]

—此条未加入日期时间的留言是于2024年6月3日 (一) 08:14 (UTC)之前加入的。

有关 Template:电子音乐类型 的编辑方案[编辑]

如该模板原先讨论页所述,许多音乐类型的汉语翻译在社群认识度上广泛不足,可以考虑使用 英文(中文) 的方式统一编辑格式。 同时,参照 enwiki 进行模板内容的增减。--AoN3ko Yachiyo留言2024年5月30日 (四) 20:03 (UTC)[回复]

中维命名可是很灵活的,考量到受众这种编辑型式还算可以接受。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3日 (一) 15:55 (UTC)[回复]

移动条目“王守仁”至“王阳明”[编辑]

“王阳明”远比“王守仁”一名通行,“王守仁”是否应移动至“王阳明”?正如中维用“王重阳”而不用本名“王喆”,用“章太炎”而不用本名“章炳麟”,用“孙中山”而不用本名“孙文”或“孙逸仙”。--Banyangarden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17:23 (UTC)[回复]

(+)支持,且早就有人提出了。只是有人打着“阳明是号,以号称呼其人是一种礼仪,其实无关知名与否。历史人物在百科书写时应以本名为宜”的奇异理由反对了改名提议。--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3:14 (UTC)[回复]
--CaryCheng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3:28 (UTC)[回复]
(?)疑问WP:常用名称嘛......那么为什么苏东坡重定向到苏轼、郑板桥重定向到郑燮、纪晓岚重定向到纪昀、唐伯虎重定向到唐寅、祝枝山重定向到祝允明、小野重定向到李远 (作家)、司马玉娇重定向到廖涓琄、马永霖重定向到马永玲,而不是反方向?-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1日 (六) 07:34 (UTC)[回复]
  • @克勞棣阁下所举的例子,情况与“王阳明”与“王守仁”的相反。在学术界,“苏轼”远比“苏东坡”常用;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苏轼”有记录10666条[13],而“苏东坡”只有2045条[14],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苏轼”而不是“苏东坡”。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纪昀”有记录617条[15],“纪晓岚”则只有281条[16],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纪昀”而不是“纪晓岚”。也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唐寅”有记录429条[17],而“唐伯虎”则只有194条[18],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本名“唐寅”而不是“唐伯虎”。“王阳明”和“王守仁”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在同一个期刊数据库,“王阳明”有记录4363条[19],而“王守仁”则只有557条[20],数目远少于“王阳明”,所以按命名常规,应用“王阳明”而不是“王守仁”。--Banyangarden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09:04 (UTC)[回复]
(+)支持--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1日 (六) 14:30 (UTC)[回复]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1日 (六) 16:18 (UTC)[回复]
(&)建议:我是支持只要正名有一些知名度就采用正名“王守仁”而非外号的,不过我也支持正文采用更常见的“王阳明”,目前貌似正文两个名字是混用状态,首先大家可以在正文统一一下。话说孙中山这个条目我其实支持叫孙文的,但既然kmt自己都这么叫我也就当它“名从主人”了。--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0:19 (UTC)[回复]
(+)支持。--东风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4:05 (UTC)[回复]
(-)反对、人家生前本名就是叫王守仁、王阳明名号在当时只是世人对于他本人的尊称、与蒋中正和蒋介石名号同理。--桜花雪󠄁 2024年6月4日 (二) 12:32 (UTC)[回复]
并不同理。“蒋中正”这个“本名”的地位是依循着中华民国《姓名条例》第一条,但是有任何法令规定“王守仁”是本名吗?如果您说父母或其他长辈取的“出生名”就是“本名”,那么显然“蒋中正”、“蒋介石”都不是本名。况且维基根本没规定应使用本名作条目名,而是讲常用名称,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您知道《汤姆历险记》的作者是塞姆·朗赫恩·克莱门斯吗?这肯定是对的,却与现实脱节。-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6月4日 (二) 16:00 (UTC)[回复]

这张专辑的正式名称是《渡》还是《渡 The Crossing》?[编辑]

鉴于“渡”是常用汉字,以单字“”作为薛之谦这张专辑的条目名不甚合适,故应移动之,然后将“”改为消歧义页。不过在移动之前有一个命名方面的问题:这张专辑的正式名称是《渡》还是《渡 The Crossing》?

中文专辑名带外文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文不属于正式名的一部分,而是单独的外文名,比如周杰伦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封面左上角的“Greatest Works of Art”即如此,这张专辑的正式名为《最伟大的作品》而非《最伟大的作品 Greatest Works of Art》,“Greatest Works of Art”是这张专辑的英文名;二是外文属于正式名的一部分,比如蔡依林专辑《Play我呸》即是这种情况。

回到正题,薛之谦的这张专辑的名称属于哪种情况?我看太和音乐官方YouTube页QQ音乐KKBOXDeezerlast.fm等用的是《渡 The Crossing》,但SpotifyApple Music豆瓣musicbrainzGeniusDiscogs等却用的是单字《渡》。此外,该专辑左上角是很大一个“渡”字,而The Crossing缩在右上角,两者间隔很远;粤维用的是《渡The Crossing》。--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3日 (一) 08:18 (UTC)[回复]

虽说是常用汉字,但如果没有相应需求其实不用特地创建消歧义。条目我倾向使用《渡 The Crossing》,不是因为封面而是该名称较为常用(与其用专辑封面不如用专辑侧标,毕竟封面仅供参考而已)。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3日 (一) 15:50 (UTC)[回复]
@Milkypine还有个问题,是带空格的《渡 The Crossing》还是不带空格的《渡The Crossing》?我看两种都有。--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3日 (一) 19:27 (UTC)[回复]

Ping一下@NotNowAndYet求看法。--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3日 (一) 19:28 (UTC)[回复]

我觉得用带空格的《渡 The Crossing》易读性比较高,而且专辑里还有一首名为《渡》歌曲。--NotNowAndYet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2:56 (UTC)[回复]
附议。--Daniel1023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6:51 (UTC)[回复]
我的看法,英文名兼副标题作用,所以某些全名含副标题,但中文全名是单字。我倾向渡 (薛之谦专辑),英文名写在条目序言。可以建重定向,但有无空格可能无结论。--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6:36 (UTC)[回复]

关于法轮功条目的问题[编辑]

我尚且记得我在四月末五月初的时候心血来潮希望改善这个条目。当时因为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关注,稍微将其修改的中立些了。但回头一看目前的条目,过往的努力几乎白费。过往曾有维基用户说“现在社群都在这里见证,你们可以开一篇,我想知道是否会有人用程序性理由打回,是否真的有另一种黑暗势力渗透维基百科。”倘若他得空看一下现在的条目,就会理解我此前说法不假。

我不再提供任何建议,因为任何指教都会被贴上标签。我只希望大家用维基百科的精神审视这个条目,如果大家还认为它很重要的话。假如得到重视,那还有救。尽管我对此不报任何希望。--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3日 (一) 21:30 (UTC)[回复]

建议永久延伸确认保护--August0422 2024年6月4日 (二) 08:38 (UTC)[回复]
现在的版本糟糕得不行。--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8:26 (UTC)[回复]
我说的意思是你开一篇独立条目,即前次讨论中提到的“对***的批评”,是否会有人用程序性理由删除条目,如果有的话,大家就能看看那个人是谁?--桐生ここ[讨论] 2024年6月4日 (二) 18:36 (UTC)[回复]
我当时的意思是在原条目的修改,会被人用程序性理由打回,目前条目已经被他们改的乱七八糟。--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7:14 (UTC)[回复]
几乎快不像百科全书条目了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5日 (三) 00:29 (UTC)[回复]
目前期待一下伽洛和Sameboat的修改会在什么时候被某些人修正。--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7:16 (UTC)[回复]
我看历史界面里Wnotieagusdr的修正在半小时内就被退回了。啧啧。--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7:18 (UTC)[回复]
按照目前回退零容忍的规定,像之前那样直接回退@Wnotieagusdr的编辑是不允许的,所以其实他可以重新把那段话放上去,不会被直接回退。--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22:12 (UTC)[回复]
何处可以看到上述规定?--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4:07 (UTC)[回复]
Talk:法轮功Wikipedia:高风险主题/法轮功,前几天刚设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4:12 (UTC)[回复]

请教“马尔济斯”条目移除内容的原因[编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7%88%BE%E6%BF%9F%E6%96%AF&oldid=81342577

(首次发出内容似乎未成功) 本日发现“马尔济斯”条目内容跟之前印象差很多,查看历史纪录,发现移除是“原创研究删除”,请教是表示这些内容缺乏可靠来源故删除吗?

另抱歉,因为不熟,刚发现应该要在该条目发起讨论,之后会注意。 --此条未正确签名的留言由Longdearalk讨论贡献)于2024年6月4日 (二) 03:31 (UTC)加入。[回复]

User:Hsnudc在乱删。他因为傀儡被封了。而他删的内容又真的没有reference,所以也没人把那些内容恢复。所以,对,就是内容“缺乏可靠来源”。--☥⚕20204622⚚⚘𒀯космос♾ 2024年6月4日 (二) 09:00 (UTC)[回复]
可以靠英维来翻译,满多来源,之前确实没有来源,删好像也没错,所以很难恢复。--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7:24 (UTC)[回复]

模板的更改导致人物条目加入红链的生卒日分类,主流语言及传统百科一般均不强调生卒日,有过度分类的倾向。--Kethyga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3:41 (UTC)[回复]

同意现为过度分类。--东风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4:04 (UTC)[回复]
建议还原模板。--Nama24Pok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4:20 (UTC)[回复]
同上。--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4日 (二) 05:34 (UTC)[回复]
编辑来源于此。副知@Sanmosa。实际上考虑到近三十万篇条目使用此模板,相关讨论颇为偏僻,采用共识应当是不足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4日 (二) 05:56 (UTC)[回复]
(○)倾向保留。--☥⚕20204622⚚⚘𒀯космос♾ 2024年6月4日 (二) 08:53 (UTC)[回复]
我觉得这种分类有没有都无所谓,但是的确不是很必要。--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10:42 (UTC)[回复]

他的出生日期,根据维基共享资源的内容是“5月19日”,属于现行公历(格列高里历)的算法,是否正确?--2402:7500:4E5:DF8B:E5FA:DE39:5FE:9398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8:22 (UTC)[回复]

摩萨台的出生日期在不同来源中略有不同。显然他自己不用格里历,而是波斯历伊斯兰历;根据波斯语维基fa:محمد_مصدق,他出生证明上写的是波斯历1261年2月29日(即公历1882年5月19日),不过其侄子在回忆录中写道,伊朗家庭的惯例是用伊斯兰历把孩子的生日写在古兰经内页上,据此记录摩萨台的生日为伊斯兰历1299年7月29日(即公历1882年6月16日),但在去警局办证明时他们被要求换算成波斯历,结果换算错了[1]:4。这一回忆录在英文维基作为来源,6月16日也是英文维基所采用的生日。
共享资源的信息框内容来源是维基数据d:Q123037。若要修改应在那边修改。--Irralpaca留言2024年6月4日 (二) 09:59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Diba, Farhad. Mohammad Mossadegh: Political biography. Croom Helm. 1986. ISBN 9780709945178. 

关于“Iberia”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编辑]

Iberia西班牙国家航空公司,于2016年6月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并设立“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然而,该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称是西班牙语所称的“Iberia Líneas Aéreas de España S.A.”。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楫交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02:30 (UTC)[回复]

如果是条目内,不能写两个吗?如果要问条目名称,请根据命名规则。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6月5日 (三) 05:11 (UTC)[回复]
@春卷柯南论《中文维基百科》之“名从主人”原则,“Iberia”这一航空公司官方微博和微信号都叫“西班牙国家航空”。此外,请看这样的Google 搜索。--楫交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0:13 (UTC)[回复]
但是,“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于2019年1月更名为“西班牙国家航空公司上海代表处”。那这两个名称是如何?--楫交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21 (UTC)[回复]

关于日本车站百选的资料[编辑]

请问各位热衷日本铁路的用户,有无日本车站百选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报纸新闻等)?比如历次关东车站百选中部车站百选近畿车站百选选出的25个车站名录等资料,因互联网上暂未找到相关信息,特来客栈向各位请教。--Joe young yu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3:26 (UTC)[回复]

关于近年的严重寒潮部分[编辑]

多年前我在条目讨论页提问“近年都是隔三岔五就“破纪录”,“有史以来”,“XX年来同期最低”。是否需要明确一下相关标准,缩减一下,或者直接换成列表?”

至今都没有任何回复,最近看到又有人加入“2024年3月香港寒潮”,于是我使用了征求意见功能,但是马上就被机器人以“不活跃讨论”为由删除相关模板,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再提问了。--Nostalgiacn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5:39 (UTC)[回复]

气象类条目我还一直困惑的是,站点测得的气温等数据属于第一手来源,但寒潮条目的来源基本都只有这些第一手来源,这难道不属于原创分析吗?(类似的条目还有香港气候重要天气事件纪录一章几乎通篇引用第一手数据原创分析“自XX年XX月来首次”。)我个人写相关条目(如杭州气候)的原则是只写在可靠来源中得到报导的天气气候事件,而且我觉得目前还是太多琐碎内容,还得进一步仔细筛选和总结,否则会使维基百科成为气象数据的收集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22:51 (UTC)[回复]
另外这一章节有严重的地域中心,几乎完全以香港地区的气温受影响状况来判断“严重性”(即便一些东亚寒潮,也都重点介绍影响香港的情况)。不过这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他地区的编者对这一话题暂时不感兴趣,并不是说相关编者有意为之。--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22:55 (UTC)[回复]
另外,气旋类条目也有类似的问题。随机抽取典范条目如气旋阿达台风凤仙气旋艾尔西亚等等,“气象历史”一节都是根据可靠来源散文式记述的。但2024年太平洋台风季以及台风艾云尼 (2024年)热带风暴马力斯 (2024年)等普通气旋条目基本都是无可靠来源、或只有第一手来源的列表式记述乃至原创分析,可能有大量琐碎冗余信息。--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0:24 (UTC)[回复]
  • 我直接将“近年的严重寒潮”章节名称改为“影响香港的严重寒潮”了,并建议拆分条目。中国大陆有国标定义寒潮;香港天文台貌似没有,不过有“寒冷天气警告”,或许可以以类似的标准来收录香港寒潮列表。
--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13:14 (UTC)[回复]
这下知道了吧!说回正题,格式手册明确指出不要华而不实,而且这种纪录大部分都应该以最新者为主才有意义,故我认为此类修辞可斟酌保留之最者,其余均予以删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7日 (五) 14:09 (UTC)[回复]
寒潮条目中介绍香港寒潮的相关主编的本意,应该不是介绍“寒冷纪录”,而是介绍每次重要寒潮的具体影响(介绍创了什么纪录只是突出寒潮的“严重程度”);既然不是“近年来寒冷天气纪录列表”,那么即便不是“最低/最新”,保留也是没问题的。故而这个章节的严重问题应主要在于原创研究,主编自行取名“XXXX年XX月寒潮”,自行通过气象数据(第一手资料)原创分析“XX年来最低”来“证明这一寒潮是严重寒潮”,没有第二手资料支持。我不是很熟悉香港,以中国大陆举例,影响某地的寒潮有明确的定义([21]),全国性寒潮也有规定的标准([22]),每一次寒潮本身都会得到大量可靠来源记录(如[23]),寒潮本身也被可靠来源进行了统计(即列成了列表,如[24]),所以假如按照这些标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寒潮列表”显然是符合WP:非原创研究WP:关注度的。故而类似地,该章节(或香港寒潮列表条目)应根据香港天文台(或学者研究、其他可靠来源等)的明确的“寒潮”的定义来收录寒潮,并且援引第二手资料(而非气象原始数据)。只要有相关标准和关注度,那么不论是否创纪录,自然都可以作为一次寒潮收录;并且如果有可靠来源明确通过指出“XX年来最低”来突出寒潮严重性等,也可以不算是“华而不实”。--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0:46 (UTC)[回复]

移动条目:双龙汽车[编辑]

现在该公司已改名为KG Mobility,而且也改名挺久了,但是根据Google搜索结果,似乎没太多人叫它做“KG汽车”,而是叫KG Mobility或KGM。然而众所周知,中文维基当然应尽量用中文,所以请问应移动至什么名称才合适--~Mahogany~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0:00 (UTC)[回复]

KG Mobility似乎并没有可靠来源给它翻译成中文,根据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使用外文命名时的专门要求,我觉得你可以把他移动到KG Mobility。--Uyi liu2 For Tomorrow 2024年6月6日 (四) 03:23 (UTC)[回复]


关于抖音词条中TikTok部分刚刚被独立拆分的问题[编辑]

如题。目前,维基百科上多达几十种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英语、日本语等)的douyin(抖音)词条仍均重定向至tiktok词条,tiktok词条负责介绍抖音的内容。现在中维拆分该词条,可能牵扯到语言链接不对应的问题,这样的拆分行为是否为时过早?--■■■■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0:32 (UTC)[回复]

语言链接不对应不是什么大问题,每种语言维基百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不同的共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比如中国条目对应的英维字数寥寥无几,很难认为两种语言条目内容是“对应”的)。拆分条目其实多年前就基本达成共识了,不仅不“为时过早”,还晚了4年呢。--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1:07 (UTC)[回复]
以我的本能来说,应该拆分,以事物属性为准。--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3:15 (UTC)[回复]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编辑]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Wjjksjzs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3:47 (UTC)[回复]

原创的?设计美观度不佳。以真实照片为例为好。--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4:24 (UTC)[回复]
感觉就挂一些经典的反共图片口号就行。--The Puki desu留言2024年6月7日 (五) 04:29 (UTC)[回复]
感觉最适合作为导航侧边栏的图标,英维的同类模板也有类似的设计。——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4年6月8日 (六) 01:32 (UTC)[回复]
如果当导航侧边栏的图标还行,如果是条目就不太适合--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1:36 (UTC)[回复]

模板Template:Cite act理论上来说应该可以用语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府公文(法律性质的文件,包含发文字号),但是其目前的格式和中文习惯差异比较大,不知道如何适应中文,又或者比较适合单独创建一个新的?--Kethyga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5:22 (UTC)[回复]

话说……一般中文文献引用法律是用什么样的格式?《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里没有提到法律。似乎法律相关论文中引用法律也有自己特殊的格式(如[25])--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5:49 (UTC)[回复]
感觉不太容易兼容多语言。参数看上去不错,但单独一套模板和规范、手动整理,目前确有必要吗。--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07 (UTC)[回复]
单独的话,en:Category:Law citation templates有不少美国之外的法律引用模板,中文Category:法律引用模板也有几个,不过相对少。《法学引注手册》中,法律条文相对适合{{cite act}},规范性文件(或其他文件)似乎不太适合。用模板主要是为了统一风格和统计,实际不用任何模板都可以。--Kethyga留言2024年6月8日 (六) 06:32 (UTC)[回复]